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讲评】比字解作为字。化者,是死者。恔,是快足的意思。俭,是薄。孟子又答充虞说:“吾谓送终之礼,不可不尽者为何?盖人子之于父母,常念其罔极之恩,则必思为无穷之计,要使附于身者,坚厚久远,不使地下土壤,得亲近其觅肤,则死者之体魄安矣。父母既安于地下,则于人子之心,独不快然自足,而无所悔恨乎。若礼所得为而不肯自尽,是爱惜财物而薄于其亲矣。吾闻君子送终之礼,必诚必信,惟恐一有不慎,为终身之悔。岂忍借世间财物,却在父母身上减省,而不尽其心乎。吾之致美于木,亦不忍俭于亲耳,奈何以过厚为疑耶?”然孟子之葬亲,虽得为而未尝越徒,以薄为道,则以天下俭其亲。而战国赢秦之君,至虚地土之藏以为观美,亦岂君子之所谓尽心者耶?
【心学讲评】君子之用物也俭,而于父母之亲,生死之际,则不忍言俭。非徒不忍也。有我而后有天下财,财皆天下之财,而用之者我也。乃何以而有我乎?使非父母则方且无我,而天下之财,谁为俭之?有生,而后天下之财可为我用。惟其生也,是以不容不俭;乃死,则无所复用之矣。委财于天下,而天下何所容吾之俭?故于父母生死之际,而但有留财以为天下俭之心,则不仁不智,而人心绝矣。为天下俭且不可,而况俭之以为妻子之奉、口体之资乎!故先王制礼也,下达于庶人,苟可以尽其财而不恤。风俗之美,相尚以此为悦心之道,非不知天子之可有余,而庶人且有饥寒不胆、妻子不畜之忧也,以为虽庶人而此心不容不遂所以别人之心于禽兽之心也。先王制之,而君子遵之,此心之理而已。
孟子自齐葬于鲁,葬毕而反于齐,其事不可考,或曰母葬也。即非孟子之母丧,而亦为人子者之亲丧也。其止于赢也,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促匠者椁、茵、抗木之事,则或以虞之足以闻乎礼也。于时虞有疑焉,乃值丧期严迫之际,惟承命而不敢请。今稍暇矣,愿窃有请焉。前者之木若过于美,而得勿失之泰乎?”
孟子曰:“夫亦犹行古之道也,而子何疑焉!古者棺椁无度,过者过于厚,不及者过于薄,以为人子之心,惟其自尽,而不必为之制也。至于周之兴也,定为常制:棺七寸,椁称之;天子而下有四重、三重、二重之差,而其厚薄之均,则达于庶人。夫人自生而死,所用于天地之产者至此而毕,人子终天所致于亲者至此而穷,天子庶人一也。乃自薄葬之邪说惑人,以为徒为观美耳。夫亲之死也,观美以远人之厌恶,亦不容已者,而况非直此哉!尽人而为人子,则尽人而有人心,非此则追悔无及,而心不能以自全矣。夫先王之曲达人心也如是,则无不可得为之分矣。夫人子亲亲之心无已,有限于分而不得者,孝子之所深悲,不可以为说也。不然,则分可为,而财不足,亦抱疚终身而不释耳。若于礼无违,得之矣,幸而财足用焉为之而已矣。古之人无有不用者也,吾何所为而独不然乎!将反之心而不可乎抑徇乎?俗而求异于古乎?
“且此制者,非独礼在则然也。化者化矣,而肤犹是肤也。生则宫室以居之,几杖以安之,管簟以处之,而死则与硗瘠之土相亲也。一回念而大伤于心者,及是而独无佼乎?若有所为而独不然,意者以俭为美德,而不欲过用天下之物于无用之地乎?而吾闻之也,君子之以俭居德,而不欲暴殄天下之物者,以不用之货充府库,以无用之粟朽仓廪,而富己以贫天下也;以耳目之于声色,口鼻之于臭味,四肢之于安佚,而厚己以蠹大下也;以宫室之美侈荣观,以妻妾之奉耽宴乐,以穷乏之得我骄志气,而纵己以夺天下也。至于亲,则我之所可用,皆我之所可致;冻可也,馁可也,任天下之讥非,违物情而求快,无不可也。无亲而何以有我?无我而又何有于天下?天之所生,地之所产,不我禁也。人之所效,而成乎财用者,不我啬也。彼亦人之子而犹有人之心也,而我何俭乎哉!
