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四书经纬
26583200000069

第69章 心怀仁慈友爱(5)

【译文】有个地方风气不正,那里的人不讲道理,该地的一个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很疑惑。

【诸儒注疏】互乡,乡名。其人习于不善,难与言善。“惑”者,疑夫子不当见之也。

【理学讲评】互乡是地名。昔孔子时,有地名互乡者,其人都习于不善,难于言善。那时有道之君子皆恶而绝之。一日有个童子,慕孔子而求见,孔子许其进见,不加拒绝。门人都疑惑说道:“君子持身贵正,疾恶贵严。今互乡童子乃不善之人,夫子何为见之?”此所以疑而未解也。

【元典】

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孔子说:“肯定他的进步,不等于认可他过去的错误,何必纠着别人的辫子不放呢?人家改好了,要肯定他有进步,过去的就不要提了。”

【诸儒注疏】疑此章有错简。“人洁”至“往也”十四字,当在“与其进也”之前。“洁”,修治也。“与”,许也。“往”,前日也。言人洁己而来,但许其能自洁耳,固不能保其前日所为之善恶也;但许其进而来见耳,非许其既退而为不善也。盖不追其既往,不逆其将,来,以是心至,斯受之耳。“唯”字上下,疑又有阙文,大抵亦不为已甚之意。

程子曰:“圣人待物之洪如此。”

【理学讲评】与字解做取字。洁是舍旧从新的意思。往是前日。孔子因门人之惑而晓之说道:“君子之处已固当谨严,至于待人也要宽恕。今互乡虽不善之俗,而童子之求见,是乃向善之心,我今特取其进而求见耳,非取其退而为不善也。若因其习俗而峻拒之,则太甚矣。我何为而绝人于已甚平?盖凡天下之人,不患其旧习之污染,而患其终身之迷惑。若能幡然悔悟,舍旧从新,而洁己以求进,这就是改过迁善可与入道的人,但取其能自洁耳,不能保其前日所为之善恶也。盖来者不拒,往者不追,君子待人之道,固当如此。今互乡童子正洁己以进者,我又何为而拒之?二三子亦可以无疑矣。”当时,教化陵夷,风俗颓败,孔子欲化导天下之人,以挽回天下之风俗,故其不轻绝人,不为己甚如此!惜乎有志未遂,非惟时君莫能用,而门人亦莫能尽知也。

【心学讲评】道之至大者,于物无所不容。唯知物之顺逆成毁,无能损益于我,而我无往不可以益物也。非然者,则以立教为心,而必出其门者之有以益我教之美,而唯恐其或为我损,则已甚之为,亦不觉其自居于隘矣。

鲁之乡有互乡者,其俗至恶,与言君子之道,漠然其不能知,悍然其不肯信,故当时皆谓之难与言焉。其沉溺于固陋,无亦君子绝之已甚,而使不能自新乎?有童子者,进见于夫子,未必其可与言也,而夫子使之见,若犹在可与言之列也。于是门人惑焉,将无谓辱君子而为吾道之损乎?夫子诏之曰:二三子何疑于此哉!彼童子者,犹是人也,其进而求见,则既自欲去其习俗之染,而思洁己也,则此一念之洁,即其可与言之几也,与之可也,而吾因与之也。夫二三子亦或谓:未见之前,习乎互乡,则志趣言行有不可信者矣。吾亦非信其前此之能洁也。信之于今日,而岂保其往者乎?夫不可保者其往,而无容疑者今日之进,吾亦与其进而已矣。二三子又或谓:既见之后,仍乎互乡,则志趣言行未能自立也乎!吾亦非谓其后此之无恶也。使退而不善,吾亦不与之而已矣。见者今日之心,非前此之心;退者他日之事,非今日之事。若必追究其既往,而逆料其将来,虽恶恶之道有然,而已甚矣。吾唯不为已甚者,而何独于童子而甚乎?二三子可无疑于君子与人之道矣。

呜呼!知童子之既往与将来不足为吾道病,唯圣人之心廓然大公而无我,故不可立门庭以弘待物之仁。若门人之惑,虽不及圣人之广大,而分别流品,严君子小人之界,亦未可以苟訾也。

