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审员目光直勾勾地看住了李立雄,最后,下了决心,别过了脸,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地斥责道:
“太放肆了!你知道你打的是什么人?!他现在是省政协委员、是著名的作家……”
“你……你说什么?那是狂人……牛胯里扯到马胯里,你搞乱了经。”李立雄大惊失色,是呀,一沾“政”字,准是个大官,政协与政府大概会差不多,至于作家,他倒不甚理会,乡下称作田里手也为“作家”,只是“委员”了不得。怎么自己的枪托打到了他的身上呢?
预审员从案卷中抽出了一份“控诉书”,打起了官腔:“这正是他本人写的,写于一九七八年七月五日。我们作了严格的调查,证明押送他回监的是你,并非他人。”
“他怎么也坐牢?”李立雄脑子里“嗡嗡”乱响,有点结巴了。
预审员咬住字句,抑扬顿挫,以一种威慑人的、不容非议的口吻宣布:
“他是‘四人帮’当道时当作‘现行反革命’犯抓进来的,那时,他正下放到我们这个小县城劳动,三中全会之后,也就是一九七八年年底,他平反了,当时北京还开了一个文代会的预备会,呼吁为作家落实政策……”
三中全会,这李立雄是知道的,不是给彭德怀、陶铸几个大人物平了反么?怎么当中会有个郭仁彬呢?报上可没看到呀,他总认为这是上面的事,放这个人时,自己大概去听党课了,县党校设在山窝窝里,专门学的经典著作,不知道外面的形势,更不知道班房里也会放出小彭德怀、小陶铸……预审员还在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牢里,生活那么艰苦,他还坚持写了好几本书,出去,很快就发表了,说不定你也看到了。据我们调查,你不仅毒打过他,而且还撕毁过他两部小说的原稿,遗憾的是(!),这一条并不属于法律追究的范围之内。”
最后,预审员终于恢复了执法者自身神圣的尊严,以严峻有力的口吻结束了审讯:
“……在遭你毒打之后,他回监便立即昏倒过去了,过了十个小时才苏醒过来。左胸肋折断了两根,臀部神经严重挫伤,引起了肌肉萎缩,也许要导致右腿瘫痪。根据刑法一百三十四条,致人重伤者,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事实已核对准确,我们立即呈报,法院将予近日内开庭审判,以教育更多的人。”
“审判?审判我?我,一个公安战士,专政的化身……”李立雄脑海里茫然地掠过这么一个念头。但是,事实是无情的、顽强的,不能有半点怀疑。他确确实实被当作一个触犯了刑法一百三十四条的罪犯,押上法庭,接受审判——直到现在,他才完全知道这条刑法的真正内容。
预审员庄严地下令了:
“押下去!”
“走!”听令前来的管教推了李立雄一下。
李立雄抬起了脚,一刹那间,他一切都清楚了,自己多年来梦想的“英雄”,以及这几天所臆想的“考验”,还有连坐了牢也仍在作梦当的“培养对象”等等,统统都是虚幻的,全给事实打得粉碎。现在,不仅立不了功,当不了英雄,而且,连一个普通老百姓也不够格了,堕落成一名打人凶手,一个罪犯,等待自己的,是三年至七年的有期徒刑,出来之后,便是“劳改释放犯”——他历来这么称呼劳改释放人员的。这一切,是怎么变过来变过去的?走到大铁门边上,他习惯地垂下手去喊“报告”,却无意中擦到了大腿两边的裤口袋,里面还有一张纸片,是昨天夜里记下来的其他罪犯的“劣迹”——本来,他这是当作成为英雄的一次功勋。可现在,这纸片还能交出去么?这已经不像英雄干下的业绩,却有点似蝇苟鼠窃的下流勾当了。