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个和尚,号圆泽,对佛学有高深的造诣,他和李源善很要好。有一天,二人一同去旅行,路过一处,看见一个孕妇在河边汲水,圆泽指着妇人对李源善说:“这个妇人怀孕已经有三年了,等待我去投胎,做她的儿子,可是我一直避着,现在看见她,没有办法再避了。三天之后,这位妇人会生个孩子,到那个时候请你到她家去看看,如果婴孩对你笑一笑,就是我了。就拿这一笑作为凭证吧!到第十三年的中秋夜,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时我们再相会罢。”他们分别后,就在这一天夜里圆泽果然死了,同时那个孕妇也生了一个男孩子。第三天,李源善照看圆泽的话,到那位妇人家里去探看,婴儿果然对他笑了一笑。等到第十三年后的中秋月夜,李源善如期到达天竺寺去寻访,刚到寺门口,就看到一个牧童在牛背上坐看唱歌,道:“三生石上旧情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现在一般人凡是比喻有特别的缘份,或朋友在一种偶然的机会里或特殊的环境中相识,成为知己,又能够帮助自己的,就以“三生有幸”来称誉。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江格尔》是蒙古族英雄史诗,主要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聚居区。多数学者认为《江格尔》最早产生于中国卫拉特蒙古部,17世纪随着卫拉特蒙古各部的迁徙,也流传于俄国、蒙古国的蒙古族中,成为跨国界的大史诗。《江格尔》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漫长,主要以口传方式流布,也有抄本和刻印本。这部史诗描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12名雄狮大将和数千名勇士为保卫宝木巴家乡而同邪恶势力进行艰苦斗争并终于取得胜利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理想和美学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阿诗玛》的传说
《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阿诗玛》以五言句传唱,其中使用了伏笔、夸张、讽刺等手法和谐音、顶针、拈连、比喻等技巧,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其作为叙事诗可讲述也可传唱,唱调有“喜调”、“老人调”、“悲调”、“哭调”、“骂调”等,传唱没有固定的场合,可在婚嫁、祭祀、葬仪、劳动、生活等多种不同场合中传唱、讲述。
“典故”的起源
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一是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例如“嫦娥奔月”;二是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例如“才高八斗”;三是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如“天女散花”。外国文学中也有典故,由于国外不像中国古代重文不重理,因此外国典故涵盖的范围更广,分类也更多。
“掌故”和“典故”的区别
掌故原来是汉代掌管礼乐的官名,后来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典故指典制和掌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掌故比典故更民间化、俚俗化、口语化;而典故更书面化、正规化,是正统文学的一个分支。我们习惯把古文中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称为典故,而把一些老人口头所述的故事,统括为掌故,掌故往往给人以长篇累牍之感,而典故则大都用很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整个故事的大概,以成语等形式流传下来。
什么是“用典”
用典又称“稽古”,在古代作品里是一种颇为常见的修辞手法。所谓用典就是运用典故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具体地说,就是把有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用在自己的作品当中。典故用得好,能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用得不好,便会把作品弄得生涩晦暗,难以理解。
“引经”与“用典”的区别
引经与用典的区别主要在于:用典是叙述一些历史事实,引经则是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或经传中的言论;用典可以是正面的事迹,也可以是反面的事迹,但引经一定是正面的言论。
“骑虎难下”的来历
东晋的时候,大臣温峤组织了一支联军去讨伐叛乱的军队。在战争的初期,有几路联军连连失利,军中粮食也快用完了。这种境况让主帅陶侃着急,他生气地对温峤说:“你动员我来时,说一切都已安排妥当,现在交战不久,军粮就快完了,如果不能马上供应军粮,我只有撤军。”温峤对陶侃说:“自古以来,要想打胜仗,首先得内部团结。现在我军虽然乏粮,处境困难,可如果马上撤军,不仅会让人耻笑我们,而且也会使叛军更加嚣张。我们目前的处境,正如骑在猛兽的身上,不把猛兽打死,怎么能够下得来呢?咱们只有一鼓作气坚持到底呀!”陶侃接受了温峤的劝说,率军奋勇杀敌,终于打败了叛军。温峤劝说陶侃的“骑猛兽安可下哉”一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骑虎难下”。表示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停下来已经不可能,因而骑虎难下也含有进退两难的意思。
“明镜高悬”的来历
