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历史常识书
26310300000003

第3章 上古史(2)

苏美尔人是最早的记录天文学现象的人,他们按照月亮的盈亏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54天,同时设闰月调整阴历阳历之间的差别。到公元前7世纪,又形成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苏美尔人创造了10进位制和60进位制,我们今天度量时间用小时、分、秒,以及把一圆周分为360度,都是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成果。他们的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也多是60进位。古希腊、罗马都采用了这里的一些重量单位,欧洲有的地方甚至一直沿用到18世纪。因此苏美尔人被认为是早期最有创造性和发明精神的人类。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早在公元前4000年发明的,最早这种文字是象形文字,如果要表示复杂的意义,就用两个符号合在一起,例如“天”加“水”就是表示“下雨”;“眼”加“水”就是“哭”等。后来又发展可以用一个符号代表多种意义,例如,“足”又可表示“行走”、“站立”等,这就是表意符号。再到后来,一个符号也可以表示一个声音,例如“星”这个楔形字,在苏美尔语里发“嗯”音,如果用来表示发音的话,就与原来的“星”这个词的含义没有关系了,只表示发音,这就是表音符号。为了表示有关的楔形字应该表示什么意思和发什么音,苏美尔人又发明了部首文字。比如,如果一个人名之前加上一个特殊符号,就表示这是一个男人的名字。

泥版文书

苏美尔人当时还不懂得造纸。他们用粘土做成长方形的泥版,用芦苇或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在上面刻上字,然后把泥版晾干或者用火烤干。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泥版文书。一开始,苏美尔人的泥版是圆形或者角椎形的,不便于书写和存放,后来苏美尔人便将泥版改为方形的。由于苏美尔人用的是芦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的“笔”,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这也就是“楔形文字”名称的由来。

苏美尔王国的灭亡

苏美尔人是世界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开创者,大约公元前5000年左右,苏美尔就有了最早的城市埃利都,当时人口约4500人。随后苏美尔进入了国家萌生和城邦形成时期。公元前3000年初期,苏美尔人建立了若干奴隶制小城邦。公元前24世纪中期,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征服广大地区,定都于乌鲁克,后为阿卡德王国所灭。公元前22世纪苏美尔人再度兴起,建立乌尔第三王朝,统治近百年。公元前2006年,埃兰人和阿摩利人联合剿灭了苏美尔。

《吉尔伽美什》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创作是十分丰富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吉尔伽美什》。早在四千多年前它就已在苏美尔人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史诗巨著。《吉尔伽美什》通过比较原始的但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同自然暴力和社会暴力斗争的某种情景,颂扬了为民建立功勋的思想和英雄行为,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认识意义,是两河流域的早期人类留下的文学珍宝。

阿卡德之王萨尔贡

阿卡德位于亚述西南和苏美尔以南,约在公元前2371年,萨尔贡建立的王国定都阿卡德,阿卡德就是后来的巴比伦城。“萨尔贡”一词在阿卡德语中意为“真正的王”。他登基后,建立起了一支庞大精悍的常备军,这支由5400名精壮士兵组成的军队直接归他指挥,以这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为核心,萨尔贡发动了34场对外战争。将苏美尔各地都归入了阿卡德王国的版图。公元前2191年,阿卡德被重新复兴的苏美尔人所灭。

埃勃拉古国

1964年,意大利考古学家在叙利亚找到了一座以前不为人知的王国都城——埃勃拉。从考古发掘出土的资料来看,约公元前4000年这里已有原始先民定居,到公元前2900年左右埃勃拉已是西亚比较强盛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是以埃勃拉都城为中心联合附近一些村庄和城镇而形成的,故有学者称之为“城邦国家”。据估计,当时埃勃拉都城里聚居着约3万居民,整个埃勃拉王国鼎盛时期人口约20万~30万,是古代西亚城邦国家中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当埃勃拉王国称雄于世的时候,两河流域另一个奴隶制国家阿卡德王国也强盛起来,他们征服了埃勃拉王国,并将埃勃拉城焚毁殆尽。

传说中的“伊甸园”

古巴比伦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在《圣经》里被称为“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这平原上发展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巴比伦王国在汉穆拉比统治时期达到极盛,但是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

汉穆拉比法典

1901年,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中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将三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碑。这个石碑上的文字就是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这部“石柱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法典。汉穆拉比法典一共有约8000字,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地位等条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这部法典的很多条文是用来处理自由民的内部关系的。处理的原则就是“以牙抵牙,以眼还眼”。

