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26413300000023

第23章 实施跨国经营,提高民族企业核心能力

一、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对提高民族企业核心能力的意义及现状跨国经营是指销售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融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和研发国际化(洪梅华,2004)。狭义上的跨国经营包括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而在世界经济从国际贸易时代转向国际生产时代的今天,后者显得愈加重要。在国际贸易方面,近几年的情况表明,中外贸易摩擦重点正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例如,2002年,机电产品在我国对美国和对欧洲出口中分别占54%和56%,而相应地机电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的数量也开始逐年增加(吴金希,2004)。以此拓展思路来深化跨国经营是企业面临的新问题。

今天的国际竞争主要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跨国公司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商品、服务、资本流动的载体和知识、信息技术传播的使者,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联合国的报告,到20世纪末,全球跨国公司已经达到63 459家(其中发达国家47 850家,占75.4%;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15 609家,占24.6%),海外有子公司70万家。它们的经济活动已扩展到世界所有国家的所有经济领域,在世界经济中具有强大的力量,其产值已占到世界总产值的60%以上,其对外直接投资已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90%左右,世界经济500强绝大部分都是跨国公司(洪梅华,2004)。因此,要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努力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

实施跨国经营,建立我国跨国公司,大力开展对外投资,有利于绕开东道国贸易壁垒,充分开掘国际市场,从而获取国际间有利的要素,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能力,形成国际范围内市场异质性与我国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的互动演化,促进我国企业持续发展。因此,实施跨国经营,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能力,同时也是促进我国企业持续发展的外在条件。

我国企业跨国化经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到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海外企业总数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都达到了50%左右,到2003年底,在商务部批准和备案的境外中资企业为7 470家,中方协议投资总额为114.27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总数为49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为12.67亿美元,2003年,我国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的对外投资业务为8.34亿美元,境外投资额比2002年增长了112%。投资的行业已经从初期集中在贸易领域发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领域。投资的大型项目有所增多,技术含量也有所提高。目前,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呈现出了一些重要特点(易杏,2003)。

第一,投资范围已由原来主要集中在中国周边国家及其他亚洲国家,开始加快转向欧美发达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年初,中国企业在亚洲以外的欧洲、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地区的投资遍及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欧美地区,中国企业的数量和投资额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仅在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注册登记的中资经贸机构就有150多家,还有大量企业没有登记,特别是近些年进入美国的民营企业迅速增加,实际在纽约地区的中资企业数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在中国海外投资的目的地中,美国、东盟国家是吸引中国投资最多的地区。欧洲许多国家本身市场容量并不大,而且许多市场已被美国、日本和欧洲公司的产品所占领,新的产品、非名牌产品要进入当地市场相当困难。但是,在欧盟国家,由于成员国之间的投资通常给予较多优惠,在许多方面优先考虑和照顾欧盟国家的利益。在招商引资方面,包括一些准备加入欧盟的国家基本按照欧盟的规定和条例行事。因此,一批有一定实力并在欧盟国家立足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周边国家乃至整个欧盟市场,利用当地政策优势、地理优势,将自己的产品转口到第三国。

第二,投资主体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民营和个体企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10年前,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格局中还处于拾遗补缺的地位。如今,在跨国经营中,民营企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民营和个体投资者走出去开发市场的数量与资金明显增加。在实现跨国经营的企业中,民营或民间资本参股的大型企业的比重也开始上升。

第三,投资方式由最初的资金、商品输出为主,开始向资本输出转化。在传统的工程承包、农业技术开发、轻工产品生产等领域的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资本运作、企业并购开始成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新的投资方式。2002年,上海对外直接投资额(中方)为1.12亿美元,其中约九成用于购并海外企业,上海汽车集团、制皂集团、电气集团等,成功并购了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的6家企业(易杏,2003)。

第四,由传统的经济援助向合作经营转变。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中国曾给予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援助,其中相当一部分援助是通过中国公司帮助这些国家建造了一批工程项目。随着世界经济和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格局,纯经济援助转变为合作经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投资,大批中国公司在国外的经营因此更加正规化。由于援助较早,承包的大批工程设施现在大多数已经陈旧老化,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设施更新,近年来,这一领域的投资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不仅带动了技术出口,而且还带动了机械设备出口。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层面的问题

