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23477800000029

第29章 成功——时时校正自己前进的方向

成功意味着发现客观规律,把自己塑造到能够按规律把事情做好的程度,也就是把自己培养成那样的人,然后经过努力把事情做好的一个过程。

——董进宇(吉林大学法学硕士导师在北大的讲座)

奔向目标时,不要三心二意

对于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

——哈伯特

清朝有个秀才为自己的表兄写过这样一篇墓志铭:

吾表兄,年四十余。始从文,连考三年而不中。遂习武,练武场上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改学医,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翻译现代话就是说:我的表哥,活了四十多岁。一开始是从文的,连续考了三年都不中。于是就改行习武,考试那天在练武场上射了一箭,射中了敲鼓的人,被赶了出来。表哥又改行学医,还未学成,自己写了一个药方子,吃过以后,死了。

常言道,“人挪活,树挪死”,我们并不推崇雷打不动的人生,但是像上述故事中的老兄那样,即使他没有“吃错药”,他又能做成什么事呢?所谓“无雄心者常立志”,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就在于他们静不下心、耐不住寂寞,经常改变自己的志向,到头来一事无成。

有些人的失败源于内心的软弱,有些人的失败则源于内心的贪婪。很多人都感慨,机会难得啊!其实当今社会,机会并不是什么稀缺资源。对很多人来说,机会其实很多,只是机会一多,人们要么无从选择,要么是这个也想干,那个也想做,一辈子都在追寻,一辈子都在选择,总是觉得已经到手的不是最好的,结果到最后往往连最不好的也把握不住。机会,对于一个是机会都想抓住的人来说,反而是一种祸害。

一个人不仅要有目标,还要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因为人的精力有限,试图鱼与熊掌兼得,到最后往往是鱼与熊掌皆不可得。所以每个人不仅知道应该做什么,也必须明白不应该做什么。

叶鹏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以后,他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打天下,寻找自己的创业途径。然而,十年时光一晃而过,除了几次失败的经历外,他一文不名,找不到一点值得称道的东西。

十年来,他先后做过国有大型企业的职工,做过记者,做过销售,开过小超市,经营过文化公司,甚至还搞过传销。但他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地跳槽转行,很多原本很有希望的事业都在他手里一一断送。

三年前,叶鹏看准了一块“好地儿”,开了一家小超市。按他的估计,此处人流穿梭,每天的售货量肯定少不了,好好干几年,必定是财源滚滚。但事情并非他想像的那样,由于超市规模不大,又没有什么名气,人们一时之间并不买账。因此他每天的营业额并不多,除去成本后,他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很快,他便开始后悔自己盲目地选择了经营超市,为了更好地寻求挣大钱的机会,他很快便以低价将超市盘给了自己的朋友。

不久,一位做图书的朋友告诉他,文化市场非常火爆,一本畅销书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销量,书商们都是成百万成百万的赚!叶鹏想,我可是名牌大学中文系的才子啊,文笔和眼光绝对不比别人差,为什么不做这一行呢?弄不好还能名利双收!于是,他又投资文化行业,组建了一家小型文化公司。谁知他刚刚进入,文化行业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苦心经营半年后,他的文化梦再次以草草收场而告终。而此时,他转让出去的超市却开始逐渐红火,每天的营业额都超出原先的10倍!看到这些,叶鹏只得再一次感叹自己时运不济……

很多人都犯过类似的低级错误——这山看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致富美梦打水漂。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行业只要坚持做好,努力做好,都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李白一生只写诗,徐霞客一生只行路,比尔·盖茨只搞软件,但他们的成就有目共睹,无可质疑。只不过进入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适应期,任何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人真正遭遇“此路不通”的情况并不多见,“爱拼才会赢”,只有盯紧你的“土拨鼠”,远离诱惑,修炼恒心,这样我们前进的步伐才能更坚定,才能避免遍地开花无处结果的悲哀。

由此不难看出,人生必须要有坚定的目标,然后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成功才会有希望。每个人面对目标都不能三心二意,谁游戏人生,人生就将会游戏谁,到时候只会落得个“老大徒伤悲”的结局。

锁定目标就是朝着你确定的目标前进。这个目标是比较固定的,而且还是一个较高层次的。但锁定目标,并不是说你一生就只能有这一个目标,如果你今后感觉这个目标不适合你,或你有更高层次的目标,也是可以更改的。

人生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学会制订目标,如果经过实践检验这个目标是对的,就要锁定,并为之全力以赴;如果经检验目标是错的,是不合时宜的,就要勇于更改,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出色的人。

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并不是为了穿衣吃饭。穿衣吃饭是为了生活,而生活本身还有崇高的目的。

——王力

成功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很多人为了实现此目标费尽了心机,但就像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一样,追求成功也要讲究一定方法的。在开始迈向成功之前,应先问你自己一个问题,你的目标是什么?