【元典】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诸儒注疏】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测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

程子曰:“为仁由已。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理学讲评】仁是本心之全德。孔子因人不肯用力于求仁,故言此以勉之说道:“世之惮于求仁者,盖将以仁为远于人也,自我观之,仁之为德也,果远于人乎哉?不远也,何以见其不远?盖凡物之远者,求之或未必得,得之或未必速。若夫仁者乃心之德,有此人即有此心,有此心即具此仁,本非在外之物也。人但迷于私欲而不知反示,故遂流于不仁,而视以为远耳。我若欲仁,反而自思曰:仁在吾心,不可失也,而求以得之,则一念方动,本体具见,仁固即此而在矣,何远之有?”夫以仁本不远如此,则人而不仁者,岂非自离其仁也哉?然仁具于心,至之虽甚易,而失之亦不难,必须于既至之后常加操存之功,则心德渐以纯全,而可造于中心安仁之地矣。此又求仁者所当知。

【心学讲评】夫子灼然见心之全体而叹曰:求之于天地民物之在吾前者,求之于吾心之与天地民物相为贯通者,道不在法象之高深,理不在圣贤之论说。有其心即有此一真无妄之则,有其心即有此广生大生之几。夫仁也而远乎哉?以故见吾心之不可违于自安也,见吾心之不可损其所有也,见吾心之不可增其所无也。于是而欲仁焉,则见欲之不可拘,而宁静之体自存也;见私之不可锢,而公道之量自显也;见中心之有其必尽者,而顺事恕施之用自行也;见此理之不可遏者,而含弘笃爱之情自生也。仁之至也,无留也,无待也。何也?仁原不远也。求仁者尚念之哉!

【元典】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译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

【诸儒注疏】陈,国名。司败,官名,即司寇也。昭公,鲁君,名稠,习于威仪之节,当时以为知礼。故司败以为问,而孔子答之如此。

【理学讲评】陈是国名,司败是官名,即司寇也。昭公是鲁君。昔者鲁昭公习于威仪之节,当时以为知礼。陈司败以昭公娶同姓为夫人是失礼之大者,而乃负知礼之名,有所不足于心。故问于孔子说:“人皆以鲁君为知礼,果知礼乎?”孔子答说:“知礼”。盖人臣与君,称美不称恶,而陈司败亦未显言所以不知礼之事,故夫子直以知礼答之。

【元典】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孔子走后,陈司败对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不袒护人,君子也袒护人吗?昭公娶了一个吴国人做夫人,也姓姬,他却将她改名换姓,叫她吴孟子。他也知礼,谁不知礼?”

【诸儒注疏】巫马,姓。期,字。孔子弟子,名施。司败揖而进之也。相助匿非曰“党”。礼不娶同姓,而鲁与吴皆姬姓。谓之吴孟子者,讳之,使若宋女子姓者然。

【理学讲评】巫马期是孔子弟子,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党是庇护的意思。孟是长,子是宋国的姓。陈司败因孔子以昭公为知礼,心中不以为然。及孔子既退,适遇其弟子巫马期在前,乃迎揖而进之,与他说道:“吾闻君子之为人,平心直道而公其是非贤否于人,不私其人而为之党也。由今观之,君子亦阿党于人乎?何以言之?盖周家礼制,同姓不得为婚姻。吴,泰伯之后,鲁,周公之后,同是姬姓,而鲁君乃娶吴国之女为夫人,正犯此礼。却乃假辞遮饰,不称之曰吴孟姬,而称之曰吴孟子,夫子是宋姓也,娶吴国之女而冒宋国之姓,其能掩乎?是其任情越礼,明知故为,鲁君之不知礼甚矣!若君而可谓之知礼,则人人皆可谓之知礼矣,谁为不知礼者乎?”夫君不知礼,而夫子以知礼与之,是私之而为掩其过也,非党而何?司败品评昭公,固为确论。但疑孔子为党,则圣人用意之忠厚,彼盖有所不知也。

【元典】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一有错,就必定有人知道。”