1.海外投资战略不明确

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更高层次的跨国经营方式。但中国大多数企业尚未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将海外投资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考虑,缺乏海外投资的中长期计划。宏观计划的缺乏直接导致企业对外投资的动机不明确,很多企业以建立一个办事机构为目的,而不把自己当做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投资的随意性很强。2.企业境外投资的信息、知识、经验不足,不熟悉国际规则我国企业因为不了解国际规则和投资国的市场法律而造成风险成本上升,以至于在走出去后又走了回来,造成的损失更加严重。同时,企业对投资国的市场状况、投资环境、风土习俗、合作伙伴等缺乏了解,不熟悉国际投资的运行规则、法律制度,没有国际投资经验,也是影响企业成功进行对外投资的一个障碍。

3.规模过小,规模效益不够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大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的主要差距在于企业资产规模过小。2000年,中国前500家企业中第一名的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前500强第一名的21.4%,中国第500家的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第500家的6.6%。2003年,中国企业500强平均资产规模相当于世界500强企业的6.46%;中国500强企业平均营业收入相当于世界500强企业的5.26%。没有效益规模就难有成本优势,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外投资的规模过小。当前,国际上单项投资项目的平均投资额,发达国家为600万美元左右,发展中国家为450万美元左右,而我国只有约60万美元(杨秀清,2003)。

4.研发水平低,缺乏技术优势

据统计,1990年,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1.38%(近年来最高值),而全球500强美方上榜企业是5%~20%。据有关部门测算,约有2/3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各类工业产品中新产品销售额的比重平均只有8%(杨秀清,2003),其直接结果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业分布大多集中在资源开发和一般的初级加工业。这些行业大多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国际市场容量有限,世界上对这类产品的需求趋于饱和,同时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类似情况,市场竞争激烈,使这一类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处境更为艰难。

5.企业资金来源单一,融资困难

调查表明,在解决境外项目的外汇来源问题时,有48.5%的企业是通过国内银行贷款来解决的,而33.1%的企业则自己筹集,购汇的企业占11.5%,通过境外银行贷款的仅占6.9%。统计结果还表明,从事境外加工贸易的企业首选中国在当地的银行为自己服务的所占比重高达69.6%;选用当地其他外国银行的占18.5%,而仅有11.9%的企业愿意选用当地银行(课题组,2002)。这说明在解决境外加工贸易企业的用汇问题上,主要还是倚重国内金融机构或自筹,渠道比较单一。

6.企业的境外投资难以得到有力保障

由于我国缺乏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对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没能提供充分的保护,使一些投资政治风险较大国家的企业遭受经济损失而得不到补偿。如中兴通信在刚果(金)投资的一个项目,合同签订后刚果(金)发生政变,致使项目两年没有结果,由于没有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该损失得不到补偿。另外,到2003年4月,虽然中国已经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投资保护协议,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但尚有近30%的境外市场没有与我国签订贸易投资保护及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这就直接加大了我国企业的境外投资风险。

(二)政府层面的问题

1.立法相对滞后,政策透明度不够

我国海外投资管理依赖有关主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条例。尽管这些政策和条例对管理海外投资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没有上升到立法高度,政策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且有关政策缺乏透明度和连续性,从而制约了中国海外投资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海外投资管理政策基本上针对投资的审批,投资促进政策以新建企业为主,而对海外上市、兼并、收购等国际通行投资方式没有明确的支持政策。另外,对待企业的跨国经营,我国尚缺乏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对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遇到的风险不能提供充分的保护,使得一些在政治风险较大国家投资的企业遭受了经济损失却得不到补偿。这影响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长期发展。

2.审批手续繁琐,审批时间过长

在海外开发项目需要投资者反应快速,国际投资的惯例是研究时间长、决策迅速。由于审批手续复杂,审批时间过长,很多企业为不失商机,只能规避审批走偏门,或先斩后奏,先“走出去”再补办手续,以免贻误商机。

