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文选
《东文选》,为三国、高丽和朝鲜前期诗文总集,朝鲜中宗时期徐居正、梁诚之、卢思慎等二十三人奉教编撰,完成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收录了新罗、高丽和朝鲜时期的辞、赋、诗、诏敕、教书、表笺、等,“取其词理醇正,有补治教者,分门类聚”,编为一百三十卷。
卷之一及卷之二为“辞”和“赋”,卷之四至卷之二十二为“诗”,(分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编辑),收录了高丽士人李仁老、李穑、李崇仁、郑道传、金富轼、李奎报、崔滋、林椿、金克己、陈澕、李混、释天因、赵廉、释坦然、崔瀣、金伦、李谷、白文宝、沈东老、金师道、李仁复、李达衷、郑枢、李茂芳、释宏演、郑梦周、权近、卞仲良、卞季良、尹绍宗、朴宜中、姜淮伯、金自知、李詹、李允甫、金希磾、孙袭卿、宋国瞻、金坵、金之岱、释圆鉴、郭预、白文节、洪侃、安震、白元恒、邢君绍、安轴、李贤齐、韩宗愈、李存吾、田禄生、梁温、尹汝衡、李冈、权汉功等百余名高丽各个时期士人所撰辞、赋和诗。这些士人只有少部分有文集行世,而且部分文集即自《东文选》辑出。辞、赋多为写景抒情之作,也有涉及国际关系之文,如李穑为送郑达可奉使日本国而做的“东方辞”。也有论述中国汉唐史事之作。所收“诗”数量巨大,大部分为写景抒怀交游唱答之作,也有写生活小事如描写妇女舂米之“舂米行”,有出使宋朝、金朝、元朝和日本,或送别使节之作,对研究中国与高丽关系史有参考价值。该书所收还有新罗崔承祐与中国官员士人交往诗多首。
卷之二十三至卷之三十为“诏敕”、“教书”、“制诰”、“册”、“批答”,记载新罗、高丽和朝鲜历代国王任命、封赏、劝农、禁酒、训诫、求谏、册命等教令,以及对臣下所奏事情的批复等,其中高丽一朝教令最多,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社会等诸多方面,所含内容十分丰富。
卷之三十一至卷之四十四为“表笺”,收录了新罗、高丽和朝鲜大臣所上表书,有贺起居、贺册太子、贺节等贺表,也有谢赐官赐物等谢表。同时还收录了大量新罗和高丽向中国所上贺表、奏书,包括贺节、立皇后等、贺改元、贺元朝平定四川和安南等贺表,也有新罗谢唐赐地、谢赐封、谢朝贡派班“不许北国居上”等,高丽时期有为数颇多的高丽上宋朝、辽朝、金朝和元朝表章,包括谢册封、谢各种赐予、进奉等等。此外还有崔致远在唐朝时所上贺改元、贺平黄巢等表十余篇。内容涉及新罗和高丽朝的政治、外交、经济、宗教、教育等。特别是该书所收金富轼出使宋朝和金克己出使金朝上宋朝和金朝皇帝系列表章,系统地记载了他们在宋朝和金朝的活动及宋朝和金朝接待方式和制度,而两人并无文集留存,因而其史料价值更为突出。其他不少表章也因撰主无文集留存,具有同样的重要价值。
卷之四十五至卷之四十六为“启”。收录高丽大臣们致长官、座主或同僚,有论事,有祝贺、有致谢等,内容包括政治、科举,以及士大夫交往等。卷之四十七为“状”,收录崔致远在唐朝及新罗所上表状三十余篇,内容在唐朝平定黄巢之乱、在唐朝的为官经历,以及新罗与唐朝经济文化交往等内容。另有崔惟善、等高丽大臣上辽朝状表,记载了高丽与辽朝关系史事。
