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圣贤经
2507700000024

第24章 在言行中传承礼节(1)

《周易·系辞》曰:“言行,君子之枢机。”意思是:言论行动,是作为君子的关键。古人把枢机比做言行,可见言行是君子立身、行事之本。因此,人的言谈举止都要表里如一、合乎礼节。

儒家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旨在要求人们言谈举止都要合乎礼节,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言行一致。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圣人择言必顾其累,择行必顾其忧。

语意:圣人选择适当的话之后再说,选择适当的行动之后再做。圣人选择所说的话,必定顾及它可能产生的牵累,选择所做的事,必定顾及它可能产生的忧愁。

语出《管子·形势解》。圣人说话办事都很讲究时机,绝不会贸然行事。这与古训“三思而后行”是有相通之处的。这种周全的思虑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成熟、负责的表现。一个人如果做事情仅凭第一感觉,凭一时的冲动,结果就会有很多问题考虑不周全。因此,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特别是重大问题时,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拿不准的时候多听听旁人的意见,也很有好处。

选择一个适合的时机,对问题的完美解决也有很大的帮助。过于急躁与过于迟缓都会误事。因此,圣人只说要多考虑,没有说一定要怎样。可见“三思而后行”与快速地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时会把握时机,决策时会多思考,这样的人才有希望到达成功的彼岸,立于不败之地。

言出于己,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不可止于远。夫言行者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本也。可不慎乎?

语意:话从自己口中说出,不能在别人那里止住;行为在近处发生,不可能在远处止住。说话办事是君子的关口,关口的开与关,是荣耀和耻辱的根本。能不慎重吗?

语出《说苑·谈丛》。“言出于己,不可止于人”告诫我们说话要谨慎,不可妄言。人们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个不善于辞令,口不择言之人,常会给自己招致羞辱。我们都知道,物品破损了,还可以找到方法来修复,可一个人言语失当,就没有办法补救了。

“行发于迩,不可止于远”告诉我们,凡事应三思而后行,也就是说,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应当谨慎对待。在做一件事情前,首先要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当保持理智,切不可感情用事,否则便容易给自己带来追悔莫及的祸患。

谨言慎行是历代先贤告诫后人的处世准则。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说:君子在饮食上不求饱足,不求居住处所的安适,言语谨慎而做事敏捷,亲近品质高尚的人,才称得上是好学之人。其主要思想是要求我们做人要谨慎言行。

以约失之者鲜矣。

语意:对自己有所节制、有所约束而犯了过错的人,这是很少有的。

语出《论语·里仁篇》。有人将“约”解释为约束,即严于律己,遵守法纪;有人将“约”解释为俭约、节俭。如“俭以养德”的古训所说,节俭对钱财的要求就少,就不至于盗或贪,为官为民就不会犯法违纪,也就不会“失”。过节俭的生活也是在约束自己,约束自己的物质欲求。从物质上约束自己,进而从思想上约束自己,以达到严格遵守法纪的目的。先是克制自己,进而自觉地遵守,最终有可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当然也就不会“失”了。可见,不管是解释成俭约,还是解释成约束,都是相通的,都会使人从物质到精神达到严于律己,使自己从“失之者鲜”达到无所失的境界。

自我克制,是尊严的表现,也是一种修养。软弱的人总是屈从于自己的欲望,让其肆意膨胀,利用一切机会发泄。就如同上了赌桌的赌徒一样,输光了自己的钱还要向别人借钱输,直至输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如果赌徒懂得自我克制,就不会成为一个赌徒,也就不会输掉自己的一切。而能够有所节制的人对自己的要求通常很高,他们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努力呈现出最佳状态,这样一来,他们也很容易成为他人的榜样。人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杰出的楷模,看到了近乎完美的人,这种威信的力量是很大的。因为对别人最好的说服是用自身的行为作演示,那么别人就会看到一个非常鲜明的标准,也会跟着去做。从这个意义上说,克制是通往幸福境界的钥匙。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语意:君子应在言语方面谨慎,在行为方面勤劳敏捷。

语出《论语·里仁篇》。在现实生活中,说话要谨慎,做事要积极。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尤其不能夸夸其谈,而应多去行动,以业绩见真章。因为说话与思考其实是成反比的。往往越是喋喋不休的人,越是少于思考;越是言语谨慎的人,就越能够严谨地思索。人思考得越少,往往话就越多;而思考得越多,话就越少。这样来看,如果终日说个不停,哪有什么时间去思考?一个连思考都没有的人,又有什么真知灼见,又怎能有所作为呢?因此,夸夸其谈的人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更不能被领导委以重任。

