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专求之外,而天下之仁人多矣。问于夫子曰:得失人己之间,公私之辨也,而人之能去其私者鲜矣。以予所闻,令尹子文其人者,尝三仕为令尹矣。失而复得,而君终不能我弃,可以自喜矣,而无喜色;三仕也,而固三已矣,得而屡失,而世疑不我知,将勿愠乎,而无愠色。夫有自私之心,则必征之于色,而彼以为仕、已者,国家用舍之权也,己无与也。其已也,致令尹之政矣,而以其旧所行之便于国而利于民者,告之新令尹焉。夫有自私之心,则必不利人之如己,而彼以为为旧为新,皆令尹所宜行之政也,彼无异我也。若此者其于得失之际,人己之间,处之皆有异于恒情矣。何如乎?子曰:其喜怒之不形也,不以用己为恩,舍己为怨;其人己之无忌也,知有国家之利病,不知在己之功名,人臣如此可谓忠矣。而子张曰:夫子文而仅得谓之忠乎?夫仁之所以不存,私害之也。国尔忘家,而情不为之动,志不为之分,是所以力制其私者至矣。其仁矣乎?子曰:夫仁者之无私,存天理而廓然见其大公,则以事主而私不行。若忠者之未必能仁,则唯知有君,而欲其事之济。仁不徒忠也。今子文之忠,为仁者之忠乎?亦仅求济其国而为忠乎?我未能知也,而焉得以仁许之邪?
子张又问曰:安危义利之际,理欲之界也,而人之能澹于利者鲜矣。当崔子弑齐君之时,陈文子有马十乘,贵则为卿,富则有家矣。齐之臣富不如文子者,且与同污而自保焉。乃文子以崔杼为不义,决然弃之,而违齐以出奔,唯恐其污己而去之不速也。至于他邦矣,失位而苟安,何暇择焉,而文子见其为大夫者之不道,曰:此其不可与同朝,犹吾大夫崔子也。又违之焉。则又之一邦矣,乃见其为大夫者之不道,曰:此亦不可与共立,犹吾大夫崔子也。始而弃其所难弃,而无所系于其心,既而违之而又违,而不欲苟合于世。若此者,其于义利之分、善恶之辨,皆有以致其精审矣,何如?子曰:其不以十乘故,而留于逆臣之侧,欲以自白其心;不以屡迁故,而安于流俗之中,欲以自洁其身:立身如此,可谓清矣。而子张曰:夫文子而仅得谓之清乎?仁之所以不存,欲累之也。自遂其志,而无所系于外物,不即于苟安,是所以澹其欲者至矣,其仁矣乎?子曰:夫仁者之无欲,秉天理而因其至正,则以治情而欲自遏。若清者之未必能仁,则惟知疾恶,而不必心之安。仁不徒清也。今文子之清,为仁者之清乎?亦仅以远于恶而为清乎?我未能知也。而焉得以仁许之乎?
盖子张之言仁,似矣。仁者必忠,仁者必清也。天地流行之后,君父为所性之真,善恶有不昧之实,则伊、周、夷、齐之所以清忠也。然其存之也熟,审之也密,学问之纯,而存养省察之无间,二子其何与焉?其佐荆楚以蔑宗周,乘危乱而执齐政,盖有以也。诚伪之间,有本无本之别,子张不知,故曰:“难与并为仁矣。”
【元典】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诸儒注疏】季文子,鲁大夫,名行父,每事必三思而后行,若使晋而求遭丧之礼以行,亦其一事也。“斯”,语辞。程子曰:“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
愚按:季文子虑事如此,可谓详审而宜无过举矣。而宣公篡立,文子乃不能讨,反为之使齐而纳赂焉,岂非程子所谓“私意起而反惑”之验与?是以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
【理学讲评】季文子,是鲁大夫,名行父,谥为文子。三思,是思了又思,展转无已的意思。再,是两次思量。昔鲁大夫季文子者,是个用心周密的人,每事必反复计虑,思了又思,展转数次,然后施行。孔子闻之说道:“人之处事,固不可以不思,而亦不可以过思。故凡事到面前,造次未可轻动,从而仔细一番,及思之已得,犹恐见不的确,又平心易气,再加斟酌一番。如此,则事理之可否从违,裁度已审,行出来自然停当,斯亦可矣!何必三思为哉!”盖天下之事,虽万变不齐,而其当然之理,则一定不易,惟在义理上体察,则再思而已精,若用私意去揣摩,则多思而反惑。中庸教人以慎思者,意正如此。善应天下之事者,惟当以穷理为主,而济之以果断焉,则无所处而不当矣!
