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讲评】齐宣王闻孟子之言,疑其太甚,乃问说:“吾闻礼经有云:‘大夫有故而去,仕于他国者,为其旧君服齐衰三月。果如礼之所言,则已去国者尚有服礼,而况见在其国者,可以国人、寇仇视之耶?不知旧君如何相待,乃为之制服如此?”孟子答说:“人君欲责人尽礼,须先以礼处人,若其臣在国之,时,有所规正,不以为拂逆,而谏则必行;有所陈说不以为迂阔,而言则必听;使他致君泽的谋略,一一展布,而膏泽下究于民,无有壅而不流者,君臣这等相得,真如手足腹心之一体,恩义何其笃也。如或议论不合,有故而去,其君犹眷恋不舍,使人导之出境,以防其剽掠之虞;又先道达于所往之国,以开其仕进之路。至于田禄里居未忍遽夺,必待三年不返,然后收之,以示望其来归之意。只这三件,何等样尽礼!所以说是三有礼焉。盖其恩义倦倦,始终不替如此。君既以礼遇臣,臣未有不以礼报君者,其为旧君有服,不亦宜乎?”昔子思对鲁缪公曰:“古之君子,进入以礼,退入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其意正与此合。孟子之言,盖有所本也。
【元典】
“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译文】如今做臣下的,有劝谏,君主不接受,有建议,君主不肯听,(因此)恩泽不能遍及百姓;有原因离去,君主就要捉拿他,还想法使他在所去的地方陷入困境;离开的当天,就没收了他的封地房屋。这样就叫作仇人。(成了)仇人,哪有什么要服孝的呢?
【诸儒注疏】“极”,穷也。穷之于其所往之国,如晋锢栾盈也。潘兴嗣曰:“孟子告齐王之言,犹孔子对定公之意也;而其言有迹,不若孔子之浑然也。盖圣贤之别如此。”杨氏曰:“君臣以义合者也,故孟子为齐王深言报施之道,使知为君者不可不以礼遇其臣耳。若君子之自处,则岂处其薄乎?孟子曰:‘王庶几改之!予曰望之’,君子之言盖如此。”
【理学讲评】搏执,是拘执。极字,解做穷字。孟子承上文说:“古之人君待臣以礼,故有旧君之服。今之为臣者则不然,当其在国之时,情意不孚,议论不合,虽有规谏拒之而不行,虽有建言置之而不听;聪明日蔽于上,膏泽不究于民,盖已不能安其位而行其志矣。及有故而去,不但无人导之出境,且搏执拘禁他,似犯罪的一般,不但无人为之先容,且穷迫之于所往之国,似禁锢的一般。至于田禄里居,非惟不待三年,就于去国之日将他的都收了,是幸其去而绝其来也。夫进不能行其道,退不能容其身,则不特待之如犬马,而实视之如土芥,寡恩如此,所以谓之寇仇也。既日寇仇,又何服之有哉?”孟子斯言,欲深警齐王之失,故不觉其过激如此。然战国之士,朝秦暮燕,势交利合,臣节之不明久矣,故孟子亦据当时之习尚言之。至于君臣义无所逃,安得以去就为厚薄?礼义由贤者出,岂可以用舍为恩怨?孔子迟迟去鲁,孟子不欲悻悻去齐,此圣贤处身之道也。
【心学讲评】齐宣王不能以礼待其臣,昔进今亡,人心改而国不足以立。孟子乃直词以正告之曰:“王亦知君臣之际乎?君臣以义合者也;因义合而情以生,情至而分以定。义之不明,情之不达,而分亦不足以维之矣。君之待其臣,臣之事其君,皆因其心之视之者何如,而厚薄因之。惟君之视臣也,称其材之可能而受之任,体其利病之所在而相感以忱,如手足也,则臣之视君亦如手足之于腹心,莫之令而自从,莫之感而自相应矣。此隆古君臣之谊,一体之休也。如其不然,使之不恤其劳,养之不加以敬,如犬马矣,则臣以利禄而事君,而情实无所合,如国人焉,可合可离而无所系恋也。又不然,而蹂践而辱之,斩艾而戮之,如土芥矣,则幸脱其戮辱,而追思有余怨,如寇仇矣,避之速,报之惨,而无所忌惮也。然则分不可恃;而在乎情,情不易孚,而唯其义,而君臣之际,可易言乎?”
