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是一样的。并不是能说会道的人就一定是贤人。历朝历代,奸臣当道之时,那些小人不都有着一张伶俐之口?并不是伶牙俐齿就是最好,伶牙俐齿,也可以把黑说成白,把是说成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却有很多的字义词义都是可以曲解的。所以,善言的小人,可以钻这些空子,颠倒是非。那些默默地奉献着自己青春的人,才是真正的贤人。也有人说,“一个沉默远胜于一万个哗众取宠,一个沉默远胜于一万个高傲狂妄,一个沉默远胜于一万个屈节献媚,一个沉默远胜于一万个看风使舵。”谁说能言善辩的人就是道德高尚的人?沉默的人也许才是真正会发光的金子。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无论是善吠还是善言,都只是表面的功夫,真正的道德品质存在于内心。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语意:在继承过程中有创新,创新过程中又不能离开继承。
语出扬雄的《太玄》。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生生不息依赖于遗传与变异。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所有的东西都会消亡。越是想前进,就越要不断创新。
许多在历史上留名的人都是以创新取胜的。文学上,李煜用词来表达个人的情感,苏轼开启一代豪放词风,丰富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从而使词能够发展成为与诗地位比肩的文学体裁,成为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一部分;科学上,每一次的技术革新、产业革命都涌现了许多创新者和创新产品,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将人类历史推进了一大步。爱迪生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发明了电灯,为我们带来了光明。贝尔发明了电话,为现代通讯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有成就的人都没有拘泥于前人的想法,而是不断实践、不断思考,终于因为创新,将名字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时代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以变应变,员工也必须要有创新能力,从而在竞争中不断前进。不管是在哪个阶层、哪个部门的员工,都要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未来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要主动参与组织变革,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变化中求发展。用“以变求胜”的态度发展企业。当今世界,全球各地,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着同样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挖掘创新的巨大潜力。现代企业员工要在纷繁多变的市场经济中寻找发展和获利的机会,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是不可能成功的。这其实就是一种变革思维。安逸的生活方式会让人失去追求新生活的热情,也无法跟上社会变革的步伐,各方面发展也将会停止不前。缺乏创新意识的人也会时刻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要生存、求发展,只有不断挑战,不断创新。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语意:诱人的荣华富贵和炙手的权势名利,不接近这些的人就清白,接近了而不受其污染那就更清白;权谋诡诈,不知道者是高尚的,知道了却不使用就更高尚可贵。
语出《菜根谭》。从矛盾中才能看出人的真品格。只有抵制了诱惑才见得出坚贞;战胜了恐惧才显示出勇敢;拒绝了诡计才看得出高洁。在生活中有的人遇到有利可图的事,就挖空心思往里钻,贪图一点儿便宜。在有钱、有权、有势人周围,天天都有趋炎附势的人聚集一堂,大都怀着一个贪字,有求而来。正所谓“富居深山有远亲,贫在闹市无人问”。为了保持人格的高尚则不应为个人利益去争逐。还要看到,智械机巧是从智慧和才干中锻炼而来的,假如为了自身利益就去施展权谋术数,就不如那些憨厚老实的人高尚。尤其是当一个人有机会把握权力,掌握金钱,却依然保持高尚,不因权力而贪污,不因金钱而堕落,是非常可贵的。
权势名利是现实生活中必然遇到的,有人格、有原则的人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也正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才耻于机巧权谋,视权势如浮云。
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
语意:有秤在手的人,不可在称量物体轻重方面欺骗他;手中有尺子的人,不会在丈量物体长短方面出偏差;掌握了法度的人,不要在他面前耍弄花招,弄虚作假。
语出《慎子·逸文》。凡事如果有规则可依,就不会生出偏差;做事都遵循规矩,就不会出差错。在当下,规则无处不在,这些规则可能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人对你刻意提示,但这是你必须严格遵守的。如果你不加以注意,打乱了这些规则,你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在企业中,不搞小帮派并不是反对你与人交往,而是要你在公司里建立起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扩大交际范围。处理好人际关系,可以提升你在公司里的名望和地位,吸引老板的目光,为你的发展铺平道路。任何游戏都有规则,不管这个规则你喜不喜欢。
