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总是希望子女将来有出息,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是在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却有不少父母走进了误区,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而结果却是糟糕的。有些父母总会对子女唠叨不休,结果精力耗费了不少,孩子却一句话也没听进去;有些父母克制不住自己的愤怒,对孩子严厉地责罚甚至打骂,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还让孩子心生怨恨;有些父母总在饭桌上审讯孩子,让孩子看到饭桌就胆战心惊……作为父母,只有避免走进这些教育的误区,才能培养出一位健康、优秀的孩子。
戒律一:不能想起了才教育一次,刘先生上班时迟到了,被询问原因时声称是在家里教育孩子。原来他上初中二年级的女儿在英语测试中失利了,全班倒数第五,所以他在家狠狠地“教育”了孩子一顿。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像刘先生这样教育孩子的家长。这类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是被动地反应孩子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孩子没有出现学习或者行为问题时,家长便不理不睬,而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则反应过度,产生强烈的危机感,放大孩子的错误。试想,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会收到满意的效果吗?
其实,如此教育孩子不过是家长借机发泄消极情绪罢了。作为家长,必须要明白:教育与养育一个孩子是需要策划的,需要精心地设计和投入,需要制订一个计划、一个原则、一套方案,并有条不紊地加以实施。教育孩子不能想起了才教育,教育孩子要趁早,还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首先,家长应当明确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尽早开始,也就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是相当关键和重要的。
下面来看一下权威人士给出的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一个孩子到4岁时,其智力发展了50%,另外30%到8岁时发育完成,其余20%到17岁完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
从根本上说,早期教育是伴随孩子童稚期大脑发育过程进行的,外界的刺激对大脑的发育是极其必要的条件。大脑经受外界刺激就会发育良好,而一个发育充分的大脑,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反之,失去或者错过这个时期的教育将会对孩子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损失。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也是尽早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因。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情绪、性格等全是从小养成的。重要的是孩子的脾气、秉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所以,这个时期的教育是奠定人一生发展的根基,丝毫不能放松,也不能马虎大意,应尽早开始。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能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即使这些儿童升到学校教育,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养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也是事倍功半。”这说明早期教育十分重要,身为家长绝不可以抱有“等孩子长大点再说”的想法。否则,错过最佳教育时期那就损失太大了。教育孩子越早,对孩子来说也就越容易接受,这种接受程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地减少。故事中的刘先生仅仅是发现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才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却不知道此时的教育并非易事,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做法罢了。
其次,教育孩子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忽冷忽热。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过程是相当烦琐的,没有捷径可以走。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可能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通常这份努力和付出是巨大的,如果没有爱心和责任心作动力,是无法坚持下去的。对于一个家长来说,教育孩子也是人性的一种考验,一个人必须要成熟到有关心别人的能力、爱别人的能力,才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无条件的爱与关怀。因为在这种无直接收获的教育活动中,只有爱心和责任心才能成为持久的动力。
通过文章开头的案例可以看出,刘先生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所收到的教育效果也不会如人意。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想起来打骂一顿就可以完事的。换言之,刘先生的做法是相当不称职的。与其说是教育孩子还不如说是发泄心中的不满,为自己不会教育孩子找借口。
教育孩子应该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其中贵在“坚持”二字上。当教育活动能够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时,它的作用就会逐步地显示出来,这时教育的效果就会融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变成孩子人格力量和能力的一部分。暂时的教育和不系统的教育不会构成对孩子有利的成长环境,只有长期、稳定的教育才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功源于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不仅要尽早,还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也许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太过于辛苦和劳累,但是,只有努力的付出才能有所收获。只要把教育孩子当做一种研究、一种兴趣,体会到了做父母的教育成就感,也就不会觉得累了。而且对于孩子的教育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显现出效果。
戒律二:不能生气了就教育孩子放寒假了,王先生作为一名教师也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日子。王先生的儿子在最开始的几天表现还不错,做完了作业要么看电视,要么看书,倒也非常乖巧。可是好景不长,随着他堂妹的到来,家里就变得满地狼藉。他们把家里将近30平方米的客厅和阳台当成了娱乐和活动的唯一场所。尽管王先生再三叮嘱他们要小心家里的摆设,可到了晚上,两个人拿着羽毛球拍当做“打仗”的武器,把新买的电视机下面的边框敲瘪了一大块。此情此景让王先生气不打一处来,跑上前去朝儿子的脑袋狠狠地扇了一巴掌。儿子站在那儿满脸恐惧地看着他下完“暴风雨”,而后含着泪坐到沙发上去“反省”了。
王先生推崇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棍棒下出孝子”的思想,但是看着儿子满脸的委屈和痛苦,王先生开始反思自己的这种“不打不成器”的方法是不是教育的最好方法。显然儿子眼泪的含义是“委屈”大于“错误”。