“世衰道丧,无所不生其侈心,而独于亲丧以俭为美,而掩其嗜利忘恩之恶。为之亲者,抑或遗命薄葬以私利其子。呜呼!人心之所以尽绝而终沦于禽兽也,悲夫!”
为人子者不可不知。
【元典】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
【译文】沈同以个人名义问道:“燕国可以讨伐吗?”孟子说:“可以。子哙不得把燕国让给别人,子之不得从子哙那里接受燕国。比方说,这里有个士人,您喜欢他,就不禀告君王而私自把自己的俸禄、爵位让给他,那个士人也不经君王同意,私自从您那里接受俸禄和爵位,这样行吗?(子哙)让君位的事,同这有什么两样?”
【诸儒注疏】“沈同”,齐臣。“以私问”,非王命也。子哙、子之事见前篇。诸侯土地人民,受之天子,传之先君。私以与人,则与者受者皆有罪也。“仕”,为官也。“士”,即从仕之人也。
【理学讲评】沈同,是齐臣。子哙,是燕君。子之是燕相。是时燕王子哙惑于邪谋,传位于其相子之,国内大乱。齐之君臣欲乘其乱而伐之。故沈同自以己意私问孟子说:“燕国乱矣,举兵伐之可乎?”孟子据理答说:“燕之罪可伐也。盖燕国受之天子,传之先君,子哙所当世守而无失者;若未请命于天子,不该将土地人民,私授与人。子之位在人臣,若未奉天子之命,不该私受国于其主。譬如有仕宦之入,平日你喜悦他,却不请命于王,就将你的禄秩官爵私自与他;那仕宦的人也不曾奉有王命,就私受爵禄于你,于理可乎?盖爵禄虽在子,而黜陟予夺皆出于君,私相授受,皆不可也。燕国君臣之授受,何以异于此。以爵禄私相授受,在有国所必诛;以土地私相授受,在王法所必讨,何不可伐之有?”孟子之意,直谓燕有可伐之罪耳。至于所以伐燕者,又必有道,而惜乎沈同之不能再问也。
【元典】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译文】齐国攻打燕国。有人问道:“(您)鼓励齐国攻打燕国,有这回事吗?”孟子说:“没有。沈同问‘燕国可以征伐吗?’我答复他说‘可以’,他们认为这个说法对,便去征伐燕国。他如果问‘谁能去征伐燕国?’那我将答复他说:‘奉了上天使命的人才可以去征伐。’就好比这里有个杀人犯,如果有人问我:‘这个人该杀吗?’我就回答说:‘可以。’他如果再问:‘谁可以去杀这个杀人犯?’那我就会回答他:‘做法官的才可以杀他。’现在,让一个跟燕国一样无道的国家去征伐燕国,我为什么要鼓励它呢?”
