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圃隐(梦周)从游十人:李存吾、吉再、权近、权遇、河演、咸傅霖、卞季良、李阳明、赵庸;吉冶隐(再)门人六人:金淑滋、金峙、朴瑞生、吉允、崔云龙、吉师舜;权阳村(近)门人十一人:金从理、许稠、孟思诚、姜准白、李原、崔直之、崔得之、崔德之、崔澄、崔廷达、金怀慎;权梅轩(遇)门人四人:权采、安止、郑麟趾、金连枝(以上为圃隐渊源)。
叙述李氏朝鲜儒林事迹时亦详述其与高丽诸贤的学术渊源,注明“圃隐渊源”、“冶隐渊源”等。
后一部分,记载祠庙、书院配享。自三国、高丽至李氏朝鲜以及中国名臣名将入祀配享一一列名,对研究韩国古代学术史及思想文化史等有一定参考价值。
道东渊源编
《道东渊源编》,编者未详,收录了许穆、权近、咸傅霖、朴瑞生等人所撰,或选自《高丽史》等史籍的新罗和高丽名贤事迹,全书不分卷。
该书收录了许穆所撰“箕子世家”、“薛弘儒侯(聪)传”、“崔文昌侯(致远)传”,《高丽史》之“安文成公(珦)传”、《高丽史》之“禹祭酒(倬)传”、《高丽史》之“崔文宪公(冲)传”,权近所撰“李牧隐先生行状”,咸傅霖所撰“圃隐先生行状”,以及朴瑞生所撰“吉冶隐(再)先生行状”。以上述名贤的师门渊源,叙述了新罗、高丽时期学术的传承源流。
东儒录抄
《东儒录抄》,编者未详,记载三国、高丽和李氏朝鲜儒贤事迹,全书不分卷。
该书所记新罗儒贤有薛聪和崔致远,高丽朝儒贤包括崔冲、郑梦周、崔瀁、金九容、李崇仁、李存吾、禹倬、李齐贤、安裕、李谷等。所载李朝儒贤此略。书中叙述了所记儒贤的生平事迹和学行等。
儒林考
《儒林考》,编者未详,记载新罗和高丽朝儒林事迹,不分卷。
该书收录高丽朝儒贤四十七人,包括崔冲、朴瑞生、安珦、吉久、辛藏、白颐正、赵庸、权溥、尹祥、禹倬、黄玹、李穑、郑梦周、金钩、李存吾、金末、朴尚衷、郑自英、金九容、柳崇祖、李崇仁、尹倬、朴宜中、张崙、河崙、俞任、郑道传、朴泂、吉再、权近、金从理、许禂、孟思诚、姜淮伯、李原、崔直之、崔得之、崔德之、权遇、权□、安止、郑捧趾、金连枝、李先齐、李阳明、金汶等。该书将诸贤按师承门派排列,指出其学术渊源关系,如辛藏以下为安珦门人,金末、朴尚衷、郑自英、金九容、柳崇祖、李崇仁、尹倬、朴宜中、张崙、河崙、俞任、郑道传、朴泂等为牧隐门人,吉再、权近、金从理、许禂、孟思诚、姜淮伯、李原、崔直之、崔得之、崔德之、权遇、李阳明为圃隐门人,而权□、安止、郑捧趾、金连枝、李先齐等又为权近门人,金汶为李阳明门人。在叙述每人事迹时,则先录“列传”,后收“遗事”。
该书广采《高丽史》、《东史纂要》、《舆地胜览》、《退溪集》,以及祭文、行状、碑记、年谱等各种文献,对研究高丽朝学术史、思想史及其他相关问题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东国名儒录
《东国名儒录》,记载三国至李氏朝鲜的名儒事迹,著者不详,全书不分卷。
该书记载的高丽的人物有安裕、郑梦周、崔冲、李齐贤、禹倬、申崇谦、李连松、李谷、李穑、吉再、李在吾、车原頫、金九容、李崇仁、李守仁、李仁复、田祖生、朴尚衷、文天详、李养中、禹玄宝、成石璘、李种学、朴訔、沈温、金淑、黄熹、等。书后附有文庙配享图。
胜朝新书
《胜朝新书》,编者不详,记载高丽和朝鲜节义之臣事迹,全书共三卷。
卷之上为《丽末忠烈录》,收录高丽、朝鲜之交忠臣烈士数十人事迹。所收人物大都同于《丽朝忠烈录》及《丽朝忠烈录续编》,此略。
卷之中为“故实辨误”,论述李穑、金澍、金子粹、赵狷、安省、南在、元天锡等人事迹,尤重于辨析其被误或不明事迹。
卷之下,缺。
登科录前编
《登科录前编》,记载新罗和高丽朝在中国和本国登科士人名录及事迹,共两卷。
