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派是由老子创始的,战国前期继承老子思想的有关尹等,关尹又叫环渊,他是老子思想的直接继承人。战国中期的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关尹的思想,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名周,宋国蒙(河南商丘附近)人。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他的思想,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庄子站在没落奴隶主贵族立场上,感到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可怕的和痛苦的。他为了保全自己,竭力想逃避现实,去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精神领域里找到一种安慰。
孟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其中的孟氏之儒的代表人物就是孟轲。孟轲是战国时邹(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门下。孟子的学生整理记载他的言论,编成《孟子》一书。孟子主张政治上实行温和改良,反对激进的改革。他提出要推行“仁政”。孟子的“性善说”是他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认为人性天然就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他称为“四端”。“四端”如果发展起来,就成为“仁”、“义”、“礼”、“智”的“四德”。
自成体系的思想家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儒家八派的其中一派的创始人。荀子“重法”,却又和法家思想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例如他到实行法家政治的秦国去游历,却认为秦国“无儒”是个大缺点。可见荀子是一位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批判地吸取各家之长,自成体系的思想家。“礼治”和“法治”本来是儒、法两家对立的政治主张,但是荀子主张既“隆礼”又“重法”。他认为“礼”是根本原则,法是具体措施,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法家韩非的治国思想
战国早期的法家有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都是各国变法运动的倡导者。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是韩国人,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法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们批判儒家守旧不变的观点。韩非主张把“法”、“术”、“势”结合起来,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工具。对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韩非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的这些主张,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
《左传》
《左传》是孔子《春秋》的注书,全称《春秋左氏传》,它与另外两部注解《春秋》的书《谷梁传》和《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以前认为《左传》是春秋时鲁国人左丘明所撰。近人多认为是战国初年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料编成的。《左传》的纪事编年起自鲁隐公元年,与《春秋》相同;止于鲁悼公四年,比《春秋》多出17年。这本书对于东周王室和各主要诸侯国的盛衰兴亡以及几次大的战争,都有比较具体的记载。此外,《左传》还保存了一些夏、商、西周的事迹和传说。
《竹书纪年》和《战国策》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编年体的史书,因原本写在竹简上而得名。该书久埋地下,到公元279年有人盗挖魏襄王墓时才被发现。书上记有上起夏代,下迄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的历史。可惜此书到宋代已经散失,现在看到的是王国维编成的。《战国策》是一部关于战国时代纵横家游说故事的汇编,也有一些战国史事的记载,分国编辑,是战国时代最基本的史料。但《战国策》中夹杂有游说之士的拟说、拟作,也不能全部相信。
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出了新体诗——“楚辞”。楚辞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形式活泼多样,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篇幅和容量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任意扩充,伟大诗人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他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同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
《离骚》和《天问》的主要内容