卷之四十九至卷之五十一为“露布”、“檄书”、“箴”、“铭”、“颂”、“赞”。既有记景、记人、记事等之作,也有“檄书”中有崔致远所著“檄黄巢书”、及李奎报撰“平契丹颂”等,内容涉及高丽政治、宗教、文化及社会生活,与中国关系等方面。卷之五十二至卷之六十三“为“奏议”、“劄子”、“文”和“书”等,有大臣们上高丽国王书,及大臣或士人之间的书信往来,论各种政事、农桑、盐法、制度、法律和宗教等方面事务之上书,也有论与中国关系的上书,如“请却北元使疏”、“送蒙古国元帅书”、“答蒙古官人书”等。卷之六十四至卷之八十二为“记”,有亭、台、楼、阁、堂、馆、城郭、寺院记文等各种记问,也有山水游记,其中多部分为高丽士人所撰。卷之八十三至卷之九十五为“序”,有经文、文集、社团、传记等序。卷之九十六至卷之九十九为“说”和“论”,论述自然现象、市肆等经济问题、以及人物、学说等。卷之一百及卷之一百一,为“传”,记载其中收录了不少女性人物传记。卷之一百二至卷之一百十五为“跋文”、“致语”、“辨”、“志”、“对”、“牒”、“议”,以及上梁文、祭文、祝文、疏、道场文、青词等。卷之一百十六至一百三十为“行状”、“碑铭”、“墓志”等,记载了大量高丽时期士大夫、僧侣和女性人物的传记资料,是研究高丽历史必加参考的资料。
该书由国家组织编修,参编者皆为当时博学名儒,且成书于壬辰倭乱之前,所参文献后多有散佚,因而该书保存的高丽时期大量各种诗文的史料的价值就尤为突出,朝鲜后期很多典籍,特别是个人文集、实纪的编撰,都把《东文选》作为重要的史料来源。该书所保存的很多与中国有关的高丽人所著诗文也成为研究两国关系的宝贵资料。
海东诗话汇成
《海东诗话汇成》,朝鲜洪重寅编,全书共二十二卷。该收录檀君朝鲜以下历代诗歌。
卷第四“高丽上”,收录内容有:崔承老绝句三首,并载及唐商到礼成江欲买高丽人妻,船发中流,高丽人妻作歌而唱,船不能行,唐商送还之一事;崔冲训子诗,金行琼所作贺崔冲及二子同时被赐宴诗;姜邯赞献与契丹讲和策及记此事之诗;吴珣所作绝句两首;高丽文宗所作悲叹被迫向契丹朝贡诗;李灵幹陪高丽文宗游做文数龙之罪,以及游****寺诗;朴寅亮出使宋朝时所做诗多首;金富仪上宋真宗诗及盐州诗;金富轼“灯夕诗”、“昼眠诗”等四首;郑知常“大同江送别诗”等数首,又记郑知常与金富轼之矛盾;金黄元与李再唱答诗等收首;高丽睿宗建天章阁等事;郭舆内宴进诗等数首;显宗登基前诗一首。
卷第五“高丽”,收录的诗事有:姜日用应制诗等数首;郑袭明赠妓诗等数首;李之氐奉使东都诗等;郑兴龄诗一首;崔惟清训子诗等数首;李资玄上高丽睿表等数篇(首)。崔沦论唐文宗欲苎诗学士一事;金礼卿咏佛诗;权适使宋使所作诗等数首;李仁老作贺任濡诗;高丽毅宗广建亭落等事;李资谅奉使入送作应制诗;印份题壁上诗;皇甫倬诗一首;林椿咏妓诗等数首;安置民自题等诗数首;郑叙所作曲及李齐贤等诸贤解曲诗;金莘尹与黄彬然唱答诗等数首;文克谦作讽劝高丽毅王诗;李仁老题四明狂客诗等数篇,并载吴学麟等多人诗;金坵“落梨花诗”等数首;李奎报等七贤会赋诗多首;金仁镜诗多首;陈(氵+华)“五台山诗”等数首;韩惟汉壁上诗等。
卷第六“高丽”收录的内容有:上洛老人致崔滋绝句、崔滋应制诗;金克己“赋渔翁诗”等数首;李藏用与人唱答诗等;李淳牧与人唱答诗等;赵冲唱答诗多首;琴仪诗多首;金之岱盾头诗等数首;俞升旦和赵冲诗等数首;安裕赠李东庵诗等数首;辛藏独木桥诗等数首;寡女投金台铉诗;李齐贤咏范蠡诗等多篇;张镒题生平燕子楼诗等多首;崔瀣诗多首;韩宗愈诗两首;忠宣王自元还国时以莲花赠所钟情之妓及遣李齐贤往视并与唱答诗等;李嵒乞归老诗;安轴咏金刚山景诗等;洪侃题李白醉像诗等;忠肃王打毬图诗等二首;李达衷讥讽辛旽诗等数首;郑誧诗数首;尹虎进恭愍王诗;记文益渐东传木绵事迹;郑枢圆斋老妓诗等;金九容被放大理时作诗等三首;李穑题屏风诗、奉使中国及奉使日本诗、与郑梦周等唱答诗等多篇。
