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意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2635200000072

第72章 世界著名商帮的生意智慧(6)

不择手段地猎取情报和信息,是日本商人惯用的手段,他们就像那人见人厌的章鱼,将触角伸向全世界,形成了一个无形的情报网络。我国曾因此蒙受过重大经济损失。几个日本客商在参观安徽某宣纸厂时,窃取了我国这一被奉为“文房四宝”之一的传统产品的生产技艺。此种行为实在可恨!

谈判策略

谈判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需要你是个多面手,除了外在形象魅力和自身内在素质外,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技巧,不然将以失败而告终。日本商人在谈判的时候都表现得彬彬有札。然而,这种礼,礼中藏“刀”,他们用尽所有伎俩以求达到他们的目的。

有经验的谈判老手们发现,日本人善于“随机应变”,手段多样,令人防不胜防。研究日本问题的专家们把他们谈判风格、方式和最基本的招数,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拖延战术是日本商人惯用的“手段”。为此,在谈判之前他们总是不择手段地摸清对方的日程安排。他们想利用“任何成交总比不成交好”这种属于商人的普通心理,以便争取到对自己有利的谈判结果。

抛砖引玉。在正式谈判之前,他们会安排一些社交活动,目的是要摸清对方的底细和可靠程度。这种场合,日本人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和真诚。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聚会,实际上是一种策略。

虚假的“巨大牺牲”,也就是“苦肉计”。日本人谈判中的让步,是他们谈判风格、谈判方式中的一种形式。在同一次谈判中,他们会做出多次让步,多次发出“最后通谍”,对他们的这种形式无需理睬。

以多胜少。日本人总喜欢在自己一方的人数超过对方的时候进行谈判,这主要原因为:一方面,日本人注重团队精神,他们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心理上的安全感。另一方面,日本公司的决策,需要各个部门参与意见,参加谈判的人越多,越容易在最后的决策中达成一致的意见。

日本人不喜欢“推销式”的谈判,他们反感进攻性的滔滔不绝的讲话,他们喜欢在介绍情况时作“低调”处理。在谈判中,日本人长时间地坐在那里目光呆滞,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这正是日本人在谈判中很典型的沉默和含糊的态度。

日本人虽然在表面上显得模棱两可、含含糊糊,其实这是一种麻痹术,暗地里他们在谈判中是谨慎细致的,他们不仅要在谈判之前对各种情况做周密的调查和详尽的了解,在谈判中对具体的问题还要反复权衡,即使已经达成了协议,他们仍然还要做进一步地了解和调查。

营销策略

一位精通商场营销的专家,曾经总结出这样一个营销秘诀,即:精通商品、广结善缘、善用技巧、随时推销。

在当今竞争日益加剧、快节奏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中,这16字销售要诀仍不失启迪营销人员的新意。要诀应用得恰当,销售就会呈现美好前景,将使你万事胜意。

日本许多知名的企业加强竞争和生存能力,努力为自己产品开拓市场。如日立公司为了让消费大军中的重要主力——家庭主妇了解日立产品,专门组建了家庭中心和妇女俱乐部。每个俱乐部和中心都设有音乐厅和听众席,这些都能免费享用。东芝公司专门开设了“家庭技术服务学习”的讲座,还制作了配套的磁带、光盘,以让各相关商店的店主和雇员掌握有关知识,为他们推销东芝的商品而提供方便。在这种讲座中,他们让更多的家庭主妇学会使用东芝产品,使她们直接感受到这些产品所带来的方便,以激发她们的购买欲。东芝公司还开办了许多“东芝烹调学校”,系列讲授烹调知识。这种做法成为该公司整个销售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松下公司为开拓市场设置了一个工厂参观科,每年设法安排以十万、百万计的人在全国各地参观它下属的工厂,以争取参观者对公司及产品的好感,以吸引更多自己的“上帝”,他们还设有旅游观光公司,安排和公司产品销售相关的“节目”,努力扩大企业及其产品的知名度。

除此之外,日本还采用了很多如邮寄、送货上门等现代化的销售方式。在日本商店购物,特别大件商品,都能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此外,日本的零售商还采用了很多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让顾客不出门就能购到所需要的商品。

在日本商界,最具有诱惑力的销售方式,是所谓的“降价销售”和“优惠酬宾”。不管是出售黄金饰品的珠宝商,还是出售蔬菜水果的食品商,总是打出“大减价”的招牌来吸引顾客。这种“酬宾”“优惠”和减价是极具虚伪性的。这类虚假广告在标价方面表现得最为充分。在日本的商店里,几乎所有的标价都是被有意涂改过的。明明是200日元的东西他们先要写上400日元,然后改为220日元,以使人相信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优惠”。

