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高丽史史籍概要
24286000000021

第21章 文集类(3)

卷首有“庆尚道安东任内洪氏世系”,记载了洪氏自第一世高丽高宗忠献王朝洪之庆至第五世高丽末洪龟的世系传承及简要生平。

《洪崖遗稿》收录了洪侃所做各种体裁诗,有七言绝句“早朝马上”、“太白醉归图”、“送李东庵赴安东”、“雪”、“席上赠白彝斋”、“过龙兴溪有感呈李蒙庵”、“呈洪睡斋”、“远山”、“诸郎卷上”等十七首。五言律诗“元日”一首。七言律诗“诸郎席上次韵”、“次韵上洪睡斋”、“呈松广和尚”、“上李蒙庵”等六首。七言排律“次韵李蒙庵西京怀古”一首。七言古诗“送李桂赴鸡林幕”、“孤雁行”、“次韵和金钝村四时欧公韵”、“次钝村金先生即席作”、“送友人扈驾从军”等十四首。其诗皆交游唱答,咏物抒情之作。

“附录”收录郑誧所作忆洪侃之作及他人次郑誧之韵诗,皆为纪念洪侃之作,有“东莱杂诗”、“敬次雪谷郑先生韵”、“次洪使君韵”、“次雪谷悼洪崖为洪兴海作”、“次韵”、“用壁上韵为岭伯洪景望令丈作”、“感念先祖洪崖事迹仍次雪谷韵”、“次雪谷韵”等十首。

洪侃后孙洪霭跋,叙述了自《东文选》、《大东诗林》、《青丘风雅》、《三韩诗龟鉴》等书中辑得洪侃诗四十余首,编成《洪崖遗稿》,付梓刊行的过程。洪万朝所作识叙述了将《洪崖遗稿》付梓一事。

谨斋集

《谨斋集》,高丽安轴诗文集,全书共四卷。安轴,字当之,福州兴宁人,自幼聪颖,力学工文,中成均馆试,擢进士第,后历任金州司录、春秋馆检阅、司宪纠正、成均乐正、右司议大夫、知典法事、监察大夫、尚州牧、密直副使、佥议赞成事等职,封兴宁君。忠肃王十一年,中元朝制科,授辽阳路盖州判官。自乐正至监察大夫皆带馆职,高丽表笺词命并出其手,受命修忠烈、忠宣、忠肃三朝实录。

卷首有“谨斋先生世系图”及“竹溪源流图”,叙述了安轴始祖安子美至安轴一辈世系传承及安轴辈至其第五代孙世系图。

卷之一“序”、“诗”、“记”、“跋”。“序”有李齐贤作“谨斋先生集序”。“诗”收录“天历三年五月受江陵道存抚使之命是月三十日发松京宿白岭驿夜半雨作有怀”、“过铁岭”、“六月三日入铁岭关望和州作”、“次和州本营诗韵”、“次襄州公馆诗韵”、“次安昌驿亭许正言诗韵”、“次兴富驿亭诗韵”、“三陟西楼八咏”等一百二十余首。其诗多为唱答诗,如“次韵许正言见寄”、“贺尹代言”等,也有咏物抒情之作,如“竹岛诗”、“金刚山”、“海棠”等,有的诗反映当时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如“盐户”、“和州鹰坊人罗鹰示余”、“葡萄酒和州隐者持以劝余”等。其中有一组至顺元年自和州赴京师沿途所作纪行诗,记载沿途所经驿站的情况。“记”有“镜浦新亭记”、“襄阳新学记”、“翠云亭记”、“临瀛公馆墨竹屏记”等四篇。“跋”有崔瀣作“关东录后题”及郑良生至正二十四年作谨慎斋集跋。

卷之二“诗”、“歌辞”、“表”、“记”。“诗”有“李起居注荣亲席上作”、“白文宝按部上谣”、“同使上妓谣”、“送李中父还朝”等二十四首。“歌辞”有“关东别曲”及“竹溪别曲”二篇。“表”有“请同色目表”。“记”有“顺兴凤栖楼重营记”、“尚州客馆重营记”,以及安崇善作跋。其中“请同色目表”为高丽上元朝请求以色目人待之的表文,称高丽“兹远别于汉南,得同入于色目”,与元朝“亲则是一家甥舅,义则为同体君臣”,请入于色目。

