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夺取王位后,曾两次爆发反对他的起义,大流士残酷地镇压了这些起义。这个过程被用三种语言:古波斯语、阿卡德语巴比伦方言和古埃兰语刻在贝希斯敦山崖上,被称之为《贝希斯敦铭文》。1836年,一名英国学者解读了《贝希斯敦铭文》的一部分,打开了破解楔形文字的大门,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西亚古代文明宝库提供了钥匙。
拜火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波斯民族文化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宗教。传说该教由古波斯人琐罗亚斯德所创,因而得名。该教在公元前世纪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时被尊为波斯国教。它的教义是一种宗教二元论,认为世界是由善恶两个对立的神主宰的,一个是善和光明之神,另一个是恶与黑暗之神。火是善和光明的象征,因此以礼拜“圣火”为主要仪式。琐罗亚斯德教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称为拜火教或祆教。
阿拉伯数学家花刺子密
从一数到十,最方便的记录方法是使用阿拉伯数字。这种奇妙的数字是聪明的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从印度人那儿吸收,并将之介绍到西方与东方的,同时,这些穆斯林还向世界推广了数字“0”和十进制。正是借助了阿拉伯数学家花刺子密的《印度计算法》一书,这种对世界产生难以估量影响的奇妙数字才为世人了解并接受。另外,花刺子密的代数学著作《算术和代数论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代数学的专著,此书的拉丁文译本直至文艺复兴时期还作为教科书在欧洲的大学中被广泛使用。
“哈拉巴文化”
1922年,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突然发现了哈拉巴文化遗址,这一发现把印度的历史整整提前了1500年左右。哈拉巴文化大致在公元前3000~前1750年,其文明昌盛期已进入奴隶制发展阶段,与同期的埃及、两河流域水平相当。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规模都相当大。街道布局整齐,纵横相交。房屋一般用砖建造,有的包括许多大厅和房间,还有两层建筑,并有良好的排水设备。存留于各种石器、陶器、象牙制的印章上的文字符号有象形的、也有用方、圆等几何图案组成的,至今尚未成功释读。所以关于印度河文明来源与消逝之谜,也一直成为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谜。
什么是“吠陀”?
“吠陀”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它包括很多具体的经典,通常的说法包括“四吠陀”,分别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印度的种姓制度
在吠陀时代,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化,印度形成了两种日后成为其民族特色的体制,即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吠陀时代的“瓦尔那”,原指不同人种和社会集团,后来逐渐用来表示社会等级。印度“瓦尔那”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由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贵族组成,刹帝利是由王族和军事行政贵族集团组成,吠舍是养活整个社会的工农劳动群众,首陀罗指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老的宗教。它是在雅利安人原始的自然崇拜基础上由祭司加以系统化而形成的,相传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以《吠陀》为最古的经典,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为三大主神。婆罗门教认为梵天是创造之神,世界最高的主宰,世界万物不过是梵天的化身。婆罗门教宣扬:神用口、臂、腿、脚分别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他们天生就不平等,因此,婆罗门教是维护种姓制度的工具。4世纪前后,婆罗门吸收了佛教、耆那教等教义和民间信仰,演化成了印度教。
雅利安人
雅利安一词源自梵文,意为“高贵”。雅利安人是指史前时期居住在今伊朗和印度北部的一个民族。公元前3000年,雅利安人还是一个部落联盟,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为了寻找新的水源和牧场,雅利安人各部落开始不断向外迁徙,向西进入欧洲大部分地区,向东深入欧亚的腹地,向南则伸入西亚和南亚,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游牧部落迁徙浪潮。18世纪,欧洲语言学界发现梵语同希腊语、拉丁语、克尔特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等有共同点后,即用“雅利安语”一词概括这些语言,后来成了德国纳粹施行种族主义政策的一个借口。
释迦牟尼与佛教
