1.先认识自己,再了解别人
有的人只愿意做讲者,不愿意听,即使别人的言语正确,也听不进去,因为习惯了发号施令,即使他人的谈论有理,想法正确合理,也不愿意采纳。有的是虚荣心作怪,有的是放不下架子,有些是逆反心理作怪,类似于某些年龄段的儿童。
——马寅初(当代着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百喻经》是一部由古印度流传而来的古籍,单是从梵文译成汉文后的时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其中有个譬喻讲到,有几个人坐在一起,谈论某人的品行,其中一个人说道:“这个人,别的都还好,只有两件事不好∶第一,他常常发火;第二,他做事很鲁莽。”或巧他说话时,所说的那个人刚好经过,听到这些话他立即怒气冲冲走过来,扬手就要打谈论他的人,并说:“你这个家伙,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曾经发过火?什么时候又曾经做过鲁莽的事?”一个年长的人劝住他,反问他:“你现在的举动,难道不能证明你的恼怒和鲁莽吗?”
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一旦听到不同意见,不但不虚心接受,反而容易恼羞成怒,挟隙报复。这样的人,不仅走到哪里也处不好,也阻碍自己的进步,甚至招致不良后果。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正如那句流行语所说的,倡导什么就缺失什么,从古至今,中国人能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的人屈指可数。用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的话说,中国人不但不习惯认错,反而往往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为掩饰一个错误,中国人不能不用很大的力气,制造更多的错,来证明第一个错并不是错。
柏杨先生还在文中举了一个例子:“中国有句俗话:闭门思过。思谁的过?思对方的过!我教书的时候,学生写周记,检讨一周的行为,检讨的结果是:‘今天我被某某骗了,骗我的那个人,我对他这么好,那么好,只因为我太忠厚。’看了对方的检讨,也是说他太忠厚。每个人检讨都觉得自己太忠厚,那么谁不忠厚呢?”想想我们自己,看看周围的同胞,你不得不佩服柏杨先生的深刻。
当然,真正闭门思过的人虽少,但还是有的。至少,这个成语的缔造者韩延寿本人就是。
韩延寿是西汉昭帝时期的左冯翊太守。有一次,他到高陵县巡视,遇到兄弟二人向他告状。其中的哥哥说:“我弟弟占了我的地。”弟弟则说:“这地本来是我父母在世时分给我的,哥哥不讲理,硬说是分给他的。”这件事对韩延寿触动很大,他说:“我身为太守,不能教化百姓,以致民间发生骨肉争讼。这既伤风化,又使贤人孝子受耻。其责任在我,我应该退职让贤。”当天,韩延寿推脱有病,不再处理公务,而是独自一人呆在馆舍里,关门闭户,思考自己的过错。事情传到那兄弟俩耳中,他们感到很不好意思,当即痛心疾首地流着泪,光着膀子前往韩延寿那里请罪,一桩诉讼就这样圆满地解决了。
我曾经在电影《大决战》中听刘伯承元帅讲过,古时候每个县衙里面都有一间房子叫“退思堂”,县太爷每天处理完公务回家前,都要独自在里面待一会儿,回顾一下自己今天都做了些什么,反思一下有没有哪里地方做得不妥当?应该怎样补救,等等。不知道设立“退思堂”是不是受了韩延寿的启发,但这无疑是个好的制度。今天的各级政府是不是也应设立个类似的场所呢?
需要反思的绝不止县太爷。那么在房价越来越高的今天,对普通百姓来说,都设立个类似的场所,无疑不太适用。所以古人教导我们,要“从五更枕席上参勘性体”。所谓“性体”,说通俗点儿就是人的本性,“参勘”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自我反省、自我检讨。为什么要在五更枕席上做此事呢?古人也说了,因为这时“气未动,情未萌”。我们在白天忙碌的时候,情绪烦躁不安,哪有心情自省?即使自省,也往往由于受情绪的影响,容易分辨不清,感情用事。
古人又有“闻过则喜、闻善则拜”一说,这当然值得推崇,但更值得推崇的无疑还是反思能力。因为生活中很有一些人,由于诸多原因,有时候会闻不到“过”、也闻不到“善”,比如一些“不能得罪”的领导,以及一些脾气暴躁到了大家都敬而远之的人。
战国人邹忌就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邹忌是齐国大臣,身长八尺,潇洒挺拔。有一天早上,邹忌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问妻子说:“你认为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妻子立即说:“当然是夫君更美,徐公哪儿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着名美男子。邹忌虽然长得确实很帅,但跟徐公比总觉得缺乏信心,于是他又问自己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与妻子说得差不多。不一会儿,来了位客人,邹忌又问:“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也认为徐公不如邹忌漂亮。巧的是,客人刚走,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把他看了又看,送走徐公后邹忌再次照着镜子端详自己,方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他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第二天上朝时,邹忌便从此事出发,劝谏齐威王说:“我根本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侍从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也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也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想必不少。”齐威王点头称善,当即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命令刚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口和院子里热闹得像菜市场。几个月后,偶尔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齐国得以大治。
闻不到过,不等于受了蒙蔽,但世上大多数过错,往往都是从自己蒙蔽自己开始的。做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正视自己。否则,就算读遍天下所有的《读心术》,又有何用?
2.别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
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反思的。
——傅斯年(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
吾日三省吾身——众所周知,这是曾子的名言。孟子也说过“君子必自反”。这两位儒家顶梁柱的反思精神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就真的像后人所说的那样,这圣人那圣人,从不犯错。关于曾子迂腐的故事此前已经讲过,下面讲一个孟子的糗事。
有一次,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伸开双腿坐在席子上,这在当时是不符合妇道的,可巧被孟子见到了。不一会儿,孟子便去拜见母亲,说:“这个女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子的母亲吃惊地问:“什么原因呢?”孟子说:“她伸开两腿坐着。”孟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妻子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中有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睛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没准备,无所防备。如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两腿伸开坐着的样子,不能怪她,而应怪你啊!”孟子听的满脑门汗,再也不敢说休妻的事了。
孟子有个好母亲,不仅肯为孟子的学习三迁其所,也懂得站在儿媳妇的立场上规劝、教育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像很多生活和电视剧里的婆婆一样,千方百计地整自己的儿媳妇,一旦输招还哭天抢地的让儿子给自己出气。中国的女孩子们若有幸遇到孟母一样的婆婆,那真是好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