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四书经纬
26583200000139

第139章 论语阳货篇(3)

小子学之,可以兴观者即可以群怨,哀乐之外无是非;可以兴观群怨者即可以事君父,忠孝善恶之本,而歆于善恶以定其情,子臣之极致也。鸟兽草木亦无非理之所着,而情亦不异矣。“可以”者,无不可焉,随所以而皆可焉。古之为《诗》者,原立于博通四达之途,以一性一情周人伦物理之变而得其妙,是故学焉而所益者无涯也。小子何莫学夫《诗》也?

【元典】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译文】孔子对伯鱼说:“你读过《周南》《召南》吗?一个人如果不读《周南》《召南》, 就好象面对着墙站着而无法前进。”

【诸儒注疏】“为”,犹学也。《周南》、《召南》,《诗》首篇名。所言皆修身齐家之事。“正墙面而立”,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

【理学讲评】为,是习学。《周南》、《召南》是《诗经·国风》之首篇。昔周文王与其后妃俱有圣德修身、齐家以令于国中,又使周公治陕以西,召公治陕以东。由是风化白北而南,远被于江汉之域,故诗人咏歌其事。《周南》之诗,自《关雎》以下,言文王后妃闺门之化行于南国也。《召南》之诗,自《鹊巢》以下,言南国诸侯夫人与大夫之妻皆被文王后妃之化而成德也。孔子教其子伯鱼说:“汝尝学夫《周南》、《召南》之诗矣乎?盖《周南》、《召南》两篇所言皆修身、齐家之事,于人伦日用,最为切要。学者须把这两篇诗,讲诵玩味,身体力行,乃为有益。人若不学《周南》、《召南》则无以正性情,笃伦理。身且不知修,家且不知齐矣,安望其能经邦而济世,化民而易俗哉?譬如正对着墙面站立的一般,咫尺之地,隔碍障蔽,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矣,况其远者乎?”甚哉,二南之切于人,不可以不学也。然《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人君一身,乃万国之仪刑,未有不修身齐家,而可以治国平天下者。则二南之诗,岂独为学者之所当习哉?

【心学讲评】圣人之教,其言甚近,其旨甚远,深思而实体之,其切于身心者甚至。故夫子谓伯鱼曰:女学《诗》也,则《周南》、《召南》其先者也。读其文,求其义,谱之于弦歌,则得其唱叹之情,此所以学《二南》也。其言闺门之化,有为化之本者,洁清雒睦以通志而成务。故有文王而后内有后妃,外有南国之诸侯、大夫,与其夫人、内子;有中林之士,江汉之女,因而有草木禽兽效顺之祥;此由迩以行远之道也,即此以知彼之情也。诵之,习之,咏之,叹之,比之于礼,比之于乐焉,斯得之矣。而女其为之乎!

夫人而不念及身世相通之理则已耳;若果有身思修,有家思齐,有天下国家之当知明而行美,而于此未能学焉,何以通天下之情?何以顺天下之理?其犹正墙面而立,无所见而不能行久矣!涵泳以养其心气,反求以验诸躬行,推广以施于远迩,女其勉之!

【元典】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孔子说:“礼啊,礼啊,难道只是纸张在说话吗?乐啊,乐啊,难道只是钟鼓在发音吗?”

【诸儒注疏】敬而将之以玉帛,则为礼;和而发之以钟鼓,则为乐;遗其本乃专事其末,则岂礼乐之谓哉!

程子曰:“礼只是一个序,乐只是一个和。只此‘序’字,含蓄多少义理。天下无一物无礼乐。且如置此两椅,一不正便是无序,无序便乖,乖便不和。又如盗贼至为不道,然亦有礼乐。盖必有总属,必相听顺,乃能为盗;不然,则叛乱无统,不能一日相聚而为盗也。礼乐无处无之,学者要须识得。”

【理学讲评】孔子见世之用礼乐者,专事其末,而不知探其本也。故发此论说道:“先王制礼以交神、人,恰上下,固未有不用夫玉帛者,然必先有个恭敬、诚悫的意思存之于中,然后用玉帛以将之。若无是敬,则虽玉帛交错,不过虚文而已。然则,所谓礼云礼云者,岂徒玉帛云乎哉?先王作乐以养民德,导民和,固未有不用夫钟鼓者,然必先有个欣喜欢爱的意思蕴之于心,而后用钟鼓以宣之。若无是和,则虽钟鼓铿锵,不过虚器而已。然则所谓乐云乐云者,岂徒钟鼓云乎哉?”盖先王以礼乐教天下,皆本之和敬之实德,而发之于仪文节奏之间,后世徒事于文,而不求其本,故孔子叹之如此!