3.外汇管理制度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由于我国尚未实行外汇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企业难以开展大规模的境外投资,而先行的外汇管理政策规定也限制了企业的境外投资活动。

三、有效实施跨国经营的对策

(一)企业层面的对策

从企业方面来讲,企业实施跨国经营,首先,企业要学习掌握国际规则,特别是世贸组织的规则,还要熟知投资国当地法律,不仅要遵守这些规则,还要学会运用这些国际规则保护自己。企业从事跨国经营要对自己的条件和实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依赖政府优惠政策,以防止优惠政策弱化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扭曲了企业的发展动力。其次,企业要充分了解海外市场,必须对所投资国进行各种调研和考察,包括政治局势、市场状况、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等,还要避免重复投资,自相残杀,以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最后,企业要注意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跨国经营,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开展投资合作,要善于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国内企业及境外投资管理中,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例如,对于生产加工企业,可以实行“贸易——本地生产——本地研发”三位一体的模式。即从对外贸易出口开始,打开产品销售市场,站稳脚跟,进一步进行本土化生产,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生产企业,然后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绕开贸易壁垒,节省费用。

(二)政府层面的对策

从政府角度来讲,政府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民族企业跨国经营的外部环境,尽量排除影响企业跨国经营的各种障碍,通过提供服务和实施监管,协调和引导企业的微观投资行为,实现国家的整体战略。具体来说,政府要从管理机制、法律保障机制、金融财税机制、投资保险机制和信息服务机制等方面为企业营造有利的跨国经营环境。

1.管理机制

任何国家的促进企业跨国经营的管理都是出于国家整体战略考虑的。我国政府的现行有关管理还存在极大的改进空间。首先是外汇管理。要建立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外汇管理制度。现有的外汇管理方式在支持我国企业进行境外投资上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外汇管制中的一些规定影响了境外投资的进行。二是利润汇回保证金制度不利于企业资金周转。三是对企业国际商业贷款的限制影响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效果。外汇管理的改革应从以上几点出发,促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其次是行政审批。要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制度的透明性,提高审批效率。再次是资产管理。我国目前走出去进行境外投资的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但应该认识到,无论何种性质的企业境外投资,一旦形成境外资产就是国家财富的形式之一。国家应视其为国家的整体利益而负有保障其安全并进行某种形式的监管责任。

2.法律保障机制

法律法规是调节行为主体各种关系的强制性文件,它既可以约束行为主体的有关行为,又可以对行为主体的利益进行保护。在企业跨国经营中,我国法律保障机制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建设:一是要形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法律体系,尽快建立“中国对外投资法”或“境外直接投资法”,以在实践中对企业的活动提供依据和宏观指导;二是要形成双边或多边投资的国际法律保护机制。

3.金融财税机制

企业获得金融支持是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而财政税收支持对迈出国门的企业的有效经营的促进作用是减负,从资金的角度保证和扶持企业能正常运转,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给予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鼓励本地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扶持本国跨国公司发展的做法,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向签有双边税收协议的国家投资的本国企业都提供税收减免的财政优惠,根据这一优惠政策,对发展中国家为吸收外国投资所给予的减免和免税优惠,母国也不再征收抵补税。我国应该对符合条件和要求的所有境外投资项目给予相同的财政税收支持,可借鉴国际上通行的税收抵免、税收饶让、延期纳税等方式鼓励本国企业去境外投资,适当放宽对境外投资企业免征所得税的年限,真正发挥财政税收对企业有效经营的促进作用。

4.投资保险机制

与境内投资相比,境外投资往往面临更大的风险,包括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这些风险一旦发生,便会给境外投资者的经营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严重影响投资者的经营。处理和防范风险的有效方式是保险,但是境外投资的许多风险不在保险公司的投保范围内,这就要求国家建立相应的境外投资保险机制,以保护境外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跨国公司的成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壮大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增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对外投资增加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应尽快建立有效的境外投资保险机制,扩大投保人的范围,不限于境外带料装配项目的企业法人,还可以包括中方控制的境外企业的法人等,扩大保险范围(除原有的政治风险外,还应包括资本不能自由转移风险、政府违约风险、恐怖主义风险、延迟或停止支付风险等);不限制投资区域(除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外,还应包括在发达国家的投资),充分发挥保险支持机制对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作用。

