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考察的地方不是很多,早早就回来了。考察团的人,一连四天连轴转,也有点疲倦了。一天也不知看的什么,山林,渔塘,果园,还有山区公路交通设施……也不得要领,自然是书记的安排,他还是想表现一下自己,目的达到了,也就开心了。
路上,便叮嘱厉行,回去后,直接上他的办公室去。
厉行也就如期赶到。
张书记一见他进来,便吩咐秘书:“泡上杯好茶,有什么水果,也上来一点。”
秘书照办了。
张书记先开了口:“文章我反复看了,很有点意思,有点气魄,标题也不是不可以的,加个直接点的副标题就可以了,这是次要问题。我很喜欢你这样的文章,没有花架子,讲的都很实际,愈实在就愈能说服人,这是第一条,实在;第二,有眼光,看得远,却绝对不是空对空,还是从实际出发,描绘了东区发展鼓舞人心的远景,令人信服,这我很感功;第三,全篇文章,很有辩证法,分析得很透,一是一,二是二,不避讳,也不夸大,文风很正,要是我不知道你这么年轻,还以为是一位五十来岁的资深记者所写,不简单,不简单……”
“张书记过奖了,我希望你多提几条批评意见,把文章改得更好。”厉行放下茶杯,很认真地说。
“加个副标题在底下就明确了,我这号洗脚上田的坐在台上只摆得空架子,讲几句空话,有心想办几件大事,还不是靠下边的人?意见就不多提出了,你还是去听听卞教授的,他才是内行。”
厉行竟被张书记如此推心置腹的话打动了,然而,立即便告诫自己:这正是机会,千万抓住!于是,这么表示:“我会听卞教授的,不过,你下边的人也一定有本事,是不是也听取一下他们的意见。”
张书记一摆手,说:“算了,就一个徐秘书是大专毕业,给我当作了宝贝,比你这个本科生,水平差了一大截。”
厉行正中下怀:“张书记,我有意投奔你的门下,你能不能收呢?”
张书记一愣:“我可不敢当!不敢当!你是讲笑的吧?”
“我是认真的,张书记。”厉行一本正经,“我一方面,是觉得在你的领导下,工作一定舒心,中国古话有一句,士为知己者死。刚才你对文章的评价,实在叫我感动,难得有领导这么重视,这么知心;另一方面,我也看好了东区的前途,按市委的东进战略,东区大有可为,我早来一步,不算开荒牛,也算早尽一份力,东区有前途,我也有前途嘛。”
张书记见他这么认真,便说:“这我没想到,难得你有心了,我一定认真考虑,马上交区党委讨论。”
“太感谢了,我还想补充一条,这就是,我觉得我在东区大有可用武之地,我一定能够为东区干出名堂来。”
如果说,前边两条,只是联络了感情,引起了共鸣,这补充的一条,却教张书记为之一振,他赶紧追问:“你有什么打算?”
“首先,舆论跟上去。这一年,我看省报、市报,基本上看不到关于东区的新闻,这证明你们的新闻力量很弱,也没建立起网点……”
“不说了,我们那些通讯员,连文章也写不通。多好的新闻到他们笔下就干巴巴一条筋,投出去没谁会睬,没一个象你是科班出身的,要你来了,正好带带他们。”
“我会尽力的。毕竟,我在省里市里跑了这么久,大大小小的报纸都是通的,中央一级报纸上发条消息也不是问题,有的是新闻系的同学、朋友,包括老师。东区要上去,扩大影响是很有必要的,让大家把目光投向这里,资金也就有了……要是可能的话,还可以办一份《南都早报》……”
“用南都的名义行么?”当领导的,毕竟小心。
“我说是早报,因为南都的早晨,首先在东区开始。早报,该是东区的专利了,所以,起名《南都早报》不会牵涉到什么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正占了个‘早’嘛。名字起好了,就有了竞争力,比日报早,这就先着了一子嘛,当然关键是办好,让人家看……”
“这在你该是不难的,有学问,也有当副主编的经验,这个提议不错,真办,全仗你了,现在的区办小报,只是发发领导讲话,工作动态,连区里的人自己也不看。我也不知怎么说他们好……”
厉行早来东区几天,把方方面面情况都摸到一些,毕竟有记者的职业敏感加上业务上的方便,这样一来,要投其所好,便不难办了,包括区里的小报,他也早看到了,他真没想到,一个大都市的下边区,竟会是这种水平,不可思议!那能叫报纸么?领导的揩屁股纸罢了!当然,他不会这样说出来,只是表示:“办报是我的本行了,你也看过我的报纸,当然那偏重于八卦新闻,主编是个写通俗小说出身的,我也不好多话,当然他也器重我,提了我当他的副手,可不是正经八百的新闻报纸,所以,我也一直想改换门庭,有机会的话,能独挡一面。张书记,我这话说得也太冒失了点吧?”
