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收录古律诗“代书答金秀才”、“作诗贺李状元眉叟”、“法住寺堂头惠纸笔”、“与眉叟会同湛之家”、“夜会湛之家,探得闭字”、“次友人见赠诗韵”、“诸公饯皇甫若水赴中原书记”、“贺洪仁演得第”、“戏尚州妓一点红”等五十首。林椿诗作主要是咏物抒怀和交游唱答之作之作,与政治活动几无关涉,但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的交游方式和生活状态。
卷第四收录书简“上李学士书”、“代李湛之寄权御史”、“答同前书”、“答朴仁硕书”、“上吏部李郎中荐徐谐书”、“与皇甫若水书”、“与眉叟论东坡文书”、“答灵师书”、“上李学士书”、“上刑部李侍郎书”、“与王若畴书”、“与皇甫若水书”、“与赵亦乐书”、“同前书”、“与湛之书”、“寄山人悟生书”、“与契师书”、“与洪校书书”等十八通。
卷第五有“中秋会饮序”、“浮屠可逸名字序”、“送李眉叟序”、“送咸淳赴翼岭序”、“送皇甫沆赴忠州序”、“送志谦上人赴中原广修院****序”等“序”六篇。“妙光寺十六圣众绘象记”、“小林寺重修记”、“画雁记”、“逸斋记”、“足庵记”、“东行记”、“麴醇传”、“孔方传”等记、传八篇。其中“麴醇传”、“孔方传”以拟人的方式写了酒和钱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卷第六收录“上金侍郎启”、“谢金少卿启”、“贺新及第崔启”、“上吴郎中启”等启十五篇,“祭金尚书文”、“祭皇甫源文”等祭文六篇。
后有崔瑀贞祐十一年序,叙述了李眉叟搜集林椿残稿,将文集编辑刊行等事。又有申维翰和林载茂跋,叙述了文集重刊过程。
东国李相国集
《东国李相国集》,高丽李奎报诗文集,全书共四十一卷。李奎报,生于金朝大定八年(1168年),字春卿,号白云居士,黄骊县人,其父李允绥官至户部郎中,大定二十九年,年二十二,举司马试第一,大定三十年礼部试擢第。李奎报九岁能属文,时号奇童,以文思敏捷见称于时。既长,经史百家佛道之学无不遍览,诗文独步三韩。承安三年任全州牧,后历任直翰林院、千牛录事参军事,其仕途坎坷,年四十六仍为八品,后从八品官越次升为宰丞,累官至枢密院副使、参知政事、太尉等。多次奉敕撰写上中国表章。
卷首有李需序一篇,及《年谱》一篇,记载了李奎报诗文才学和一生经历。第一至十八卷共收诗赋一千余首,其中卷第一收古赋六首、古律诗三十六首,卷第二为古律诗八十余首,卷第三收录古律诗五十余首。卷第四咏史诗四十三首,卷第五收录古律诗四十四首。卷第六收录古律诗九十二首,卷第七收录古律诗六十首,卷第八收录古律诗四十九首,卷第九收录古律诗六十一首,卷第十收录古律诗七十八首,卷第十一收录古律诗七十首,卷第十二收录古律诗五十三首,卷第十三收录古律诗七十一首,卷第十四收录古律诗七十三首,卷第十五收录古律诗五十六首,卷第十六收录古律诗七十九首,卷第十七收录古律诗六十九首,卷第十八收录古律诗七十首。李奎报的诗题材广泛,有写景咏物、交游唱答,也有读书感悟,花鸟虫鱼、四时心境不论巨细皆入其诗,其诗歌成就代表了高丽诗的最高水平。
卷第十九“杂著”,收录上梁文、口号、颂赞铭等文四十余篇,其中“晋康侯邸迎圣驾,次教坊致语口号”、“皇子公主封册宴礼教坊致语口号勾合曲翰林奏呈”、“晋康侯邸迎圣驾,次教坊呈瑞物致语并序各颂”、“圣皇朝享大庙颂并序”、“平契丹颂”等都是上中国的颂词。第二十卷为“杂著”,收录韵语、语录、传等文十三篇。第二十一卷“说序”,收录“说”十二篇,“序”及“跋”十四篇。第二十二卷“杂文”,收录“论”、“议”等文十六篇。卷第二十三及卷第二十四收录“记”二十二篇。卷第二十五收录“记”三篇、“榜文”四篇、“杂著”包括结社文、修补文、告文等四篇。卷第二十六及卷第二十七收录“书”及“启”三十二篇。