卷之三“诗”、“策”、“记”、“墓志铭”。“诗”有“酷热”、“高城题咏”、“旌善题咏”、“广远楼韵”、“慈悲岭韵”等五首。“策”有泰定甲子作“制策”。“记”有“看藏庵记”。“墓志铭”有安于器墓志及安庆运所撰跋。

卷之四“附录”,收录安轴所撰文及他人所撰有关安轴纪念文,有安轴撰“送安大夫赴尚州牧序”、李齐贤撰“挽”、《高丽史》安轴传、李谷撰安轴墓志铭、周世鹏撰“绍修书院追享时告安文成公文”及“奉安文”、“四贤井碑阴记”、李滉撰“与沈方伯书”及“凤岭书院营建时抵大学文”、李植撰“开基祝文”。“集录”收录了《海东文献录》、《高丽史》、《东国通鉴》、《丰基俗尚记》、《阳村集·东贤事略》等文献中有关安轴的记载。

书后有郑载圭、赵贞奎、安有商三人所撰跋文,记载了《谨斋集》的刊行过程,赞颂安轴之文才,称安氏有安裕、安辅和安轴一家三贤。

益斋乱稿

《益斋乱稿》,高丽李齐贤诗文集,全书共十卷。李齐贤,生于至元丁亥,(1287年),字仲思,号益斋,年少有文才,十五岁试成均,为魁首,同年礼部试以丙科及第,知贡举权溥以女妻之。历任权务奉先库判官、延庆宫录事、艺文春秋馆、齐安府直讲、典校寺丞、三司判官、西海道按廉使、成均祭酒、高丽王府断事官、右政丞、门下侍郎等职,多次知贡举。

卷首有李穑序,叙述了李齐贤与名贤交游、出使中国等事迹,及其文集裒集过程。卷第一“诗”,主要收录李齐贤出使中国所作诗,“凤州龙湫”、“杨花”、“杨安普国公宴太尉沈王于玉渊堂”、“七夕”、“定兴路上(将之成都)”、“过中山府感仓唐事”、“井陘”、“过祁县感祁奚事”、“汾河”、“豫让桥”、“黄河”等六十一首,记载了李齐贤自北京经山西、陕西,至四川的沿途所见所感。这些诗一方面反映了其往返经由路线和游览地方,如“定兴路上(将之成都)”、“过中山府感仓唐事”、“井陘”、“过祁县感祁奚事”、“汾河”、“豫让桥”、“黄河”、“蜀道”、“诸葛孔明祠堂”、“雷洞平”、“登峨眉山”、“眉州”、“路上(自蜀归燕)”、“函谷关”、“渑池”、“二陵早发”、“渡孟津”、“比干墓”、“燕都送朴少卿忠佐东归”、“焦山”、“吴江又和一斋权宰相”、“金山寺”、“宿临安海会寺”、“虎丘寺十月北上重游”、“淮阴漂母墓”等。也有所经之处与人唱答之作,如“张希孟侍郎见示江湖长短句一编以诗奉谢”、“张侍郎诗附”、“奉和元复初学士赠别”、“元学士诗附”、“和呈赵学士子昂”、“和崔拙翁进退格”、“游道场山陪一斋用东坡韵”等。

卷第二“诗”,收录李齐贤诗“雪”、“忙古塔万山岭名”、“雪用前韵”、“次韵白文举尚书见赠”、“感怀四首”、“冬至”、“十一月十五日”、“望海”、“至治癸亥四月二十日发京师”、“涿郡”、“白沟”、“端午”、“汉武帝望思台”等四十三首。有在中国游历的观感诗,如“涿郡”、“白沟”、“相州夜发”、“汉武帝望思台”、“孟津记事”、“崤陵行”、“函关行”、“题华州送旅”、“题长安逆旅”、“道见月支使者献马归国”等,也有抒怀之作,如“感怀”、“冬至”、“端午”、“马上”等。

