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低碳学习法——与大自然的对话
26581800000019

第19章 花非花

时间是形而上学的关键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那么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亨利·柏格森

核心提示:你怎样爱花,花也怎样爱你。你看花的时间有多长,花给予你的启发就有多少。看花想得多深,花就把你引导多深。

很难说清这是怎样一种意境幽深——两面半坡合而成谷,谷口连着山门,门前有塘如镜。山坡及谷底遍布参天梧桐,树顶开花如云,树下落花似雪。不时有布谷鸟掠过山谷,尖叫声划过长空。有汲山泉的村妇进进出出,山谷偶尔响起人间欢笑,洞天更显幽静。一个人坐在泉眼上方,静静地观看花开花落。他便是我。

对于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人类有几种态度:一种是熟视无睹,漠然视之。这种人被功利蒙住了双眼,任凭大自然怎样的呈现美好,也无法唤醒他们麻木的心灵。一种是为之激动,赞叹有加。大多数人平时为生存忙碌,焦虑痛苦,只有偶尔投身大自然忘记功利时,才能于花开中激活他们本有的快活之心。还有一种是为之倾倒,咏之叹之。这种人多是文学艺术家,他们养花育花,营养的却是他们自己。至于把花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的,定是科学家们,像爱因斯坦,观察花粉发现了分子存在的证据。还有一种,是坐观花开花落,勇敢地凭一颗素心与花对话,试图通过看花深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半坡桐花冰如雪,一山清音入梦来。打开心门看世界,总有美丽在盛开。对于花的集中思索,始于昨天。人还未近山门,远远望见山坡一片雪白。弯曲的山径上,洒满洁白的花瓣,宛如一条花径。而那落在野草地上的小白花,星星点点,疑似野菊开出了白花。我走在花径上,心里也乐开了花。

我坐看满山梧桐花,点点收获,颗粒归心。先看那花——梧桐花不同别的花,开在树顶,团团簇簇,宛如白云飘过时不小心挂在上头,远远望去,万绿丛中雪白绵延,这边一片,那里一片,任你联想。花开展示美德,花落一样动人。告别,也可以多姿多彩。在寂静中,任何一朵花的坠地,都能牵动我的视觉神经。无风时,几秒钟就有一朵桐花飘落,有的流星闪电,有的左右摇摆。最能吸引我的,还是那如转动的风车一样的下落。这种姿态费时最多,从最高树顶上降落至地面,大致需要八至十秒钟。落花用六分之一分钟的时间,用一个山谷的空间为我演示生命毁灭的过程。我捡起一些落花,发现所有的落花花柄都有光洁断面,表明花在同一地方与母体断裂。这个现象告诉我,花的下落,不是外力摧动,而是内力所致,是使命完成后生命的自我否定,是不得不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自然界没有一朵永开不败的花。我为自己思想中突然崩出的这个观点大吃一惊。所有的花都有向光性,因此世上也没有一朵背向太阳开放的花。我又接着往下想:花,本质上是人类观察力的体现——一朵没有被人的眼睛观看的花是不可能存在的。换句话说,如果我的心里不开花,纵然这桐花开得漫山遍野,纵然我的眼睛圆睁如灯,花也是枉然的开得没有任何意义。我的一个朋友昨天对我说,他天天从鸡冠花树下走来走去,从没有看过一眼树上的鸡冠花。那花于他来说,等于不存在,等于无花。只有当心力随同目光一起关注时,这花就存在于人的世界了。此时,花已非花,花不仅仅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是人类精神的化身,是自由意志的体现,是思想的助产婆。在这个意义上讲,一切自然之花皆为思想之花而开,是精神之花的索引和映像。

花,天生是人类精神的寄托之所。据说,花有十大内涵:含实,性德,光洁,适悦,引果,端正,无染,巧成,芬馥,心开。一朵花,几乎包含了人类所有的美德。花,如果不与人的精神相连接、相贯注、相融洽,即使送给你一山的花又有什么意义?花承载了真知,只有人类才配享受它的启示。

我一直认为,能一春又一春坚持看花的人,应该是有福之人。仅仅是这个春天,我观看过数种花,春节期间看桃花、李花,二、三月间看木棉花、杜鹃花,三、四月间看野菊花、鸡冠花,现在又看梧桐花,五月还能看荷树花。如果在乡下,在我的老家的田野,还会看到坡地里的油菜花,水田里的紫云英花,田埂上的黄菜花,坡地上的豌豆花,等等,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无一不妩媚,无一不动人。