此外,我们应该明白,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是无法追悔的:一是流逝的时光,二是说出去的话。只有多听、多看、多思、多想、谨言、慎行,才可以少后悔。办事情,后悔的少了,成功的自然就多了,成功的事情办多了,事业自然就会蒸蒸日上了。这就是人要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好处。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语意:对自己的行为保持廉耻之心,那么出使到各国去,就不会辱没君主的使命,这就可以称做士了。

语出《论语·子路篇》。这句话讲的是君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才担当大任。古人认为要选择那些知廉耻的人去担当大任。因为那些能够时刻对自己的行为保持廉耻之心的人,内在品质是十分卓越的。这样,才不会辱没自身和所代表的国家。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有耻”是第一要。这里的“行己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在孔子的心目中,知耻是第一位的。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战国时期的《学记》中提出“禁与未发之谓豫”,“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说的是对一切错误行为要注重预防,禁止于还没有发生的时候,若发生后再去禁止,就会遇到抵抗而难以收到实际效果。而“行己有耻”就是最好的预防法则。

清朝雍正年间有位廉吏叫叶存仁,为官几十载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在离任时部属们送来许多礼物,原来部属们认为叶存仁在任期间不收礼是怕别人知道,影响廉誉,所以特意在深夜前来。叶存仁十分感慨,赋诗一首,有两句这样写道“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便将礼物全部退还。叶存仁不是怕别人知道,而是他明晓收受礼物的行为是羞耻的。所以,他在为与不为之间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可见,如果一个人希望能够受到重用,有所担当,也应当用自己的内在品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语意:君子以夸夸其谈为耻,而行动中总是力求做得更好。

语出《论语·宪问篇》。君子以夸夸其谈为耻,而行动中总是力求做得更好。只有言行一致,多做少说,才能做出成绩,令人刮目相看。正如俗语所说:“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当然,在今天这个讲究包装的社会,一直默默耕耘却完全不知推销自己的人也确实会损失一些荣誉和利益,因此适当地表达出来,实事求是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也是必要的。这种做法与夸夸其谈是大相径庭的。前者客观、负责,后者经不起考验。前者有诚信,后者毫无诚信可言。在这个争夺市场资源的时代,再做默默无闻的英雄难免有些落伍,但毫无节制地空口说白话是极不明智的。一切秘密都有水落石出的时候,试图掩饰真正的自己是不可能的,当真相败露之时,便永不能翻身了。讲诚信,负责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是真正的上策。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语意:一个人要是大言不惭地说空话,要实现其诺言也就不容易了。

语出《论语·宪问篇》。大话好说,然而要兑现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大话是变相的假话,而诺言是发自内心的,兑现诺言,只有依靠实际行动。轻易许诺的人和大言不惭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诺言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用一秒说完需要用一生做完。诺言是热情的,也是冷静的。许诺需要热情,更需要冷静。这样才能既不违背自己的初衷,又不伤害到别人。

其实,越是重要的人物越不会轻易许诺,因为,他们知道为此必须付出代价。可以说,诺言是一架天平,一边是别人,一边是自己。自己衡量了别人,别人也衡量了自己。诺言是一种义务,许下诺言就要履行义务。“一诺千金”说明诺言价值连城。“如白染皂”说明诺言不容更改。诺言太过重要,而遵守诺言又并不简单,所以许诺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决不可草率而为。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语意: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要考虑看明白;听的时候,要考虑听清楚;表情上要考虑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庄重;说话要考虑忠实;工作要考虑严肃认真;有疑问要考虑请教;发怒要考虑后患;见到可得的东西要考虑别人的议论。

语出《论语·季氏篇》。一个人想获得成功,需要关注值得关注的东西,集中全力在重要的事情上。能否看得比别人高远,听得比别人真实,做得比别人出色,是衡量其能力大小的硬件。做到了这些以后,也不能以成功人士自居,扬扬自得,而是要克制自己,继续长能力而不要长脾气。

能否做个优秀的“听话”者,是考验情商高低的一个标准。能够做一个被人信任的“听话”者,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

