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异质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外在条件,仅仅据此进行企业持续发展的分析是不全面的。吸收市场异质性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加入对于企业发展内因的分析,就会有利于更为全面地把握企业发展问题。
本章分为四节,
第一节 论述核心能力提出的现实背景、基本理论,以利于科学认识核心能力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分析企业核心能力要素;
第三节 分析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来源;
第四节 分析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核心能力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一)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发展的重点从外部市场结构转向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竞争全球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经营行为。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日、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将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运用于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使其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企业规模日益壮大,企业数量与日俱增,加上世界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市场一体化,使商品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企业争夺有限消费者,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企业的成败。钱皮和哈默这样总结:“自80年代初期开始,发达国家买卖双方间的关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卖方或制造商不再处处占据上风,相反的,顾客才拥有决定与支配的力量。顾客变被动为主动,他们会告诉制造商,自己对商品的需求、交货的时间、交货的条件以及付费的方式。”
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方法以及波特的战略定位方法凸显局限。企业要在根本上获得发展,必须同时从内部着手进行深刻的分析,这样,企业发展的重点就从外部市场的竞争转为内部能力的竞争。(二)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剧烈地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环境。第一,全球化表现为全球的市场竞争、全球的工作组合、全球的快速递送系统。第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表现为生产率提高、新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时间竞争加剧等。第三,企业组织的变化,表现为扁平化、分散化、柔性化、区域独立、授权和团队工作。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成为企业经营有力的支撑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经营理念,对组织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能力具备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这种经营环境下,企业必须开发培养赢得长期制胜的核心能力(杨浩,2001)。(三)知识经济的崛起使知识作为企业核心能力要素的地位空前提高,企业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成为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过去的受信息的传输、处理、储存或者说信息的技术和效率的瓶颈所限制、被信息低效掩盖下的知识的稀缺和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缓慢所替代,后者正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瓶颈。知识需求已成为满足其他需求的前提和条件,而知识生产成为最重要的生产活动,知识生产能力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经济组织、生产方式、价值观甚至知识观都出现以知识生产能力或知识创新能力为目标和原则重新规制和定位的趋势。(四)回归主业浪潮为企业核心能力的理论研究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新一轮企业兼并重组浪潮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企业兼并突出其业务关联性,尤其以技术关联性为重要考虑因素。二是企业由多元化转向归核化。
二、核心能力理论的回顾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最早的论述可以追溯到200年前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斯密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劳动分工能够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的观点。斯密将分工看成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人劳动技能变得更熟练,这会促进劳动工具的改进,企业的劳动效率因此而得以改善和提高。
20世纪20年代,尽管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企业只是一个抽象的黑箱,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仍然非常关注企业内部成长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马歇尔同意企业是有差异的这种观点,他具体分析了企业差异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在原因,由于大规模生产具有“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等显著优势,规模报酬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企业规模上出现差异,有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而有很多企业规模很小,还有众多的企业则破产倒闭。马歇尔把每个产业都看做是由一系列在生产规模、企业寿命、专业知识、组织结构、生产成本、市场份额等都不同的异质企业组成的,单个企业的成长和衰落是经常性的,而一个产业则可以经受长期的波动,甚至会出现长期平稳向前发展的态势。就像一棵树的叶子会成长、成熟、飘落许多次,而树干却可以年复一年地不断成长一样。