一切,全轰毁了,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他深知,即便出去了,作为一个劳改释放犯,在社会上也处处低人一等。他感到委屈,感到恐怖,可事实,事实是铁铸的……临进监门的一瞬间,他骤然地回了一下头,无限怀念,无限深情地注目了一下蔚蓝色的天空,还有那广袤的大地。白云就似儿时折的小纸船,轻悠悠地漂荡在蓝蓝的山溪水里,高大的高压线铁塔,似山上的水杉,坚定地指向那深邃的宇宙……他想到了一层层绿的山峦,想到了一阵阵碧的湖水,想到在枝头跳跃的鸟儿,想到在泥水里窜动的黄鳝,更想到了抚养自己的亲生父母,而且,还想到了隔山跑过来的那位妹子,不该委屈了她,人家是真情,而且长得多么健美……一切都失去了,无可挽回地失去了。
呵,直到此时此地,他才感到做人的权利、自由,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谅解,该是多么可贵。挨打的那位犯人“委员”所疾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有宪法上的“不许侵犯人权”,此时更是振聋发聩,一阵比一阵强烈地在耳边响起,可已经迟了,懂得这一点太迟了。当自己有这一切时,并不知珍惜它……两行冰冷的泪珠,分明从脸颊上滑了下去。他茫然地走到自己的铺位跟前,坐了下来,成了个木人。
——不,犯人没叫错,是任人敲的“木鱼”!
疯子第一个赶来,颇有点不识时务,开口便问:“你代我说了么?他们信了你的,下午该给我取镣了吧?”
“眯眼”急忙把他拉开了:“人家能帮到的忙,早就帮到了。帮不到,何必强求人家干力不能及的事呢?”
李立雄入监后第一次向“眯眼”投去了感激的目光——现在,彼此平等了,多么可怕而又难得的平等,在他又是多么不容易懂得这个平等,有了这个平等,才能有这样的目光,否则,他绝对不懂得感恩。可他心里又有点不舒服:人家分明已经看出自己是真犯人了,不可能再在他们面前显示优越的地位,这毕竟是可悲的事——他又想到那位犯人说他“可悲”的话,真是不幸而言中了。他把头深深地埋到了两膝当中,人缩得像一团虾米。
人们默默地注视着他……
不知过了多长的时间,沉寂的监号又起了嘈杂的话语声,还有几下讪笑。
对于李立雄,一生中最昏沉、最恐怖的夜到来了。
铁窗外没有一颗星星,浮云也不发亮,只见一团团黑色的铅在往下陨落,不说牢房被密封了,整个天地也都被密封了,透不进一丝风来。蟋蟀声有气无力地响着,也召不来一缕儿风,反更叫人烦躁、干渴……整个宇宙都窒息了。
李立雄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
他怎么也想不通。当日,执行任务,他是没存一点私心杂念的,完全出自于对反革命、对犯罪分子的愤慨,对自己神圣职责的无限忠诚,动机完完全全是纯正的,怎么能构成犯罪呢?可是,他又记起常在预审室边上听到的一句话:“法律是不问动机的,只追究后果。”这话自己也爱用来训那些不服改造的犯人,可今天,今天……却显得不公正了。不管怎样,自己是没有半点申辩的余地的,打了那么一个大人物,惹不起的……毁灭了,今生今世,是再也没有抬头的余地了,自己低贱得比犯人还不如,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尤其是对自己抱予莫大希望的父母,不啻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不如落个眼耳干净,什么都不听不见不知道的好……终于,他站了起来。
这时,“眯眼”竟似触了电一样地跳了起来,死死拖住了他:“你寻不得短路!”
