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山西老宅院
26629600000054

第54章 名臣刘墉在山西

刘墉是清乾隆朝的宰相。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2)中了进士,此后在父亲刘统勋的荫庇之下,顺风顺水,青云直上,从翰林院编修迁至侍讲官。乾隆二十年(1755)后,督学安徽、江苏两省,乾隆嘉奖刘墉识政体、具才华,饬令两江总督尹继善等,助刘墉磨砺性情,去除陋习,以图大用。《清史稿·刘统勋传》载:乾隆二十七年(1762)授刘墉“山西太原知府,擢冀宁道,以官知府。时失察僚属侵帑,发军台效力。逾年释还,命在修书处行走”。从这里看出,刘墉与山西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山西历来被视为京师西南部的重要屏障,太原地处山西中部交通要道,清代时定为繁难之缺。刘墉之前,刘家多人来山西做官,历史上都有记载。刘墉的堂祖父刘果,康熙初年曾官太原推官,任内曾捐俸银修文庙,设义学,兴修太原、榆次等地水利;刘墉的祖父刘启,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任过平阳府(今山西临汾)知府,任内体恤灾民,周济百姓,修葺文庙,纂修县志,重建鼓楼试院,改善生员考场环境;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官至刑部尚书,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十四年(1759)两次到山西查办布政使、将军侵吞库银案,政绩卓著,声誉颇佳;刘墉的堂伯父刘铤煜,曾以举人身份历任安徽凤台、山西曲沃及平陆县知县,最后在平陆知县任上去世。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二月,在吏部尚书傅森、梁诗正的鼎力推荐下,刘墉到太原出任从四品官衔的知府。刘墉接到吏部知会后,进宫向乾隆皇帝辞行,踏上西去的旅程。他在《赠钜琛侄》一诗中写道:“帽破衣残到太原,故人犹作旧时看;才华莫叹江郎尽,风貌真怜范叔寒。北上帝京鹏路近,南归生男凤巢安;今朝且预龙山会,黄菊红萸露满盘。”从这首诗里看出,刘墉对山西还是有感情的。刘墉在太原任职的三年,清理积案,整顿仓储,光绪《山西通志》评价说:“以翰林出为太原知府,迁冀宁道。丰裁峻整,习掌故,达政体,于吏事以勤慎著称。”刘墉在山西留下了好名声,也留下了不少书法佳作。刘墉之后,刘墉的堂弟刘礼在嘉庆五年(1800)任山西浮山县知县,刘墉非常高兴,将自己珍藏的芝岩砚台相赠,并写下了一首赠砚诗。刘墉擅长书法,尤工小楷,得力于自幼习学董其昌、颜真卿、苏轼等名家法帖,而自称学钟鹞得真经,刘墉的书法作品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古拙朴茂,自成一家。这位以名士自居的清代重臣,因为他曾在太原任职,并任过正四品的冀宁道台,辖太原府、潞安府、汾州府、泽州府,平定州、沁州、辽州四府三直隶州,与山西结下了不解之缘,山西大户人家保存他的真迹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从太原离任后,刘墉任过江宁知府、陕西按察使、湖南巡抚、左都御史、工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嘉庆二年(1797)授体仁阁大学士,官至一品。嘉庆九年(1804)卒于任上,享年85岁,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

在灵石王家大院的珍藏品里,留有一卷刘墉的真迹。刘墉与王家交情如何,眼下还不清楚,不过,静升王家15世的王梦鹏(1680—1756)死后,刘墉留下了“志节独垂千古后,操持只在五伦中”的挽联。事实上,当时刘墉还没有到太原任职,挽联或许是他来山西以后的作品。不过王家还请到了另一位朝中要员——当时的礼部尚书彭元瑞,彭尚书为王梦鹏写下了“至性发高义,身世皆春温”的挽联。也许是因为宅主人王梦鹏喜好书法的缘故,也许是受王梦鹏后人的恳请,总之,王家留下了珍贵的刘墉书法真迹。“宋四大家书,惟米芾有俗气,自是存乎其人,然以书格论,亦不免俗其谨严”,刘墉认为米芾是俗气之人,作品自然也带着些俗气。不管刘墉的评说是否客观,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问世,使刘墉的名声比他在世的时候膨胀了许多许多倍,目睹王家大院这座宏伟的建筑宝库,欣赏刘墉的艺术真品,可谓一举两得。

王梦鹏何许人也?王梦鹏,字六翮,号竹林,灵石静升王家15世。生于康熙十九年(1680),卒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王梦鹏离世六年之后,刘墉来太原主政,灵石当时归霍州府管辖,属河东道的范围。王梦鹏为生员,因其子王中辉得候选州同,敕封儒林郎,又因王中辉由州同加五级而诰赠四品中宪大夫。王梦鹏的另一子王中极,诰授五品奉政大夫,嘉庆元年(1796)进京恭赴千叟宴,晋封四品中宪大夫。王梦鹏一生克尽子职,修孝行于门内;扶危济困,施义举于乡里;励志绩学,敦行善举,终身不怠。生前乡人族人曾议举孝义,奏请朝廷旌表,王梦鹏力辞不就。在他故去二十多年后,王家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修建了孝义坊,又于嘉庆元年(1796)建成孝义祠,以示对前辈先人永恒的追念。王梦鹏的书法也有一定造诣,与刘墉同时代的书法家翁方纲评价王梦鹏的书法作品“平淡高逸,无烟火气,即偶临古帖,亦间出己意,超越闲静,如其为人,自是书家上乘”。正是因为王梦鹏对书法的嗜好,才将刘墉这样的人物与王家宅院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