【心学讲评】夫子曰:今人之于礼乐,其名是也,其实非也。乃其实非也,而其名未尝不是也,曷亦随其名而思其所以得此名之实乎?先王之制,以享神人、以正朝野者,礼也,故凡行者皆云礼。今之人多其物以相尚者,以为礼而亦云礼,然必皆云礼也,未尝云玉帛也。使人言玉帛而不必言礼,斯可耳,而玉帛云乎哉?将玉执帛以周旋者亦思何以云礼,而所以敬吾履者即在玉帛之中矣。先王之制,以格幽明、以易风俗者,乐也。故凡奏者皆云乐。今人之滥其音以自豫者,以为乐而亦云乐,然必皆云乐也,未尝云钟鼓也。使人言钟鼓而不必言乐,斯可耳,而钟鼓云乎哉?则考钟伐鼓而铿锵者亦思何以云乐,而所以导吾和者即在钟鼓之中矣。如使天下而云玉帛钟鼓乎,君无望耳。不然,制作之精意,性情之存发,犹在人名言之中,一思而得之,而如之何弗思耶!

【元典】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译文】孔子说:“外表威严而内心怯懦的人,用小人作比喻,就象挖墙洞的小偷吧!”

【诸儒注疏】“厉”,威严也。“荏”,柔弱也。“小人”,细民也。“穿”,穿壁。“窬”,窬墙。言其无实盗名,而常畏人知也。

【理学讲评】厉是威严,荏是柔弱。穿窬是剜墙凿壁为窃盗之事者。孔子说:“人必表里相符,然后可谓之君子。今有人焉,观其外貌,则威严猛厉,似乎确然有守,毅然有为的人,而内实懦弱,见利而动,见害而惧,全无执持刚果的志气。这等的人中实多欲,而貌与心违,譬之小人,就如盗窃一般。黑夜里剜墙凿壁偷了人家财物,外面却假装个良善的模样,惟恐人知,岂不可耻之甚哉?”孔子深恶作伪之人,故儆之如此。

【心学讲评】夫子曰:刚之过者谓之厉。君子有时而形诸色,则惟秉心之正直,不受外物之挠,而思以正物,故不得已而使人见为可惮,而不可狎。乃有人焉以是为可以压物而伸己也,遂恃以求胜于天下。乃察其所以然者,则以擅其利以遂其欲,苟得焉而志先靡,如弱木之荏也。惟其厉也,亦自命为君子,而君子之中无可拟焉。其譬诸卑贱之小人乎!乃小人之荏也,内荏而色亦荏,故贱者不自讳之情。而斯人也,经营于暗昧,犹觊觎于昏莫,娇饰于大庭,犹骄恣于白日,惟恐人知其荏,而以厉掩之。小人之中,惟穿窬为然,而斯人岂有异乎!观人者,勿以其色而遂许之为刚也。

在“观人”上说,以此人原不足贵,不望其能改。

【元典】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译文】孔子说:“老好人是败坏道德的人。”

【诸儒注疏】“乡”者,鄙俗之意。“原”与愿同。《苟子》“原悫”,注读作“愿”是也。“乡原”,乡人之愿者也。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故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详见《孟子》末篇。

