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提问的艺术
25538900000010

第10章 课堂提问的标准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师生间知识传递的最主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学方式。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这是每位教师理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问题的整体性

课堂提问要注意问题的整体性,没有对事物整体上的感知,也就无法深刻认识事物本身。而感觉是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反映事物的整体性。感知是思维的基础。语文课教学是一部大机器,而这个大机器又是由许多小系统构成的。所以,教师的教学要以单元进行或者以一篇课文作为最基本的单位,在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提问时,都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例如在教授《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教师的提问设计就应考虑它的整体性。如果不是在“作者为什么要写一夜的工作和怎样写一夜的工作”这个大问题上进行提问的整体设计的话,而是只就一些课文中的枝节提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后,不知所云,糊里糊涂,就得不到完整的印象,所学到的也不过是些零散的东西。所以说,问题的整体性关系到学生学习知识的完整性。

问题的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趣味性很重要,一堂课是否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是否兴趣浓厚与教师在课堂提问中的趣味性有关。心理学认为,内驱力的激发是很重要的,而内驱力的动机中心是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思维的强大发动机。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即便去思考了,也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思维,学生的主动性就不能充分调动起来。例如在教《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文时,教师授课时可以先出示一幅未完成的浙江双龙洞导游图,对学生们说:“我们现在学习课文,根据内容把这张游览图画好,看哪些同学画得正确,画得最好?”这一下,学生们个个都兴趣盎然,一边学习课文,一边描画起图来。实践表明,在提问中,如果把未知的因素混杂于一些熟知的因素中,必将引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既获得了知识,又得到了能力的提高。

问题的激发性

问题的激发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心理学认为,对于引起无意识的注意力,就是要增强其刺激事物的相对强度,这对我们当代课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课文中有些内容往往不被学生注意,但却是学生应该着重理解的。教师可围绕这些内容设计出一些问题,增强这些内容对学生大脑刺激的力度,以激发学生去思考。比如《将相和》的开篇第一句话“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写与不写有什么两样?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运用激发性的方法借机点拨,让学生来思考,它与“赵王接到信非常着急?有什么关系?与蔺相如“机智勇敢”的表现有什么关系?与“将相和”又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在联系课文内容的前后关系中深入思考,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内在联系。

问题的争论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问题的争论性同上面提到的的问题激发性是不同的。激发性问题是教师根据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作用是把已学或未学的知识点转变成能激起学生争论的话题,从而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而争论性问题是问题本身就已具备了争论的焦点,教师只需抓住这个焦点,设计相关问题,以增强问题之间的对比关系,以便能加强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太阳》一课时,讲读全文,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讨论题:“开头引用传说是为了说明什么?请在下面答案中选取一个,并说明理由。①说明后羿的箭法好。②说明太阳很热。③引出太阳究竟离我们有多远的问题。”问题布置以后,学生中有的说①对,有的说②对,有的说③对。这时,教师就每一种情况抽出一人,让这三人进行辩论,最后通过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这样就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得更深、更透彻,使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问题的比较性

问题的比较性是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同时,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提出的,例如《寓言三则》的教学。教师在教完这篇课文后提问:“这三则寓言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学生纷纷开动大脑,思考起了问题。相同点:①它们的体裁相同,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而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②它们的题目都是一个成语。③在叙述过程中都是先交代起因,后交代结果。不同点:①三则寓言讽刺的对象不同。②它们的写法不同。《滥竽充数》重点写人物的神情、动作。《画蛇添足》重点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买椟还珠》仅写了事情的过程,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表现细节。③《买椟还珠》还有议论性的结尾。这样训练既可以使学生的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问题的明确性

问题的明确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是教师必须注意到的,因为,不明确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定向性,失去思考的目的性,从而造成思维的混乱状态。因而,提问一定要明确,一是要抓得准,摸得透,有的放矢;二是要措辞得当,回答的范围要小,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不至于让学生产生歧义。例如一位教师教《蟋蟀的住宅》一课,教师在总结全篇课文、深化主题时问学生:“蟋蟀以那样柔弱的工具建造这样精美的住宅,靠的是什么呢?”这一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蟋蟀的勤劳和顽强的毅力。但由于问题主题表达不是很清楚,学生的思路就歪了。教师可将问题改为“以柔弱的工具建造如此精美的住宅,说明蟋蟀具有什么精神?”这样提问主题明确,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题意。

问题的联想性

问题的联想性可以起到有效地展开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其积极思维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启发可以引导思维产生一种联想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潜能,联想活动的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有位老师教完《穷人》这一课后,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文结尾桑娜拉开帐子以后,渔夫会说些什么?桑娜会说些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非常高涨,都积极寻找回答。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无形之中就得到了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