屈原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离骚》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诗。前半部分是现实的叙述,写他改良政治的理想和遭遇。后半部分加入了许多奇特的幻想,他在风、雨、雷、电、云、月以及凤凰和龙的陪伴下,在天空中驰骋,上天入地去追求他所理想的对象,结果是失望了。《天问》是一篇奇特的长诗,屈原对于自然现象、古代遗闻、宗教信仰以及对社会的传统思想都产生了怀疑,从而发出种种疑问。通过提问,屈原尽情宣泄了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苦闷。
诸子散文的魅力
战国时代的诸子差不多都是优秀的散文家。他们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思想开阔,语言丰富,文辞多采,议论精彩。其中以孟、庄、荀、韩四家文学价值最高。诸子都善于用寓言故事阐明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如《庄子》中用河伯“望洋兴叹”的故事,讽刺见识少而又自高自大的人;《韩非子》中引用“守株待兔”的故事,讽刺政治上的保守派,文笔生动活泼,很有说服力。
战国时期的音乐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有重要发展。河南淅川县一号楚墓出土春秋末期九件编钟,每个钟能发出两个乐音,构成十三度或大三度音程,已使用七声音阶,而且十二个半音齐全,可以从宫转调,打破了过去人们认为中国只有五声音阶的说法。1978年,在湖北随县战国初年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成套乐器,有编钟、编磬和鼓、瑟等,其中编钟的发音与淅川编钟相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音乐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指南针的前身“司南”
战国末年,人们在生产实践过程发现了磁石的指南性,利用磁石的这一特性制成一种定南北的仪器,叫做“司南”。据考证,司南的样子像一把汤匙,放在刻有方位的盘子中。只要把柄轻轻转动一下,静止时长柄所指的方向便是南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后来逐步发展成指南针。
战国时代的武器装备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军队提供了新的武器装备。这主要表现在:矛、戟、剑等武器逐渐改用铁制,而且已经开始制造铁甲。战国时代各国军队都普遍装备有弩机,弩机是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装置,可以提高射程和杀伤力。秦俑坑出土的弩机数量很多,说明了在秦始皇时代更为普遍了。除了弩以外,还有公输般发明的云梯和钩拒。这些新武器的出现,对战争方式的改变,有一定的影响。
战国时代的主要兵种
奴隶社会主要的兵种是战车部队,到了战国时期,步兵和骑兵逐渐成为主要兵种,战车部队逐渐退居次要地位。步兵独立作战是从春秋时郑、晋两国为了对付戎翟开始的。战国时代各国军队的成员逐渐变成农民,步兵成为最主要的兵种。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出现在军队中,大约开始于春秋战国之交。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开始实行胡服骑射,表明骑兵正式诞生。
战国时代的战争
战国时代,各国普遍实行了郡县征兵制度,强迫农民中的壮丁当兵,各国的兵额大大增多了。如当时的秦、楚二国,各有带甲的步兵百万,车千乘,骑万匹;韩国的兵力最弱,也有兵卒三十万左右。由于军队的数量日益扩大,补充兵力比较容易,战争也就比较带有持久的、长期的性质,打起仗来往往“旷日持久”,如魏惠王包围邯郸达三年之久。而每次大战的规模更是空前,如长平之战,双方投入的兵力近百万人。
战国长城
战国中期以来,秦、赵、燕三国常受到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侵扰。这些游牧民族精于骑射,来去飘忽,战争的运动性大,因而迫使三国都在北境修筑长城。秦昭王时,修筑了秦国北部长城。赵国和燕国也都修筑了北长城。
魏国的崛起
战国初年,魏国首先成为最强盛的国家。因为三家分晋时魏分得今山西西南部的河东地区,这里生产发达,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在魏文侯时期经过李悝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从公元前413年起,魏文侯不断向秦国进攻,攻占了秦国很大的地盘,然后又灭亡了中山国,此后,魏文侯率领韩国、赵国大败齐军,三国的声威一时大振。到了魏武侯时,他们又向南发展,取得了郑、宋、楚三国间的大块土地。公元前391年,魏赵韩联军大败楚军,侵占了楚国很多地盘。
诸侯领袖魏惠王
魏国强盛后,引起当时它的盟国韩国、赵国的不安。公元前369年,魏惠王即位,韩、赵进行武装干涉。被魏惠王打退。这时,秦国已经开始强大。公元前364年,秦国攻打魏国,在石门(山西运城西南)一战中杀死了六万魏军。两年后,秦又攻占了魏国的庞城(陕西韩城县南)。当时,齐桓公也摆脱了魏国的羁绊,并且要一些诸侯向自己贡献礼物,开始和魏国争夺领导权。魏惠王为了巩固自己的霸业采取了迁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团结赵、韩并修筑长城对秦国采取守势等措施,加强了国力。公元前356年,鲁、宋、卫、韩的国君都到魏国去朝见魏惠王,继文侯、武侯之后,魏惠王又成为诸侯的领袖了。
孙膑“围魏救赵”
齐国在齐威王进行改革以后,国力迅速强盛,成为魏国霸业的竞争者,同时,赵国不愿受到魏国控制,于是齐、赵两国就联合起来了。公元前354年,赵国迫使卫国屈服称臣,于是魏国起兵伐赵,最终攻破了赵国都城邯郸。当邯郸告急的时候,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救赵。孙膑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袭击魏都大梁,迫使魏军回兵自救,在桂陵(河南长垣县西南)遭到齐军的阻击,魏军大败。但是,魏国毕竟实力雄厚。公元前352年,魏国联合韩国在襄陵打败了齐、宋、卫的联军。