【诸儒注疏】孔子不可自谓讳君之恶,又不可以取同姓为知礼,故受以为过而不辞。

吴氏曰:“鲁盖夫子父母之国。昭公,鲁之先君也。司败又未尝显言其事,而遽以。“知礼”为问,其对之宜如此也。及司败以为有党,而夫子受以为过,盖夫子之盛德,无所不可也。然其受以为过也,亦不正言其所以过,初若不知孟子之事者,可以为万世之法矣。”

【理学讲评】巫马期述司败之言,以告孔子。孔子既不可自谓讳君之恶,又不可以娶同姓为知礼,乃自引以为己之过失说道:“这委的是我说差了。然凡人有过不得闻,则过无由改,此不幸之大者也。丘也可谓幸矣,苟有过失,人必知之。既知于人,则得闻于己,而可以改图于后日矣,岂非幸乎?”夫善则称君,过则归己,本理之当然。然孔子既自任以为过,则昭公之不知礼亦自有不可讳者。一则不昧天下是非之公,一则不失臣子忠厚之至。圣人一问答之间,真可以为万世法矣。

【心学讲评】圣人之以道应天下,其静正而无违,有不可测者焉,而要之各顺其理而已矣。故可以行于人伦物理之变,而不失其大常。

鲁昭公习仪已亟,而其所行,悖乎礼者多矣。昭公既没,陈司败至鲁,与孔子相见于廷,而问昭公知礼乎?盖其意中,有一大不知礼之定见,而欲以穷夫子之答也。夫子坦然无疑而应之曰:“知礼。”鲁为秉礼之国,公有习仪之称,谓之知礼亦可。而先君之失,可无疑于言者,即无疑于心,臣子之词,宜然而然,夫子又何待踌躇而强为之辞乎?于是而孔子退,亦且忘乎司败之问,而不疑所答之非,可退则退而已。

司败乃择在列之巫马期,进于己之位而言曰:夫子之为君子,允矣。吾闻君子之道,是非因乎理,予夺忘乎私,不党其所亲,而以废天下之公是公非。乃今观之,君子亦党乎?心有所偏护,不恤理,而唯所好之是阿,何也?夫百世而昏姻不通于同姓,周礼也。乃君而娶于吴矣。鲁与吴同出大王之裔,皆姬姓也。其为同姓,天下所不容诬者也。乃讳姬不言,而谓之吴孟子,心不容昧,而言可伪饰,岂其出于宋乎?夫礼以定分,即以定名,事不可训,言不可传,君而知礼,则天下败常干纪、乱名欺世者,皆知礼乎?而夫子曰知礼,则其为党也,何辞乎?呜呼!昭公之失,人人具知,司败若矜以为独得。夫子“知礼”之对,天理之自然,司败不熟察其心,而挟以毁圣,此亦何足道者!巫马期虽不知圣人之心,而自应深求之以得其理,乃以告于夫子。而夫子又何以答期邪?谓司败之言为是,则犹然不隐国恶也;谓司败之言为非,则将以乱人伦大正之防。夫子其穷乎!而夫子之自尽其当然之道者,又何所不可哉?乃坦然而应之曰:自司败言之,则丘过矣。虽然,丘之幸即在此矣。夫人求免于讥非,而不自知其失者,不幸也;得免于讥非,而使天下厚其疑者,非幸也。今我之苟有过也,当其过,不自知其过也。人若不知,则因我之过而生入之过。幸而人知之矣,知之,则不至以丘之过而开天下之过,公论存而予心亦无愧乎!呜呼!圣人之于此,其词隐,其义着。盖若曰:人知娶同姓之非,而以娶同姓为知礼者之过。则前之以知礼对者,可以全君臣之义;而今之自以为过者,可以正昏姻之礼。并行不悖,言顺而道不穷,于以应物之变,诚有不可测者。而心安理得,一因其自然,此亦可以见圣人之大用矣。若司败之问君于臣,巫马期之不知而告,自悖于理,以成大过而不知,虽圣人亦有所嫌,而不能直摘之,则人之大不幸也。