“眯眼”平日那冷嘲热讽的神色,此时一洗而尽,只有关切,哀怜——他一直在注视着李立雄的动作,眼似乎是闭上的,但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几乎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底。
“我……短路?”李立雄这才想到自己刚才似乎是要干什么。
“木鱼,知罪就好了……”“眯眼”不知怎么劝导他才好,忽地又想起什么,从李立雄枕头底下抽出那本《最后一个精神囚犯》来,说:“这上面引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一段话,说,‘一个人为了一个罪,在一生中数次受罚,这不能不说是惊人的’。这是对过去不公正的谴责,今后,不会这样了,你要宽心……再说,你听听,我昨天念的那段:
……生命本身是无辜的。它也许维系在一株小草、一朵野花上面,它也许活跃在一片流云、一簇波浪当中,拒绝生命,难道就可以惩治罪恶么?……“自杀,这是对无辜的生命又一次犯罪,应当活下去,正视自己,同小草、野花、流云、波浪一样……当你赎完罪之后,你同样是清白的,只要你相信自己。”
“眯眼”居然会这么娓娓地述说着一切,李立雄仿佛看到他那见不着的眼底,闪烁着智慧与善良的光芒。
“我……我只是想下去走走,不,是去小便。”李立雄困窘地解释道。
“眯眼”轻轻地吐了一口气。
“龅牙”却坐了起来,瞪着“眯眼”:“你吵什么?人家过不了几天就得出去,我早就算定了的。你还怕人家自杀?笑话,年纪轻轻,笋子样嫩的,会去寻短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不知为什么,这几句话更叫李立雄心定了,尽管他不相信“过不了几天就得出去”的话。
偏偏疯子不知趣,他是个没睡的,在旁搭讪:“总得装个假,不然,谁信?!”
他还有一肚子怨气呢。
这话,却弄得李立雄不知如何是好,想哭,又哭不出声来。
“龅牙”横了疯子一眼,继续说:“有志气的人是不会寻短见的。我一说,又提起那位写书的了,他教我刷一口雪白的牙,是因为我的牙那时又黑又烂;他还教人练字,打太极拳,保养身体。他对那些真正有过罪的人,也开导得很细心,错只一次,受点教训,以后就好了,一辈子还长,幸福不止一阵子,还讲了苏联那个堵枪眼的姓马的英雄,人家也劳动教养过嘛……”
李立雄见他那白生生的牙齿在灯光下发亮,若有所思地点了头。
“龅牙”竟像老婆婆一样啰嗦起来:“假如他在这里,你就不会胡思乱想。他是那样一个人,只要坐在你身边,用不着他开口讲话,你就感到有一股劲传给了你,让你看到以后红火的日子,要活下去,无论是什么人都有明天的……他用饭兑纸写文章,有时写得头发昏,趴下去了,还要写,用命拼了写……人呀,什么样的都有的,韩湘子的货郎担,担的就是人世。”
李立雄眼前似乎站起了一个全身辐射着光和热的人来,叫他一身暖融融的,他记起昨天“龅牙”追叙这个“写书的人”的一些故事,他似乎开始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也许,那个人也犯过什么错误,可他相信以后是干净的,失去了今天,并不等于失去将来……忽然,他从“眯眼”手里夺过那本书,说:“给我,让我认真看一看。”
这一夜,总归是睡不着的了,不如就读这本书吧。不知怎的,这回,一读就读下去了,它写得是这么真实,仿佛作者本人就坐过牢一样,他写了不少罪人和无辜者,也写了那么一个“精神囚犯”——他却是管人的,不过不是看守所里正式的看守,而是“群众专政”的头头,不知怎的,他总觉得有点儿像自己。不,里面还写了几个犯过这样那样罪行的犯人,写出对他们某些作法是不公正的——引了马克思那段话,可也给他们指出了希望,叫他们不要自暴自弃,这倒更像为自己写的……生活,重新向他发出了召唤!