魏国霸业的发展
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的时候,秦乘魏国用全力在东方和齐赵争斗之机,向魏进攻。因为没有力量在东西两线同时进行战争,魏把邯郸归还赵国,同齐、赵妥协,开始集中力量对付西边的秦国。公元前350年,魏向秦反攻,收复了失地。后来经过商鞅的协调活动,秦孝公和魏惠王讲和。魏、齐、赵、秦间展开的长达五年的混战,虽然让魏国吃了不少亏,但霸业仍然得到了发展。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了逢泽之会,有十二个诸侯国参加了会盟,会后还一同去朝见了周天子。
马陵之战
魏国的强大,引起了同盟韩国的恐惧,于是韩国和齐国在共同反对逢泽之会的条件下亲近起来。公元前342年,魏惠王派兵大举攻韩,韩向齐求救。齐派田忌等为将,孙膑为军师,起兵攻魏救韩。魏惠王也派庞涓、太子申为将,带十万大军应战。两军相持一年之久。最后,孙膑利用庞涓轻敌的弱点,以逐日减灶的办法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魏军追击。当魏军追到马陵(河北大名东南)时,被齐军包围,十万魏军被歼灭,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接着齐、秦、赵从三面夹攻魏国,秦国的商鞅也在公元前340年大破魏军。在接连不断的沉重打击下,魏国最终丧失了霸主地位。
“合纵连横”
自魏国削弱后,出现了秦、齐两大强国东西对峙的形势。这时各大国陆续称王,连名义上的周天子也踢开了,作为缓冲地带的小国大量消失,大国领土直接连接起来,于是大国之间的冲突更加剧烈。秦、齐两大强国彼此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其他国家也分成了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两派,从而展开了合纵连横的活动。所谓合纵连横,从地域上来说,原是以韩、赵、魏为主,北连燕,南连楚,南北相连为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相连为横。合纵既可以对秦,也可以对齐,连横既可以连秦,也可以连齐,直到长平之战以后,合纵连横变成了合纵是六国并力抵抗强秦,连横是六国分别投降秦国的意思了。
魏国“连横”策略的失败
魏惠王因为受到齐、楚的打击,不得不采用秦相张仪的魏与秦、韩联合攻击齐、楚的“连横”策略,公元前322年,起用张仪为魏相。魏惠王不肯听张仪的话,秦国就出兵攻占了魏国的曲沃(山西闻喜县东)、平周(山西介休县西)两地。这对其他各国威胁很大,因而齐、楚、燕、赵、韩五国就出来支持公孙衍的“合纵”策略。公元前319年魏国改用公孙衍为相,把张仪赶回了秦国。
魏国合纵结盟的失败
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发起“合纵”运动,联合东方各国,攻打秦国。这一次合纵攻秦,参加的有魏、赵、韩、燕、楚五国。当时曾推楚怀王为纵长,实际只有韩、赵、魏三国和秦交战。公元前317年,秦大败三国联军,以后秦不断进攻三晋,迫使韩国屈服,魏国的内政也受到秦国的干预。
秦灭巴、蜀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起兵伐蜀,把蜀国灭亡了,接着又灭掉了巴国。当秦国在西方扩充实力的时候,齐国也在东方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这时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发兵干涉,仅五十天就攻下了燕国国都。但由于齐军过于残暴,遭到燕国人民坚决反抗,迫使齐国不得不由燕国撤退。同时,齐又和楚结盟,互相支援,更加强了齐国和秦争雄的力量。
楚国的衰落
楚国联齐抗秦,使秦国的发展大受影响。于是秦国派张仪入楚游说。张仪首先收买了楚国的旧贵族,许诺以六百里土地为代价,让楚与齐断绝关系。当楚国派人向秦讨取土地时,秦国拒绝。楚怀王大怒,在公元前312年发兵攻秦,秦军在丹阳(河南丹水北岸)大败楚军。秦军进而占领楚的汉中。不久,秦、楚在蓝田发生大战,楚又大败。由于楚国背叛了齐国,公元前301年,齐、魏、韩三国联军又进攻楚国,大败楚军并占领了不少土地,楚国势力被大大削弱。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公元前294年,秦开始向韩进攻,韩、魏两国联合抵抗秦国,被秦将白起打得大败,一下消灭了韩、魏联军24万多人。当秦、齐进行剧烈争夺的时候,赵国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赵国东面有东胡,西边有林胡、楼烦,“三胡”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善于骑马射箭。赵武灵王为了对付东胡、林胡、楼烦,不得不抛弃传统的车战,学习对手的长处。公元前307年开始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部队,赵国从此迅速强盛起来。
五国联军攻齐
燕国自从燕昭王即位后,改革政治,君臣奋发图强,使得国家富强起来。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于公元前284年,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向齐进攻,攻下了齐国首都临淄。六个月之间又攻下齐国七十多城,只有两城未能攻下。后来燕昭王死,他儿子惠王即位。因为燕惠王疑忌乐毅,便叫骑劫代替了乐毅,骑劫放纵燕军残害齐军的投降部队,甚至掘坟焚尸,激起齐国人民的极大愤恨。齐将田单用“火牛阵”夜袭燕军,杀了骑劫,乘胜收回大片失地,使齐国转危为安。但齐国从此一蹶不振,秦、齐对峙的局面也就被打破了。
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