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是古代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帝国之一。它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北部,兴起于公元前8世纪,历时不到100年。在亚述崛起过程中,渐渐地把自己变成一架庞大的战争机器。大约从公元前9世纪起,亚述人开始大量铸造铁制的兵器,建立了常备军,发明了投石机和冲城器等攻城器械,并组建了多种专业兵种。从公元前746年起,亚述向南摧垮了巴比伦,向西征服了叙利亚,攻陷了历史名城大马士革,又先后消灭了以色列、埃及,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大帝国。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和米底联军攻陷了亚述帝国都城尼尼微,亚述帝国从此灭亡。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巴尼拔是亚述帝国最后一个伟大的君主,号称“万王之王”。他是一位尊崇文化、博学多才、爱书入迷的国王。他在首都尼尼微的王宫内建立了一所大型图书馆,所收泥版文献一度达25万块以上。亚述王朝覆灭时,由于泥版图书的特殊性,这里的书没有毁于战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为后人了解亚述帝国乃至整个亚述和巴比伦文明提供了钥匙。尤其珍贵的是,在文学类泥版中,这里藏有世界史上第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现在,在英国不列颠博物院保存着两万多块巴尼拔图书馆的泥版。

新巴比伦王国的崛起

迦勒底人原居波斯湾沿海地区,公元前626年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因迦勒底人一向以古巴比伦的继承者自居,故新建的国家称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和米底共同灭亡亚述后,占领了两河流域南部的大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北部。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巴勒斯坦,迫使犹太国称臣纳贡。公元前586年,尼布甲尼撤二世再攻投靠埃及的犹太人,攻陷耶路撒冷后,拆除城墙,焚毁神庙,灭犹太国,并将犹太王国的大部分臣民掳至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巴比伦之囚”。

巴比伦“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取悦其皇后而修建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的新巴比伦国势极盛,新扩建的巴比伦城,雄伟壮丽。在皇宫中筑起的“空中花园”底部呈正方形,边长120米,高达25米,可拾级而上,最上层遍种奇花异木。花园中有一根空心柱子从底部直通顶上,内有提水装置,可将水抽至顶部,浇灌花园。这座名园被悠久岁月的风尘涤荡无余,我们只能根据古代作家的零星记叙,想象它当年的风采。

新巴比伦王朝的灭亡

新巴比伦是个短命的王朝,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国势很快衰落,公元前538年被波斯人轻而易举地攻占了。新巴比伦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的最后阶段,它的灭亡,标志着两河流域独自发展历史的终结。新巴比伦的宗教主要是拜星教,这一特点也促成了迦勒底人的天文学兴趣,使他们成为历史上最有才能的天文学家。另外,新巴比伦城的建设体现了壮观的艺术风格,而文学则缺乏独创性,古巴比伦的著作广泛抄写和重编,很少有新添的内容。

宗教文化的创建者闪米特人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是闪米特人,又称闪族人。闪米特人的概念来自古希伯莱人在《圣经》中对各种族来由的记载,他们认为自己是诺亚的儿子闪的子孙,闪的儿子以栏、亚述、亚法撒、路德与亚兰,被认为是亚述人、巴比伦人、迦勒底人、希伯莱人与阿拉姆人的祖先。而他们的敌人则是诺亚的另一个儿子含的后代,包括迦南人与阿摩利人。西方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源出闪族。创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希伯来人和首传伊斯兰教的古来氏人都是闪米特人的后裔。其中,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与基督教的《圣经》旧约部分都是以闪族语系的语言写成的。

闪米特人的后裔

公元前3000年初,闪米特人按语言明显分为东、西两大支。东闪米特人的代表是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西闪米特人又分三个分支:其中西北的一支包括腓尼基人、犹太人;中部的一支就是阿拉伯人;南部的一支于7世纪到达了非洲,成为了今埃塞俄比亚闪米特各族的祖先。

希伯来人的起源

希伯来人是现代犹太人和以色列人的祖先,他们的故乡是阿拉伯沙漠,最早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西部。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有一群希伯来人在亚伯拉罕的率领下迁居于两河流域的西部地区。亚伯拉罕是《圣经》中的犹太人始祖,据《创世纪》记载,他是诺亚长子闪的后代。亚伯拉罕之后,他的孙子雅各带领人们向西迁,入居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原来的居民为迦南人,希伯来人征服他们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希伯来人的民族国家诞生了。

