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能不知的1000个最基本的文化常识
24901300000047

第47章 文化、历史(11)

※宫殿庙宇为什么多是红墙黄瓦

无论是帝王的住所,还是佛门净地,其建筑大多是红墙黄瓦。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学家认为,黄色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尊贵的色彩,因为黄色在五行学说里代表中央方位(中央属土,土为黄色)。在唐代,黄色就已被规定为代表皇室的色彩。到了宋朝,封建帝王的皇宫开始采用黄色的琉璃瓦顶。至明、清两代,便明文规定只有皇帝之宫室、陵墓建筑及奉旨兴建的寺庙才准许使用黄色琉璃瓦,其他建筑一律不得擅用,而亲王、郡王等贵族的住宅只能用绿色盖顶。由此可见,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何等的森严。

红色在我国被视为是一种美满、喜庆的色彩,意味着庄严、幸福和富贵。在周代,宫殿建筑上普遍采用了红色,并一直流传下来。这是因为封建帝王的宫殿是最高统治者的活动场所,必须处处显示皇帝的“至高无上”和“尊贵富有”。因此,其宫殿建筑大多采用红砖黄瓦。

寺庙代表佛国世界,也属于尊贵之列,所以它在建筑式样上多采用宫殿的式样,在用色上其围墙也多用红色或红黄色。

※故宫为何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

北京城中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殿。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围成一个方形。朝南的正门是午门,北门是神午门,东西两面分别称为东华门和西华门。在这片古建筑群中,共有多少房间呢?

故宫共有9999间半房,这是一个奇怪的数字。为什么不足10000间整数,而偏偏要建筑一个“半间”呢?据说,天上玉帝的宫殿共有10000间房,而人间的皇帝是天帝之子,他的规格就得比玉帝低一点。这个所谓“半间”,是指文渊楼下的那间小屋。实际上,这间小屋之所以造得特别小,是出于格局上美观的考虑,本应当是一间。

※“楚河”“汉界”究竟在哪里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写着“楚河”、“汉界”四个大字。这是把下棋比做历史上的“楚汉相争”。那么,楚河、汉界究竟在哪里呢?

据史料考证,河南省荥阳成皋一带,就是历史上的“楚河汉界”。它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古战场。

公元前205年至公元前203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荥阳成皋一带短兵相接不久,汉军夺取成皋,乘胜推进到广武(山名,今河南荥阳县东北),楚汉两军隔着一条广武涧对峙起来。

日子一久,楚军粮食缺乏,既不能进,又不能退,白白地消耗了粮食。项羽没法子,就把汉王的父亲绑了起来,放在宰猪的案板上,派人大声吆喝:“刘邦还不快投降,否则就把你父亲宰了。”

刘邦知道项羽吓唬他,便大声答话:“我跟你曾经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要是把父亲杀了煮成肉羹,请分给我一碗尝尝。”“分一杯羹”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

项羽听了刘邦的话,真是没有办法。不久,汉将彭越攻占了昌邑等20多个城池,截断了楚军的运粮道。楚军粮草越来越少。在刘邦的攻势下,项羽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之说。如今在荥阳城东北的广武山上,还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的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之间有一条宽300米的大沟,便是“鸿沟”。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原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字正道,山东诸城人)的传世之作,名闻中外。这幅画系绢本,着色清淡。画幅宽24.8厘米,横长528.7厘米,是我国绘画艺术史上罕见的风俗长卷。被历代誉为“国宝”。

《清明上河图》画幅浩大,艺术精湛。作者对当时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的风土民情非常熟悉。他选择了汴京几处典型景物,如繁忙的汴河漕运、上虹桥的行人、东角子门内林立的店铺等,连缀起来,描绘出京城京郊三教九流、各个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真实反映出当年这个古都城的繁盛和壮丽风光。

展开画卷,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疏林薄雾,几家农舍虚掩柴扉。接着进入动景。一队驮炭毛驴行进在土路上。绿柳丛中,一乘轿子徐徐而来,轿顶饰有“杨柳杂花”,轿子前后有随从数人,显示出乘轿人的官绅身份。及后,画家着墨渲染:店家林立,摊贩栉比,百业兴旺;虹桥桥头可见棚子摆桌,算命先生招揽行人,背景又见茶楼酒肆,给人以不尽的联想。据专门研究者统计,全画有形人物有587人。动物13种、植物9种。人物中有官绅、贵妇、文人墨客、奴仆、小贩、酒堂伙计、作坊工人、说书艺人、算命先生、江湖串医、坐堂郎中、理发师、船工、车夫、轿夫、军卒、孩童、行脚僧和乞丐等等。人物大的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但仔细品察,个个形神兼备,极尽动态情趣。

