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24931700000044

第44章 学习英语的成功经验的汇总(1)

一、口语=权力——避免英语上的暂时缺陷而让外国人对你英语之外其他能力的质疑

我们大陆学生为成功付出的刻苦确实是很多其他国家的小孩没办法相比的,可让人困惑的是,大陆生经常在国外不容易被器重。我有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在内,在相当巨大的付出之后才取得了外国学生“轻轻松松”就取得的成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外国人整个圈子交往的规则很陌生。陌生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进入、接触外国人的圈子。而没有办法进入极大程度上归根于我们的英语口语沟通能力没有过关。所以,你必须搞定口语,在国外才能搭建起发挥自己实力的平台。

在国外,西方人不会考虑你是不是刚来他们国家,是不是刚开始学英语。尤其是美国,整个社会二话不说就把你放在一个分好类的筐子里:你就是一个外籍。移民,对特别像美国这样一个国家是太平常不过了,几个世纪下来都有从各个国家来的移民。

尤其,White people can be judgmental(白人会有偏见的)。听你口音,看你的衣着就不愿意与你呆在一起。再加上美国人因为世界老大的身份产生的傲慢,真正的主流美国人对英语讲得不流利的non-caucasian(不是白种人)的外籍人不会有多少包容。因此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有些外国人就有一种拿你的口音开玩笑的心态。比如美国最大的体育盛事——超级杯橄榄球决赛2007年电视直播中间插播的一个Bud Light啤酒广告当时被许多美国人津津乐道。广告演的是一个美国拉丁裔电视明星为一些刚到美国的移民上ESL辅导课,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教他们到酒吧一定要把Bud Light这个词念清楚,而他的学生因为有口音念“Bud Light”都比较滑稽,所以这个广告会引人发笑。那个电视明星又教这些移民当别人想向他们要Bud Light时就说“Sorry,Not speaking English”(对不起,不会讲英语)。

在国外如果遇到外国人年龄或资历比你高,他们听你讲英语时常常变得很安静,一声不响地听你讲。为什么呢?他们不习惯你的表述方式,所以在试试看能听懂你讲些什么,甚至他们其实根本不在乎你,只是装着很友善地在听。比如你的老外上司,又比如面试官,当你的英语词不达意时,他们会很冷淡不理你,甚至眼神在游离,根本不在听你讲了。举个例子,那次张靓颖在Opera(歌剧)的秀上,面对那个《美国偶像》著名毒嘴评委Simon时,英语说得有点儿拐弯抹角,意思讲不出来的时候,Opera还挺紧张,怕Simon发作起来大讲一通,马上出来帮张接应些她讲出来的意思,替她解围。其实Simon只是在一边微笑,很安静的,不像往常当面发表任何很尖锐的意见。像这种把你当不存在实际上比起批评你一大通更会伤你自尊心。

而遇到和你年龄差不多甚至比你小的外国人,你讲话吞吞吐吐时,他甚至会开你玩笑。你说一句话他就会看你好欺负一样刁难你:“What?What did you just say?”(你刚才讲了什么?)等你走后还会和别的小外嘲笑你:“What the Fuck F-that kid is just talking about?Oh my god,can you even understand a single sentence that Chinese kid is saying?”(刚才那个中国小孩说什么?噢,天哪,你能听懂一句他说的话吗?)。当我真正开始进入美国小孩的圈子后,我就好几次听到他们在背后这么随随意意评价刚来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口语——“实在糟糕透了”。

在现实中外国人对我们付出的努力和代价是感受不到的。所以你英语讲不好,他们顶多表示一下同情,其他他们能做些什么呢?态度再好的外国人觉得跟你讲英语有障碍也不愿意和你多讲话。

说说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吧。当时在“手”高中时,我就常常遇到道理明明是在自己这边,可由于口语不好,往往被外国人说了一两句就不知道怎么回应,很轻易被打发了的情况。口语不地道,自己尊严扫地的场合有好多次。比如有一回在化学实验课上,因为一个空瓶子滑,我没拿好打坏了。班上一些男孩子看到是“中国小孩”打翻瓶子就开始吹口哨。我结结巴巴地对赛酷勒老师说“The beaker was hard to hold.”(中式英语译法:“瓶子很难拿住”)一些同学听我说得这么别扭,才不管我呢,反而“No.Hung,the beaker was very soft(不,航,瓶子很软的)”大声起哄。化学老师一听我结巴的解释就没耐心听我打破瓶子的原因,也不管究竟为什么,冷冷地说了句“算了算了,你不要担心”。这种糊里糊涂的宽容我实在不喜欢,因为让你感觉你和这些外国人之间的距离感,弄到最后感觉还欠老师一个人情似的,其实本来在实验室里摔坏一个瓶子是很正常的事。他们就是不把你当一个圈子里的人,觉得跟你没有共同语言,才会这么急着原谅你,把你打发走。换成是一个外国小孩打破瓶子了,老师可能还会跟他问三问四,批评他,最后甚至还会开开玩笑,大家一笑了之。

因此我提倡:我们留学生要改变精神面貌,不要整天那种戴着眼镜白脸书生的书卷气,外表打扮不入主流,被人欺负了英语吼出来都还是结结巴巴的。要去练练肌肉,把口语搞好。有了口语,人家欺负你的时候,至少你还可以用语言抵抗一下,防止别人对你进一步侮辱。