“圣城”耶路撒冷

扫罗是以色列犹太人进入王国时代的第一王,他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同腓力斯丁人作战,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这使他在多数以色列犹太部落中获得承认,但犹太首领大卫与扫罗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以后率军背叛了扫罗,投靠了腓力斯丁人,使扫罗在战争中惨败,扫罗及其3个儿子也死在军中。大卫打败了扫罗以后,依靠腓力斯丁人统一了以色列和犹太人。后来他又开始同腓力斯丁人进行战争,将他们赶出了以色列犹太国家,又从迦南人手中夺取了耶路撒冷,将首都定于此城,从此,耶路撒冷就成了以色列犹太人的圣城。

以色列王国

大卫的继位者是其儿子所罗门。公元前935年所罗门王一死,他的王国就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北方10个部落脱离出去之后,称以色列王国;南方两个部落称犹太王国。两个小国苟延残喘了200多年。世界上大概没有什么民族的命运会像以色列或犹太民族那样悲惨。巴勒斯坦地处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以色列犹太人的国家先后与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这些强大国家为邻,饱尝了强权国家的威胁与蹂躏。

第一次犹太战争

公元前63年,犹太处于罗马人的残酷统治之下。公元66~70年,犹太人发起大暴动,史称“第一次犹太战争”,结果耶路撒冷被攻陷。犹太人国家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当时,犹太人民组成了“古拉德”(奋锐党)和“西卡里”(短刀党),焚毁了藏在耶路撒冷圣殿里的债务账册,消灭了耶路撒冷的罗马驻军。后来,罗马皇帝尼禄派兵前往镇压,起义失败后,大批犹太人被卖为奴隶或流亡他乡,在此之前,许多犹太人为躲避灾难就已经流入各个地方,他们在新的环境中迅速接受外国的影响,同时也传播着自己的文化,对犹太人的历史乃至世界以后的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犹太教的产生

“巴比伦之囚”时期是希伯莱人宗教发展的成熟期,囚禁于巴比伦的犹太人,非常思念故土,渴望返回家园。他们在绝望之中,祈求能出现一个个“救世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愿望。当时,一位先知在被囚的犹太人中间宣传:犹太将在“救世主”耶和华的神权之下复兴。后来,波斯居鲁士大帝灭掉新巴比伦,将被囚的犹太人送归故土后,耶和华开始成为犹太人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真神,犹太教从此产生。犹太教的经典是《圣经·旧约》,它是一部犹太民族的历史,同时也是犹太民族最引以自豪的文学作品。

《圣经·旧约》

《圣经》是由66本不同的书卷所组成的合集。全本《圣经》分为两个部分:即《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前者简称《旧约》,后者简称《新约》。《旧约》共有39卷,包括摩西五经、历史书、诗歌与先知书。在《圣经·旧约》里,犹太人撰写了自己的历史,用他们的看法,讲述了自己与埃及人、迦南人、巴比伦人的经历和故事,实际上就是一部犹太人的历史书。

波斯“万王之王”

波斯位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在波斯帝国兴起前,伊朗高原先后出现过埃兰和米底两个国家。公元前7世纪后期,米底和巴比伦结成同盟,灭亡了亚述帝国。公元前553年,阿契美尼德家族出身的波斯贵族居鲁士二世统一了波斯各部落,推翻了米底王国的统治,建立起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年,居鲁士二世成为波斯王。公元前539年,居鲁士率波斯大军攻占巴比伦。他下令修复巴比伦、亚述以及犹太的神庙,巴比伦也成为他的行宫之一,他接受尊号为“巴比伦之王,万王之王”。公元前529年,居鲁士出征中亚的游牧部落,战败被杀。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覆灭

波斯王居鲁士死后,他的儿子冈比西斯即位,继续执行扩张政策。公元前525年,他征服了埃及,并分兵西攻利比亚,南击努比亚。就在冈比西斯远征在外的时候,被征服的西亚各地纷纷爆发了反波斯的起义,波斯本土也发生政变。冈比西斯匆匆回国,途中死于叙利亚。以后,居鲁士的女婿大流士粉碎了国内的政变,登上王位,称大流士一世。随后,他亲率大军平定了起义的西亚各国,俘虏了九个国王,重新确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统治。阿契美尼德王朝还有两位大流士,大流士二世和末代皇帝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三世被亚历山大大帝击败身亡,而后波斯被希腊灭亡。

贝希斯敦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