【诸儒注疏】“天吏”,解见上篇。言齐无道,与燕无异,如以燕伐燕也。《史记》亦谓孟子劝齐伐燕,盖传闻此说之误。
汤氏曰:“燕固可伐矣,故孟子曰可。使齐王能诛其君,吊其民,何不可之有?乃杀其父兄,虏其子弟,而后燕人畔之。乃以是归咎孟子之言,则误矣。”
【理学讲评】天吏,是奉行天讨之君。孟子答沈同之问,只谓燕国君臣有可伐之罪,而非谓齐之可以伐燕也。及齐人兴师伐燕,或人疑其计出于孟子,乃问说:“伐国之事,人所难言。今闻夫子劝齐伐燕,果有是事否?”孟子答说:“我实未曾劝齐伐燕。但谓我为劝者,却有个缘故。前日齐大夫沈同,尝来私问我说,燕之无道,可伐与?当时我应他说可伐;盖燕之君臣,把天子付与、祖宗传下的土地,私相授受,这等逆乱纲常,违犯法纪,如何不可伐。彼就以我之言为然,不复再问,而遽伐之也。彼如再问那个可伐之,则我必将应之说,除非是奉行天命,诛讨有罪的天吏,才可以伐之。苟非天吏,是以暴而易暴,亦不可也。譬如今有杀人的,或问说这杀人之人可杀与,则将应之说可。盖杀人者抵罪,如何不可杀。彼如再问,那个可以杀之。则必将应之说,除非是奉行君命、专理刑狱的士师,才可杀之。苟非士师,是以下而专戮,亦不可也。今燕之君臣,不告于天子而私相授受,其悖乱之罪,诚为可伐;然齐非天吏,亦不请于天子而兴兵讨伐,其专擅之罪,也与燕国一般。以齐伐燕,是即以燕伐燕也。我何为而劝之哉?”夫兵以义动,师贵有名。向使齐王能以燕国之乱,告之天子,声罪致讨,无一毫自利之心,庶几称天吏矣。惟其欲乘人之乱,取以自利,全是战国阴谋,此孟子所以甚言其不可也。
【心学讲评】王者之师,正己以正天下也,是谓奉天。自正矣,则天下之不正者自我而正之,是谓天讨。故奉辞伐罪,而大有为之业自此而成。若己不正,而徒托于其名以幸于一成,则祸不旋踵。义之不可假,甚严也。
燕之君臣无道而民怨,齐与之邻,而奉义以伐。此祸福之枢机,得则王,失则亡,在此举矣。齐王前此之为,无大过于燕,不必深求。而一日惩燕之祸,以义匡燕,以仁救民,则伐之者,王业之始事也;反是,则败亡之祸本也。故孟子于此有两难言者:无止其伐之理,而失图王之机;无劝其伐之心,而反成后事之悔;故不与齐王言,而王亦不测孟子之心而难于问,乃使沈同以其私问,而若非王之问者,曰:“燕可伐与?”从燕而言可不可,奚不可哉!亦以强弱胜败为疑而已矣。夫但言燕,则其可伐也,不足疑。而孟子断然应之曰:“可”道有其可,而众散民离、而势亦无不可也。燕者,先王以授分陕之召公,而世守之以绥此土者也。子会奉其宗庙社稷以牧其民,而得与人乎?子之非适非长,而得受之于子哙乎?此其理甚易见也。有求仕者于此,而子说之,子之私也。子之禄爵,王所命也。不告于王,而私与之,不知有王,先在子矣。夫此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不知有王,士之乱也。王其所以听子乎?诸大夫可以容子乎?国人可以安此士而尊之乎?大夫受命于君,诸侯之上受于先王,内受之先公,一也。而燕何以异是?此不待再较,而问罪之师必无能贷者也。夫以理而言,则必无谓燕不可伐之理;以事而言,则吊民伐罪,王者以义正天下,而安天下之民在此举也。使齐之君臣进而请教所以处置燕祀而矜育燕民者,当必有至正之道存焉。而齐人但窃义之可假,民之可动、功之可成,而遂伐之,则有识者已早知其终之必败矣。
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疑君子之不度德量力,而轻于一试也。孟子已深知其伐之不以道,而应曰:“未也,王未尝进我以问兴师之事,我未尝详言所以正燕之道,则何言劝也?惟沈同以其私问‘燕可伐与?’则自燕而言,有必诛不赦之罪,而应之曰‘可’。彼遂以为然,而无疑于伐,则伐之谋已定,而特以我之言为质耳。使彼诚有以义兴师之诚,则必反而自问焉,将曰:‘孰可以伐之?’明知彼之可,而犹料我之可,此则吾之言伸矣,则将应之曰:‘为天吏者,奉天之道以治天之民,有罪者不敢赦,不被天之泽者不忍不救,于己无私利之心,于民有各得之愿,则伐之也,上合天心,而无不可矣。”此犹之有杀人者,而或问之曰:‘杀人之人,可杀与?’法所不容假,而安得不应之曰‘可’?乃己非有敕法之任,遽执而杀之,而遂谓曰可者劝之杀乎?使彼能问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法在己而后可伸也。今齐之为齐,前之不能秉义行仁以受天之祜者既然,而后之不能诛暴禁乱以绥天之民者,又知其必然也。齐亦一燕而已矣。以燕伐燕,齐且为他曰之燕,而何为劝之哉?对沈同者,以燕论也,非-以齐论也。以燕沦,而燕必亡;以齐论,而齐亦危矣。吾其敢轻与齐言此哉!”
