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理念一方面必须依据社会、学生和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学校所在地区和所属学校种类的现实背景和客观条件。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理念由它自身的价值取向所决定,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具体化。就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看,为了有效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就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的设计上,体现并贯穿“健康观”、“文化观”和“生活观”的鲜明理念。
(二)确立多维性的设计目标
高校体育课程在目标设计上应当兼顾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的和谐统一。社会需求主要表现在需要能够在社会中健康生活和发展的毕业生,而学生需求是希望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达到个人的愿望与理想,体会和享受学习中的精彩与快乐。所以说,在确定体育课程设计目标时,既要重视体育文化的不断传承,又要考虑学习过程的主观感受;既要遵循体育课程的科学逻辑性与某些整体性目标的相互融合,又要体现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体育课程的特殊人文教育功效。这种多维的设计目标具体表现在:从层次上看应具有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从形式上看,应具有行为目标和过程目标;从内容上看应具有动力目标和能力目标。
(三)注重功能性的设计内容
体育学习内容多种多样,选择体育学习内容应当反映高校体育课程所期望的内在价值以及所蕴含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尽管从理论上来分析,单个项目在作用上具有多元化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单个项目的多元化价值却难以发挥,由此出现了部分选项课教学未能达到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目标。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在设计内容上应该从项目功能上进行分类设置,诸如:休闲类、健身类、竞技类、野外拓展类等。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各自优势功能的项目板块,从而建立起具有互补效应的多功能的内容体系。
(四)创建系统性的设计结构
在进行高校体育课程设计时要注意发挥出课程设计的整体优势,系统性设计的实质核心是确保课程结构各要素的完整性及形成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课程设计结构的要素,从宏观来看需要考虑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从种类来看需要考虑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从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看需要考虑体育课教学、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专题讲座与讨论、校园体育网络、社会体育交流、业余训练与竞赛等,课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把这些要素整合起来以发挥出系统的最优化效应。北京大学的“完全开放式”、清华大学的“三自主分层教学”、深圳大学的“俱乐部教学模式”、长城旅游学院的“定向拓展、成套组合”以及福建师范大学的“主、副项制”等,这些体育课程模式说明,由于学校所在地区和所属学校种类的现实背景和客观条件不尽相同,导致课程结构诸要素的安排与组合不同,使课程结构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也是体育课程模式多样化的主要原因。为此,高校体育课程需要依据课程理念目标,结合地区或学校的条件背景,对课程结构中的诸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建立系统性的设计结构,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五)体现生活性的学习方式
探讨体育课程设计中的学习方式,目的是使大学生运用最有效的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去感知、理解、体验和享受学习内容,从而获得知识并理解其中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因此,学习方式要体现出生活性的设计原则,使高校体育学习走向生活化。生活化的体育学习,并不只是从事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有观察与模仿、有接受与尝试、有交往与合作、有体验与探究、有突破与创新。生活性学习方式不仅体现在大学生的现实体育生活里,也体现在大学生的可能体育生活中。现实体育生活是多彩生活的直接体现,关注的是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感;而可能体育生活则是通过体育学习活动达到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新的体育生活方式,是超越现实体育生活、追求价值与意义的体育学习活动。引导大学生探寻未来体育生活的价值,促进主动与自主学习是高校体育课程中学习方式的努力方向。
一、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缺失
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方面缺少对应与匹配的内容,只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技能、体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而怎样从体能与技能的角度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大学生应达到的健康标准是什么等关键内容提及较少。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对目前体育课程的总体评价较高,但现有的教材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价值判断上有着消极影响。对如何进一步强化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中心工作,尤其是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和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还缺少有价值的研究,因此难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效发展策略。经过调研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对体育课程体系的认识不够,没有与时俱进,理论水平仍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还未建立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②缺乏相关的内容,课程教材建设远远落后于学校体育的发展;③现有的课程目标与时代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片面性、局限性,影响课程内容的发展方向;④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组织措施不力,改革方法与手段落后,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⑤师资方面,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跟不上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缺乏必要的业务培训和自我更新。⑥普通高校学生目前在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意识和价值取向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构筑的理论依据及历史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是普通高校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深刻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这里所强调的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标志,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必然要求。我国启动的“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贯彻2007年中央7号文件、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既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又对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当前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增强乘势而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性;还要更加深刻地分析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矛盾,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构筑面向21世纪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三、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体系
一、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初,进行体质测试(含心理健康测试),主要测试指标(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达到国内常模的中上水平(或者达到《体质健康标准》的良好以上)者进入运动技能学习,否则进入运动处方式教学班,进行主要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的练习。对经心理测试显示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对其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运动技能的学习以体育俱乐部式(即体育选项课)教学为主,学校体育部门统一制定各运动项目的考核标准,学生每学期可有多次考核机会,通过的可以免修此运动项目,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当学生在两年内体育与健康理论考试、体质健康测试通过,又有两项运动技能(必须为个体性和合作性运动各一项)考核通过,可以免修体育课,但仍需进行体质监控,保留其学习运动技能的权利,鼓励学生掌握第三项以上的运动技能。体育部门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档案,如实记录体质检测结果和运动技能学习状况,并为之保密。学校鼓励学生成立各种体育社团组织,主要由体育部门统一进行学分制管理。
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的全面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