卷第七“高丽”,收录的内容有:李存吾少年时所作诗等;元松寿诗二首;元天锡为崔莹题诗等多篇;李集于崔元道、李穑等交往诗;吉再少年所作诗等;赵云仡饮会时作诗等;朴信为妓红装题诗等;柳淑与李仁复等交往诗等;李仁复与元朝学士交往诗等;李坚幹题杜鹃诗等;田禄生镇合浦诗等;崔莹对李成桂联等;徐甄念前朝诗;高丽一宗室与僧人相别诗。
卷第八“高丽·僧释”,收录了僧禅坦诗一首;僧惠文与时贤交往诗;僧足庵诗一首;僧圆镜题庙中诗;僧正思诗一首;魏元凯诗一首。卷第九“高丽·娼流”,收录了高丽娼妓动人红所作八韵;于咄诗一首。卷第十“高丽·补遗门”收录了崔鸿宾、朴公袭、曹继芳等人诗。
该书所收诗不少人现无文集存世,其诗有参考价值,特别是是该书一并叙述与所收诗写作有关之典故,诗事合一,并介绍所收人物的简要生平,史料价值尤胜于一般的诗文集。
大觉国师文(外)集
《大觉国师文(外)集》是高丽僧人义天往来诗文集,分文集和外集两部分(以下分别简称《文集》和《外集》)。《文集》收录了义天所撰诗文,其中大部分是义天入宋求法过程中致宋朝皇帝、各级官员及僧人的表、书、状、疏、论及唱答诗等。现存目录共308篇(首),现存诗文183篇(首)。《外集》主要收录宋朝皇帝、官员和僧人给义天的诏、书、记、诗及义天的行状和墓碣铭,也有部分高昌僧人和辽朝官员致义天的书信。现存目录共102篇(首)。对研究宋丽关系史,中韩佛教史等都有重要史料价值。
大觉国师(1055~1101),俗姓王,名煦,字义天,后因名犯宋哲宗讳,以字行,是高丽文宗第四子。十一岁出家为僧,学习贤首教观及顿渐大小乘经律论章疏及仲尼老聃之书、子史集录百家之说,成为高丽佛教领袖,被封为祐世僧统。义天有志于入宋求法,数请于国王而不获准。高丽宣王二年,即元丰八年,义天与弟子二人随宋商林宁船赴宋朝求法。在宋朝居留十四个月,游历宋朝汴京和两浙名刹,求法问师,学习中国各派佛学,搜罗经卷,共得经典三千余卷,多高丽所无者。义天回国后继续通过商贾和使者与宋朝僧人交流,相互商讨佛学,刊印传播两国佛教典籍,资助寺院建设等,回国后他又从宋朝和辽朝购佛教经典四千余卷。也可以说,义天入宋掀起了两国佛学交流的一次高潮,也有力地促进了两国经济文化的进一步交往。
《大觉国师文集》收录义天所撰诗文。第一卷现存义天所撰“序”三篇,其中完整序文两篇,残文一篇。第二卷现存一序,无题,不全。第三卷现存义天所撰辞七篇,多有缺漏。第四卷现存遗文两篇。第五卷现存有关入宋求法的表文十三篇,其中缺文一篇。第六卷现存表六篇,其中缺文两篇。第七卷现存表文十一篇。第八卷现存表文九篇,其中缺文三篇。第九卷现存义天致宋朝皇帝、太后及各地官员状八篇,其中全文五篇。第十卷现存状文四篇,全文两篇。第十一卷现存义天致宋朝净源等人状文和书信十三通。第十二卷前部分缺,无标题,据内容命为《铸钱论》。第十三卷现存书信两通。第十四卷现存疏文七篇,残缺一篇。第十五卷现存疏文五篇,残缺一篇。第十六卷现存义天所做祭文、教文等十二篇,残缺一篇。第十七卷存目诗三十三首,现存二十二首。第十八卷存目诗二十九首,现存九首,皆为在高丽作。第十九卷存目诗四十八首,无缺失,皆为在高丽作。第二十一至二十三卷缺。