因此,了解别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倾听。通常,心浮气躁的人,也是耳目闭塞的人,有多少生活的真谛离他们远去,他们却全然不知。不善倾听的人,是因为没有宽广的胸怀能容进别人的声音。他们急于表达,如同建设一处又一处半途而废的工程。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语意:君子有三变:远望他,庄严可畏;靠拢他,温和可亲;听他的言论,严厉不苛刻。

语出《论语·子张篇》。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人都应努力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自我完善,提升自身的气质和魅力。即使一个相貌平平的人,如果有宽广的心胸、翩翩的风度、彬彬有礼的举止,也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

古人非常讲究神采、气韵。与人交往,要显得精力充沛、富有自信,这样才能激发对方的交往动机,活跃交往气氛。如果委靡不振,无精打采、敷衍冷漠,会使对方感到兴味索然乃至不快。饱满的精神和自然的神情往往会使交往处于高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同时也会给人留下自信、乐观、进取和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印象,这样在与人沟通思想、联络感情时,便能够融洽气氛。善于察言观色、因势利导,则会使交谈局面在自己的调控之中。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能够自然、洒脱、温和、得当,会使彼此心理上都感到舒适坦然;一个人的风仪秀整,俊逸潇洒,能产生让人乐于与之交往的魅力。相反,不修边幅、肮脏、傲慢的人不仅不会引起人们的好感,反而让人生厌。当然,一个人的魅力不只取决于长相和衣着,更在于风度和仪态,这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自然流露。没有良好的气质风度,徒有其表的人会给人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印象。衣着服饰能与自己的气质、职业一致,与自己的形体、年龄协调,与当时的气氛和场合相符,那将使他显得潇洒精神,更讨人喜欢。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语意:懂得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懂得。

语出《庄子·天道》。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则不是聪明的智者。“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自身的锋芒,收敛自己的光耀。”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智者不应是说教者,而应通过自我修养,言行一致,豁达大度,以获取人们的尊崇。

知识渊博的人轻易不开口乱说,而夸夸其谈的人其实知之甚少。古人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略知皮毛的人总是喜欢喋喋不休,卖弄从书本上看来的那些理论,实际上没有半点儿个人的经验心得。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勉励人们学习、工作、求道都要脚踏实地,步步深入,不断跃上新层次。不要浅尝辄止,只限于书本理论,而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进步;更不要自满自夸,固步自封,不求上进。

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

语意:想要安静宁寂就要心平气和,想要精神舒畅就要顺心通理。

语出《庄子·庚桑楚》。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些人则慈眉善目,忍辱礼让,有着谦恭待人的好气度。修心必先修德,养身须先制怒。也许有人会说,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生活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上,谁不曾遇到过令人气愤发怒的事呢?然而,生气发怒无论从人体养生还是修心养性上讲,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古人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宽怀大度,荣辱不惊,自然就能远离是非,无忧无虑,度过一个逍遥自在的人生。

“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智慧结晶。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的大堂上也曾高悬着“制怒”的警言,这说明中国的古人们对发怒的危害性有清醒的认识。林则徐官至两广总督,一次他在处理公务时,盛怒之下把一只茶杯摔得粉碎。当他抬起头,看到自己的座右铭“制怒”二字,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因此立即谢绝了仆人的代劳,自己动手打扫摔碎的茶杯,表示悔过。与人相处时,不分是非曲直,动辄发火,这是一种没有涵养的表现。火气太大的人,应该像林则徐那样,加强修养,注意“制怒”,心平气和,以理服人,不可放纵心头无名之火,否则既伤害他人又伤害自己。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语意:孟子说:“孔子从来不做太过分的事情。”

语出《孟子·离娄下》。生活的态度应安分守常,以中正为宜。待人处世不要太过分,做绝了就没有回转的余地了。当今社会,是适者生存的社会,是高效率、快节奏、充满竞争与挑战、瞬息万变的社会,为了竞争,人们常常做出很多苛求之事,既苛求别人也苛求自己,身心疲惫的人大大增加。在这样的情形下,人要保持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和社会的发展相和谐,就显得非常必要了。那么,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首先,不要过分苛求。人应该有自己的抱负,但有些人的抱负不切实际,根本非能力所及,欲求不得,便会认为自己倒运而终日忧郁;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近乎吹毛求疵,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为了消除挫折感,则应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稍有提前量,不努力达不到,尽心尽力能够做到,心情自然就会舒畅了。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不应同时进行过多的事情,以免弄得身心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