讲道理才能真正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适度的体罚是一种策略,但打不打孩子不是真正的重点,关键在于管教子女时的心态与智慧。家长可以心态平和但表面严厉地教训子女,这种理性又讲求方法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在接受处罚的同时感受到你那不忍又不得不为之的爱,其效果一定会比一概听之任之的溺爱或一味凶恶地打骂更好。
思考良久,王先生拉起儿子的小手,他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了。
对于孩子的教育不但要选择时间、场合、地点,还要选择在父母心情平静或者愉悦的时候进行教育。因为当父母心情糟糕的时候,教育孩子会将父母的不愉快和烦躁转移给孩子,也许孩子所犯的仅仅是一个小错误,但是父母可能因为心情不好而把这个小错误放大,最终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甚至使其因为经常性地被呵斥而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形成“免疫”,这也是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很难管教的原因。
总之,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父母千万不能生气。要知道生气绝对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不是最好的时机。一则父母因生气而难以顾及教育方法,二则孩子因害怕也难以接受。父母应当让自己冷静下来,尝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耐心询问孩子有如此行为的真正原因。当父母把心思放在了解孩子,并想尝试着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都是情有可原的,同时也会释放自身的很多负面情绪。
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期盼孩子有出息的,但是无数的事例又证明,没有一个孩子是在父母的打骂中成才的。家长不能带着生气的情绪教育孩子,只有把孩子当朋友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也就是说,教育孩子要心态平和,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这样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戒律三:不要当众教育孩子由于孩子年龄小,自我约束力、控制力较差,再加上是非观念也较淡泊,因此难免会犯错,出现不良行为。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犯错时会不分场合斥责孩子,哪怕当着众人的面也会劈头盖脸地把孩子数落一番,甚至说出一些羞辱、鄙视的话,这种教育方法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表面看来,孩子似乎听话了许多,其实内心不一定服气,但在家长面前他又没有自我反抗的能力,只有听家长的任意训斥,长此以往,孩子便会产生逆反心理。
艾雅的一位美国朋友珍妮告诉她:“美国人最忌讳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自己当着外人的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他们认为这样会深深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是犯罪行为。”
珍妮带着她6岁的儿子大卫参加朋友们的聚会。当朋友们拿出食物或礼物给大卫时,珍妮从不代替儿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现出想吃或想要的时候呵斥孩子。珍妮对此的看法是,孩子想要什么或者想看什么是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但是珍妮也并不放纵孩子的这种欲望。有一次,当大卫还想吃冰激凌时,珍妮蹲在他身边轻声说:“宝贝,你已经吃过两杯了,第三杯应该是最后一杯。你不想继续拉肚子吧?”原来大卫前几日腹泻了。珍妮用委婉的方式提醒孩子注意,既给孩子保留了尊严也表达出了家长的意思,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艾雅对珍妮的教育方法很赞赏,并把这套方法应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当孩子同院子里的小朋友嬉戏打闹时,艾雅会坐在一旁“纵容”孩子玩耍,顶多说上一句:“小心,别伤到人。”她从不会当众批评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她也会在私下里教育孩子,给他讲道理。
艾雅的宽容得到了儿子对她的信任,孩子有什么委屈、烦恼都能勇敢地对妈妈讲出来。
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也是有自尊的。做家长的不能贪图自己的口舌之快或者为了在众人面前找回自己的面子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且也会给孩子带来极其长久的负面影响。有些孩子会因为家长当着众人的面批评他而一度消极、沮丧,很久都振作不起来;有些孩子会因为家长的这种做法而自甘堕落,一错再错;甚至有些孩子会因此对父母心生怨恨,和父母产生隔阂。虽然父母想要让孩子少犯错误的本意是好的,却选错了教育方法,因此就远离了原本的教育宗旨。
在众人面前看到自己的孩子犯错,做父母的要表现得宽容和大度一些,给孩子一个改正的机会,或者是在众人离开后再告诫孩子,但是也不可放纵孩子的行为,一味地袒护孩子。对于孩子错误的行为要在保留其自尊的前提下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正,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戒律四:不要把交谈变成说教父母们经常抱怨:“孩子什么事也不愿和我们说。”而孩子们却诉苦:“父母不理解我们的需要,他们想说时就说个没完,而我们说的他们却听得心不在焉。”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
交谈是教育孩子的一个好方法,但是家长不能把交谈变成说教。如果父母把孩子当做一个没有判断力和思维能力的木偶,是对家长的话言听计从的执行者,那么就错了。孩子也是有感情、有想法的,也许他们的想法比较单纯,也许他们的判断力不准确,但是他们更需要表达内心的想法,需要有人理解和支持。做父母的应该放下为人父母的权威,把孩子当做一位朋友,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帮孩子出主意。
有一个13岁的男孩,由于母亲不再给他零花钱了,他没钱去打游戏机,因此对母亲很反感。母亲对孩子说:“你怎么能这么做呢?我们辛苦赚钱供你读书,你却每天去打游戏机……”孩子听得很厌烦,结果每次都是一甩头就走了,留下一脸的无奈和委屈母亲。
后来,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回来了,他把自己的艰辛和经历都告诉了孩子,不久之后,妈妈发现孩子变得乖巧了许多。妈妈很不理解,问爸爸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孩子的爸爸说:“孩子也是人啊,很多问题只要你好好地跟他说,他自然就会明白了。你之前缺乏和孩子沟通啊。”
什么是交谈呢?父母以长辈的身份教育子女不能称为“交谈”,更不能算沟通。要和孩子交谈就要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同等的位置上。孩子有时不是不理解大人,而是大人常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了,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孩子说话,这让孩子怎么能听得进去,又如何对你敞开心扉呢?父母常常以自己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强制性地把自己认为好的、对的东西灌输给孩子。在孩子幼年的时候也许这种方式还行得通,可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后,这种方式就再也行不通了。故事中的那位母亲感觉很委屈,她辛苦地努力工作,赚钱养家,供孩子读书。但这却不能成为她强制孩子按照她的意愿来执行的理由,更不能以此为借口来对孩子进行说教。相反,家长越是有以自己种种的辛苦和不幸牵制孩子意愿的想法,越是会遭到孩子激烈的反抗。
孩子喜欢对家长说话,这是对家长的信任。只要可能,家长千万不要打断孩子的话,或者表示厌烦,否则,孩子比较脆弱的自尊心就会遭受伤害,弄不好还会从此向父母关闭敞开的心扉,实行自我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