卷第二十八“书状表·邻国交通所制”,收录“蒙古兵马元帅幕送酒果书”、“蒙古国使赍回上皇大弟书”、“谢蒙古皇帝表”、“蒙古国使赍回上皇帝表”、“蒙古行李赍去上皇帝表”、“国衔行答蒙古书”、“同前答儿巨元帅状”、“淮安公答同前元帅状”、“送蒙古国元帅书”、“送撒里打官人书”、“答河西元帅书”、“淮安公答河西元帅书”、“送其官状”、“答蒙古官人书”、“答沙打官人书”、“上都皇帝起居表”、“陈情表”、“同前状”、“送晋卿丞相书”、“答沙打里书”、“送蒙古大官人书”、“答蒙古大官人书”、“上大金皇帝表”、“密告女真汉儿文”、“蒙古皇帝上起居表”等上蒙古和金朝书表二十余篇。“答东真别纸”、“和州答对境镇州牒”、“送晋卿丞相书”、“送唐古官人书”等本国书四篇。在“答东真别纸”中,作者称“夫所谓蒙古者,猜忍莫甚。虽和之,不足以心之。我朝之与好,非必出于本意”,“势有不得已”,反映了高丽在与蒙古接触初期的复杂心态。
卷二十九收录“表”二十三篇。卷第三十收录“表”、“笺”、“状”等三十一篇。卷第三十一收录“表”二十四篇。卷第三十二收录“状”七十二篇。卷三十三收录“教书”、“批答”三十篇。卷第三十四收录“麻制”、“官诰”等三十五篇。卷第三十五收录“碑铭墓志”六篇。卷第三十六收录“墓志”、“诔书”九篇。卷第三十七收录“哀词”、“祭文”二十七篇。卷第三十八收录“祭文”等二十余篇。卷第三十九收录“佛道疏”、“翰林修制”等五十余篇。卷第四十及卷第四十一收录“释道疏祭祝”等文一百余篇。
“东国李相国集”编成之后,又得李奎报遗逸及新作诗八百四十七首,杂文五十篇,编成“东国李相国后集”十二卷。卷第一至卷第十收录古律诗。卷第十一收录“赞”十三篇、“序”二篇、“记”三篇、“杂议”四篇及“问答”四篇。卷第十二收录“书”十一篇、“表”二篇、“杂著”八篇、“墓志”二篇。后附郑芝、李需撰李奎报墓志铭两篇。
李奎报以科举入仕,历任地方和中央官职,又是一个性情率意的士大夫,其文集是研究高丽时代政治史和士大夫生活的珍贵资料,其中收录的与蒙古和金交往的文书对研究高丽的对外关系颇有价值。
南阳先先生诗集
《南阳先先生诗集》,为高丽白贲华诗文集,分为上、下二卷。白贲华(1180~1224),字无外,蓝浦郡人,少力学,工属文,年十九省试及第,泰和六年(1206年),籍属内侍,在国王左右十九年,主文翰,历官勾覆院判官、秘书校书郎、卫尉寺主簿、少府寺丞、阁门祗侯、尚书礼部员外郎、京山府副使等。该文集是高丽前期现存不多的几种文集之一,对于研究高丽前期历史有重要意义,但藏书阁藏本多散佚。
卷首有“南阳先生诗集序”,撰者不明。卷上收录白贲华诗,现存七十一首,尚能辨其标题者有“次韵崔相国娱宾亭”、“送()照上人之汉山”、“寄题安阳住华亭次李郎中韵”、“冬十月二十有一日会饮西明房因李处士韵醉题二首走笔”、“西湖泛舟到见佛寺次诸贤韵”、“次韵寄东界营主李尚书实椿二首”、“次韵王郎中赠柳枝二首”、“寄赠陇西天院”、“夏日寄林秀才兼简太原文长老在愿庵”、“访正阳禅老偶书壁上”、“夏日与李翰林春卿文长老游龙兴寺”、“次韵文秀才春楼有感”、“御楼醉西施”、“偶书兴善寺上房”、“和闵同院题金禅师房壁”、“次李翰林元胄醉题六言”、“次韵诸公题慈悲岭楼”、“用膺公舍次崔按部诗韵”、“次韵答西海李按部三首”、“到续命寺忽观壁上先人所题数首诗,次其韵留于板尾”、“因斋事到正安寺有作”、“次韵答堂头禅老二首”、“过龙泉驿三首”、“苏复西海日次韵合城使孙舍人得之所赠二首”、“追和先人白合花呈崔承制并序”、“答金将军所赠”、“到兴义驿有作”、“解歌”等。
卷下收录诗,现存诗四十九首,主要有“题古阜县客舍并序”、“次韵南景福寺留题”、“次韵伽耶寺”、“次韵咸阳壁上”、“短歌”、“本净”、“奉答二首”、“和西院歇禅师风瓯颂”、“吴先生见和复次韵二首”、“崔处士见和复次韵二首”、“次韵题拯沦寺”、“次韵长兴府客舍留题”、“次韵题五台寺三首”、“次韵题穿堰寺”、“次韵题海印寺”、“次韵题凤栖寺”、“陕州南楼席上赠别太守”等。另有高丽名臣李奎报撰“京山副使尚书礼部员外郎白公墓志”,叙述了白贲华的生平事迹和宦游经历。