【理学讲评】原字当做“愿悫”的愿字,是谨厚的意思。乡愿是乡俗中一样软滑的人。人都称为谨厚,所以叫做乡愿。贼字释作害字。孔子说:“人之有德者为君子,悖德者为小入,不难辨也。惟有一样人,名为乡愿者,居之似忠信,而非忠信,行之似廉洁而非廉洁,自处柔佞而不肯立异,其待人软熟而惟求取悦,是以人人都道他好。这样人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乃德之害也。”盖行合乎道之中,事出乎理之正,这才叫做德,今乡愿不顾道理之是非,只图流俗之喜悦。人见他以此得人心,取声誉,便都慕效他,以是为德,而不复知有大中至正之道,其惑人心,坏风俗,岂不甚乎?所以说乡原德之贼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德有在于愿者。道极其大,而尤慎于微;自其慎微者言之,则谓之谨。德几于化,而自近乎情;自其近情者言之,则谓之悫。故通天下,合古今而无不以为愿也。夫一乡之人岂足以知此哉!其云谨者,畏祸而为全躯保妻子之计;其为悫者,谓俗而与同慕虚名邀实利之谋。似忠信而不求之天理之安,似廉洁而不知取舍之大。于是乡人称之日愿也,德也。以是为德,而乃以断人心于仅存之余,而丧其清夜之良;戕天理于得失之几,而废其省察之实。使天下胥以此为尚,则《诗》、《书》弦诵之徒劳,静存动察之皆赘矣。是岂非德之贼乎!君子深恶而痛绝之,有以哉!

【元典】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孔子说:“道听途说就是道德败坏。”

【诸儒注疏】虽闻善言,不为己有,是自弃其德也。

王氏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道听而涂说,则弃之矣。”

【理学讲评】道途都是人行的路。孔子说:“人之实心为学者,于凡天下道理,或得之师友之所传授,或考诸典籍之所记载,就便存之于心,身体而力行之,以求实德于己,方为有益。若有所闻而不体会于心,只把来放在口中谈论讲说,这是入耳出口之学。譬如道路上听了一句言语,就在途路上与人说了。如此,则虽闻善言,不过以资口说而已,何能有诸己哉?所以说德之弃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理之可以名言者,耳司入,口司出,而总会之以心。耳听之而心受之,则天下之善皆集于吾心。心审之而后口说之,则善虽公于天下而初不忘于心。如其听之于道而即说之于涂,俄顷之不容待,耳人而口旋出,心总无与焉,则虽有善言,过而不留,往来于天下而己无与,自弃其德,而德亦弃之矣。此学者之大患,不可不戒也。

【元典】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译文】孔子说:“卑鄙小人可以共事吗?”【诸儒注疏】“鄙夫”,庸恶陋劣之称。

【元典】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译文】这种人他没得到时,怕得不到;得到后,怕失去。

【诸儒注疏】何氏曰:“患得之,谓患不能得之。”

【元典】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一旦害怕失去,他什么坏事都敢做。

【诸儒注疏】小则吮痈舐痔,大则弑父与君,皆生于患失而已。

胡氏曰:“许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志矣。’志于富贵,即孔子所谓鄙夫也。”

【理学讲评】鄙夫是庸恶陋劣之人,患是忧患。孔子说:“为人臣者,必有志身之诚,而后可以语事君之义。有一等鄙夫,其资性庸恶,全无忠义之心,识习趣陋劣,又乏刚正之节,若此人者,岂可使之立于朝廷之上而与之事君也与哉?何也,盖所贵于事君者,惟知有君而不知有身也。乃鄙夫之心止知有富贵权利而已。方其权位之未得,则千方百计徼幸营救,汲汲然惟恐其不得之也。及其权位之既得,则千方百计系恋保守,兢兢然惟恐其或失之也。夫事君而一妻有患失之心,则凡可以阿意求容,要结固宠者,将何事不可为乎?小则卑污苟贱,丧其羞恶之良;大则攘夺凭陵,陷于悖逆之恶,皆生于此患失之一念而已,以此人而事君,其害可胜言哉?”然君臣之义本无所逃,而忠君爱国之臣,亦鲜不以得君为念者,但忠臣志在得君,鄙夫志在得禄。忠臣得君,志在任事,鄙夫得君,志在窃权。心术之公私少异,而人品之忠奸顿殊,明主不可不察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君子出而必择主而事,而尤莫切于择友,内不至比匪人以失己,上不至进异类以误国,故权在己则斥逐之,权不在己则疏远之,不可不慎也。