1955年,马歇尔的门人伊迪丝·彭罗斯(Edith Penrose)出版了名为《企业成长理论》(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的著作。彭罗斯提出了企业进化论。与马歇尔不同,她特别重视企业固有的能够逐步拓展其生产机会的知识积累倾向,她主要研究单个企业内部资源的产生及其拓展问题。对于企业“剩余”资源的成因,彭罗斯认为是在企业管理人员积累“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方面的知识过程中产生的。随着管理人员逐渐熟悉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形成一种程序化的大家都可以理解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部分地从曾经一度占用了他们大部分时间、吸引了他们大部分注意力的决策中解放出来,从而节约了管理人员稀缺的资源。她指出被新古典企业理论视做“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构成了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而且是一个具有不同用途、且随着时间推移由管理决策决定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她还深入分析了作为企业成长基础的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突出特征和功能。
理查德森(G。B。Richardson,1973)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之间的关系方面。他认为,企业活动是以能力为基础的,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能力。他将依存于同一能力的活动称为“替代性活动”;将以一定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为条件、与其他活动相匹配的活动称为“互补性活动”。他认为,“替代性活动”应在企业范围内组织和协调,因为一个组织要充分发挥其能力的作用,就应该专门从事自身精通的经济活动。然而,当组织遇到既非“替代性”也非“互补性”的经济活动时,更好的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将是市场,因为这时没必要人为地去干预投资活动。组织间协调,适用于既非相互替代也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力量的“互补性活动”。理查德森认为组织间的制度安排是绝对必要的,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对自由竞争的垄断性限制。可以说,理查德森的理论是一种能力专门化的内在成长论,即通过专门从事依赖于同一能力的活动,在不断学习过程中积累专门能力,而单个企业更多的同质性活动专业化,使企业更加依赖于市场和组织间的关系协调的理论(2000)。
纳尔逊和温特(Nelson and Winter,1982)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成为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奠基之作。纳尔逊和温特认为,理解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变迁,经济理论的分析单位不能像正统经济学那样只停留在总体变量上,而必须建立在微观的企业活动基础之上。在他们的经济演化理论中,动态演进的企业和作为自然选择的市场机制是影响经济变迁的两个关键机制。重构经济学微观基础的努力使纳尔逊和温特提出一个关于企业能力和行为的演化理论。为了理解企业的知识存在于什么地方,企业的能力如何发展变化,以及企业怎样改进寻求利润的方法,纳尔逊和温特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组成的层级结构。于是,企业是在任何时点都具有一定能力和决策规则的实体。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能力和规则作为有目的解决问题的努力和随机事件的结果而被更改;随着时间的流逝,市场作为自然选择的相应经济机制决定哪些企业盈利,哪些企业不盈利,并且淘汰掉后者。人们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以理解的。演化经济学把企业看做是知识的库存。企业把已有的知识储存在组织惯例之中(解释企业现有的能力),并在竞争过程中搜寻新的知识和新的惯例(解释企业能力的发展)。理解企业能够在未来做什么就必须理解企业现在能够做什么。因此,企业的行为可以由它们所使用的惯例来解释,而给企业做模型意味着给惯例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做模型。这样的企业是动态的,它永远处于发展和搜寻的过程之中。
沃纳菲尔特1984年发表的“企业资源基础论”是20世纪80年代最具影响的有关企业资源的学术论文。自此以后,有关企业能力理论的学术研究被统称为“企业资源基础论”。持这种理论观点影响较大的还有鲁梅尔特(Rumelt)、蒙特古曼(Mongomery)、巴尼(Barney)、迪瑞克斯(Dierickx)和库尔(Cool)等。“企业资源基础论”的中心论点是,企业竞争优势(以在产品市场上获得超出正常平均的收益来衡量)的源泉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它以两个假设作为分析前提:(1)企业所拥有的战略资源是异质的(所以某些企业因为拥有其他企业所缺乏的资源而获得竞争优势)。(2)这些资源在企业之间不能完全流动,所以异质性得以持续(竞争优势得以持续)。资源基础论的意义在于从企业内部而不是从企业外部的环境条件寻找企业发展差异的根源。它的应用价值在于使管理者将目光集中在企业自身的力量上,帮助管理者识别那些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并建议他们从资源的角度制定企业战略和进行决策。在此基础上,1988年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提出了“企业知识基础论”。
1990年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名为“公司的核心能力”(国内也有译文为“核心专长”或“核心胜任”)的论文,它使“核心能力”一词进入日常语言,并传入中国。使核心能力理论成为快速发展的企业理论,而且被开始直接运用于应用和实践领域。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中心观点是:面对全球化的新一轮竞争必须重新思考企业,管理者不应再从终端产品的角度看问题,而应从核心能力的角度看问题。他们形容道,多样化的公司是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单位(business units),树叶、花果是终端产品,而提供营养、滋润和稳定性的根系则是核心能力。如果只看到竞争者的终端产品就会忽略核心能力的力量,就像如果只看到树叶就会忽略树的力量一样。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的集体学习,特别是学习如何协调多种多样的生产技能并如何整合多重技术的源流”;核心能力也是“组织工作和提供的价值”;“核心能力是沟通、卷入和致力于跨越组织边界的工作,它涉及到许多层次上的人员和所有的职能。”识别核心能力的三个标准是:第一,核心能力提供进入许多产品市场的可能性。第二,核心能力对终端产品的顾客提供明显的使用价值。第三,一种核心能力应该让竞争者难以模仿(普拉哈拉德、哈默,1990)。竞争者可能会获得构成核心能力的某些技术,但它们却难以复制有关组织内部的协调和学习的整体型式(pattern)。