卷第三“诗”,收录李齐贤诗“则天陵”、“唐肃宗陵”、“邠州”、“泾州道中”、“泾州”、“忆松都八咏”、“朝那”、“金刚山二绝”、“招崔寿翁”、“范蠡”、“送李翰林还朝”等五十八首。有在中国游历观感诗,如“则天陵”、“唐肃宗陵”、“邠州”、“泾州道中”、“泾州”等,也有与其本国人交游唱答诗,如“送完山李半刺”、“和李明叔云锦楼四咏”等,还有抒怀之作,如“忆松都八咏”、“古风七首”、“感怀二首”等。

卷第四“诗”,收录李齐贤诗“中庵掌试后贺宴席上”、“壬申十一月晦日”、“庚辰四月将东归题齐化门酒楼”、“奇参政宅月山双马手卷”、“读李义山集和蜂诗”、“江陵道朴安集告别”、“病中呈愚谷”、“赵三藏李稼亭神马歌次韵”等六十八首。主要为其在高丽国内的唱答之作,也有纪念友人和先贤之作,以及评论陈胜、项羽、田横、刘向、韩信、萧何、曹参、张良、陈平、王陵、夏侯婴、蒯通、刘敬、陆贾等中国历史人物诗作。李齐贤以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修养,其在中国的游历诗作,怀古论今,引经据典,也体现了一个高丽使臣对中国当时社会的感观。

卷第五“序”,有“送谨斋安大夫朴尚州牧序”、“送辛员外北上序”、“送瑚公之定慧社诗序”、“金书密教大藏序”、“书桧岩心禅师道号堂名后”。卷第六“书”、“记”、“碑”,收录李齐贤所作“在大都上中书都堂书”、“上伯住丞相书”、“同崔松坡赠元郎中书”、“门下侍郎金公(就砺)行军记”、“重修开国律寺记”、“重修乾洞禅寺记”、“白华禅院政堂楼记”、“云锦楼记”、“妙莲寺石池灶记”、“妙莲寺重兴碑”等,其中“在大都上中书都堂书”、“上伯住丞相书”为其在中国所上书。

卷第七“碑铭”,收录了元朝施经及钱与高丽清平山文殊寺碑、方臣祐祠堂碑、兴福寺碣、慧鉴国师碑、宝鉴国师碑、顺妃许氏墓志、崔诚之墓志、罗益禧墓志、权溥墓志、金伦墓志、李兆年墓志、崔文度墓志、金恂之妻许氏墓志、三韩国大夫人李氏墓志、卞韩国大夫人柳氏墓志等。崔诚之墓志、李兆年墓志等都叙及高丽与元朝关系。

卷第八“表”,记载了多篇高丽上元朝表章,有“谢圣旨表”、“谢御衣酒表”、“乞比色目表”、“陈情表”、“为公主乞赐称号陈情表”、“谢银字圆牌表”、“陈情表”、“孛兀儿扎宴后谢表”、“孛儿扎宴后谢皇太子殿牋”、“皇太子封册贺表”、“皇太子上同牋”、“乞免书追讲说举赞成事安轴密直副使李谷自代牋”等。

卷第九收录了“高丽史世家”、“太祖忠宪王世家”、高丽太祖至肃王赞、“诸妃传序”、“宗室传序”、“策问”、“范增论”、“伍员外苏不韦论”,以及“秦城铭”等铭文、赞文十二篇。卷第十“词曲”,收录了“将之成都(沁园春)”、“七夕冒雨到九店(江神子)”、“扬州平山堂(鹧鸪天)”、“望华山(水调歌头)”、“过华阴(大江东去)”、“蜀中中秋值雨(玉漏迟)”、“过大散关(水调歌头)”、“潇湘八景”、“松都八景”等,大部分是在中国游历时作。“附录”和“拾遗”收录了李穑撰李齐贤墓志、李齐贤作“拱北楼应制诗”、“上征东省书”、“上都堂书”、“修筑京城访大臣时上书”、“雪谷诗序”等。后有柳成龙跋,叙述了《益斋乱稿》刊行的过程。