经商也一样,经商的人都喜欢暴利,用一分的投入能换取十分或者百分的利润最好,但是,无道德的人经商,喜欢玩无规则的游戏,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投机倒把,买空卖空,制假贩黄,走私偷税,干尽坑国害民之勾当。而有道德的人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也知道有些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比如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有道德的人爱财,但取之有道。有道德的人赚钱,是一种生活,是一种享受,或者是一种挑战和证明,但绝不是一个目的。他们不喜欢你死我活的生存方式,而是往往选择双赢。他知道钱的用途很大,但他更知道钱主宰不了一切。世界上有许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更值得珍惜。他们认为无视约定俗成的规则,妄图无所顾忌地生活,这种想法是幼稚且危险的。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语意: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
语出《资治通鉴·唐纪》。经过了猛烈的大风,才知道哪些草是顽强有力而摧折不了的。人们用它来比喻人的立场坚定,即使遇到大难也不变节。就是说:能经得起严峻考验的人才值得信赖。
如果你凭着自己良好的品性,能让别人在心里认可你、信任你,那么你就有了成功的资本。一个人如果希望闻名世界、流芳百世,首先要学会获得别人的信任。一个人如果学会了获得他人信任的方法,真要比获得千万财富更有价值。
但是,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的人都在无意中给自己前进的大道上设置了一些障碍,比如有的人态度不好,有的人缺乏机智,有的人不善于待人接物,这常常使一些有意和他深交的人感到失望。还有一些人,没有坚强的意志力,经不起困难的考验,在成功近在咫尺的时候败下阵来,空留遗憾。人情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越到重要关头越不能掉以轻心,越是危难时刻,越要忠贞不移。否则,此前的一切都要白费,还令自己的人格染上污点,失去了他人的信任,甚至没有立足之地。因此,在危急时刻,无论是出自道义还是利益打算,都应该坚持到底,做个立场坚定、值得信任的人。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蹻而获珠玉。
语意:参与军政事务的官员,要集合众人的思想,多多听取好的意见,如果疏远和自己有小嫌隙的人,和他们交往困难,国家的事务就要受损失。(不计前嫌)和他们交往,并且听取他们中肯的意见,就像丢掉破鞋子获得珍珠宝玉一样。
语出诸葛亮的《与群下教》。很多管理者都会有自己的反对者,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成熟的管理者都会处理好与反对者的关系,变反对者为支持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虚怀若谷的胸怀、容纳诤言的雅量。有下属反对自己时,要扪心自问,检讨自己的错误,并且在自己的反对者面前勇敢地承认。这不但不会失去威信,反而会提高权威。对方也会为此更加尊重你并与你合作。千万不可居高临下压服别人,一味指责对方的过错,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若因怕失面子只在心里承认但口头上却拒不承认自己的过失,这也是不可取的。
善于集思广益、广纳众言的领导更容易得到人心,取得成功。我国古代汉高祖刘邦就是此中典范。刘邦就个人能力而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不是太强,但他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能够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而不像霸王项羽那样刚愎自用、唯我独尊。刘邦就是因为有一批敢于提批评意见的诤臣,使他避免犯很多错误,获取了民心,最终赢得了天下。能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这正是使个人和组织得以健康成长的重要品德。这种知错必改的优秀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举所美必观其所终;废所恶必计其所穷。
语意:推举出好的,一定要看最后的效果;废黜坏的,一定要考虑到最后的结果。
语出《管子·版法》。有的工作,开头容易而后来困难,若开头不注意,后面就很难补救。
开头感到容易的,人们就轻易对待它,轻易对待,就一定办不成大事;开头不被注意的,人们就轻易放弃它,轻易放弃,就一定造成无法补救的损失。因此,管理者在做事前一定要进行慎重的思考和策划,使每一项举措都是明智之举。那些失败者大多不把自己当成主人,而轻信别人,所以总是在盲目的怪圈中苦苦挣扎,结果一事无成。你想成功吗?那么你就必须找回自我,善于独立思考,绝不能盲目地轻信他人,采取蛮干的行为。记住:善思总是优于蛮干的。把你的思想当做一块土地,你可以经过辛勤且有计划的耕耘,把这块土地开垦成高产的良田,或者也可以让它荒芜,任由它杂草丛生。所有的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唯一可以控制的东西。你可以以智慧,或是以愚蠢的方式运用你的思想,但无论你如何运用它,它都会显现出一定的力量。如果办事而不预知其成就,有成就而不预知其作用,有作用而不预知其利害,就叫做轻举妄动。轻举妄动者,办不成大事,也建立不了真正的功勋。
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语意: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应该是地位高但不骄傲,取得胜利但不自负,有才能但能谦逊待人,性格刚强但能克制自己。