1992年,里奥拉德·巴顿在其论文《核心能力与核心僵化:管理新产品中的悖论》中,提出核心能力和核心僵化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的观点(Leonard Barton,1992)。里奥拉德·巴顿认为核心能力是区别并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集合。它的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知识和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和规范。里奥拉德·巴顿认为企业的研发活动与自己的核心能力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核心能力可以增强研发活动,另一方面当新的研发项目对上述四个方面具有新内容时,原有的核心能力也可以阻碍研发活动,成为核心僵化。
提斯(D。J。Teece)、皮萨罗(G。Pisano)和肖恩(A。Shuen)1997年发表了论文《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他们明确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他们把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模型和“资源观”结合起来,形成“动态能力观”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强调以前的战略观所忽略的两个关键方面。第一,“动态”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胜任的能力。第二,“能力”指战略管理在更新自身能力(整合、重构内外部组织技能、资源)以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他们以三个关键要素——组织过程(processes)、位置(positions)和路径(paths)——来构建动态能力观的理论框架。提斯、皮萨罗和肖恩认为:由于以组织惯例、技能和互补资产为基础的能力包含大量企业特定的缄默知识,所以特定企业的组织能力是难以被复制和模仿的。因此,根据这个动态能力的理论框架,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嵌入在这样或那样的组织过程中的能力,即在企业内部运行的、由过程和位置所决定的高绩效的惯例。由于价值、文化和组织经验等“软”资产的难以交易性,独特的能力一般来说是无法买到而只能在长期过程中被发展出来的。于是,“动态能力”观点认为,战略选择在静态时点上是有限度的,竞争成功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早期所追求的政策和所得到的经验和效率,而明天的竞争优势孕育于今天的活动之中。这个框架强调管理层需要具备不断重构已经拥有的能力/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既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离不开企业历史演进的路径。管理者要能够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识别自己的独特能力/资源,决定应该进入的新领域和进入的时机。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内部的发展过程上,以增强技能、能力和特定资产为战略基点,通过投资决策决定企业组织能力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的学习(David J。Teece。Gary Pisano and Amy Shuen,1997)。
三、核心能力理论的评价
核心能力理论的提出是企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与许多经济学理论保持了逻辑上高度一致的和谐关系。经济学对企业核心能力基础理论的研究起到了奠基作用。最近的一些评论家把这一现象看做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优势,而非劣势。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成为经济学中企业理论演进和管理学中企业战略理论演进的焦点不是偶然的,而是企业理论和实践互相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对传统企业理论的发展,它丰富了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现实意义是非常明显的。近年来,在日本和其他东亚国家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辉煌成绩,对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和战略规划也产生了积极和实质的影响。
但是,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也存在不足:(1)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企业能力概念,如对究竟什么是核心能力,目前仍然是众说纷纭,据有关资料统计,自1990年以来至少有13种企业核心能力的定义及相关观点。在许多场合,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泛化的概念,成为事后理性的总结,对核心能力定义不适当的抽象、范围界定过宽或过窄都导致无法给出企业核心能力全面准确的含义界定。(2)这一理论目前还不成体系,核心能力理论尚需加强其理论的纯粹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其代表人物尼古拉·福斯(Nicolai Foss)承认,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缺少像现代企业理论中科斯那样的代表人物,缺少一组严密的概念、基本命题和定理,有关研究人员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尚不统一,与其说是一种“理论”,还不如说是一种“流派”或“思潮”更准确(李东红,1999)。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加分析地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照单全收并不可取,而应采取一种灵活实际的态度。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可以在许多理论派别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抽象;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构造,并不是把所有广泛而不同的派别、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经济学流派一律不加区别地融入其中,而应批判地吸收。将企业核心能力界定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才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科学的逻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