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26344700000025

第25章 经济不玩过山车

到过游乐场的人大多玩过过山车,一会儿猛冲上去,一会儿又狂掉下来,十分刺激。经济有时也像过山车,一会儿迅速扩张极其繁荣,一会儿急剧收缩严重衰退。经济学家把经济中类似过山车的这种现象称为经济周期。不过,这种过山车可不好玩。经济学家追求的不是过山车式的忽上忽下,而是一种稳定状态。寻找经济波动原因,找出稳定之路,正是经济学家的任务。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扩张与衰退的交替。这种交替称为周期,实际上并没有规律,也难以作准确的预测。经济活动的最高点称为顶点,是经济的极盛时期,但这个顶点也是经济向下的转折点,经济由此进入衰退。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是经济的最低时期,但这个谷底也是经济向上的转折点,经济由此进入扩张。从一个顶点到另一个顶点(或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个周期。但每个周期有多长,扩张多长时间,衰退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出现顶点或谷底并没有规律可寻,也难以预期。

自从进入市场经济,经济周期就出现了。早在19世纪,经济学家就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进行了研究。所提出的理论不下几十种。战后经济周期仍然存在,尽管波动程度不像战前那样严重,但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仍不可忽视。所以,经济周期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十分重要。

不同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周期理论,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类认为经济周期的原因在经济体系内,是由于市场机制调节的不完善性引起的,称为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另一类认为经济周期的原因在经济体系之外,是由于外部冲击引起的,称为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主义者强调的是内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总需求的波动引起了经济周期。在总需求中,消费是稳定的,政府购买可以人为决定(财政政策决定),净出口在经济中微不足道,因此,引起总需求波动的关键因素是投资。比如说,由于某种因素使企业对未来充满信心,并增加投资,扩张就开始了。投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又进一步引起投资增加(这种情况称为加速数效应)。投资增加与国民收入增加互相促进,经济进入扩张与繁荣。但这种繁荣有一个最高限度——顶点。在达到顶点时,或者受到资源条件限制,或者人们的预期会由乐观转为悲观。这时投资减少,衰退就开始了。投资减少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成倍减少。国民收入减少又通过加速数效应引起投资减少。经济下降至谷底,然后再开始另一次周期。投资与国民收入的互动是由市场规律引起的。所以,经济周期的原因是内生的。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来自外部冲击,例如,石油价格变动或技术进步引起的生产率变动。根据这种解释,如果没有外部冲击,经济在市场机制调节之下可以平稳运行。但某种难以预测的外部冲击会打破这种稳定状态。例如,如果技术进步实现了某种突破(比如说生物工程突破),这就提高了生产率,引起投资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经济进入扩张阶段。当这种新技术普及之后,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增长停滞,经济进入衰退。只有再出现新的技术突破,经济才会再次扩张。新技术的突破不会连续不断有规律地出现,经济周期也就无规律可循了。

各种不同的理论都能解释一些不同的经济周期现象,但至今为止并没有一种公认的唯一正确的理论。看来各种经济周期理论是互相补充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

然而不同的理论得出的平稳经济周期的方法不同。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周期是市场机制的调节所引起的,说明了市场机制本身的不完善性。如果让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经济出现过山车式的波动就是必然的。尽管从长期来看,经济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恢复充分就业均衡,但在短期中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并不小,而且所谓短期也要好几年。因此,政府要用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实现经济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也称为平稳经济周期的政策。这种政策就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认为外部冲击引起经济周期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周期并不是市场机制调节引起的。相反,这种波动要由市场机制来平缓。例如,技术进步引起投资增加,这样,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物价水平上升,经济进入扩张阶段。但物价水平上升又引起工资增加,工资增加提高了成本,企业减少生产,经济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物价水平也下降。市场会对各种外部冲击做适当的反应,并使经济恢复稳定。这正是市场机制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反,如果政府干预经济,这种干预往往会成为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来源,即成为引起经济周期的外部冲击。

经济不玩过山车是所有经济学家的愿望。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点上有分歧。就现实来看,还没有哪一个政府完全放弃对经济的调节,即使以自由主义标榜的小布什政府,上台伊始就着手减税。因为尽管波动只发生在短期内,但几年的短期也足以给经济带来不利的后果,并使连选连任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