乔达摩·悉达多原本是位于今天印度、尼泊尔交界处的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当他29岁时,突然离开宫廷出门修行。当时有志探讨哲理的青年人,往往采取自行流放式的修行途径。他们认为,人人都可出家,自立宗派,以求解脱,时人称为“沙门思潮”。据佛传所述,乔达摩·悉达多经过长期而曲折的历程终于悟道,而后建立佛教,广收门徒,被门人奉为“佛陀”,也就是“觉悟者”的意思。释迦牟尼是他成道以后所获的称号,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教产生的根源
佛教是印度古代社会上人们反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的产物。释迦牟尼去世时,佛教团体已初具规模,并且规定在家修行的普通信徒只要表示皈依佛法,接济僧众,实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即可,这大大方便了佛教在群众中的流行,最终冲出国界弘扬天下,变成世界性的宗教。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主张“众生平等”。
印度“孔雀王朝”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是印度次大陆的列国时代。根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次大陆北部有16大国。列国之间不断发生兼并战争,在战争中出现了伽尸、居萨罗、摩揭陀等几个强国。后来摩揭陀越来越强大,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逐渐发展为统一次大陆的大帝国。大约公元前324年,旃荼罗笈多(月护王)在西北印度自立为王,整个北印度在旃荼罗笈多的统治下基本统一。旃荼罗笈多利用人民的力量成为新王朝统治者,因其出身于豢养孔雀的家族,故此王朝被称为孔雀王朝。
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约公元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据说,阿育王即位初期是个暴君,后来由于在征战时亲眼目睹了大量屠杀的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而采用佛法征服,后来还成为了佛教的护法。为了推广佛教,同时为了要求人们遵守理法,阿育王在国内建立了许多石柱,刻上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孝敬父母,为人诚实等内容。阿育王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长达41年时间。
古印度人的历史贡献
古代印度人将1年定为12月,每月定为30日,每年360日,所余差额用增置闰月的方法来弥补。在数学上,印度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又加上1个“0”,并提出了数字按位计值的方法。为了建筑祭坛,印度人民很早就学会了测量土地面积以及画出种种几何图形,并列出了最早的三角函数表。此外,印度人民在农业、畜牧业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为世界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遗产。
爱琴文明
公元前3000年代初,希腊爱琴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年则为中、晚期青铜时代,先在克里特、后在希腊半岛出现了最早的文明和国家,统称爱琴文明。自此,古代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公元前20~前12世纪被称为爱琴文明或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11~9世纪被称为荷马时代;公元前8~6世纪被称为古风时代;公元前前5~4世纪中期被称为古典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前34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早期爱琴文明的两大文化之一。产生于爱琴海南部的克里特岛,它是希腊最大也是离本土最远的一个海岛。公元前3000年,这里进入金石并用时代。公元前2100年,进入青铜时代,出现了城郭宫室。大约公元前16世纪左右,克里特以岛北边的克诺索斯为中心实现了统一。此时克里特的青铜制作、金银工艺、制陶以及造船等手工业都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出现了线形文字A。克里特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遭到破坏,此后,爱琴文明的中心转到了迈锡尼。
迈锡尼文明
古希腊早期爱琴文明的两大文化之一。迈锡尼文明是指南希腊的迈锡尼等早期城邦文明。迈锡尼文明是希腊语人的一支——阿卡亚人创造的,其时约为公元前1500~前1200年。迈锡尼文明的特点是墓地文化,现代发掘出的青铜武器和工艺品都极精美,这里出现的线型文字被称为线形文字B。迈锡尼一度很强大,曾攻打过埃及和赫梯。公元前13世纪又进攻欧亚交界的特洛伊,即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南下,迈锡尼文明毁灭,希腊历史进入荷马时代。
希腊神话时代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象力。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想象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所以人们又把公元前10~前2世纪的七八个世纪间称为“神话时代”。
希腊十二大神