王惊其辞之太危,乃引礼以辨曰:“夫子之所言者情也、义也,而吾闻之礼也则不然。礼有去国之臣仕于他邦者,为其旧君服齐衰三月,期虽减于三年,而服则隆于功缌。夫谓之旧君,则必放逐不容而出奔者,乃必为之服焉,则不必有手足之谊,而固不可施寇仇之报。此又何如而可为之服乎?将无君恩可薄,而臣谊必隆,与夫子之言异乎?”
孟子曰:“可以为之服者,则有说也,此正手足腹心情义之不容已,而礼因之以设也。礼之所言者,谓当在国之时,君有过,而谏则行矣;臣有所欲陈,而言则听矣。其谏也,言也,以道匡君,而使爱养其民者也;行焉,听焉,则民被其润以利于行,受其渥以苏其困,如膏泽之下矣。膏泽虽归德于君,而君之志以行矣。若其去国也,非不合而去也,时势有所不安而以他故去也,而臣之爱念之者未已焉。使人导之出疆,而涂旅无侵暴之意;又先于所往之邦称其材能,荐以禄仕,使不至有无君之戚。乃所受于国之禄田里居,必待三年不反,安于所往之国矣,然后收之以入公焉,其始犹冀其归也。此则敬任之于未去之先,优礼之于方去之日,笃念之于既去之后,情至而礼隆,三有礼焉。如此,则君尽礼以待之,臣亦奉礼以报之,处变而不失其常,情有余而礼行,斯以为之服矣。
“乃今之为臣者,何不幸而不得遇此有礼之君也!其在国也,谏则不行,言则不听矣,虽有膏泽斯民之志,不足以行,而不下于民矣。其不合而有土芥之忧也,乃私奔而去;君忿其背己,而使人搏执之。幸而免于执也,则不惜币玉,告于所往之国,使禁锢以穷极之。若其禄田里居,则去之日即收之,使绝其后来之望焉。夫臣之所谓寇仇者,正此谓也。去不免于执,则诛戮必及;免于执,则困穷加迫。避之唯恐不速,报之不恤其逆,而又何情理之有以为之服哉?然则观于旧君之服,而君臣恩礼之厚薄益可见矣,王何疑哉!”
呜呼!此孟子之危言也。当战国之世,主骄臣贱,不容不以此警人主者也。固非后世反面背主之逆臣所可借以文其过者也。
【元典】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译文】孟子说:“无罪而杀士人,那么大夫就可以离开;无罪而杀百姓,那么士人就可以迁走。”
【诸儒注疏】言君子当见几而作;祸已迫,则不能去矣。
【理学讲评】孟子说:“君子之去就,惟视国家之治乱;国家之治乱,但观刑赏之当否?且如百官庶职皆君之所任用,即陷于罪犹有当宥者;若士本无罪,而在上者乘一时之怒,妄有诛杀,此淫刑之渐也。其渐一长,则将视臣如土芥,非惟士不保其首领,而且骏寻及于大夫矣。为大夫者,度不能救,则宜奉身而去之,盖不可则止,义当然也。如待其祸及于大夫,则欲去而不能矣,岂保身之哲哉?群黎百姓皆君之所子育,即罹于罪,犹有当恤者;若民本无罪,而在上者用一时之法,轻有刑戮,此滥杀之端也。其端一开,则将杀人如草营,不但民无所措手足,而且蔓延及于士矣。为士者知不可留,则远徙以避之。盖乱邦不居道当然也,如待其祸及于士,则欲徙而不得矣,岂洁身之智哉?此君子所以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也。”夫有国家者,使其大小臣工皆惧祸不安,而至于去且徙,岂不殆哉?昔赵杀二臣,孔子至河西而返,正是此意。故明君慎于行法,以系士大夫之心,亦所以为国家计也。
【心学讲评】孟子曰:“君子无轻于去国之情,而有见几而作之礼。国无政,尚可施其匡救也;匡救不从,尚可从容以尽君臣之义。国无刑,则匡救不能施,而祸且及于身矣。有如无罪而杀士乎,士虽卑,亦君之所尝择而登进之者也,而滥于杀矣;大夫虽尊,其能保其无一朝之忿乎,可以去矣,不可待其谴责之及身,欲去而益其杀之心也。若无罪而戮民乎,民虽贱,亦法之所必当而后加刑者也,而滥于杀矣;士虽贵,其能保无淫刑之逞乎,可以徙矣,不得待其网罗之将加,欲徙而即以徙为戮也。危哉,乱世之天下乎!而为士大夫者,怀禄固宠以偷安于旦夕,虽蹋天踏地,自求免祸而不能,亦愚矣!”