卷之一包括“中朝”和“高丽列朝榜上”。“中朝”收录了在中国登第的新罗和高丽两朝士人,其中新罗朝收录崔致远和崔承祐,高丽朝收录了崔彦撝、金行成、崔罕、王琳、金成积、权迪、赵锡、金端、安震、崔瀣、安轴、李谷、李仁复、安辅、尹安之、李穑、金涛、李承庆、辛裔等。“高丽列朝榜上”收录高丽光宗至神宗朝各榜进士名录。
卷之二为“高丽列朝榜下”,收录自高丽熙宗朝至恭让王朝各榜进士。对研究高丽科举制度史有参考意义。
海东三纲录
《海东三纲录》,朝鲜金性殷编,记载三国至李氏朝鲜忠义节行事迹,尤详于李朝,全书不分卷。
高丽和朝鲜时期分“忠臣”、“孝子”、“孝女”、“烈女”四类。新罗、高句丽、百济仅有忠臣和烈女二类。高丽“忠臣”部分记载了申崇谦、金叔兴等七十余人事迹,所叙人物大多同于《丽朝忠烈录》、《丽朝忠烈录续编》,故略。高丽“孝子”“烈女”分“畿内篇”、“湖西篇”、“湖南篇”、“岭南篇”、“关东篇”等,“孝女”仅一篇。
湖南三纲录
《湖南三纲录》,记载高丽末及李氏朝鲜忠孝节义事迹,全书共九卷。
卷之一为“忠臣蒙褒篇”;卷之二为“孝子蒙褒篇”;卷之三为“孝子蒙褒篇”和“孝子建祠篇”;卷之四为“烈女蒙褒篇”、“孝妇蒙褒篇”及“孝女蒙褒篇”;卷之五为“忠臣建祠篇”、“忠臣未蒙篇”及“孝子未蒙篇”;卷之六为“孝子未蒙篇”;卷之七为“孝子未蒙篇”;卷之八为“孝子未蒙篇”、“孝妇未蒙篇”及“孝女未蒙篇”;卷之九为“烈女未蒙篇”。
元高丽纪事
《元高丽纪事》,为仓圣明智大学学术丛编之一,该书按年编辑,始于元太祖十三年。自元《经世大典·政典·征伐类·高丽门》及《永乐大典》卷四千四百四十六等书抄出,其中也有以《元史·外夷传》补充者。特别是从《永乐大典》辑出者,在《永乐大典》散佚后,其史料价值更显珍贵。
东书
《东书》,记载韩国古代政治、刑律、用器等,全书共三卷。
§§§第一卷为“事纪”,叙述韩国古代各种用物,如区别官品之配物、各种军器名称、乐器,以及日常使用器具。
§§§第二卷为“丽书”,记载史事,包括“高丽赈政”、“连坐之法”、“刑法”、“李公升”、“礼数”、“恭愍墓”、“高丽书院”、“贡使航海”等。
§§§第三卷为“国书”,记载朝鲜时代史事,此略。
野乘
《野乘》,记载高丽和李氏朝鲜史事,编年体,全书共五卷,以金、木、水、火、土分卷,一事一目。高丽朝记事起于恭愍王十七年,止于恭让王二年。
“金”卷有“丽朝纪事”,包括“大司成李穑更定学式”、“吉再”、“李存吾”、“改官制”等。“土”卷有“松都记录序”,记载高丽京城的风土、习俗、人物、制度等,并涉及高丽朝诸多史事。对研究高丽朝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余为李氏朝鲜史,此略。
东国名贤言行录
《东国名贤言行录》,记载新罗和高丽儒贤十六人事迹,全书共四篇。
此十六人即退溪先生李滉《孔孟心学对》所列十六位名贤。隆庆元年明使魏时亮出使朝鲜,问东国知孔孟之学者,李滉以新罗薛聪、崔致远,高丽崔冲、安裕、禹倬、李穑、郑汝昌、赵光祖、金安、李彦迪、徐敬德、吉再、尹祥、金宗直、郑梦周、金宏弼等十六人为对。本书即以这十六人为东国儒道系统,阐述东国儒道渊源流派,自新罗、高丽至于李氏朝鲜初期。所据史籍有《东史》、《东史遗事》等,并补以文集等文献。卷首有李炳观、崔承宇、李胤钟、洪祐夔等人序。第一篇为“儒道系统”,第二篇为“儒道渊源”,第三篇为“节义”,第四篇为“勋功”,按门派,如“九斋籍”等,记载了诸贤从游、门人的师承源流等,并叙述了诸贤的忠义节行事迹。
“附录”又有《东国名贤事迹》一书,收录了新罗、高丽名贤事迹,高丽朝收录了崔冲、安裕、禹倬、李穑、郑梦周、吉再等人事迹。该书亦多辑自《东史》,与《东国名贤言行录》略同。
千一录