成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孔子说,吾十五有志于学,就是有了人生目标。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有目标。所谓目标,就是要达到的一种状态或者想拥有的东西,同时要制订相应的计划并付诸行动。没有计划和行动的目标是空想。小时候,老师经常会以“我的理想”为题目让我们展望未来,当科学家、作家、画家、医生等,这个理想就是人生的目标。但当我们成年后,目标并没有实现。可见儿时的目标是模糊的,没有计划也不具操作性,当然无法实现。

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大部分人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都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也从来没有踏出他们的第一步。

当你关注那些已经获得成功的人物时,你会发现,他们都是各有一套明确的目标,都已订出达到目标的计划,并且花费最大的心思和付出最大的努力来实现他们的目标。安德鲁·卡内基原本是一家钢铁厂的工人,凭借着制造销售比其他同行更高品质的钢铁为目标,成为当时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此后,他在全美国小城镇中捐盖图书馆。他对明确目标已不仅仅停留在愿望上,而是形成了一股强烈的欲望,认识愿望和强烈欲望之间的差异是极为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更好的东西——如金钱、名誉、尊重。但是大多数的人都仅把这些希望当作一种愿望而已,如果你知道你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如果你高度执着于自己的目标,而且能以不断的努力和稳健来支持这份执着的话,那你就已经是在发展你的明确目标。

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支远征军正在穿过一片白茫茫的雪域,突然,一个士兵痛苦地捂住双眼:“上帝啊!我什么也看不见了!”没过多久,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患上了这种怪病。这件事在军事界掀起了轩然大波,直到后来才真相大白——原来致使那么多军人失明的罪魁祸首居然是他们的眼睛,是他们的眼睛不知疲倦地搜索世界,从一个落点到另一个落点。如果连续搜索世界而找不到任何一个落点,眼睛就会因过度紧张而导致失明。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域中,士兵找不到一个确定的目标,而导致眼睛失明。人生也是这样,目标太多等于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人生也就一片黑暗。

确立目标的目的在于能够实现目标。所以目标要明确具体,要有时间限定,因为时间因素对后面的小目标以及行动有重大影响。人生目标有大有小,大到十年以后能成为科学家,亿万富翁;小到买一辆漂亮的汽车和出国旅游,等等。大目标需要长期规划,逐步分解,成为每年、每月和每天的小目标,如果每天都有一个小目标,每天的行动就不会成为无用功了。而当你每天完成了自己设定的小目标后,你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你又向大目标靠拢了一步。以出国旅游为例,你准备何时去,是明年还是后年去;怎么去,坐火车还是乘飞机;要参观哪些景点,吃住怎么安排,总费用预计是多少,总之将目标进行量化。如果是明年去,那么从现在开始每个月要攒多少钱。每个月的小目标有了,再制定好每月的收支计划,然后每天就按照计划去执行。只要每天都处于受控状态,每月的计划就可以完成,每月计划实现了,明年去国外旅游的目标就不会落空。这里最关键的环节是每天的执行,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克服坏习惯,如惰性、散漫、自我放纵等。

人生目标的实质就是个人“愿景”,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英国作家萧伯纳还是一个小小的政府职员的时候,每天规定自己写一篇短文,多年的坚持最终成就了他的事业。清代名臣曾国藩说:“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可见有志就能树立远大目标,有恒就能制定计划,坚持不懈地行动,今天的目标必将变成明天的现实。

为自己设立一个高目标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有明确目标的人生活更有激情,行动起来更有力量,成功的希望也更大。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看见树叶就忽略了整片森林。辛勤的工作和一颗善良的心,尚不足以使一个人获得成功,因为,如果一个人并未在他心中确定他所希望的明确目标,那么,他又怎能知道他已经获得了成功呢?