李齐贤不仅是高丽名臣和大儒,而且多次出使元朝,代书上元朝表章,并在中国广泛游历,因而其文集较多地记载了与元朝的关系,是研究高丽和元朝关系的重要参考资料。

拙稿千百

《拙稿千百》,全书共二卷,高丽崔瀣诗文集。崔瀣,字彦明,鸡林人,崔致远之后,幼聪颖,九岁能诗,登第后历任成均学官、学谕、艺文春秋馆注簿、艺文应教、成均大司成等职。忠肃王八年应举于元,中制科,授盖州判官,回国时,受到高丽艺文成均典校三馆的隆重迎接。崔瀣“才奇志高”,其文“超然自得,不惑异端,不溺习俗”,以文才称于时。

卷之一“文”,收录“送安梁州序”、“海东后耆老会序”、“头陀山看藏重营记”、“李益斋后西征录序”、“送盘龙如大师序”、“问举业诸生二道(从于异端之由、经济)”、“庆氏诗卷后题”、“跋先书”、“禅源寺斋僧记”、“送僧禅智游金刚山序”、“古相安竹屋像赞”、“安当之关东录后题”、“春轩壶记”、“军簿司重新厅事记”、“送卢教授西归序”等文十五篇,以及闵宗儒、崔云、金瑞庭、元善之、金不器、永嘉郡夫人权氏墓志六篇。

卷之二“文”,收录“送郑仲孚书状官序”、“送奉使李中父还朝序”、“东人之文序”、“国王与中书省请刷流民书”、“又谢不立行省书”、“又与翰林院为太尉王请谥书”、“代权一斋祭母文”、“送张云龙国琛而归序”、“东人四六序”、“猊山隐者传”、“永州利旨银所升为县”、“崔御史为大人庆八十序”等文共十二篇,以及平原郡夫人元氏墓志、寿宁翁主金氏、闵頔(闵宗儒之子)、唐郡夫人洪氏、尹莘杰、元忠、朴华、李彦冲、金柏轩、崔安道等十人墓志。

该书记载数篇序及书涉及高丽元朝关系,如“送郑仲孚书状官序”叙述了高丽与中国遣使规模、中国迎送及沿途接待高丽使节的制度等。“送奉使李中父还朝序”叙述了高丽人李中父在元朝登第后奉元朝使命出使高丽一事,并言及高丽在宋朝历次宾贡进士,称元朝不列宾贡而与中国士子并举。“国王与中书省请刷流民书”记载了高丽与元朝约定会刷逃入高丽之中国人归元,及至治元年后高丽人逃入辽沈,奏请元朝遣归国等事。“又谢不立行省书”为高丽上元朝谢不于高丽立行省书。“送张云龙国琛而归序”记载了自中原到高丽的张国琛事迹。对研究高丽、元朝关系有参考价值。

及庵诗集

《及庵诗集》,高丽闵思平诗文集,全书共五卷。闵思平,字坦夫,号及庵,忠州骊兴人,生于元贞乙未,其家世代名宦。延祐乙卯中礼部试,历任奉先库判官、艺文及春秋馆修撰、左右正言、卫尉少尹知制诰、庆尚道盐铁使、全罗道按廉使、成均大司成、密直提学、赞成事等职。闵思平笃喜诗文,与当时名贤如崔拙斋、白文宝等相友善。

卷首有李齐贤、白文宝、李穑序,叙述了闵思平外孙金齐闵搜集闵思平诗,编次成集等事,称其诗“似淡而非浅,似丽而非靡。措意良远,愈读愈有味”。

卷之一“古诗”,收录“郑雪轩青山白云图”、“藤杖歌”、“思亭赞”、“九日愚谷席上次益斋诗韵”、“次愚谷诗韵奉呈”、“送金成挺先辈锦还”、“赠南别将”、“寄呈台长房”、“送鸡林参军金孟坚持笺上京还归任所”、“送金孟坚之任东京”、“寄金海遨头”、“送季明叔之济州”等诗二十余首,多为交游唱答之作,如“次愚谷诗韵奉呈”、“赠南别将”、“寄呈台长房”、“示郑梦周”等,也有抒怀之作,如“有感”、“藤杖歌”等。