【元典】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必定要他再唱,然后自己跟着唱。

【诸儒注疏】“反”,复也。必使复歌者,欲得其详而取其善也;而后和之者,喜得其详而与其善也。此见圣人气象从容,诚意恳至,而其谦逊审密,不掩人善又如此。盖一事之微,而众善之集,有不可胜既者焉。读者宜详味之。

【理学讲评】歌是歌咏。善是歌得好。反是反复再歌。自歌以应人之歌叫做和。门人记说:“夫子好善之心无穷,不惟取人之善,而又以助人之善。如与人同歌,而其人之所歌,或辞意相协,音律相和,是歌之善者也。此时夫子之心,与之契合,要与之相和而歌,然不遽和也。必使之反复再歌,凡其辞意音律所以为善处,皆审察而详味之。既得其善矣,然后自歌以和之,使彼此迭奏,而同声相应焉。盖不但取彼之善为我之善,而又以我之善助彼之善矣。”夫孔子一咏歌之间,而气象从容,诚意恳至如此。其心与舜之取人为善,汤之用人惟己一般。此其所以为至圣也。

【心学讲评】圣人之取善甚弘也,乐善甚笃也,固已;而不知其乐善之深而取善之审,更有其不轻焉者,即其与人歌而见之矣。使人歌而善,其诚善矣;子以为善,尤果善矣。歌之善亦易知,而况子之耳顺而心通,不待再计而可决,是其善者可信,而即有更进于善者亦可益也,于是不容已于和焉。乃子未遽信也,未即有以益之也,在彼者恐其为偶得之长而不可继,在我也恐其为偶感之合而不必允;必使反之,若有不能尽悉其善然者。于既善之中,求之于清和之气,求之于音律之调,求之于义类之得,而熟尝其善,而后和之焉。乃以信我知之之深,而令其善之以我之同调而为可信也;其更进而有善者,于我之有异而可益也。自不恃其宣聪之敏,而唯恐不尽人之长。乐之深,乃以为乐之至;取之审,乃以为取之弘。圣人与人为善之心,不于此而见乎!

【元典】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孔子说:“在理论知识方面,我还过得去;在品德修养方面,我却做得不够好。”

【诸儒注疏】“莫”,疑辞。“犹人”,言不能过人,而尚可以及人。“未之有得”,则全未有得。皆自谦之辞。而足以见言行之难易缓急,欲人之勉其实也。

谢氏曰:“文,虽圣人无不与人同,故不逊。能躬行君子,斯可以入圣,故不居。犹言‘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理学讲评】言语成章叫做文。莫是疑词。犹人是说犹可以及人。孔子说:“人之所以为君子者,不在于言,而在于行。世间有能言的人,或讲论道理,或敷陈政事,焕然有文采之可观,这不过在言语上求工而已。我虽未能过人,而犹或可以及人也。惟是身体力行,事事都实有诸己,而不为空言,这乃是成德之君子。我反而求之,则全未有得,虽欲勉焉以求至,而力有所不及矣。”观孔子此言,可见言易而行难,文在所缓,而行在所急。进德者固当先行而后言,用人者尤当听言而观行也。

【心学讲评】夫子自言其圣功之密,以示学者曰:夫吾之孜孜于终日,非有求于所得也乎?而以省吾之所得,则有不能自已于心者。今吾所得为文焉,则可信耳。以文纪事,而事有序;以文显道,而道不疑。夫人之立言以自见者,吾亦将无与之同而无容让乎?乃吾之所不敢自信者,不于文而已也。夫君子有君子之文,尤必有君子之实。君子之实行也,知其为君子之道,则必体君子之深;体君子之深者,躬行之也。明明此理之当然,实试之事为,而何以必称其理?明明此心之已喻,发之应感,而何以必慰其心?自一动一作,以至于推行于广远,肆应于变通,皆有君子之所以为君子者存,无或过也,无或不及也。若此者,吾之所必欲有得于心而施之不疑者也。以吾自考,则未之有焉。吾其何以文自信哉?所不容不求、不容不敏者,其容忽乎?吾不敢以文自信,学者无以其文信我,而谓君子之道在斯也。此所欲与学者共勉之也。

【元典】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