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早期的许多文实学校都是与教会相连的。当时最著名的私立文实学校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51年开办的费城文实学校。其他还有特拉华州的涅瓦克学校和新泽西州的华盛顿学校。到19世纪初,文实学校成了美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多数文实中学开设了广泛的学科门类,但主要强调的是实用学科,诸如航行学、测量学、簿记、地理、现代语等,而不是当时拉丁文法学校所注重的传统古典学科。文实学校的课程内容及其难度因学校不同而差别很大,有些学校实质上是以大学起点水平运作的,而另一些学校则教授非常有限的内容。如果19世纪20年代美国大量兴办公立中学并在19世纪末得到很大发展,人们有理由相信,私立文实学校会成为美国中等教育的模式。美国私立文实学校为当代许多英才私立学校奠定了基础,例如,迪尔菲尔德文实中学和菲利普文实中学的起源和传统可上溯到18世纪和19世纪,这种学校一直为特定群体的学生开设为升大学作准备的课程,因而常被指责为只重视英才教育,但它们却成了当代美国教育追求优异的一种典范。同样,起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反映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哲学观的众多实验学校也都是私立学校,诸如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杜威学校)、布法罗的帕克学校及马萨诸塞的沙迪希尔学校(Shady Hiu School),它们进行了最具革新精神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改革试验,虽然实验是在私立学校中开展的,对美国公立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谈论美国私立教育,避而不谈美国天主教教育,是有失公道的。天主教教育至今仍是美国私立教育中的一支生力军。美国天主教教育可溯源于殖民地时期,但直到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才得到很大发展。在19世纪后半期,天主教移民蜂拥来到美国,定居于像纽约、波士顿和费城等城区,他们的宗教信仰面临强大的歧视,整个美国出现的反移民情绪进而成了反天主教的情绪,人们担心天主教移民会忠诚于教皇,而不是美国政府,新型的天主教学校是天主教领导人有预谋地向天主教儿童灌输反民主价值观的手段。在反移民、反天主教的潮流中,美国公立学校发展迅速,虽然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家与教会脱离,但早期的“共同学校”为新教所支配,教师多数是新教徒,课程中全是新教徒的作品,另外还有新教的祈祷辞、赞美诗以及K.詹姆斯的《圣经》译本文选。对此,天主教徒提出了强烈的抗议,认为这种教育是对其宗教信仰的歧视。19世纪30年代末,由于天主教领导人支持教会兴办私立学校,在一个相当短的时期内,一个大众私立天主教学校系统便形成了。天主教私立学校的兴办起初主要是作为反对宗教偏见和歧视的一种手段,但随着各天主教民族团体的稳固和强盛,它很快就成了凝聚天主教共同体的重要方式。发展到现在,天主教学校承担了美国近11%的学龄儿童的教育任务。其中,近18%的学生来自于贫困的少数民族,家长们希望天主教学校会给其子女带来更好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升迁的机会,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及其同事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研究表明,天主教学校具有一种团体感,具有优良的纪律传统,并强调学业的学习,因而家长们对天主教教育的兴趣与日俱增。
整个美国,天主教学校的在学人数近360万人,分别就读于9900所中小学,是美国所有私立学校种类中在校人数最多的一种。事实上,美国其他宗教学校的学生数的总和只有150万左右。美国大多数私立学校(81%)附属于某种有组织的宗教团体或申明学校的课程和经营具有宗教倾向,就读于具有宗教倾向学校的学生达86%,而就读于非教派私立学校的学生只占14%。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美国私立中小学学生数稳中有升,呈现出良好地发展势头。
二、私立学校的特征
美国私立学校的教育使命多种多样,取决于市场机制和宗教信仰自由的私立学校相对于公立学校来说更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因此,众多的私立学校在哲学观、办学方向,以及组织和管理风格上表现各不相同:有些学校是极端传统和保守的,有些则是进步和创新的;有些学校是寄宿制的,有些则是全日制的,还有些则是两种兼而有之;有些学校是单性别学校,有些则是男女合校;有些学校是高度学术性和选拔性的,有些则是对学业失败者提供的“第二机会”;有些学校是免费的或低收费的,有些则费用高昂,使人瞠目结舌;有些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培养出一批批毕业生,有些则只毕业几班学生;有些学校具有稳固的财政基金、充足的校舍和场地,有些则入不敷出、拮据地经营着……虽然美国私立学校的目标和组织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具有下列几项基本特征:
1.管理自主
美国私立学校一般是由自选自定并自我调整人员的董事会负责学校的宗旨、资源和课程方案的最终责任,同时,董事会还有权选定学校主要行政人员,并授权他负责学校方方面面的日常运营。
自我管理是美国私立学校的主要特征,私立学校一般不受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的科层干预,也很少取得它们的财政资助。由于缺乏官僚政治的干涉,私立学校有权决定办学的形式,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角色差别也不那么明显,他们齐心协力致力于学校各项工作,行政人员一般具有常规教学职责。许多教师也为学校行政出谋划策,不但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招生、升学和就业指导等事务。由于行政人员和教师的界限模糊,因此,许多私立学校的教师没有加入“全美劳工组织”,多数私立学校也不受终身聘用和集体谈判等条款的限制。对比美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组织结构,杰拉尔德·格兰特(Gerald Grant)教授在《教育的性格与性格教育》一文中作了形象的比喻,他把当代美国公立学校比作“西瓜”,官僚政治、法律团体、联合会的合同以及限制正当使用权力的责任制措施等方面就如同西瓜籽分布在西瓜里一样,没有明显固定的中心,但却对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而私立学校则像一只只“鳄梨”,学校内部的所有成员都以学校主要行政人员为核心,同时,每一成员的权利和主动性都受到重视,外部强加的政策压力也就像很薄的鳄梨皮一样。可以断言,缺乏官僚政治的美国私立学校具有高度的自治权,享有经营学校的自主权。
2.资金自筹
美国私立学校,作为一种非赢利性的、免税的社团组织,主要依靠学费办学,并辅之以家长、校友基金会、公司的捐赠。私立学校经费来源,一是靠收取学生高额学费,各校收费标准不一样,收费标准由学校自定。华盛顿的伦敦私立学校,学费约占学校办学经费的70%,每个学生学费2万元;二是靠学校从社会筹措、基金会捐款,学校所得的社会赞助只能用于学校建设。
美国多数私立学校不适合获得地方、州和联邦机构的大额财政资助,虽然有时可得到一定的书籍和设备的援助,在许多州还可以享受校车接送的服务,但私立学校在接受政府补助金时,则必须慎而又慎,因为这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自治权。由于私立学校主要靠学费办学,要维持学校的运转,就不得不收取高额学费,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私立学校学生群体的社会构成,并要求私立学校以不同于公立学校的方式去经营,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使所有在学儿童取得成功。由于经济的压力,私立学校不得不把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视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花大气力实施严格的学术性教育,为升学作准备,这必然形成私立学校的英才主义形象。
3.课程自定
美国每一所私立学校都有权设计自己的课程,各校所采用的课程反映了学校的价值取向。虽然私立学校有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自由,但多数私立学校注重学术性目标,强调的是英语、历史、语言、数学和理科等高度学术性的课程,而不像公立学校那样开设广泛的技术类或职业类课程。虽然某些州对私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要求,但多数私立学校不受州法规的严格限制,它们仍自行其是。由于学校有自定课程的权力,这就增强了学科教师在课程决策、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权力、主动性和自主性,激起了教师对课程开发的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美国私立学校不仅重视与升学相关的显性课程的教学,而且重视身体的发展和品格的培养等方面的课程实施,多数私立学校通过宗教和伦理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品格,同时,广泛开展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又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私立学校的教师十分热心这类课程的教学,积极承担辅导的任务,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产生于教室,而且发生于操场。
4.学生自选
美国私立学校具有选择学生的自由,但市场机制可能会使学校经常提高或降低入学的标准。学校挑选学生实质上是一种双向选择,学校有权选择学生,学生也有权选择学校,这种机制对学生的学业和社会行为有很大影响,同时,对学校也是一种压力和激励。私立学校选择学生不仅要与学生家庭建立成文的经济合同,而且还要达成某些不成文的约定,诸如使学生的学业取得更大进步,既满足保护人的利益,又达成学校的目的。可以断言,美国私立学校与学生双向选择的自由是私立学校产生凝聚力、提高教育效率的基石和动力。