《千一录》,朝鲜禹夏永撰,记载三国至李氏朝鲜政治、经济、文化等史,全书共九册(卷),分类纪事。
第一册为“建都”、“风俗”、“置官”。“建都”叙述了三国时期新罗、百济、高句丽及高丽朝历代建都地分。“风土”记载了各地民情风习,亦有高丽朝史事。“置官”则主要是将中国和李氏朝鲜的中央官制对比记载。
第二册为“田制”和“兵制”。“田制”先叙述中国历代田制,后叙述“海东田制”,其中“丽制”专门叙述高丽朝田制。“兵制”亦有“新罗兵制”和“高丽兵制”。
第三册为“关防”和“山川”,第四册为“观水漫录”,亦论及高丽朝史事。
第五册为“科制”、“用人”、“化俗”(附“乡约”、“奢俭”、“名分”、“流丐”、“赈政”、“杂技”)等,“科制”中“丽制”叙述了高丽科举制度的有关内容。
第六册为“谷簿”、“漕仓”、“均役”、“六镇僧徒”、“井田军赋”、“平市”、“钱货”、“路旁植木”、“铸钱”、“禁盗”、“采银”、“申明旧制”、“采金”、“养育人才”等,也多论及高丽朝制度和史事。
第七册为“廉防”、“诸弊”、“乡弊”、“墓弊”、“吏弊”、“驿弊”、“军校弊”、“参弊”、“军木弊”、“学校”、“山地”、“奴隶”、“忠义”、“改嫁”。亦有论及高丽相关制度,有的篇目设有“丽制”,专门论述高丽朝制度。
第八册为“农要”,记载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第九册为“杂录”,包括“孝行”、“忠义”、“贞烈”、“守宰”等,分别论及了高丽朝崔娄白、知恩、孙顺兴、吉再、徐甄、玄德修、李宝林等人事迹。
海行总载
《海行总载》,高丽郑梦周、朝鲜申叔舟等撰,记载了高丽、朝鲜外交和航海等史事,全书共二十八册(卷)。
第一册(卷)“前后使行备考”为高丽郑梦周所撰,其中“郑圃隐奉使时作”说路郑梦周洪武年间奉使时所作诗十三首,“年谱”记载了高丽患倭寇侵扰,遣使日本,被囚禁,高丽再遣郑梦周出使日本的经过。
以下为朝鲜时代申叔舟等人所撰。
帝王韵纪
《帝王韵纪》,高丽李承休撰,共二卷。卷首有李承休至元二十四年三月上“《帝王韵纪》进呈表”,叙述撰修《帝王韵纪》的宗旨。
卷上有李承休所撰序,称《帝王韵纪》是采中国史籍善可为法,恶可为诫者编撰而成,言忠臣孝子卫于君父之大义。该卷叙述中国史事,自盘古开天始记,叙述三皇五帝事迹,夏、商、西周分封,至项羽、刘邦相争。
卷下收录了李承休上“东国君王开国年代”并序,称“辽东别有一乾坤,斗与中朝区与分”,将东国(古代韩国自称)与中国相比拟。该卷前部分叙述其本国史事始于檀君,自箕子、三韩、三国、新罗、高句丽、扶余、百济,止于新罗统一。后一部分叙述高丽朝史事,“本朝(指高丽)君王世系年代”从高丽王氏先祖圣骨将军始,至王建出生传说、立国过程,至金宣宗贞祐元年止,记载了其中的主要事件。最后为高丽帝王“世系图”,从圣骨将军至恭愍王。卷尾为郑玿跋。
观德斋边公遗集抄
《观德斋边公遗集抄》,朝鲜边胤宋著,主要记载高丽后期及朝鲜初期史事及人物。全书不分卷,以目系事。
该书有“松京故事”记载高丽京城史事;“十德”记载郑梦周、李穑、吉再、李崇仁、田贵生、李仁复、田祖生、崔瀣、柳珣等十人事迹;“诸隐补遗”收录了田禄生、朴谌、李守仁、郑熙、金浚宋等五人事迹;“三节”记载曹义生、林先味、高天祥等三人事迹;“八典书”收录了边晋、蔡贵河、徐辅利、李孟云、朴谋初、赵安卿、朴宁文、金沦人、朴忱密、金英庇等八人事迹;“十义”收录了金澍、元天锡、赵狷、南乙珍、徐甄利、李养中、金震阳、禹玄宝、崔瀁、金若时等十人事迹;“九贞忠”记载了金自粹、申晏、李行、李思敬、李遂生、高天祐、裴尚文、金五伦、郑熙河等九人事迹;“十烈士”收录了赵承肃、李种学、林卓、赵珙、安顺约、边龟寿、元宣、许锦、严□、张□等十人事迹。“续后贤录”收录了李牧隐、金桑村、朴典书、安从约、李典书等人的后孙及门人事迹。