【心学讲评】君子之内而立身,出而事主,唯其理而已矣。理有所疑,不思而不得,思不审而亦不得。乃理有其定,则审于思而得之,过于思而又失之。季文子,鲁之良大夫也,行己在清浊之间,而事君之功罪不相掩。其为人也,每事之至,必三思而后行,故事无大失,而能自容于浊世。
夫子闻之而追论之曰:夫思也,而何必三乎哉!事有几,可否有衡,不容不思也。思则心所不安,不敢冒昧以为矣。思之而犹未安焉,则再思之。前思之未尽者,至此而精也;前思之已定者,至此而决也。于斯时也,而决于行,不亦可乎,而如之何其三思也?天下之理,邪正而已矣,无难决也。吾心之则,是非而已矣,无难辨也。思之不已,则必有周旋委曲之术,以可饰于义而济其利者存,则公忠直谅之情移矣。文子之不得为纯臣,其在此乎!
【元典】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愚笨别人学不来。”
【诸儒注疏】宁武子,卫大夫,名俞。按《春秋传》:武子仕卫,当文公、成公之时。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此其智之可及也。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程子曰:“邦无道,能沉晦以免患,故曰不可及也。亦有不当愚者,比干是也。”
【理学讲评】宁武子,是卫大会宁俞,谥武子。知,是明知。愚,是昏愚。盖世有明知之人,有昏愚之人。又有一等明知之深,韬光用晦,权以济变,反似昏愚的,则所谓大知若愚者也。宁武子能然,故孔子称之说:“宁武子为卫大夫也,当国家有道,治平无事之时,则明目张胆,知无不为,直道而行,无少委曲,他的才能智识,都昭然可见,真是个明智的人。及至国家无道,危急存亡之日,则韬晦隐默,不露形迹,而卒以济艰难之业,成国家之事。他的才能智识都暗然内用,却似个昏愚的人。夫观人者,但据其迹而未窥其深,则必以愚不如智矣。自我而言,治平之世,公道昭明,君子可以行其志,但有才能的都会干济,有见识的都会主张,武子之智犹或可得而及也。至于昏乱之朝,则国势倾危,人心疑忌,忠君为国之深意,既难以自明,扶危定乱之微权,又难于先泄,最人之所难处者。武子之愚,乃能上济其君,下保其身,正是他善藏其用的妙处,非天性忠义,而才足以运之者,不能如此,人岂可得而及哉?”盖处常易,处变难,用其智以立功者易,藏其智而成功者难。所以说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夫自人之分量而言,知固不如愚,然时乎无道,乃使君子不敢用知而用愚,则岂国家之幸哉!
【心学讲评】夫子闻宁武子之已事而深取其心,曰:人臣出身事主,于进退行止之际,相几而慎动,不妄意功名而成乎过,此智者之事也。于成败生死之介,率志以行,不恤祸福而决于行,此愚者之忱也。乃时有可为,而喜于自见而不善全者多矣。时之不幸,则巧于自谋,而不恤国者愈多矣。唯宁武子不然。邦之有道也,国不危,主不辱,可以惟所为矣。而武子虑深而不轻有所表见,故不为福先,而亦不为祸始,智矣。及邦无道矣,国危主辱,武子非当国用事之臣,全身而去,岂不可矜明哲之保身乎?而武子奋身从主于内有强臣,外有仇敌之间,濒于死而不避,何其愚也!