“不冒失,年轻人,就该有事业心,有雄心壮志。行,你这个人,我要定了……只是,恐怕一时没合适部门。”张书记慨然说。
“那就给区委当新闻秘书,先为区里挂上各大报的关系,多发几篇新闻稿,等打开局面再说。”厉行说,区里对新闻稿在各级报刊上的发表,是有统计的,且有奖励,他心想,我只是个过渡,何况还能捞上一笔钱,也不错。
张书记却说:“不行,这太委屈你了……这样吧,宣传部里,本就该设一个新闻科,你那个副主编,应该是副处了,……”
“不,不,这只是个岗位名称,不必套级别,到新闻科就可以了。”
“那就说定了,研究后,我们马上发调令。引进人才,责无旁贷。”张书记拍板了。
厉行第一个目标,终于达到了!只要调令一下,他便成了正式的南都人了!有人说,几万块还买不到一个南都户口呢! 当然,张书记不曾知道他户口还不在南都,可只要区委决定,区人事部门下调令,他自会到人事部门打招呼,本来嘛,关系早挂在人才交流中心了,市区因非硕士、博士不要,可区里政策放宽到了学士,他就名正言顺,偷天换日,从内地把户口迁入东区。就算有人说他本无南都户口,反映到书记那里,书记也绝对不会收回成命的。而级别,张书记看在“副主编”的牌子,给个正科是不会有问题的。而报社那边,人要走了,与所有人无利益冲突,你有什么要求,也不难达到,介绍信中注明,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在所必然,只须报人事部门,认证个正科级,加个括号在后边便行,反正任命个科长并不要惊动再上一级——厉行不到一年,已谙熟了官场的一切运作。一旦到了东区,由于那边已是正科了,再干上个半年一年,凭自己的本事,提个副处。到临走时,再让他们干点好事,加个括号正处,跳几个单位,职务上去了,权力也有了,再也不会视作“外来户”,成为正儿八经的主人,主编也就非我莫属,当然,不会再是《南都之光》这号八卦小报的主编。
不过,这只是他的计划,一厢情愿,到时中途有什么岔,却是未可预料的,但只要第一步成功了,他总归会不屈不挠地走向第二步,无非在东区呆上个一年半载,看住张书记,总归有办法——不少别的,光他一个人今后的发稿量,一定大大超过现有的几倍,甚至十倍,光凭这一点,他就足以站稳了。后来,他果然在国家一级大报上发了一篇全面介绍东区发展的报道,文字不少,位置显著,所以,立即便又提了一级——这已是后话了。
当他走出张书记的办公室,外面,已是落日熔金、晚霞满天,黄昏的风,仍带有热力吹得他一脸发红,他也觉得浑身鼓胀了力量,攥紧了拳头,向空中挥去:“老子要把你踩到脚下!”
仿佛在这片刻中,他来到南都这段日子作为“外来户”受到的侮蔑、屈辱而引起的满腹的怨恨,都得到了发泄——包括鸽儿屈辱去当某大人物的伪夫人一事,也统统在此得到了报复! 他还是隐隐有些不安,我这么做,是不是太不择手段,太野心毕露了一点。
可他马上便想到贺从胜由“共产主义研讨会”发迹而一步登天,想到夏南风90年大摇大摆归来投资时那般风光——这小子从内地到香港也不过那么几年,怎么一下子成为大亨?香港可不象内地,钻个政策空子、卖张批条便可成为暴发户的,这里面,不同样有某种不可告人的投机气味么?
比起他们,自己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至于那位文帆,更是高手,不显山不露水的,其实野心更大,还不知道他盯住的是怎样一个目标呢。 他只觉得这个人可怕,有点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