5.信息服务机制

信息服务机制主要包括信息援助、技术援助和人员培训、政府间合作、中介组织。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力度进行企业境外投资的信息援助,除了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等投资环境和投资条件、有关程序和政策法规、合同要求和形式等基础信息外,从内容上还应建立投资国项目信息库,提供有关国际组织的有关法规和政策导向以及国际市场上的有关变化趋势等信息。从形式上可以定期发布有关境外投资的指南,组织境外投资研讨会和信息发布会,组织有关访问、考察等。充分准确的信息一方面可帮助有投资意向的信息搜集者确定投资方向;另一方面可帮助投资者进行可行性论证以及投资后顺利地适应环境。

投资的技术援助和人员培训主要是为具体的投资项目提供有关的服务支持,主要针对可行性研究项目的开发与启动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走出去所需要的技术援助和人员培训,是完全服务性的,可以帮助企业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完成这一阶段的事项。因为大多数企业不熟悉涉外事项,即使有过境外投资的企业,也只是有过相似经历,对新的投资区位也要重新了解和探索,政府部门提供这类的援助有利于缩短这个过程的时间和降低相应的成本。

政府间合作体现在境外投资方面的政府间合作,主要是投资国和引资国双边或多边签订投资协议,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境外投资者在东道国的利益,其内容主要是保证投资者在东道国的国民待遇、对投资者提供相应的投资经营保护、避免双重征税等。我国政府在积极签订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投资协议的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多边投资规则的制定,努力维护自身利益。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对外投资的重要参与国家,在制定未来的多边投资框架时,我国的全面参与,对于我国跨国公司走出去、促进对外投资、建立真正意义的多边投资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支持系统之一,它在经济活动的事物之间起着媒介的作用,具有服务性、专业性、公正性、居间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其存在形式主要包括各种商会、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如会计、法律、审计等事务所,交易中介与代理机构,经济签证机构等。中国的企业要顺利走出去,进行境外直接投资,实现跨国经营,离不开中介组织的支持和参与。例如,浙江温州市级行业协会有近百家,它们分布在国内外各个地方,其触角遍及全球,它们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务,开展各种咨询和技术培训,为企业跨国经营牵线搭桥,组织会员企业出国考察,参加各种国际博览会,为企业走出去进行境外投资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好中介组织,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信誉。因此,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作用,就需要积极扶持中介组织体系的形成,消除行政色彩,保证其独立性,并以市场机制和健全的法律体系为基础规范,完善中介组织体系。

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在跨国经营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及其防范问题

1.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目前,在我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进行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洪梅华,2004):(1)缺乏风险意识,忽视海外投资风险管理。我国对海外投资一直缺乏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国内企业海外投资起步于计划经济时代,套着计划经济的枷锁,走向成熟市场经济世界闯荡的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先天缺乏风险意识,忽视对海外投资风险的管理。由于对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合作伙伴的资信以及项目的可行性缺乏了解,盲目投资、贷款或做担保,结果上当受骗,导致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2)家底不清,产权管理混乱。长期以来,我国对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的境外资产管理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统一的管理办法,基本上处于各部门、各地方都管又都不管的状况,导致境外国有资产家底摸不清。(3)境外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境外中资企业面临不同的法律制度、社会环境等复杂情况,国家尚未提出一套统一的管理规范,目前主要由国内投资单位根据各自情况自行规定,因而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致使境外中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较大的管理漏洞。不少企业采取多本账,有的为避税将收益转移,有的甚至以个人名义把钱存入外国银行,增加了管理难度,有的国内总部随意放权,放任自流。企业内部没有财务规章、财务报表,境内投资单位失去对境外中资企业再投资和经营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导致内部人控制企业,而企业内部人往往利用种种非法手段,化公为私,中饱私囊,造成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4)国内投资单位监督管理不力,国内海外投资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和手段,目前中资企业的管理渠道主要是国内投资单位。然而国内投资单位也是多头管理,无专人负责。一些部门的内部从业务角度各管一部分境外企业,但对境外企业的财务和资产没有归口管理,结果是国内上级总公司内部责任不清,无人对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的经营责任,从而削弱了对境外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不少境外企业因为行为不受约束,抱着“做大生意”的想法,不顾条件纷纷进入房地产、证券、期货等高风险行业,少数企业赚了钱,但更多企业是亏损。有些境外企业经营者行为不规范,超越经营权,擅自行使所有者权利,未经国内投资单位和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自行决定转让国有股权,擅自在境外买壳上市或购买股权,这是经营者侵犯所有者的行为,隐藏着国有资产流失的危险。