末了,他看了书上的署名:吟冰,这大概是北京人,书是北京印的嘛。
第二天,他怀着一种复杂的、自己也说不清的心理,主动地凑到了“龅牙”身边,问起了那位作家的事情来,想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或者安慰。
“龅牙”见他这么主动,话更是滔滔不绝,复述起那位作家讲过的故事来:
那还是文化大革命以前,这位作家,为了“体验生活”(李立雄不懂得这个词,可又不好意思追问),也到过班房、劳改队里呆过一段时间。自然,他万万没料到,没过多少年,他居然成了正式的囚犯,真正地关进了牢房,有了最逼真的感受。那时,他专门选择了几种类型的罪犯,研究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改造过程……当然,那时的罪犯,全都是真正的,很少有冤枉的、假的或弄错了的,绝大部分都服罪,在认真改造。可也有个别顽固的,他选择的犯人当中,就有这么一个。
这家伙不服改造,没病装病,管教人员把医生找来给他看病,证明他是装的,他还要倒打一耙,诬陷医生技术不高明,作不出诊断,并大吵大闹起来。尽管这样,有一次,他真正病倒了,管教仍旧亲自派人把他送去住院,还买了水果和点心给他,病情重了,劳改队没药,管教又设法从上海等大城市调药来……一直把他从死亡的边缘上拯救了回来。当他确认自己死不了,并健康了之后,不解地问管教:“我是个罪犯,本就想破罐子破摔,活下去没什么意思,可你们为什么还要救活我?难道人世间多一个罪犯会好些么?”管教对他说:“不,我们是要人世间多一个好人。”“你为什么这样说?”犯人大惑不解。“我们惩治的是罪恶,而不是人的肉体、生命。当你改恶从善之际,社会上不就多了个好人么?多一个好人不比少一个好人强么?”这下子,把那个坏人说得热泪盈眶:“我……我还能是个好人么?……”
讲到这,“龅牙”感慨万分:“人,总是人心换人心的。”
故事虽然简单,却不由得李立雄不听下去,而且还追问:“后来这个犯人呢?”
“龅牙”说,听那位作家说,出院后,他回了劳改队,很服从改造,一次抗洪抢险中,他坚持在凿沉的大船上,去堵住了决口,负了重伤,临死前,宣布他立了功,减了刑,已成为了公民,并抚恤了他的亲属。
“龅牙”还说,那时作家也专门帮助了好几位犯人,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罪行有悖于天良,不是人的行为,启迪他们改过自新……其中,有着更精彩、更动人的故事,这些人,在改造中,还有创造发明,或者献出了祖传秘方,对国家、对人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正如那个管教所说的,“多一个好人总归比少一个好人强”。
李立雄本想问,那时会不会“惩治”犯人。“龅牙”看出了他的心思,便说,人家本就是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连变相的体罚也不允许。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打人,连冤枉入狱的无辜者也遭毒打……这一说,李立雄不敢再作声了。这在他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既往的许多自以为至高无上、不可移易的概念给动摇了,而自己为什么入狱已经很清楚,恰巧给这种动摇加了注脚。
当他在沉思时,无意中竟遇到那干部模样的犯人对“龅牙”投去仇恨的目光,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第二天,辩护律师找了他,给他申述了许多可以为他自己辩护的理由,当然,其中不少条都对得上他的心思,可他却似充耳不闻,末了,竟茫茫然地对律师说:
“你认为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好了,我什么也说不清了……”
律师认为他对恢复辩护制度还不习惯,一再告诉他,这并不等于不服罪,不会算他态度不好,如今也不能依据态度量刑。
可李立雄仍一言不发。
末了,律师只好耸耸肩膀,走了。
从那天以后,李立雄像失了魂一样,一天到晚,只会盯住墙上一个个“T”字,不断地往墙上寻找一只又一只的蚊子,从而凶狠地用手拍下去,把蚊子打成一团血浆……犯人们都以为他疯了。
可久而久之,大家也习惯了,“龅牙”甚至说:“也好,少让蚊子吃我们一点血,我们身上的血本就不多了。”
听了这话,李立雄打蚊子打得更凶狠了。
他什么也不看,只知道打蚊子,仿佛这是在受惩罚,被劳役,或者在赎罪,也好像在拼命发泄内心一种不易为人所理解的情感。
一天到晚,号子里只听见他“啪啪啪”的声音。
墙上的“T”字一层又一层。
九
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