国内的英语教育领导者并没有意识到以笔试为主的英语教育对学生的损失不仅仅只是学生在死读书,这种教育最终影响的是每个优秀学生的长期战略利益,是搬起石头把自己砸残废了。学生的实力、诚信的人格、性格魅力,到了国外都需要通过口语来传达啊!没有口语在国外给你撑起一个平台,任何发展都很难。有人会反驳我说“管别人干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理论上是对的。但在国外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大陆生的前途发展的确会受口语的影响。外国人感觉你讲话不好,就不会接下去考虑、甚至多看一眼你其他方面的实力。就隔着口语这么一张薄薄纸的距离,但你所拥有的选择的机会却是不同的。所以我说,在国外口语等于“权力”。口语比写和读都重要,大家要像一门大课那样把它每一步都搞扎实。

二、翻译与英语沟通交流有很大区别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英语口语很难说,很拗口?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张开嘴说英语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去翻译,很多人在说英语时去翻译中文的习惯很明显。随便一句什么话吧,比如“刚下雨,走路注意不要踩到水。”“It just rained.Be careful not to…”,可能很多人都会因为不知道英语里怎样说“踩水”卡住了,“Stamp on water?”“touch the water?”“tap into the water?”实际上要说这句话很简单,不需要那么高深。这么说就行了,“Just rained,careful don't get your feet wet.”(刚下雨,小心不要把你的脚搞湿了。)这句话翻译成中文听起来也许有点儿不通顺,但英文里就是这么说的,不一定与中文完全对应。一句本来简简单单的话,常常就因为你老想着要翻译它,就会导致你停顿下来去苦思冥想半天,从而你说英语整体的速度和节奏就慢下来了。外国人听你这么说话很可能会产生错觉——觉得你英语不行,就不想听下去了。所以,每当你觉得自己必须动脑筋去想嘴边的英语应该怎么讲的时候,就说明你还没摆脱翻译的习惯。

我经常做英译中、中译英的事。一开始,我也是按照习惯逐个字去。结果翻译完,我回头通篇复读下来,拗口得让我很抓狂,中文不像中文,英文不像英文。现在我翻译的时候,实际是一个用英文或者中文去rewrite(重写)的过程:先掌握意思,然后用英文或者中文里的语感很自然很顺口地写下来。写下来的东西跟原文不是逐一对应的。比如说足球球门的那个横梁,如果让我们翻译,我们就可能会说成“Horizontal Bar”(横着的梁柱)。但真正的英语该是Cross-bar(横贯的梁柱)。“Cross”比“Horizontal”来得简单多了。而且如果你说“Horizontal Bar”,外国人虽然可以从意思上理解了,但心里就把你当外行了。

为什么我们会倾向于翻译中文?

我记得过去在学校上英语课不停做的就是把一句中文翻译成英语,而且一句中文翻译过来只能有一种标准的英语翻译法。这其实是愚蠢的训练,完全把学生的脑子给弄呆了。我们学英语不是要去做翻译。我认为我们的英语教育最理想就是一开始把中文完全撇开地去学英语。你在英语课上就完全沉浸在英语思维的宇宙里,一个完全和中文没有任何交叉的宇宙,这种课堂给你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让你完全沉浸在全新的语言环境中。

这也和我们学英语时习惯大量记忆新单词有关。我们有个习惯,喜欢去背诵英语单词,而且要记得滴水不漏。记单词其实没有必要把英汉字典上的解释背得一字不漏,这样做就把单词和字典上的中文解释永远捆在一起,导致你在将来使用时容易受中文措词规则的限制。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每当你开口想说什么,你就会在想最近有没有背诵过什么英语单词。其实往往用很简单的英语单词就能说出来的话,可能因为你最近背了一个意思相近但更复杂的单词,你就不自觉地给自己的口语增加了复杂度。

比如这句话:“我不知道如何使用它。”你也许背过“utilize(使用)”,你就会按中文的字面很精准地说成“I don't know how to utilize it.”实际上只要说:“I don't know how to use it.”因为我们过去记“use(用)”,而不是“使用”,我们在记单词的时候分得太清楚了。又比如另外一句话:“你可以过去取那把钥匙。”“取”这个字眼国内同学背过好多同义词,你会说“You can go to fetch the key.”Or“You can go to obtain the key.”你如果这样讲话,外国人听起来是很吃力的。你说“You can go to get the key.”就简单许多。而更有美国化地道口感会说成“You can go and grab the key.”“grab”我们背单词的时候都还记成“抓”呢。总之,大家自己去留心一下,你任何时候的英语口语其实容易受到最近自己背诵的英语新单词的影响。遇到新词,我也查字典,知道个大概意思就适可而止。脑子里故意留点能给这单词伸缩字意的空间,让生活中的英语实例补充它的用法。我尤其想告诉大家的是,即使你记住英语单词,也不要随便用它。你在没事先听过一两回外国人怎么用这词的情况下,自己根据中文上下文使用往往会词不达意,让外国读者费解。

Therefore,translation makes things complicated.Focus on getting the meaning across.Don't bother use the ******st words as long as you get to the point.Simple is beautiful.(所以,翻译其实把很多事情都搞复杂了。大家就专注于把意思传达过去。只要把你的观点表示出来,不要在乎使用的是最简单的英语单词。简单是很美丽的。)

三、不把英语当成一门课程,用英语去喜怒哀乐

学英语是学语言,是适应一种陌生发音的过程,是一种以另一种思维去表达生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看懂理解英语字面上的意思。其实更要把它当成音乐来学习,学一门语言更像是学音乐,你要开启你大脑里对英语特有的音质的感受。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way of singing.So Listen to the music of English.Don't use the music of your native language when you are speaking English.(每种语言都有各自演唱的方式。倾听英语的旋律。当你讲英语的时候不要使用你母语中的旋律。)

记忆英语也不仅仅限于使用视觉记忆,你也需要配合声乐记忆。把任何你想记下来的英语说出来,你说出来的那一刻,用你的耳朵听你自己讲,关注你的嘴型、舌头、声带在说那句话时的感觉,让你大脑皮层中连结五官的区域在说英语时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