《清明上河图》画卷已存世800多年,装裱艺术之精巧,亦为这幅珍品的保存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历代均有临摹者,大小繁简不同,仅清代皇宫所藏即有12幅,末代皇帝溥仪将其中4幅赠与胞弟溥杰。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公私所藏的《清明上河图》有30多卷。我国内地藏有十几幅,台湾省藏有9幅,美国藏有5幅,法国藏有4幅,英国和日本各藏有1幅。除资料记录外,国内外没有统计在内的定然不少。这些繁简大小不一的《清明上河图》,流传到社会上究竟有多少幅,至今仍是个谜。

※清宫四大奇案

太后下嫁

太后下嫁就是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她是世祖福临的生母,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谥为孝庄文皇后;摄政王是指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子,多尔衮为第九子。孝庄文皇后系多尔衮之兄嫂,弟妻兄嫂,按照汉人道德观念来看,是一件不光彩也不太文明的事。有清一代,对此讳莫如深,求其明文记载则无有也。

清末刊行的《苍水诗集》有句云“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即是指太后下嫁这件事说的。诗作者张煌是清初人,与多尔衮同时,所说当有所本。

另据《朝鲜李朝实录》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去“叔”改称“皇父”的记载,正是太后下嫁的一个旁证。还不能忘记另一个事实:满洲入关以前的社会性质虽已由奴隶制迅速向封建制过渡,但很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后习惯,如弟娶兄嫂,妻姑侄媳的一些群婚残余,延续入关初年,也是不足为怪的。故太后下嫁这件事可以相信确有其事。

顺治出家

史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皇贵妃董鄂氏薨。世祖福临哀悼殊甚,为之辍朝五日。旋即下谕追封为皇后。董鄂氏仅仅是个贵妃,为什么要这样滥加谥号,并晋封为皇后呢?

有的人于是以讹传讹,说这个妃子是明末人冒辟疆的姬人董小宛,当清军入关之初,被掠至京师,后入宫,赐姓董鄂氏,跟着又册封为贵妃。谁知董氏入宫之后,竟以不寿而卒。然世祖之于董贵妃,宠冠六宫,莫与伦比,乃红颜薄命,惹得世祖终日闷闷不乐,不数月,遂弃皇帝不为,遁入山西五台山,削发披缁,皈依净土,这是与历史事实不符合的。

不错,由于世祖好佛,他死前确实有过削发为僧的念头。但事实上在他死去的前几天,只是叫他最宠信的内监吴良辅去悯忠寺(今北京市广安门外法源寺)削发,他本人也曾亲自前往观看过。这里还说清世祖当时并无大病。那么,世祖是怎样死的呢?据当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谱》载“奉召入养心殿,谕:朕患痘势将不起。”张宸《青碉集》亦称“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两人所记完全相合,可以互相印证。这清楚地告诉我们,世祖死于出痘,那么,遁入五台山为僧的说法,就不可信了。

再说一句,皇贵妃董鄂氏,内大臣鄂硕女,是旗人之女,见于明文记载,与冒辟疆侍姬汉人之女董小宛,全不相干。殊不知,董鄂一字,是地名,系满语的音译,为满洲八大姓氏之一,此与姓董的汉人风马牛不相及。

雍正被刺

世传清世宗胤禛暴崩的原因,说法不一,有的说是被刺而死的,这一说法可信吗?