奸人之态易见,小人之才可使。惟鄙夫者,貌若无奸而不能为小人者也,险诈之机不露,则见为无他;廉隅之际不争,则见为易与;似可与事君而无伤矣,而可与事君也与哉?鄙人之见,其言仕也,初不知有名义,亦不知有功名,曰仕以荣身也,以厚禄也,以传之子孙而食其福也,止此而已矣。故未得也,则患其不得也,小人用则依小人,君子用亦暂依君子,惟恐其不得当,而若在生而如死也。既得矣,食其利则纵其欲,遂生其不可复贫贱之情;持其权则多其怨,更成乎不可复相下之势;而劳心焦思,以冀无失,其情切矣。其情切,而其术岂有择哉?父母可忘也、而况于朋友;君可负,国可贾也,而况于寮窠;阴用其倾危,而明张其暴狠,何所不至哉!与事君者,与之亢则不利于身,姑为容则不利于国。然后悔昔之误与之也,不亦晚乎!择交者慎勿日富贵者人情之大共,不必以此苛责于人,而姑饱其欲,以惟吾用也。君子小人之分,义利而已矣。故宁进一畸士,无举一庸人也。

【元典】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译文】孔子说:“古人有三种偏激的毛病,今人或许没有。”

【诸儒注疏】气失其平则为疾,故气禀之偏者亦谓之疾。昔所谓疾,今亦亡之,伤俗之益衰也。

【元典】

“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译文】古代的狂人肆意直言,今天的狂人放荡不羁;古代的高傲者威不可犯,今天的高傲者凶恶蛮横;古代的愚人天真直率,今天的愚人狡诈无赖。

【诸儒注疏】“狂”者,志愿太高。“肆”谓不拘小节,“荡”则窬大闲矣。“矜”者,持守太严。“廉”谓棱角哨厉,“忿戾”则至于争矣。“愚”者,暗昧不明。“直”谓径行自遂,“诈”则挟私妄作矣。

范氏曰:“末世滋伪,岂惟贤者不如古哉!民性之蔽,亦与古人异矣。”

【理学讲评】疾字解做病字。凡人气失其平,则致病,故人之气质有偏者,亦谓之病。亡字与有无的无字同。狂是志愿太高的人。肆是不拘小节。荡是放荡。矜是持守太严的人,即狷者也。廉是梭角峭厉,忿戾是忿争乖戾,愚是昏昧不明的人。直是直憨,诈是虚诈。孔子叹说:“人之气禀中和者少,偏驳者多。一有偏驳,则行有疵病而谓之疾。然古之时,风气纯厚,其中虽有三样资禀偏驳、过中失正的人,然皆质任自然,本真犹未甚凿也。今则淳者日入于漓,厚者日趋于薄,不但气禀中和者绝不复见,就是那三样病痛的人,或者也没有了。盖古之人,有志愿太高,锐意进取的,这是狂之疾。然其狂也,不过志大言大,不拘小节,肆焉耳矣。若今之所谓狂者,则不顾礼义之大闲,纵放于规矩之外,而流于荡矣。古之人有赋性狷介,持守太严的,这是矜之疾。然其矜也,不过立崖岸,有棱角,示人以难亲,廉焉耳矣。若今之所谓矜者,则逞其刚狠之气,动至与人乖忤,而流于忿戾矣。古之人,有资识鲁钝,暗昧不明的,这是愚之疾。然其愚也,不过任性率真,径行自遂,直焉耳矣。若今之所谓愚者,则反用机关,挟私妄作,而流于诈矣。”夫狂而肆焉,矜而廉焉,愚而直焉,此虽气质之偏,而本真未丧。若加以学问磨砻之功,其病犹可瘳也。至于肆变而荡,廉变而忿戾,直变而诈,则习与性成,将并其疾之本然俱失之矣,欲复乎善,岂不难哉?所以说,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夫子此言,盖深叹时习之偷,而望人以学问变化之功者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