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道统”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二辑·第六卷)
24019200000016

第16章 韩愈教育语录分类解读(2)

[原文(6)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同上[注释“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为民者四”,即士、农、工、商四者;“为民者六”,即士、农、工、商、僧、道六者。

“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即谓古之教者仅有儒家,今则又有“释”“道”二教。

[原文(7)傅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7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

(同上[原文(8)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土、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后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神鬼饭。

(同上[原文(9)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傅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同上[原文(1)君子之于人也,既长育之,又当爵命宠贵之,而于其才无所遗焉。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王天下不与存焉。”

其一曰:“乐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此皆圣人贤士之所极言至论,古今之所宜法者也。(同上卷十六《上宰相书》

7[解读韩愈的教育观点,完全从儒家一贯的主张--维护“道统”出发,所以从他的哲学和政治观点中,更可以看出他关于教育作用和目的的主张。他从地主阶级立场出发来批评科举取士制度的弊病,把学校教育作为统治人民的重要工具,把三纲五常作为推行教化的主要内容,以巩固世俗大地主的封建统治,所谓“欲用德礼,未有不由学校师弟子者”,这就是他所说的教育的作用。至于教育目的,他举出要“明先王之教”,而其内容,不外乎“仁、义、道、德”,其精神实质,就是儒家一贯主张的人伦大道,即他所谓的“道统”,教育目的必须符合这个道统。他俨然以继承孔、孟回复道统的责任自居。怎样来继承和维护这道统呢?他主张利用教育作为教化人民不可少的工具,把学校教育提到首要地位。在教育内容方面,他也一本儒家思、孟学派的主张,从“正心”、“诚意”入手,以之作为“修身”的基础,然后再进一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从而为统治阶级服务,所谓“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他的竭力反对用“夷狄之法”的佛教,“加之先王之教之上”,也是从这点出发的。不过当时一般人崇尚迷信、拜佛,放弃了正当的农工劳动生产事业,坐享其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因而造成“穷而且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韩愈反对佛教,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关于学习和文学革新[原文(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已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昌黎全集》卷十一《原毁》

[注释“周”,密也。

“约”,简约。

“舜”,虞帝名,亦称虞舜。

“周公”,名旦,文王之子。

“多才与艺人”,多才多艺的人。

[原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同上卷十二《进学解》

[原文(3)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同上[注释“六艺”即六经。

“纂言者必钩其玄”,“纂”谓编辑,“言”即文词;“钩”,取也;“玄”,幽深。谓编辑文词,必取其玄奥。

8“捐”,弃也。

“兀兀”,用心貌。

[原文(4)夫大木为,细木为桷,侏儒,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功也。玉扎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才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姘,卓荦为杰,校短量长1,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同上[注释“大木为”,“”,音茫,屋的栋梁。

“细木为桷”,“桷”,音角,屋的方椽。

“侏儒”,“”,音薄卢,柱上方木;“侏儒”,梁上的短柱。

“楔”,“”,音畏,户枢;“”,音臬,门限;“”,音箪,户牡;“楔”,音契,门两旁木。

“玉扎、丹砂”,“玉扎”,植物名,即地榆,可入药。“丹砂”,即朱砂。

“赤箭、青芝”,“赤箭”,药草名;“青芝”亦药草。

“牛溲、马勃”,“牛溲”,药草名,旧解为牛溺,实即车前草的别名。“马勃”,菌类,可为止血药。

“败鼓之皮”,即破旧的鼓皮,主治蛊毒。

“纡余”,屈曲徐缓的意思。“妍”,音研,媚也,美好也。《扬子方言》云:“自关以西,谓好曰妍。”

“卓荦”,谓特异出众。

1“校”,同较,即比较。

[原文(5)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

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苟行事得其宜,出言适其要,虽不吾面,吾将信其富于文学也。(同上卷二十《送陈秀才彤序》

[注释“缵言以为文”,“缵,同纂。

“非以夸多而斗靡也”,“夸”夸张;“斗”,争也;“靡”,《扬子方言》云:细好也。

[原文(6)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

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同上卷十八《答刘正夫书》

[解读在教学方法方面,韩愈首先肯定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荒疏在于嬉戏;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毁坏在于苟且。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至于勤学的程度:第一,要做到“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第二,要做到“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这都是说明学习的方法,必须先博览群书,然后提纲挈领,找出重点,作为结论;但更重要的,是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钻研。他也采用了先秦儒家学者一贯的主张--“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进学解”

中引用各种木材不同的比喻来说明人的才能各有不同,如果教者能各因其材而施教,也能像工匠一样造成有用的人才。他又引用医师储藏各种丰富的药材以备随时取用之例,来说明不论教师和学生,在求得知识的时候,必须广为搜集材料,作为求得知识的泉源,然后应用才能自如。

8(四)关于论教师

[原文(1)问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通其业、成就其道德者也。

由汉氏已来,师道日微,然犹时有授经传业者,及于今则无闻矣。德行若颜回,言语若子贡,政事若子路,文学若子游,犹且有师。非独如此,虽孔子亦有师,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是也。今之人不及孔子、颜回远矣,而且无师。(《昌黎全集》卷十四《进士策问》十三首[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8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是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注释“句读”的“读”音豆。凡文学中语气已完的曰“句”,未完而以小点区分以便诵读的曰“读”。

或“不”焉的“不”字,与“否”通。

“郯”音谈;“苌”音长;“聃”音耽。相传孔子尝问官于郯子,问乐于苌弘,问礼于老聃。

李蟠,唐贞元十九年进士。

“六艺”即六经。

[解读韩愈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教师的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三者,而“传道”应居首要地位。他以为人不是“生而知之”,不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就应去读教老师,解惑就是授业的起点,授业的最终目的在传授伦常大道。可以为师的,不在年龄的长幼和地位的高低,而在于懂得道理比自己多而且早,所谓“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他又认为古之圣人,学问过人,尚且要“从师而问,今之人学问远不及古人,反而“耻学于师”;爱儿子的人,必为之善择贤师,而自己却不欲从师;世间“巫医药师百工之人”,尚知“从师而学”,今之士大夫之属反不及他们。这都是说明必须从师8学习的重要性。最后,他又引用孔子所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话,作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