说来话长,它起因雍正七年(1729年)曾静、张熙一案。曾静慕明末人吕留良的为人,以排满复明为志,因遣其徒张熙诡名投书川陕总督岳鍾琪。劝他为祖先(岳飞)举义,不成,狱兴,辞连吕留良。

世宗严加处治,戮留良尸。留良子葆中,时为编修,亦论斩。当时汉人大为不平,激起为父兄复仇的热潮。传说吕留良有一幸存孙女,名叫吕四娘,剑术极精,立志要为父祖报仇。后来她潜入宫内,终于刺死了世宗。好事的人说是根据鄂尔泰传记的记载,说是世宗暴崩的那一天,上午还“视朝如恒,并无所苦”,就在那天下午,忽召鄂尔泰入宫,而外间有关世宗暴崩的消息已满城风雨了。

这里需要将真人真事与野史传闻区别开来,曾静、张熙一案牵连的吕留良等人都是真人真事,但提到吕留良的一个孙女,是传说。世宗死的年月日是事实,但说他是暴崩,并不见明文记载,也只是传说,目前尚不能证实其事,此其一。鄂尔泰传记所描述的鄂仓皇上朝一节,至少在正史里,没有这类记载。即使鄂仓皇上朝确有其事,也并不能证明世宗一定就是被刺,此其二。世宗本人好佛道,“所交多剑客力士”,则炼丹求长生之术,容或有之,求长生吞丹药,以致暴崩,也有可能,此其三。

狸猫换太子

这里指的是清世宗胤禛与海宁陈氏换子的传说。浙江海宁陈氏,从明末起,累世簪缨。数传至陈之遴,清初降于清,位至极品。康熙年间,世宗时为皇子,与陈家陈世倌尤相亲善。恰巧碰着两家各生一子,年、月、日、时辰无一不同。世宗听说,十分高兴,命抱子入宫,过了许久,才送回去。陈氏发现,送还的不是自己的男孩,而易为女孩了。陈家不敢剖白,只得隐秘其事。过后,世宗即位,大封陈氏数人。等到乾隆时,其优礼于陈氏者尤厚。高宗尝南巡至海宁,当天即去陈家,升堂垂询家世甚详。将出,至中门,命即封闭,并告以后不是皇帝临幸,此门不得再开。

也有人说,清高宗弘历对自己的身世怀有疑团,所以南巡到陈家,想亲自打听清楚。又有人说,高宗既自知非满人,所以在宫中经常穿汉装,等等。

上述这些传说,盛行于前清末年。当时革命排满之风最盛,对清代诸帝极事丑诋。传闻异辞,其中真伪夹杂,有必要为之剖辨。

海宁陈氏一家,如陈世倌等多人位极人臣,皆是事实。清高宗南巡去过陈家,也是事实。按清制,皇帝到过的人家,经过的大门是必须封闭,禁止再开的。不能由此历史事实,就说清世宗与陈世倌有以女换子之事。

再说清高宗喜穿汉装,也是事实。须知清朝一代,不但高宗喜穿汉装,其他皇帝和后妃喜欢穿汉装亦复不少。当然不能由此得出满人有汉人血统的结论来。

清代旗人生子一定要报都统衙门,宗室生子一是要报宗人府,定制十分缜密。何况紫禁城内,门禁森严,怎么能随便抱子出入宫内?显而易见,这些都是清末汉人在排满的革命浪潮中,无中生有编造出来的。

※历史上确有陈世美吗

据《湖北历史人物大典》和《均州县志》记载,陈世美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出身于仕宦之家,湖广均州(今湖北省均县)人氏。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辛卯科进士,曾任河北某地县令,因其为官清正廉明,受到皇帝赏识,后提升为贵州省恩仁府知事,兼布政史参政。他在黔做官时,有人企图通过他的关系,谋取一官半职。陈世美总是热情相待,劝其刻苦读书,随后再赠些银两盘费。有位家居均州秦家坡的落第秀才,曾同陈世美结伴进京赶考,凭借故旧关系,登门求官,受到拒绝,便顿生邪意。返家后即着手编书写戏,发泄不满情绪。把那些升官发财,忘恩负义,喜新厌旧,杀妻灭子的伪君子罪名,统统强加在了陈世美的头上,这就成了当今流传在戏剧舞台上的陈世美。

※女婿为何又称“东床”

东床是女婿的别称,殊不知这一词来源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是丞相王导的侄儿,有一天,太傅派人来王府,想在王家的几位公子中挑选一位做他的女婿。诸位年轻公子听说太傅的女儿年轻貌美,谁都想被选中,于是纷纷更衣会客,只有王羲之毫不在意,依旧躺在床上休息。来者回府禀告太傅说:“王家的几位儿郎都不错,听说来择婿,都有些拘谨,只有一位公子仍然袒露着肚子躺在东厢屋的床上,好像不知有此事似的。”没料到太傅点头道:“这正是我要选的女婿,”从此,人们便把女婿称为“东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