5.教职工自聘
美国私立学校有权制定招聘教师的标准,而且所聘人员可不受教师资格证书的限制。美国私立学校聘用教师的明显趋向是招收文、理科的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以及竞争力强、有造诣的大学教师,多数私立学校教师没有修读过可取得公立学校教师证书的教育类课程,并可能会认为教育类课程的专业学习是可有可无的,许多私立学校的行政人员也认为,教学法是可以在工作岗位上获得的技巧,年轻教师可摸着石头过河。美国公、私立学校教师的培养和专业倾向等方面的差别或许可部分地说明两类学校教师工作方式上的差别。私立学校教师不愿加入公立学校教师联合会,因为私立学校有权控制教师的工资额并拥有解聘教师的自由,虽然教师可以同学校商讨工资和福利等问题,但不像公立学校那样可诉诸“集体谈判”或采取正当的法律程序。私立学校的行政人员认为,招聘教职工的自由正是学校有效率的根源所在,对教师们来说,解聘的自由正是教学自由的价格。
美国的私立教育一直是美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的私立教育也伴随者新的矛盾,诸如学龄人口的变化、多元文化的要求、公立学校的改革,要求私立学校向多民族的学生和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学生开放等带来的多种多样的挑战。但是正因为私立教育拥有比公立教育更多的自主性,因而美国私立学校是美国教育的“晴雨表”,它们会在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的同时,对各种挑战做出积极的反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极富特色的新型学校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在她的教育历史上,存在着两种相对立的办学模式:由政府公共资金资助的公立学校和由私营机构、教会或个人举办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自18世纪末创建以来,一直主导着美国基础教育,作为美国基础教育最主要的学校模式,它在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儿童受教育的机会仅仅是局限于本学区的学校。由于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时有发生。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民主化呼声渐起,在教育领域,尊重教育选择权成为美国公众关心的话题,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斯曼提出了“教育凭证”概念,主张公校私营,一些教育改革者开始致力于这一思想到实践。
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出现了反对公共教育整齐划一、义务教育强制性的思潮,要求重视民众教育选择权的呼声日益高涨。期间,提出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特色学校,形成了“重建学校运动”。这些改革理念和实践都对美国学校的经营管理和内部权利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这之后20世纪下半期,政府及总统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家长的要求致力于发展多元教育,满足不同的教育利益及扩展教育选择权,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出现了极富特色的一批新型学校,它们分别是:
一、磁石学校
“磁石学校(magnet school)”顾名思义,就是“有吸引力的学校”,又称为“特色学校”。它办学特点鲜明,针对儿童特殊兴趣爱好,开设富有特色的课程。在磁石学校,学生可以学习读、写、算等基本技能,亦可习得特殊专长的学科,如音乐、戏剧、电脑、法律及其视觉艺术等等;学校形式极为多样,如高智天才学校、外语学校、蒙台梭利学校、科技学校、艺术学校等。磁石学校没有学区和入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可以自愿申请入学,由电脑编班入学。
20世纪70年代创办之初,全美只有十几所磁石学校。80年代,联邦政府加强城市改造资金的投人,加速了学校的发展,1981至1983年,约有1/3的大都市开设了磁石学校(共计1000所)。80年代中后期,磁石学校发展迅速,各类磁石学校在各地,尤其是人口密集、民族多元、贫富分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更是如此。1990年美国学区联合会对52个学区的调查显示,有34个学区办起了磁石学校;1993年,约有1/2的大都市设立了此类学校,就读磁石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占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