夫武子前日之智,所以全身于是非之外,故能外不为晋人所恶,内不为元嗄所忌,知不可及矣。而熟审于利害者类能先知之,尚可及也。迨至于上不必能免其君,下不必自免其身之日,囚而不恤,讼而不顾,非果有忘身致命之情,何以其一往不顾之如是乎?是致命遂志之诚也,而孰能及之!盖人臣当无可如何之日,唯此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之心,可以托社稷之寄。若无武子之愚,而唯以避勋名、免怨恶为贤,是怀二心者之巧术,而亦恶足尚哉!
【元典】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们志大才疏,文采扬扬,不知该怎样指导了。”
【诸儒注疏】此孔子周流四方,道不行而思归之叹也。“吾党小子”,指门人之在鲁者。“狂简”,志大而略于事也。“斐”,文貌。“成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观者。“裁”,割正。以夫子初心欲行其道于天下,至是而知其终不用也,于是始欲成就后学,以传道于来世。又不得中行之士,而思其次,以为狂士志意高远,犹或可与进于道也。但恐其过中失正,而或陷于异端耳,故欲归而裁之也。
【理学讲评】陈,是陈国。党,是乡党。小子,指门人之在鲁者说。狂简,是志大而略于事的意思。斐,是有文采。裁,是裁正。昔孔子周流四方,至于陈国淹留既久,知道之终不能行,乃发叹说道:“吾之初心本欲行其道于天下,今周流至此,而竟不一遇,是世终无用我者矣。我其归于鲁国欤?我其归于鲁国欤?然我之道虽不行于当时,犹当传于后世。今吾乡党后生中,尽有识见高明,志趣远大,不拘拘于小节的人,看他规模体段,已是斐然有文理之可观。但其志愿太高,学力末至,不知以中正之道自裁,而时出于规矩之外耳。若就其才性之所近者,历而抑其过,矫其偏,以归一吉,则皆可以任斯道之重,而寄吾欲行之心,又何必栖栖遑遑以示用于世哉!此吾之所以欲归也。”是可见圣人为当时计,固欲其道之行,为后世计,又欲其道之传,其心真有视天下为一家,通古今为一息者。此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教万世无穷也欤?
【心学讲评】学者之不可与入道者,有二患焉。以当世之习见习闻为风尚,而谓古人宏远之规模为太高而不可行;以目前之小功小名为志力,而谓止此事为之名迹为必详而不可忽。于是虽有好善恶恶之心,而殉时俗之毁誉;虽有致知力行之能,而勤琐屑之猷为。其唯圣人,则斟酌百王而不违乎时,谨小慎微而即以致远。外此者,知有当世,则不知有千古;始于事业者,终于利欲。此后世之人才所以施之造就而不能也。
夫子之门,其贤者亦多所成就,而受教于夫子之日,皆已先染乎卑陋之习气,故才艺有闻,而心不虚,志不远,未可与入德也。及夫子之莫年,以先王之《诗》、《书》、《礼》、《乐》渐渍乎人心,而士风为之一变,于是后进之士,卓然有以自异,耻当世之所为,而世俗之事功不屑学焉。
夫子在陈,知道不行,而思得人以共明之,乃曰:归与!归与!吾行天下而知斯道之终在吾党也,吾党之小子果有以异乎今之天下也。何异乎?其志之大,不以古人为不易至,而必以之为自期也,有若狂也。自当世视之,则果狂也,非狂而何以言人所不言,思人所不思也,其意之远,不知目前之事为可为,而皆不屑为也。人见其简也,彼实唯恐不简也。唯简,而意若专有所营,情若专有所尚也。凡此小子,皆以成一吾党之规模,盖斐然矣。闻其言,见其行,殊于众而耳目为之一新,斐然者成章矣。臭味既殊,而自为一气,类如此者,不亦大异乎天下之士大夫,而可与有为也乎?在裁之而已矣。卑者不可高,而高者可使引而近;实者不可虚,而虚者可使充其善;小子特未之知耳。裁之者其唯吾乎!吾归而道其不丧,何必行于天下哉!