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长方形铜镜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并能照出人心中的邪念。因为此镜出于秦地,故被称为“秦镜”。秦始皇得到这面宝镜后,常用它来照宫中人,一旦发现了谁心存邪念,就严厉惩处。因为此镜功能奇特,后来人们以“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明察是非,断案清明。后来,许多当官的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清正廉明,都在公堂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由于人们对“秦镜”的典故不太熟悉,所以就将“秦镜”改为“明镜”,“秦镜高悬”便演变为“明镜高悬”了。
“夜郎自大”成语的由来
古时候贵州的北部有一个名叫桐梓的县。它的东面二十里的地方,在汉朝时是夜郎国的国都所在地。夜郎在汉朝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它的国土非常小,仅有汉朝一个县的地方那么大,这个国家物产非常少,牲畜也不多。可是夜郎国的国王却非常骄傲,他认为他统治的国家很大,很富饶,当汉朝的使臣去访问的时候,他竟不知天高地厚地问:“汉朝和夜郎国哪个大?”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这“夜郎自大”,用来比喻目光短浅、见识贫乏而又自高自大。
“百尺竿头”的由来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招贤大师,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讲经,讲经完毕后,与大家谈论起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据说这就是“百尺竿头”成语的由来。
“沧海桑田”的传说
传说东汉仙人王方平在门徒蔡经家见到了仙女麻姑,发现她原来是自己的妹妹。麻姑早年在姑余山修行得道,千百年过去了,长得仍如十八九岁的姑娘,头顶盘着发鬓,秀发垂至腰际,身上的衣服光彩夺目。麻姑说:“我自从得到天命以来,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为桑田。这次去仙山蓬莱,见海水比以前浅了许多,大概又快要变成陆地丘陵了吧!”王方平笑着说:“难怪圣人说海中行路都会扬起灰。”沧海桑田指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一丘之貉”的故事
杨恽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后因向汉宣帝揭发大将霍光谋反,被封为平通侯。当时汉朝社会的贿赂风气很严重,杨恽大力革除了这些弊病,但他因此得罪了太仆戴长乐。有一次,杨恽听说匈奴的单于被人杀了,便说:“自古以来,各朝代的君王都喜欢听信小人的谗言,就像从同一个山丘里出产的貉,没有什么差别。”这话传到戴长乐的耳朵里,他连忙向汉宣帝告密。宣帝一听说杨恽把自己和历代君王比作“一丘之貉”,十分生气,就下令革去了杨恽的官职。
“狼狈为奸”的由来
狼和狈是同一类动物,传说狈是一种前腿极短的野兽,走路时必须将前爪搭在狼的身上才能行动,因此狼和狈在一起伤害其它牲畜时,狼用前腿,狈用后腿,互相结合,既跑得快,又站得高,还能攀进羊圈,叼走羊只。因此,人们以此引申成为“狼狈为奸”一词,用来比喻坏人互相勾结干坏事。
公孙子都“暗箭伤人”
有一次,郑庄公检阅部队,老将颍叔考和公孙子都为了争夺兵车吵了起来,公孙子都因此怀恨在心。后来,郑国攻打许国。在攻城的时候,颍叔考奋勇当先,爬上了城头。公孙子都眼看颍叔考就要立下大功,便抽出箭来对准颍叔考就是一箭,把老将军从城头上给射了下来。像公孙子都那样趁人不备暗放冷箭的,就叫做“暗箭伤人”。作为成语,凡是采取任何不光明的手段暗地里伺机伤害别人的,都可叫做“暗箭伤人”。
养由基“百发百中”的故事
养由基是春秋时楚国的名将,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在楚共王时,还有一个善射的人,名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靶红心。养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差不多了。”潘党不服,当即选定杨柳树上的三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顺序射去。养由基连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号叶心,第二箭中二号叶心,第三箭中三号叶心,非常准。后来人们用“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来形容射箭技术的高明。今天常用来形容神枪手的射击技术,还可以用来比喻料事必中和谋事必成。
“白面书生”的故事
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沈庆之的将军,他负责防守边疆。一次,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了,就极力阻止,皇帝觉得很烦,就找了左右两个文官来和沈庆之争辩,沈庆之无奈地对皇帝说:“大王,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一样,要讨论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工人,要问织布的事就要找织布的婢女。现在大王要去攻打其他的国家,却去找两个从来没打过仗的白面书生来商量,这场仗怎么会成功呢?”皇帝最后也没有采纳沈庆之的意见,结果打了个大败仗回来!后来,大家就用沈庆之说的“白面书生”来形容年轻没有经验的读书人,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不晓得实际应付事情的方法。
“沆瀣”是什么意思