卷之二“律诗”,收录“谨次益斋相国上主上诗韵”、“次陋室诗韵贺宋学士”、“至正乙未春正月……奉呈左右聊伸贺臆云”、“奉和愚谷贺齐闵齐颜连举进士”、“春帖子”、“送瑚大禅师”、“蜂和益斋次李义山诗韵”、“东国四咏益斋韵”、“约九日登高”等诗五十余首,亦多为交游唱答之作。

卷之三“诗”,收录了“伏蒙宗伯益斋公录示为诗数篇……拜呈左右”、“呈耻庵”、“次韵愚谷先生”、“复用前韵呈桧山”、“次韵愚谷拜呈益斋”、“杏村书室梅花”、“贺郭氏子登司马试”、“赠郑佐郎”、“扶馀怀古”、“奉贺权佐郎愚谷诗韵”、“戏寄木州金正郎”、“送洪敏求进士愚谷韵”等诗五十余首。

卷之四“诗”,收录“次许丹溪诗韵”、“时事”、“送柳侯”、“赠送云南使臣”、“有赠”、“有感”、“无题”、“念珠伴诗愚谷韵”、“赠妙禅”、“送郑员外”、“重送”、“送云上人”、“和人”、“夕烽”、“雪”、“次愚谷诗韵”、“题全州僧寺”、“奉呈金相公”等交游及咏物诗二十余首,另有“哭顺庵三藏”、“吉昌府院君挽章”、“哭成均馆酒母仇庄”、“哭李敏尚书”、“深岳君挽章”等纪念诗二十余首。

卷之五“诗”、“词、疏”。“诗”有“牡丹诗”、“益斋以督之勉强塞责”、“复呈”等三首。“词”有“受菩萨戒文”、“诞日道场文”、“同前祝文”、“神农祝文”、“后稷祝文”、“醮礼文”、“康安殿盂兰斋文”、“佛疏”、“中元醮礼文”等十篇。

后有李达衷撰闵思平墓志及闵思平年谱、李齐贤撰“及庵挽词”,叙述了闵思平生平事迹,又有李穑、李仁复二跋,叙述了金齐闵兄弟编辑闵思平诗集及闵思平门人李颐刊印诗集的事。

稼亭集

《稼亭集》,高丽李谷诗文集,全书共二十卷。李谷,字中父,初名芸,白山郡人,生于大德二年,延祐四年中举子科,延祐七年中秀才科,泰东三年中征东省乡试第三名,至顺三年中征东省省试第一名,元统元年会试中第,赐进士出身,历任艺文检阅、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奉善大夫、成均祭酒、艺文馆提学、知制诰、密直副使、都佥议赞成事等职,与其子李穑,同登中国科举,父子俱为高丽名臣大儒。曾奉表出使元朝,并扈从高丽国王赴元。

卷首有“稼亭先生年谱”,叙述李稼亭简要生平。卷之一“杂著”,收录“原水旱”、“赵苞忠孝论”、“后汉三贤赞”、“悼党锢文”、“释疑”、“节妇曹氏传”、“策问”、“石问”、“竹夫人传”等九篇。其中“赵苞忠孝论”、“后汉三贤赞”、“悼党锢文”、“策问”、“竹夫人传”都以中国史事或传说阐述作者的观点。

卷之二至卷之六为“记”,收录“义财记”、“禁内厅重兴记”、“金海府乡校水轩记”、“京师报恩教寺记”、“京师金孙弥陀寺记”、“兴王寺重修兴教院落成记”、“金刚山普贤庵****记”、“春轩记”、“高丽国江陵府艳阳禅寺重兴记”、“高丽国天台佛恩寺重修记”、“创置金刚山都山寺记”、“韩国公郑公祠堂记”、“大都天台法王寺记”、“舟行记”、“东游记”、“宁州怀古亭记”、“韩州重营客舍记”、“清风亭记”等三十一篇,其文涉及佛教、学校、人物等,对研究该方面问题有参考价值,其中“大都天台法王寺记”、“大都谷积山新作罗汉石室记”等记载元朝事。卷之六还收录了“碑”“大都大兴县重兴龙泉寺碑”、“金刚山长安寺重兴碑”、“大崇恩福元寺高丽第一代师圆公碑”等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