在日本,真正的“酬宾”也并非不存在。确实有不少商店也举行一些让利销售的“酬宾”活动。例如,日本相当出名的“加斯科”超级市场,在每月20日举行一个称为“二重圆”的顾客“感恩日”让利酬宾。其他许多商店也有相同做法。此外,在“中元节”和“岁暮节”前后,日本商人也会抓住这个旺销的时节进行“薄利多销”。

儒商风范

商人研究学问,可以成为“儒商”。这里所谓的“儒”,并不是与时代脱节、落伍顽固的腐儒,更不一定是由于专政学问,而就会成为与实际事务背道而驰的“呆子”。真正的智慧可以在任何时代,任何角落发挥正面的作用而产生有利的效果。

日本商人重文而轻利,颇有点“儒商风范”。其实,这种“轻利”不过是一种表象,这种现象是付之于饵、舍之于线而取之鱼食其肉。

他们常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进行产品市场投资。他们一旦决定要进攻某个市场,那么他们就会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大鱼”上钩。他们宁愿以损失为代价来换取市场的占有率。成功的日本公司,把市场的占有率看得比利润重要得多,所以他们重视长期的战略计划;在这方面它们有惊人的耐心。比如丰田公司在进入美国市场8年后,才首次获利。又如三得利公司,花了近10年时间才在美国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虽然长时间看不到利润,但仍然在耐心地等待着。这种忍耐对于“急功近利”的企业经营者是难以理解的。日本很多公司,在国外的市场上最初都是以坚持低利、无利甚至蚀本的经营,占据着自己的位置,等待着大鱼上钩。最值得一提的是索尼公司,他们为了打入美国市场,在制造、销售、流通、服务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5年后才终于有一点收获。然而今天的索尼公司在美国销售600多种产品,仅1981年一年的营业额就高达156亿美元。

所以说,日本商人的“轻利”是一种表象,他们所轻视的,只是眼前的“蝇头微利”,他们注重的是“放长线、钓大鱼”。

日本人很喜爱围棋,日本有好几百万围棋爱好者。在日本,围棋就是培育一种长期战略思想、间接攻击和迁回包围的战略原则,随机应变和权衡利弊的观念,以及牺牲局部、保持全局的气度,等等。这种“围棋格局”,反映了包括商人在内的日本人的心态。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围棋,也因“日本心态”而得以完善和发展。

饥饿意识

素有“重建之神”的著名企业家坪内寿夫在1952年应住友财团的请求,收购了已停产3年、负债累累的来岛造船公司。他仅用了短短的8年时间,就使来岛造船公司起死回生,成为造船量居日本第5位、世界造船业第22位的优秀企业。

这一巨大的成功,使得坪内寿夫受到日本各界的广泛尊敬。1978年,坪内寿夫又承担了挽救佐世保重工的重任,并使这个负债高达500亿日元的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逃脱了死亡的魔掌。

坪内寿夫有许多经营上的策略,他在重建来岛造船公司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和“三菱”“石川岛”等造船业发生正面冲突,他选择了做渔民的小生意,并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促进了销售。坪内寿夫又在企业附近景色秀丽并有温泉的地方建起豪华宾馆和高尔夫球场等娱乐设施中心,招待来买船和修船的顾客,并将每艘船的价格降低18%打入市场,吸引了大批买主。

坪内寿夫对小说家柴田链三郎所讲的一段话颇有感触:作为一名军队将领,就要考虑如何才能打胜仗,懂得如何建立一套随时都可以战之能胜的作战体制。将领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军队的战斗力,需要解决大量的问题就是让士兵们吃上饭。无论是胜仗,还是败仗,都必须在这一点上得到确实的保障。坪内寿夫虽然讲的是带兵打仗,但寓意是极为清楚的:即使失败,也还要吃饭,为了吃饭,要力争打胜仗。他还说过:“我也没有什么奢望,只要能把快倒闭的公司起死回生,我的心愿也就满足了。”日本不正是因为拥有一批像坪内寿夫这样的“重建之神”,才创造出了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惊人奇迹吗?

在日本能让企业起死回生的企业家,不仅只是坪内寿夫一人。日本的很多企业家善于在逆境中拼搏。即使并非处于逆境中,一些著名企业也要人为制造一种“危机感”,以保持一种“饥饿意识”。松下公司的总经理山下俊彦,就很擅长制造这种“危机感”,并把这种方法当做松下经营思想的“核心”。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上野明这样看待日本企业的“饥饿”意识:日本所有成功的企业不知道什么叫做“不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