呜呼!伐燕,大事也。孟子居三卿之中,王不与谋,而聊使沈同问之,以塞众论,故其问不详,原无请裁于君子之心,及夫一旦之功幸成,而贻无穷之害,始且畏且惭,而功不救其败,则齐之不足有为,明矣。孟子之不能正之于始也,亦末如之何。而言之出不易,有如此夫!
【元典】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于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叛;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译文】燕国人反抗(齐国的占领)。齐王说:“对孟子我感到很惭愧。”陈贾说:“大王不必犯愁。大王如果在仁和智方面同周公相比较,自己觉得谁强一些?”齐王说:“咳!这是什么话!”陈贾说:“周公派管叔去监察殷人,管叔却带着殷人叛乱。(如果周公)知道他会反叛还派他去,这是不仁;如果不知道他会反叛而派他去,这是不智。仁和智,周公还未能完全具备,何况您大王呢?请允许我见到孟子时向他作些解释。”
【诸儒注疏】齐破燕后二年,燕人共立太子平为王。“陈贾”,齐大夫也。“管叔”,名鲜,武王弟,周公兄也。武王胜商杀纣,立纣子武庚,而使管叔与弟蔡叔,霍叔监其国。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叔与武庚畔,周公讨而诛之。
【理学讲评】畔,是背叛。陈贾,是齐大夫。管叔,是周公的兄,名鲜。监,是管理国事。齐人既伐燕而取之,后来燕人不服,共立燕太子平为王,叛了齐国。齐王乃与群臣说:“向年我欲取燕,孟子劝我当顺民心。及诸侯将谋救燕,孟子又劝我置君而去。我不曾听他的言语;今燕人背叛,是我不用忠言之过,心甚惭愧,无颜面见得孟子,将如之何?”这是齐王悔悟的良心,群臣若能将顺而诱掖之,亦为善之机也。齐臣有个陈贾,是阿谀小人,乃对齐王说:“何必以此为患,臣且问王,王自家忖度,与古之周公孰仁孰智?”齐王惊叹说:“这是何言?周公乃古之圣人,我何敢比他。”陈贾便举周公的事来说:“王以周公为仁且智,非后世可及,不知周公于仁智,也有不能完全的去处。当时武王克商,立纣子武庚,周公使其兄管叔去监守武庚之国。及成王初年,管叔遂与武庚同谋,以殷叛周。假使周公预知管叔之必叛,故意教他去监国,是驱之使陷于罪,忍心害兄,这便是不仁。假使不知管叔之将叛,误教他去监国,是亲兄之恶,尚然不知,这便是不智。这等看来,仁智二字,以周公之圣,尚且不能兼尽,而况于王乎?燕人之叛,正不必以此为歉也。贾请往见孟子,以周公为辞以解之,王无患矣。”夫齐王之惭,尚有迁善之机,而陈贾之解,反导之以文过之失。小人逢君之恶,其情状类如此。
【元典】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叛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
【译文】陈贾见到孟子,问道:“周公是怎样一个人?”孟子说:“古代的圣人。”陈贾说:“他派管叔监察殷人,管叔却带着殷人叛乱,有这回事吗?”孟子说:“是这样。”
陈贾说:“周公是知道他会反叛而派他去的吗?”孟子说:“(周公)不知道。”“既然这样,那么(岂不是)圣人也会有过错吗?”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谁能料到哥哥会背叛呢?)周公的过错,不也是情有可原的吗?”
【诸儒注疏】言周公乃管叔之弟,管叔乃周公之兄,然则周公不知管叔之将畔而使之,其过有所不免矣。或曰:“周公之处管叔,不如舜之处象何也?”游氏曰:“象之恶已着。而其志不过富贵而已,故舜得以是而全之。若管叔之恶则未着,而其志其才皆非象比也,周公讵忍逆探其兄之恶而弃之耶!周公爱兄,宜无不尽者。管叔之事,圣人之不幸也。舜诚信而喜象,周公诚信而任管叔,此天理人伦之至,其用心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