2.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措施

针对跨国经营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予以防范。

(1)要明确产权关系,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造、形成企业法人治理机制是中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制度性保证。按照这一要求,要对境内外企业进行全面的资产清查、资金核实,摸清家底;进行产权界定,做好产权登记工作;明确企业出资人和出资额,建立企业资本金制度;确立企业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障企业行使经营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使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进入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才能放心地让还未走出去的国有企业跨国经营。

(2)建立权威性的境外企业投资管理机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对境外企业实行多元化管理,导致企业无所适从,资产无人关心。因此,有必要建立权威性境外企业投资管理机制,统一管理境外企业的投资、经营、产权和外派干部等。其主要职责:一是制定境外企业管理法规和主要制度。二是制定境外企业发展战略和扶持政策。三是管理中央管辖的境外企业,委派董事长、产权代表和财会人员。四是设立境外国家培训中心,培训外派干部。五是建立国际经济研究所和国际市场行情资料库、境外企业情况数据库。

(3)强化国内投资企业的责任。要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必须强化国内投资企业的责任,强化对境外企业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境外企业投资决策责任制,重大投资损失应按法定程序追究投资者的责任。同时,国内投资企业要建立起对境外企业的管理制度,改变放任不管的做法,完善对境外企业投资的法律手续,这样,即使在境外人员出走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保护公司的利益。从考核上讲,应将境外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纳入对国内投资企业保值、增值考核范围,以加强对国内投资企业的责任。

(4)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培养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应制定严格的选择、任用、轮换、淘汰和退休制度,改革现行任期轮换制。对于海外企业,其主要负责人的任期,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业务性质和发展需要来确定;对一般工作人员可实行轮换制,并由海外企业按当地法律签订聘任合同。应尽快实现海外企业人员本土化,当地人熟悉本地经济、法律和人际关系,可以较容易地为海外企业开辟当地市场。

(二)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问题

跨文化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经营概念是国际商务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的产物,是全球性竞争和跨国经营所必需的活动。所谓跨文化管理又称交叉文化管理,是指对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最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在跨国经济活动中,东西方在文化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性,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理解和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个人本位的竞争观与群体本位的和谐观的差异,而价值观的差异在跨国经营中很有可能导致文化冲突。二是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东西方文化在人与自然观念上的差异还表现在对待时间的态度上,例如在中国提前完成工作或超额完成计划是一种应该受到表扬和值得提倡的行为;而在西方,这种行为则被视为计划性不强或违反既定的工作计划程序和规定。三是在雇员与企业的关系上,以什么作为合作共事的准则,东西方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

文化冲突导致我国企业市场机会的丧失和组织机构的低效率。由文化冲突造成的误解和不信任增加了国际商务活动的市场交易成本、甚至是市场机会的丧失。随着跨国公司经营区位和员工国籍的多元化,这种日益增多的文化冲突就会表现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上和外部经营中。在内部管理上,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目标和行为规范必然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组织协调的难度增加,甚至造成组织机构低效率运转;在外部经营中,由于文化冲突的存在,使我国企业不能以积极和高效的组织形象去迎接市场竞争,往往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丧失许多大好的市场机会。

文化冲突使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陷入困境。不同背景的文化冲突还会影响我国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和全球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各国的企业打破国别经济界限,树立全球经营意识,在企业经济发展战略和管理制度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全球战略是国际企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对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全球战略的实施,跨国公司必须具有相当的规模,以全球性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作为载体,这是一个国家的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全球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步骤。为了实现企业长远战略目标和全球战略目标,我国企业必须以世界通行的、符合国际惯例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作为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