呜呼!夫子以道望人,而所喜在狂简,圣人岂以引入于人情物理之外哉!世事深则天机浅,局量小则心术不正。后之学者,即不能狂,且学为简。区区于尺寸之间,即忠孝廉节亦不足以尚,况锥刀之利、求田问舍之区区乎?
【元典】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仇,怨恨他们的人也就很少。”
【诸儒注疏】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孟子称其“不立于恶入之朝,不与恶人言”,“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其介如此,宜若无所容矣。然其所恶之人能改即止,故人亦不甚怨之也。程子曰:“不念旧恶,此清者之量。”又曰:“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
【理学讲评】伯夷、叔齐,是孤竹君之二子。长曰伯夷,幼曰叔齐。念,是追念。怨,是恨。希字,解做少字。孔子说:“伯夷、叔齐,古之至清介者也。大凡清介的人,疾恶太甚,其中多褊狭而不能容物,故人亦多有怨之者。惟伯夷、叔齐,持身虽介,处心甚平,人有不善,固尝恶而绝之矣。然虽是恶其为恶,而非有心以绝其人也。若其人能改而从善,则止见其善,而不复追念其旧日之恶,其好恶之公,度量之广如此,所以人皆尊敬而悦服之,就是见恶的人,亦乐其后来之能恕,而谅其前日之无他。怨恨之心,自然少矣。”此可见疾恶固不可以不严,而取善尤不可以不恕。古圣贤处己待人之道,莫善于此。若人君以此待下,尤为盛德。盖凡中材之人,孰能无过,惟事出故为,怙终不悛者,虽摈斥之,亦不足惜,然或一事偶失,而大节无亏,初时有过,而终能迁改,以至迹虽可议,而情有可原,皆当舍短取长,优容爱惜,则人人乐于效用,而天下无弃才矣。虞舜宥过无大,成汤与人不求备,皆此道也。此可以为万世人君之法。
【心学讲评】当夫子之世,伯夷、叔齐之遗事,犹有传者。而恶恶之严,人竞道之,其不念旧恶也,或略焉。夫子乃发其微而论之曰:士生于乱世之末流,善少而恶多,则秉恶恶之心以行,且为致怨之府。而固不然也。而不观之伯夷、叔齐乎?二子之介然独立,而纤芥之恶无所容焉,宜乎取怨于播虐之世、淫酗之俗矣。乃其恶恶也,以恶而恶之也;恶以其恶,而不以其人,盖望人为善之心切,故恶恶也严,至于其人而能改,则忘其前之恶矣。惟然,则人知其恶止于恶,而初非于人有所憎恶而不释,则不但能改者感之,即不能改者亦谅之。用是故也,而人之怨之者希矣。奉天理以治人,而亦顺乎人情以自处,虽生当浊世,超然于北海之滨,行歌于西山之下,亦无往而不自得矣。然则以褊心而托于恶恶者,取怨当世。而自以为非己之自致者,非也。以恶恶之足以召怨,则且合乎流俗,以为自全之术者,尤妄也。恶恶如夷、齐,而唯其大公至正,则怨自消,恶恶亦何咎之有哉!
【元典】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译文】孔子说:“谁说微生直爽?有人向他要醋,他家没有时,却到邻居家要来给人。”
【诸儒注疏】微生,姓。高,名。鲁人,素有直名者。“醯”,醋也。人来乞时,其家无有,故乞诸邻家以与之。夫子言此,讥其曲意殉物,掠美市恩,不得为直也。
程子曰:“微生高所枉虽小,害直为大。”范氏曰:“是曰是,非曰非,有谓有,无谓无,曰‘直’。圣人观人于其一介之取予,而千驷万钟从可知焉。故以微事断之,所以教人不可不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