我不相信遗传学家所说的花是为传宗接代而开,如果真是那样,为什么它会包含如此丰富的内涵?为什么众花之间有如此丰富的差异?桃红李白,木棉如火,桐花似雪,鸡冠花神秘的单瓣,映山红的万紫千红,油菜花呈现的金色海洋,野菊花在路边的繁星点点……

说实话,我也不十分满意进化论和基因学说关于花的解释。我只是隐约感到,我们不能说花与我们无关,不能脱离人的存在去考察花的价值。自然界以美轮美奂的造化呈现启示,将真知以花的千变万化的形态表现在我们眼前,花里蕴藏着巨大的生命秘密,即使是一瓣鸡冠花,如果我们能够用心体会,也能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也能观察宇宙的无限深远,也能望物种进化所走过的漫长道路。

我曾经用一堂课的时间观看一树山茶花,找出了这花与我的工作的24种联系。当然,前提是,一定要相信存在这些联系。我们总是恨这世道不公平,埋怨少这缺那,妄生攀比之心、仇恨之心、傲迈之心,而对大自然赠与我们的这一山如雪如云的梧桐花视而不见。难道一定要花钱买到手的才是有价值的好东西吗?难道大自然免费送给我们每个人的就不值得珍视吗?我们的眼睛死死盯着冰冷的汽车,心中始终挂念着价格飘忽不定的房市股市,功利使我们神魂颠倒。相反,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生存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给我们无穷的启示和引导,我们几时有过感恩之心,哪怕感恩过一朵花?资本主义使人们过度依赖电子与化学产品生存,不仅浪费宝贵的地球资源,也正在毒化我们的天性——使人远离自然,对环境的变化变得麻木,灵魂无处安宁。

大自然没有一样是多余的,每一样都为人而存在,花只是其中的代表。在百花之中,没有一朵花是丑陋的。在重金属严重超标的土地上生长出的花,与在肥沃土地上长出的花,外观上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一样的美丽。人可以轻易杀死一朵花,但无法阻止花对环境的适应,也无法令其退化。面对严重污染,不死的花必然进化。

这样看着花,想着花,把自己融进花里,花是自己,自己是花。花为观者而开。不论这路边的野菊花、高原上的雪莲花、黄河边的芦苇花、岭南的木棉花,从你注目的那一刹那起,花就具有了人性的意义,描上了色彩,散发出芳香。孔子在泰山脚下看见兰花,就立即下马操琴而鼓:“本为王者香,却为众草伍。”孔子从兰花中看到了自己,为兰花注入了精神。韩愈在孔子咏花诗中看到了自己,作《猗兰操》感怀。现在,我坐在读书台,身边的茶花已光华不再,那树上挂满青色茶子,应该是茶花的化身了。

此时,坡上的梧桐花在静静地开。虽说花为观者而开,却非为一人而开。即使我的眼光没有去关注,那花也一样依时开放,蜜蜂一样准时前来。花为欣赏者准备了充足的养料,而蜜蜂在享受盛宴的同时为花授粉。两者互惠互利,皆无半点功利之心。我们难道还不如蜜蜂吗?我们能为花做点什么呢?花为我们传递自然的精神,展示着普遍的人文关怀。人类有文明史记载以来,咏花赞花的诗作成千上万,看花悟道的大德高人层出不穷。

花展示着与人类性格的某种联系,有些人像荷花一样清凉,有些人像兰花一样高雅,有些人像玫瑰一样热烈。如果你真心喜欢某种花,也必定喜欢像这花一样性格的人。你怎样爱花,花也怎样爱你。你看花的时间有多长,花给予你的启发就有多少。你看花思考有多远,花就为你证明多远。你看花想得多深,花就把你引导多深。如果你能做到用一生爱花,花就会用一个世界启发你一生,营养你一生。

基因可以自私,但花并不自私。花能让人心生喜悦之情,能养人俗气之目,能引领人的如泉文思,能为人展示真理之光华……花不缺少什么,缺少什么的是我们自己。花里有原子,有基因,有春秋,有世界。能够深爱一朵花的人,必定能深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