在一个人选好一项明确目标之前,他会把他的精力和思想浪费在很多项目上,这不但使他无法获得任何能力,反而会使他变得优柔寡断。当他把所有能力组合起来,向着生命中的一项明确目标前进时,那么他就充分利用了合作或凝聚的方法,从而产生巨大的力量。

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大事者也有绝对的必要。如果没有空气,没有人能够生存;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人能够成功。

有一位年轻的警察,在一次追捕行动中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三个月后,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个样,一个曾经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现已成了一个又跛又一只眼瞎的残疾人,尽管国家和组织授予了他许许多多勋章和锦旗。有家电台记者曾问他:“您以后将如何面对遭受到的厄运呢?”

他说:“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他那只完好的眼睛里透射出一种令人战栗的愤怒之光。

后来,他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国家,甚至有一次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韩国。

七年后,那个歹徒终于在亚洲某个小国被抓获了。当然,他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了英雄,许多媒体称赞他是国内最坚强、最勇敢的人。

然而,不久后他却在卧室里割脉自杀了。在他的遗书中,人们读到了他自杀的原因:“这些年来,让我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被化解了,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

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失去一只眼睛,或者一条健全的腿,并不要紧,但是,如果你失去了生存的目标,就失去了一切。许多人之所以活得那么精神,就在于他们有个值得活下去的目标,当目标实现后却没有后续的目标,这会使人觉得内心十分空虚,人生也变得没有意义。

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发现,在为老年人开办的疗养院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每当节假日或一些特殊的日子,像结婚周年纪念日、生日等来临的时候,死亡率会戏剧性地降低。他们中有许多人为自己立下一个目标:要再多过一个圣诞节、一个纪念日、一个国庆节等。等这些日子一过,心中的目标、愿望已经实现,继续活下去的意志就变得微弱,死亡率便立刻升高。

生命是可贵的,并且只有在它还有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要做、要实现时,才能得以延续下去。事实上,每个人都知道在生活中树立目标的重要性,然而,或是受别人影响,或是出于对生活的漠然——街上的大多数人都在跟着茫然而无目的的人流,缓缓走过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知道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生存的目标,因为我们不可能一生下来就有明确的目标,而是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变化过程中逐渐发现,逐步明确,最后坚定下来的。所以,一个人生存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自己寻找生存目标。

请设想从现在开始,再过几年,你要成为你正为之工作的公司的总裁,并且,你愿意为达到这一目标去做一切必要的努力。于是,你的目标便从现在开始与你“谈话”,它会激发你,使你变得更机警。你会突然发现眼前有许多使你能够作出贡献、展示你才华的新的机会。你用更新的能力和更开阔的眼界去处理每一件事,虽然它们看上去很一般。当你作出重要决定时,你会更多地考虑它对整个公司的影响,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仅仅考虑你所在的部门。实际上你已经开始把自己看做是总裁了,你开始像总裁那样思考。

当你每天早晨起来照镜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位总裁;当你添置新衣服的时候,你会去买适合总裁穿的衣服;当你处理与同事们的关系时,你会像总裁一样对待他们。如果你在这条道路上稍有偏离,你的“自动制导系统”就会做出必要的修正,使你返回正确的轨道。这说明,你的目标已经一步步控制了你自己,成为你意识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此,你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都与你的主要目标发生联系,都要有利于达到你的主要目标。这就吸引了你的全部注意力,而使你不可能再去成为别的什么人。

也许你愿意做一个学者,这个目标就会引导你去读本科、读研究生、读博士。最后,你可以在某个大学做学问或在某个研究所搞研究。现在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学者,需要有知识、有才能的人。而且,你喜欢自己实验研究,你愿意为此目标生存。那么,你就自然选择放弃其他社会生活内容,与书本、资料为伍,把生命放置在实验室里。如果有一天社会发生变化,比如说,发生了战争,你就不会再安心待在实验室里,你就会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的目标,那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为了这个目标,你就会去学习作战,学习射击与搏斗……

总之,人生的目标是在社会生活发展变化中产生的,人也是在这种发展变化中寻找到自己的目标,并且使自己的生存变得有价值、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