语出《诸葛亮集·将材》。身处高位但不骄傲,就不会遭到嫉恨;取得胜利但不得意忘形,就不会遭到猜忌;有才能又能谦虚谨慎,就不会受到排挤。这样的人既能够取得卓越的功绩,又不会轻易树敌,有性格又能克制自己。像古代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那样,在听取了门客冯谖的建议之后,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身居相位数十年,却没有一点儿瑕疵,安安稳稳得享盛名,这也就是近乎完美的人了。孔子也曾谈过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必须兼备四个优点:高度的智慧、深厚的道德涵养、勇敢决断的精神、高度的礼乐修养。
纵观古今,无论凡夫俗子,还是英雄豪杰,都在为弥补心中的缺憾,追求理想中的完美而不懈努力。因此,当我们遭遇缺憾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悲观失望,而应该积极乐观,坦然面对。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就完全可能化缺憾为美丽。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语意:如果一个人德行很差但地位很高,智慧很少却谋略很大,力量很小却担负很重的任务,那就很少能办成事情了。
语出《周易·系辞下传》。真正的人才不能“纸上谈兵”,而应具有实干能力。时代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空谈家。判断一个人是空谈家还是实干家,方法不过是让谈话者去干实事。事实胜于雄辩,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领导者往往很难一时察觉某某是否有才,但直觉上又不忍放弃选才的机会,于是不得不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理,试用之后贤庸必然自明。但试用是要担风险的,万一试用不成,不仅没有觅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反倒把自己的秩序给打乱了。聪明的领导者会让人到下层去办事,通过对其“政绩”的考察来辨别人才,这确实是一种好方法。现代的多数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大都有一个试用期,试用期满,老总就会对员工的成绩作一个评价,能够留下来的当然是有才的员工,有时领导还会从其中的优秀者中选出一部分委以重任。这便是领导者以政试之、察其真才的做法。
选择人才的方法如何,恰恰反映了一个领导的识才能力,是一个领导有无识才艺术的标准。
真金不怕火炼,真才不怕检验。如果是人才,便能在领导者赋予的重任中发挥自己的才干,从而为人所识;而在领导者方面,通过让下属办事,从而知晓其才能的大小,进而判断该让他干什么事,这既是领导识人艺术的体现,也是领导识人用人的关键。
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整齐严庄则民畏之。故民爱之则亲,畏之则用。夫民亲而为用,主之所急也。故曰: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
语意:君王若和气、善良、宽宏大量,厚道不刻薄,群众就会爱戴他,若整齐、严肃、庄重,群众就会敬畏他。群众爱戴他就和他亲近,群众敬畏他就为他出力。群众和他亲近并为他出力,这正是君王所迫切需要的。所以说,能一边安抚,一边使群众敬畏,君王的统治方法也就完备了。
语出《管子·形势解》。成功的领导者都有一种凝聚众人的超凡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领导者必备的一种吸引力,能让不同背景、不同需要、不同年龄的人聚在一起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因此,一个受员工尊敬、崇拜、喜欢的企业领导,也就是具有领导魅力的经营者、管理者。
孔子说:“一个人办事聪明,行为合乎礼教,与千里之外的人相交,也可亲如兄弟;如果办事不聪明,行为不合礼教,与别人住在对门,别人也不愿和他来往。”在恭敬和礼义这些共同原则的基础上,人们应和谐相处,像兄弟一样,相亲相爱。
事周于世则功成,务合于时则名立。
语意:事情符合时代特点就能功业有成,事业符合时机就能建立功名。
语出《淮南子·齐俗训》。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理想、憧憬和追求。否则,便会胸无大志、无所建树。而获得成功的要素无外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其中的首要条件就是合乎时宜,也即“天时”。贤能的领导是很会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成功必备的条件的。
善于把握好时机是大智者所为,而拥有了恰当的时机往往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但另一方面,人生苦短、韶华难留。选准目标,就要锲而不舍;但若目标不适,或条件不允许,与其蹉跎岁月,还不如学会放弃。如此,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再展宏图。古代有班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现代有鲁迅弃医学文,成国民之楷模。他们都是“改换门庭”后而大放异彩的典型。可见,如果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放弃,既可谓一种理性的表现,也不失为一种豁达之举。适时的放弃,又何尝不是一种美?
造父,善驭马者也。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量马力,审其足走,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明主犹造父也,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审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