【元典】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译文】孟子说:“君主仁,就没有谁不仁;君主义,就没有谁不义。”
【诸儒注疏】张氏曰:“此章重出。然上篇主言人臣当以正君为急,此章直戒人君,义亦小异耳。”
【理学讲评】孟子说:“人君一身万化之原,不正其身未有能正人者。诚于法度号令之颁,一出于慈祥爱利,而无少刻薄,是自处以仁也。由是百官万民奉行德意,莫敢不兴于仁。盖有不令而行者矣,于用舍举措之间,皆归于正大公平,而无少偏陂,是自处以义也;由是百官万民遵守成式,莫敢不兴于义。盖有不言而喻者矣。夫一国化为仁义,此王道之成也。然其端始于君身,有治民之责者,可不以正身为本哉?”按此二句已见前篇,但前篇指人臣正君说,此章指人君正己说。见仁义乃端本澄源之道,上下交修皆不能外也。
【心学讲评】孟子曰:“下之所效法者,君也。君之所以移易人心而兴于道者,德也。今天下士大夫习于残忍贪辱之行,而百姓亦成乎刻薄苟且之俗,此岂天下之人不足与化哉!在昔隆古之代,敦醇厚而尚廉耻,其风俗之美,良有以致之矣。君诚净其心以无欲,而施之下者皆爱养之德,则上下相亲而孝友姻睦之化自广,莫不仁矣。君诚好义以无私,而施之下者皆裁制之宜,则名节素定而正大直方之化自成,莫不义矣。故无患乎末世之天下不易治,亦患世主不以仁义立政教之原尔。”
【元典】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译文】孟子说:“不符合礼的‘礼’,不符合义的‘义’,有道德的人是不遵行的。”
【诸儒注疏】察理不精,故有二者之弊。大人则随事而训理,因时而处宜,岂为是哉!
【理学讲评】孟子说:“所贵乎礼义者,谓其中正而不偏也。礼而合乎中,固君子之所履矣,然亦有似礼而非礼者,如礼本尚敬,而足恭则涉于谄;礼贵有文,而文胜则疑于伪;名虽为礼实非礼之正也。义而合乎中,固君子之所由矣,然亦有似义而非义者,如以执持为义,而止其所不当止;以奋激为义,而行其所不必行;名虽为义实非义之正也。若盛德之大人,乃礼义之所自出,其进退周旋,无一时不依于礼,却不为非礼之礼以取悦;其酬酢举措,无一事不由于义,却不为非义之义以要名;此所以为礼义之中正也。有志于立身者,可不知所法哉。”
【心学讲评】孟子曰:“学者之所终身奉以制行者,礼也,义也。乃不考正于大人之所为与所弗为,则自谓秉礼,而适以乖乎品节之经;自谓好义,而适以悖乎事理之宜;则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是矣。
“礼也者,因人心自然之节,而着为仪制,于是而文物必备焉,周旋进退有度焉。乃习于其仪者,不审其所以然之故,而宾宾然修其度数,使考之于天理人情之安,则大有不合者,即恭敬已极,而徒为文具也;其礼也,正其非礼矣。义也者,因人心不容昧之实,而定为准则,于是而取与严焉,进退死生必决焉。乃矜于其气者,不揆其所当然之故而斤斤然执为可否,考之于此心此理之宜,则固有相悖者,即私利不行,而益其乖戾也;其义也正其非义矣。
“而不观之大人乎?时酌乎过不及而执其中也。时如有过,而过其中也;时如有不及,而不及其中也;必不于仪文度数之中而求中也。参乎常变而尽其宜也。道在常,而可以通变也;道在变,而不失其常也;必不于辞受生死之中而求宜也。
“夫大人之于道宏矣,于德备矣,而要其实,则得义理之真而已矣。礼义不明,而流俗有其礼义。流俗者,小人之道也,唯其无实而徇其迹也。可弗辨哉!”