梅湖遗稿
《梅湖遗稿》,高丽陈澕诗文集,全书不分卷。陈澕,号梅湖,洪州人,有俊才,善属文,尤工歌诗,幼年时奉制做潇湘八景诗,其诗即与李仁老诗俱为绝唱。其文思之敏捷,与李奎报齐名。高丽神宗时登司马第,后举进士,历任内侍、学正、知制诰、正言、知公州事等职。曾以书状官出使金朝。
卷首有黄景源、南泰普、李英裕所作序,叙述了陈澕的生平才学,并通过陈澕“西华以萧索,北寨尚昏蒙。坐待文明朝,天东日欲红”一诗,阐述陈澕的华夷正闰观,称其知先宋之为中国。又收录崔粹翁撰“梅湖公小传”,记载陈澕的生平事迹和宦游经历。
文集收录了陈澕所作各种体裁的诗,有五言绝句“奉使入金”、“忆金翰林”两首。其“奉使入金”即黄景源在序言中评论的“西华已萧索,北寨尚昏蒙。坐待文明朝,天东日欲红”。“西华”指南宋,“北寨”指蒙古,后世多以此称之,并惜起未见大明一统。有七言绝句“春晚题山寺”、“柳”、“五夜”、“游五台山”、“灵鹄寺”、“野步”、“陈仲子”等十四首。有五言律诗“秋日书怀”、“次韵朝守”、“夕守”等三首。有七言律诗“松都”、“赏春亭玉蕊花”、“月桂寺晚眺”、“次李由之贺生女”、“中秋雨后”、“从海安寺乞松枝”、“梅花”、“康宗大行挽”、“转大藏经消灾道场音赞诗”、“江上”、“失题”等十一首。有五言排律“直庐与诸公占韵赋扇”。有七言排律“上琴承制”。有五言古诗“追和欧梅感兴”四首。有七言古诗“扈驾奉先殿夜醮”、“宋迪八景图”、“书云岩寺”、“使金通州九日”、“金明殿石菖蒲”、“桃源歌”、“蒪菜崔崔山人寄书讲赋”、“月夜与李史馆允甫同赋游月宫篇”等八首。“附录”有“事实”收录了《高丽史》、《东国通鉴》、《舆地胜览》等史籍关于陈澕事迹的记载,“酬唱”收录了李奎报所作与陈澕唱答之诗十五首,“评品”收录了后世对陈澕的评论。书后收录了吴载纯、闵钟显、崔粹翁、陈廷杰等人所作跋文。
止浦集
《止浦集》,高丽金坵诗文集,全书共三卷。金坵(1211-1278),字次山,系出新罗国姓,生于高丽熙宗七年,四五岁即多通经史,善属诗文,时人称为神童。年十二登造士选,二十二擢文科第二,李奎报称其为继自己后秉文衡者。事高丽四朝,历任定远府司录、济州通判、国学直讲、左谏议兼翰林学士、知制诰、大司成、左仆射、吏部尚书、参知政事、佥议府赞成事、平章事等,并曾为修撰官,修神、熙、康三朝实录。其所撰上元朝表文,受到元朝皇帝及文士的称赏,曾为书状官入蒙古。
卷之一“诗”,收录七言绝句“分水岭途中”、“出塞”、“嘲圆觉经”、“落梨花”等四首,其中“分水岭途中”和“出塞”是作者嘉熙四年出使元朝时所作。七言律诗“宣政殿行大藏经道场音赞诗”、“上晋阳公”、“中例消灾道场赞诗”、“文机障子诗”、“贺柳平章门生李右丞尊庇领门生献寿”、“迎主教坊致语诗”等六首。七言古诗“过西京”、“过铁州”二首。
卷之二“教册”和“表笺”。教册有“王世子玉册文”、“封王世子”、“元王祔庙祫礼第三室加上尊谥竹册文”、“除宰臣崔滋教书”、“麻制”等五篇,为金坵起草国王教书。表笺有“告奏起居表”(十二篇)、贺新登宝位、贺立元、贺立大元国号起居表、贺圣节起居表等各种贺表十一篇、陈情表七篇、方物表三篇、物状三篇、各种告奏表十三篇、各种谢表三篇,总计收录与元朝交往表笺五十二篇,是研究高丽与元朝关系的重要史料。另收录了“让中大夫国子祭酒左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表”、“让监试试员表”、“让知贡举表”、“代大将军闵曦让知御史台事表”等国内所上表十五篇。