希腊神话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13大神,分别是众神之主宙斯,天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冥王哈得斯,智慧女神雅典娜,射术、艺术和光明神阿波罗,助产、狩猎与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美与爱女神阿佛洛狄忒,战神阿瑞斯,火与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诸神的传令官赫尔墨斯,农事和丰产女神德墨忒尔,酒神狄俄尼索斯。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神统体系。
希腊的“英雄传说”
古希腊除了神的故事以外,还有许多半人半神的“英雄”的传说。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最著名的传说有荷马史诗中描述的阿基里斯、赫克托耳、阿迦门农以及赫拉克勒斯、忒修斯、珀修斯、伊阿宋等。
荷马时代
荷马时代又称黑暗时代或军事民主制时代,因荷马史诗《奥德塞》和《伊利亚特》反映了迈锡尼文明结束,一直到希腊城邦形成以前这一段时期的社会状况,因而历史学家把这一段时期称为荷马时代。荷马时代初期,战争导致生产衰退,人烟稀少。与迈锡尼文明相比,无论是生产工艺还是商业发展水平都显示出倒退和下降的迹象。但是到了荷马时代结束时,希腊各地已经普遍建立起了古典城邦。
“特洛伊”战争
特洛伊战争是迈锡尼文化时代末期希腊人与小亚细亚西海岸(今土耳其地区)的特洛伊城邦之间的一场战争。据古希腊神话称,特洛伊的第一位国王是丢克,传至国王普里阿摩时,王国兴盛富饶。其子帕里斯在出使希腊的途中,拐走了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于是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为统帅的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阿伽门农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迈锡尼国王,与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是亲兄弟。他连续围攻9年不下,最后采纳奥德修斯的计策,将一批精兵藏在一头大木马腹内,放在城外,然后佯装退兵。特洛伊人遂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搬进城内。到了夜间,木马腹内的希腊人偷偷遣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终于攻下了特洛伊城。
荷马史诗
盲诗人荷马是传说中的人物,他的生卒年代和出生地点都无法确定。这两篇史诗是否为他所作,也是文学史上争论很多的问题。一般认为史诗最初是口头流传的民间歌谣,经过后人的加工,逐渐成为了叙事诗,到公元前8世纪前后才整理定型,成为独具风格的史诗,荷马可能就是让史诗最后定型的诗人。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构成,《伊利亚特》叙述的是特洛伊战争第十年的一个片段。《奥德赛》则叙说了在特洛伊战争胜利后,奥德修斯历尽艰险重返家园的故事。
希腊猛将阿基里斯
阿基里斯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的第一勇将,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主要人物,相传幼时他的母亲——海神之女提蒂斯用琼浆擦其身并放在火中锻炼,又浸入界河洗涤,使他刀箭不能入。但在洗涤时其母捏住的脚跟未沾上圣水,所以这里成了他致命的弱点。阿基里斯生性勇猛异常,少年时即能杀死狮兽,能追逐奔跑的麋鹿,故有“快腿阿基里斯”之称。他参加了阿伽门农领导的特洛伊战争,最终他杀死了特洛伊城主将赫克托耳,扭转了战局,但最后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射中脚踵而死。后人用“阿基里斯的脚踵”这句成语来比喻一个人致命的弱点。
奥德修斯
奥德修斯是荷马史诗《奥德赛》里的主角,他是伊萨卡岛的国王,在罗马神话和传统文学中,他被称为尤利西斯。在特洛伊战争开战前,他的儿子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因此他不愿意加入希腊联军,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来找他时,他装疯,在地里倒着犁地。阿伽门农把他儿子放在犁下,为免伤害儿子,奥德修斯只得加入这场战争。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历尽艰险回国,并重新当上了国王。他年老时仍重新出海去探索,从此不知所终。《奥德赛》主要讲述的就是他从特洛伊回国途中以及回家之后发生的故事。
“小国寡民”的古希腊
古希腊在地理上其实是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它比现今的希腊要大得多,是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西岸的众多奴隶制城邦的总称。古希腊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国家,而是由大大小小的奴隶制城邦所组成的集合体。在当时,即使是大一点的城邦,面积也不过在3000到8000平方千米,人口约20万至30万人,而小的城邦,面积就仅有100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人左右,具有典型小国寡民的特点。更为奇特的是,希腊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而没能形成统一的帝国。
“大殖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