【元典】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译文】孟子说:“道德行为合乎法度的人要教育、熏陶不合法度的人,有才能的人要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们都乐于有贤能的父兄。如果道德行为合乎法度的人鄙弃不合法度的人,有才能的人鄙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贤能的人与不贤能的人之间的距离,就近得不能用寸来度量了。”
【诸儒注疏】无过不及之谓“中”;足以有为之谓“才”。“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贤”,谓中而才者也。“乐有贤父兄”者,乐其终能成己也。为父兄者,若以子弟之不贤,遂遽绝之而不能教,则吾亦过中而不才矣。其相去之间,能几何哉!
【理学讲评】中,是德性中和。养,是涵养熏陶的意思。孟子说:“父兄之于子弟莫不愿其贤,而不能、无不肖亦在乎教之而已。如自己有中和之德,而子弟之德性或有所偏,则必抑其过,引其不及,从容涵养,使之自至于中而后已。自己有干济之才,而子弟之才能或有所短,则必开其昏,警其惰,优游渐渍,使之自成其才而后已。如此,则不中者有变化气质之功,而不伤于骤;不才者有开发聪明之益,而不苦其难。那时德修名立,才知父兄的善教,所以乐其父兄之贤,不独生我、长我,而又能成我也。若为父兄者见子弟之不中不才,则严加督责,以求其速成;及见其难成,遽舍之而不教,是弃之而已。夫天下无不可化之人,君子惟欲与人为善,而家庭之近,子弟之亲,犹且教之无方,养之无术,则所谓中与才者,亦未免过中而不才矣。然则父兄之贤,与其子弟之不肖,相去之间能几何哉?为父兄者,慎不可轻弃其子弟矣。所以古之圣王,蚤建太子而豫教之,自孩提有识,即使之闻正言,见正事,使习与知长,化与心成,此养之之说也,为宗社长久计者,不可不知。”
【心学讲评】孟子曰:“父兄之教其子弟,非但以善其子弟,亦为父兄者之道当然也。于其所调剂,可以征父兄之性情焉;于其所裁成,可以征父兄之学术焉。故可即其教子弟者以自成其德,故曰‘教学半’也。
“夫性情之无偏无戾,而能受物之忤者谓之中;学术之有经有权,而能治物之过者谓之才。夫父兄而任教之事,则必自处于中矣,自有其才矣。而子弟之乖戾而不中者,吾以大中而知其刚柔之有偏,则沉潜以养其刚,高明以养其柔,而渐使之中焉。子弟之卑暗而不才者,吾以全才而知其识力之所穷,则扩其鄙陋以养其识,勉其退缩以养其力,而渐使之才焉。迨其能中与才矣,则耳目一新,心思一畅,居之而有得,行焉而不困,而为子弟者乃知有贤父兄之乐如此其切于身心也。
“若自见其中也,因子弟之不中,遂谓其性情之终不可革,自见其才也,因子弟之不才,遂谓其学术之终不可益,因弃之而不教焉;则情有所激而性亦为之亢,术有所诎而学不能为通,其中非中,其才非才,与不肖之子弟乖戾而卑暗者,其相去之间不能以寸矣。
“故司教者因人才之不齐而教之多术,即以涵养其和平而广其作用,岂但益于子弟而无益于己哉!”
【元典】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诸儒注疏】程子曰:“有不为,知所择也。惟能有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