卷第三有“启”、“疏”、“书”、“碑铭”。其中收录启有“上座主金相国谢传衣钵启”,疏有“内殿行百座仁王说经道场疏”、“洛山观音庆赞疏”、“万德社开设冬安居****疏”、“内殿请说禅文”,书有“与张学士书”、“与王学士书”、“又与王学士书”等三篇,其中“与张学士书”及“又与王学士书”所论之事皆涉及与高丽、元朝关系,碑铭有“卧龙山慈云寺王师赠谥真明国师碑铭”。
“附录”收录了金坵“年谱”和“神道碑文”,叙述了金坵的生平事迹、宦游经历等。后有金麟淳所撰《止浦集》跋。
金坵不仅交游广泛,身居要职,其诗文反映了当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若干状况,特别是所撰五十二篇上元朝表文,涉及高丽与元朝关系的诸多方面,是研究两国关系重要的原始资料。
动安居士集
《动安居士集》,李承休诗文集,全书共四卷。李承休(1224~1300年),自幼读书,而家贫,以言事获知于忠敬王,后随高丽顺安公入元朝,上表陈事,出语惊人,名声大振。历任正言司谏,因喜言事而不被采纳,遂隐于头陀山中。忠宣王即位,征而不起,以密直副使、词林学士致仕。
卷首有李穑撰序,叙述了《动安居士集》刊印过程及李的才学和简要事迹。卷首另有“杂著”,为李后人李衍宗编辑李遗文。有“村居自诫文”、“葆光亭记”、“看藏寺记”、“上尹承制讳珏启”、“寄晋阳牧伯李尚书讳口书”、“与晋阳书记郑玿书”、“旦暮赋”、“前中奉大夫都元帅推忠靖难……信和尚书”、“寄佛护慧和尚书谢赐法语”,这些文章,既反映了李的交游情况,也记载了其在头陀山的隐居生活。
卷第一“行录”,收录诗“江陵使君所蓄明皇晏起图”、“望武陵岛行”、“病课诗”、“求官诗”、“始宁柳平章”、“崔判枢”、“韩枢使”、“俞内相”、“崔直讲”、“元少卿”、“许少卿”、“赠朴翰林恒”、“赠崔太傅守璜金史馆承戊洪史馆伫”等十九首,多为作者与同僚交往之作,也有涉及与元朝关系的内容,如“始宁柳平章”、“十一月初三日奉冬至八关……课成奉谢”、“谢饯诗”等分别叙及元朝颁赐羊、高丽国王赴元、作者出使元朝时,诸同僚饯行等事。
卷二“行录”,收录诗“还官次复作前韵”、“次黄骊北楼板上韵”、“八月上旬等台山绝顶”、“朽竹笔柄,寄馆翰诸公”、“书记衙庭中种柏因书一绝”、“次韵黄李两令公唱酬之什”、“次韵答安翰林裕赠别”、“次韵崔国博守璜喜雨诗”等二十五首。
卷三“行录”,收录诗“次韵丹阳洪承制石床歌”、“次韵郑直讲贺朴侍郎拜承宣入竹堂”、“次韵李史馆仁挺哭任大师”、“次韵金相国题中书省未开芍药”、“哭金侍御”、“重哭金侍御”、“上朴承制”等十六首。
卷四“宾王录”并序。“序”记载了至元十年随高丽顺安侯入元朝贺册立皇后、皇太子,并叙述了高丽使团在元朝的活动、所受待遇、与元朝士大夫交游等情况。“宾王录”收录了作者出使往来途中作为日记所写诗,及在元朝所上贺表多通,有“是月十一日,浿江途中即事”、“十二日金岩途中次宋相国诗韵”、“路由分水岭留一绝云”、“是月二十九日始抵东京水潦益涨,又留八日”、“七月初九日行自斜路得达沈州又为大水所隔留数日,谨次宋相国诗韵”、“是月十六日得到渥头站,记途中凡所经由者,谨赋古调一篇,寄本朝鸡林承制讳恒兼呈侍从宋相国李尚书郑侍郎廉少卿”、“是月二十九日到神山县,初见十八公以古调赠之”、“是月晦日经由屏风山登黄崖峰,峰有悬空阁,阁有释迦涅槃卧像,遥望瞻礼而畏其险未敢上留一篇云”、“次韵奉答”、“中秋后一日,因赙郑侍郎忌斋”、“是月二十四日皇帝陛下自巡守开平府回辇,其明日御完寿山广寒宫玉殿受贺……”(贺表)、“是月二十有八是皇帝陛下圣节也,又御长朝殿受贺……”(贺表)等诗文贺表共二十篇。每首诗及表前皆有序,记载沿途情况及做表事由,实则是其出使日记,比较全面的记载了出使经历及在元朝的活动,是研究高丽和元朝关系史的重要史料。
洪崖遗稿
《洪崖遗稿》,高丽洪侃诗集,全书不分卷。洪侃,号洪崖,以文雅鸣世,事迹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