唐代有一个叫崔沆的京官,有一年,皇帝派他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他办事认真,一丝不苟,考试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等放出金榜时,其中有个名叫崔瀣的老生被录取了。旁观者看了后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因为主考官叫崔沆,而中榜者叫崔瀣,如果把他们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崔沆瀣”,而“沆瀣”正好是夜间放屁的一种别称。由于二人一个是主考官,另一个是考生,所以人们就讥笑他们是“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这里的“座主”即主考官之意。后来,人们用“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一知半解”的由来
宋朝诗人陈师道认为苏东坡的诗作没有一点新意,开始是模仿刘禹锡,后来又仿效李太白。到了清朝乾隆御定《诗醇》时,却不同意陈师道的观点。他评论苏东坡的诗时说:“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诗作真是独立千古,不能当作一个时代一个人的诗来看,而陈师道却认为苏轼的诗开始学刘禹锡,后来学李太白,这样评价是对苏轼的诗作并不了解的缘故。”后来,人们用“一知半解”表示对问题了解得不深不透,所知道的东西并不多。
“一鸣惊人”的齐威王
春秋战国时,齐威王三年不理朝政。其他诸侯国乘机发兵进攻齐国,可齐威王仍然我行我素。有个叫淳于髡的人,自告奋勇提出来要劝谏齐威王。他给齐威王出了个谜语:“齐国有一只大鸟,它栖息在大王的宫廷好几年了,可是既不飞也不鸣,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齐威王听了他的话后,心里非常明白,于是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后,齐威王整顿国法军纪,随后带兵与各诸侯国作战。由于齐国军纪严整,士兵作战勇敢,诸侯国非常震惊,纷纷把侵占齐国的土地退回给齐国。后来,人们用“一鸣惊人”来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间却干出了惊人成绩的现象。
“一曝十寒”的由来
孟子对齐王作事没有忍耐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就对齐王说:“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放在阳光下晒一天,再放在阴寒的地方冻它十天,它哪里还活得成呢?”接着孟子又给齐王讲了个下棋的故事: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很认真地学习棋艺。而另一个却总是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后来,这两个徒弟一个棋艺很高,另一个却一直没多大进展,为什么呢?这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有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齐王听了孟子的故事感到很惭愧,从此以后便用心处理国家大事,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曝十寒”,用来比喻学习、做事没有恒心。
吕不韦“一字千金”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一部二十余万字的巨著,包括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内容。当吕不韦把这本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时说:“各方人士有谁能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就赏一千金。”可是大家都知道吕不韦是秦国有权势的人,谁敢对这部书增删一个字呀!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玑,不可多得,有时还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
韩愈“一发千钧”
韩愈因为反对迎佛骨入朝被贬到潮州,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个老和尚,后来和这位和尚往来还比较密切,因而外间的人都传说韩愈也相信佛教了。他的朋友孟郊是最信奉佛教的,听到这件事以后有点疑惑,为此特地写了一封信去问韩愈。韩愈接到孟郊的信后,知道他与和尚往来,引起了别人误会,马上回信向孟郊解释。信中有这样的话:“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共危如一发引千钧……”这是比喻一件事情,到了极危险的地步,好像一根头发,系着一千斤重的东西。现在一般人凡是遇到最危险的事情,往往就拿这句话来形容。
陶侃“兵不血刃”
东晋的屯骑校尉郭默一贯骄横跋扈,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因为泄私愤竟然杀死了平南将军刘胤。这件事暴露后,宰相王导怕朝廷无力惩处郭默,不但不向郭默问罪,反而加封郭默的官职。陶侃知道了这件事,一面上书朝廷请求讨伐郭默,一方面写信给王导,要求他采取果断措施。王导便只好派陶侃率军去讨伐郭默。郭默深知陶侃领兵作战十分厉害,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他手下的一名将领见大势已去,将他逮捕后开城门投降,陶侃不战而胜,平定了这次叛乱。现在人们用兵不血刃形容不交战就取得胜利。
“百折不挠”的桥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