文集所收诗文等既有义天在阐发佛学思想、讲述佛学大义及论述新罗、高丽佛学发展的序文和祭文等,也有致宋朝皇帝、皇太后、僧人、官员及辽朝皇帝、僧侣的表、状、书、诗等。特别是其致宋朝皇帝、太后、官员和僧侣诗文反映了他从高丽赴宋朝求法,自登州起岸,宋朝派员接伴至京城,然后赴杭州随净源法师学法,以及离宋前再赴京城朝辞及赴台州、明州等地求法及沿途访学的过程和活动情况,也记载了他回高丽后与宋朝僧侣间进行佛教经典和思想交流、以及捐赠钱物,资助宋朝寺院等情况。这些史料对现存宋代史籍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对研究宋朝和高丽佛教史及经济文化交流史,以及宋朝接伴送、两国交流,特别是民间交流的渠道和形式等若干具体问题的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觉国师外集》主要收录宋朝僧侣、官员致义天的、答辞、书信、诗等,也收有宋哲宗诏书二首、高丽睿王真赞一首、高昌国和辽朝僧侣致义天书信六通、塔记、教藏记、净源法师真赞、《灵通寺碑》和《仙凤寺碑》等。宋朝、僧侣、官员,以及高昌和辽朝僧侣给义天的通信和诗保存了很多宝贵的史料,《灵通寺碑》和《仙凤寺碑》则是关于义天较早的第一首资料,特别《灵通寺碑》是高丽名臣金富轼奉命撰,是关于义天的可靠史料。
第一卷现存宋哲宗诏书、宋朝僧人答辞等文七篇。第二卷现存宋朝僧侣净源法师致义天书信五通。第三卷存目宋朝僧侣致义天书信十一通,现存九通。第四卷现存宋朝僧侣致义天书信五通。第五卷现存宋朝僧人致义天书信八通。第六卷现存宋朝僧侣致义天书信十四通。第七卷现存宋朝僧侣致义天书信十通。第八卷现存高昌、辽朝和宋朝僧侣、官员致义天书信十通。第九卷共共存记文、赞语三篇。《大宋重修楞严大师塔记》为章衡撰写。第十卷,《诗一》,现存宋朝僧侣致义天诗十七首。第十一卷,《诗二》,现存宋朝僧侣、官员,以及辽朝僧侣致义天诗二十首,其中有苏轼、杨杰诗。第十二卷,《碑一》,收《灵通寺碑》。碑文为金富轼奉高丽国王之命而作,成于1125年。记述了义天的生平,出家经过,入宋求法及回国后传扬佛法之经历等。第十三卷,《碑二》,收《仙凤寺碑》。该碑文在义天生世、入宋求法之过程及回国后传法活动方面不及《灵通寺碑》详实,但其从新罗、高丽佛教传承发展沿革,记述义天在高丽佛教传播和发展上的贡献。
外集所载宋朝、辽朝皇帝、官员和僧侣致义天的诗文,反映了义天在中国的活动,以及与中国皇帝、官员和僧侣间的交往,特别是其中中国僧人致义天的诗文书信,提供了两国佛学及其他民间经济文化交往具体途径和方式的记载,很多资料是正史和其他史籍所无者。第十二卷及第十三卷的碑文详细地记载了义天在宋活动的记载也偏详于其求法事迹,其所学各宗各派及所访高僧大德之事,以及其回国后的事迹也主要述在高丽佛学上的贡献,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西河集
《西河集》,高丽林椿诗文集,全书共六卷。林椿,字耆之,高丽毅宗·明宗年间人,善诗文,当时与李眉叟等齐名,然屡举不第,一生不仕,郁郁不得志,困苦流离。李仁老得其遗篇,镂版刊行。
卷首有李仁老序,称赞林椿诗文得苏黄之遗法,有骚雅之风骨,称其为布衣雄世者一人而已。又有崔锡鼎重刻序及赵泰亿重刻序,称赞林椿文辞“生负绝艺,大鸣于世”,并叙述了一僧人掘地发现盛装《西河集》之铜尊,后为清道士人所有,西河之后人访求,重新刊行等事,又感叹林椿诗文雄博宏肆,而不幸遭难,命运坎坷之经历。
卷第一收录古律诗“李郎中茶店昼睡”、“谢人以笔墨见惠”、“题天院柳光植家橙”、“七夕”、“盘松歌”、“谢人见访”、“八月十五夜”、“用前韵赠演之”、“记梦”、“赠眉叟”、“寄益源上人”、“寄友人”等六十一首。
卷第二收录古律诗“次韵赠李上人觉天”、“次韵李相国见赠长句”、“书怀”、“寄北原鸡林先生”、“次韵金蕴观音院”、“赠月师”、“书莲花院壁”、“过长湍”、“赠皇甫若水”等六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