三国遗事
《三国遗事》,高丽僧一然撰,记载高句丽、百济、新罗遗文佚事,以涉及高丽中叶史事,全书共五卷。一然,初名见明,字晦然,俗姓金氏,庆州章山郡人,高丽熙宗二年(1206年)生,九岁出家,二十二岁禅科及第,游学于多家寺院,成为当时高僧,1289年卒。一生经历了高丽熙宗至忠烈王五朝,及宋、金对峙和元朝代宋。
卷第一“王历第一”、“纪异第二”。“王历第一”以中国朝代和年号更替为顺序,记载韩国古代各政权沿革。始于汉宣帝五凤四年,终于后晋天福八年,即高丽前期。“纪异第二”记载“古朝鲜”、“魏满朝鲜”、“马韩”、“二府”、“七十二国”、“乐浪国”、“北带方”、“南带方”、“靺鞨”、“渤海”、“伊西国”、“五伽耶”等朝鲜远古历史和东北亚其他民族历史,以及“高句丽”、“百济”历史。重点记载了新罗历史,新罗始并历代国王,及新罗人物细乌女、金堤、金庾信、长春郎等人事迹。
卷二记载了新罗文虎王、孝昭王、圣德王至金傅、武王等历代国王时史事,以及竹旨郎、水路夫人、阎长、弓巴、甄萱等人物事迹、前百济、后百济、南扶馀、北扶馀、驾洛国等历史。
卷第三,“兴法第三”。“顺道肇丽“记载东晋僧人顺道东来开启高句丽佛法之始。“难陁闢济”记载胡僧摩罗南陁自晋朝东来百济,开启百济佛法之始。“阿道基罗”记载高丽僧人我道赴新罗传法事迹。“原宗兴法”、“法王禁杀”、“宝藏奉老”、“普德移安”、“迦叶佛宴坐石”、“辽东城育王塔”、“金官城婆娑石塔”、“高丽灵塔寺”、“皇龙寺丈六”、“芬皇寺药师”、“灵妙寺丈六”、“四佛山”、“掘佛山”、“万佛山”、“生义寺石弥勒”、“兴轮寺壁画普贤”、“三所观音”、“众生寺”、“敏藏寺”、“台山月精寺五类圣众”、“南月山”、“天龙寺”、“五台山文殊寺石塔记”等记载了三国时期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以及统一新罗时期佛教发展情况,已有记载高丽朝佛教史事者,如“伯严寺石塔舍利”记载了开运三年(946年)高丽伯严禅寺僧偘游、咸雍元年(1065年)该院住持释秀等人事迹。
卷第四“****第五”,记载了新罗和高丽佛教事迹。如“圆光西学”引《唐续高僧传》,叙述新罗僧人释圆光在唐学法事、“元晓不羁”、“义湘传教”、“胜全骷髅”等记载了新罗高僧元晓、义湘、胜全求法和传法事迹。《“宝壤梨木”则记载了高丽朝清道郡佛教僧侣、官员及民间奉佛等事,并涉及高丽户长等基层社会官职及活动的记载。“归竺诸师”记载新罗僧人释阿离那跋摩入唐朝及天竺求法事迹。其他各目不意义枚举。
卷之五,“神咒第六”。“密本摧邪”记载佛教僧侣为人疗病的事迹。“惠通降龙”记载释惠通传法及在中国学法等事。“明郎神印”记载了新罗僧人挺生入唐学法及在本国弘扬佛法事迹。“真身受供”、“月明师兜率歌”、“善律还生”、“金现感虎”、“融天师彗星歌”、“正秀师救冰女”等皆叙述新罗时期佛教事迹。
该书引用了《周礼》、《论语正义》、《史记》、《淮南子》、《魏书》、《唐高僧传》、《法现西域传》、《开元贞元二释教录》、《珠琳传》、《古记》、《寺中记》等多种史籍,以及碑碣、帐籍、公文、乡歌、民俗说话等资料。该书本是叙述佛教源流之作,年代或有不确,记事亦多神异,但内容仍有可资参考者,朝鲜时代修《舆地胜览》、《和东国通鉴》等书对该书也多有参考。
见睫录
《见睫录》,主要记载李氏朝鲜时期历史,共七卷。内容涉及符瑞、山川、都邑、陵庙、制作、其中也记载了高丽时期的典故和人物,如卷之一记载了高丽王室始祖“圣骨将军”、姜邯赞、郑梦周母,李成桂称帝以前事迹、高丽穆宗山中涌出赤水事、高丽定都等卷之四记载了高丽末的忠节之臣,有郑梦周、吉再、赵狷三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