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生活文化
26631900000009

第9章 文化艺术和体育(2)

地方志大多根据当时当地的档案、访册、谱牒、传志、碑碣、金石、笔记、信札之类原始材料编纂,因此,保存了丰富的自然和社会的真实史料。关于地理方面:载有山川、古迹、疆域、面积、沿革、建置等材料;历史方面:刻有职官、兵备、大事记、档案材料、金石、碑志等等;社会经济方面:包括有关赋役、关税、户口、物产、农业、手工业生产以及风俗、方言,农民战争等等材料。它的史料价值之高,胜过官修的正史。在地方志中,有一般正史或其他图籍中找不到的材料和许多真实记录。

图书馆发展史

在我国,关于图书的起源,《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可见在周代以前早巳订了藏书之举了,不过没有载于典籍罢了。到了周代就有了“史”这一官吏,来掌管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史记》说,老子曾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也说,老子做柱下史,博览古今典籍。可见老子担任过当时的“图书馆馆长”是确凿无疑的了。孔子周游列国,得读120国的宝书。当时图书馆之多,藏书之丰富,于此可见。

进入封建时代,中国的图书馆有了一个大发展。但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古代的图书遭受了一次大摧残。到了汉代,惠帝取消了禁书的法令。武帝时,下令征求遗书,并设立了国家图书馆,设置专门抄写书籍的人员,并定出标准本。后来历代封建王朝都继承了这个办法。汉朝的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藏书的地方。公元前26年,汉成帝派陈农到全国各地征求书籍,并令学者刘向等人分别加以整理。刘向死后,其子刘歆继承父业,编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这是世界忙最早的图书目录之一。

发明造纸之后,抄写书籍的人多了起来。到了七、八世纪,便出现了专门买卖书籍的书店。南朝梁武帝时,仅文德殿藏书就有二万三千一百零六卷。又据史书记载,西晋大臣文学家张华有书三十车;南朝梁代文学家任昉藏书万余卷。

一隋文帝时,秘书监(即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牛弘派人到民间搜求异书,每卷赏绢一匹,抄写完毕,原书归主。如此抄录书籍,共三万余卷。唐玄宗特设修书院,专掌抄校书籍,用女子做管理员,在长安抄写了五万一千多卷书,藏在乾元殿。安史之乱,亡散殆尽。唐文宗时,又重行抄写了一次。此外,南北朝以后各代朝廷还曾大量收藏佛经,可惜后来也大都毁于兵燹。

寒太宗建立崇文院,是专门藏书的地方。后来另设书库,叫做秘阁。元朝先设宏文院,后立艺林库,专为收藏书籍之用。

明代的文渊阁也是一个大图书馆。永乐十九年,明成祖定都北京,令将文渊阁藏书各取一部送到北京,共一百柜。这就是我国最大的类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刻书事业也发展起来。私人藏书也比以前多了。明代从事刻书的有名人物之一毛晋,私人藏书多达八万四千余册,藏在汲古阁,大部分是宋元刻本。据说,四方到这里看书的,“轴轳衔接,二十余里”。明代范钦的藏书楼——天一阁是现存的最老的私人图书馆,建于嘉靖末年,在宁波月湖之西。原有藏书七万多卷。清乾隆以后,屡经盗窃,散失甚多。至解放后,尚存一万三千多卷。现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名的巨大丛书《四库全书》,是按清乾隆的意旨编纂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共收着作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另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百卷。最初只写四部,分别藏在北京宫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和热河的文津阁。后又添写三部,分藏在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和杭州的文澜阁。

江浙的三阁可供人阅览,派有专员管理并设立收发档案。

在我国,开始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大约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以后。在正式公文上出现“图书馆”这一名词是宣统元年(1909年)学部拟定京师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的折子上。

我国现在最大的图书馆——北柬图书馆,原名京师图书馆,于清朝末年(1910年)开始筹建,于1912年正式开放。

晚报掌故

我国第一张晚报是上海《沪报》试办的《夜报》,它是1882年(清光绪八年)创刊的,距今已有九十多年了。

《沪报》是当时《字林西报》所创办的一份中文报纸,由外商投资,中国人主编。

《夜报》现在因年代久远,已不可复见。但据《中国报学史》记载,蔡尔康回忆当时报纸编排情况说:报纸首先是论说,其次是皇帝的“圣旨”,各省各地的新闻,再次才是本埠新闻和副刊,新闻一般都没有题目,重要的才冠以标题,零碎的消息是按省市集中起来写一个别有风味的标题,如北京方面的,就总标为《禁苑秋声》,广州的就标上《羊城夕照》,武汉的就题为《鹤楼留韵》等。报纸的消息来源,由于当时尚无通讯社的组织,大部依靠译载外国报纸的电讯。本埠消息则由一种以送“消息”为职业的“访员”供给的。这张报纸面世后不久就停刊了。

1909年,上海的《商情日报》也一度出过一张《晚报》,这个《晚报》寿命更短,不到一个月就停刊了。一直到1920年5月,上海出了由沈卓吾创办的《中国晚报》,这是我国第一份单独经营的晚报。这份报纸办了四、五年,最后也由于亏本过多而停刊。

1926年前后,地方军阀齐燮元和卢永祥等为了争夺地盘。

在上海近郊的沪宁、沪杭沿线混战,人民受到战祸影响,纷纷向上海逃避,都渴望战争早日停止,对战争的演变深切关心,这时。晚报由于具有能报道当日战争消息的特点,因此受到一般城市居民的欢迎,从战争发生到1929年为止,上海就出了《东南晚报》、《江南晚报》、《申江晚报》、《上海晚报》

等四种报纸,出现了晚报的繁荣局面。

晚报真正发挥它的战斗作用,还是在抗日战争前后。当时的上海出现了敌伪报纸和主张抗日报纸同时并存的局面。晚报如《华美》、《大晚》等是主张抗日的,颇受到读者的重视。

图章的变化发展

古人的印章,有官、私的分别,凡官家的印章一直叫作印;私人的印章叫作章,后世叫作图书。因为个人所有的图画书籍都盖上自己的印章以资识别,故又叫作“图书印”,天长日久,在习惯上就把“印”字略去,只叫“图书”。后来又把“图书”、“印章”混合起来,就简称“图章”了。

近时发掘战国古墓,常发现有一种圆的“肖形”

印,这可以认定是战国时代的遗物。但是我们只要考察一下周、秦之间流传的许多印玺,其文字锲刻都很精工,已经到了成熟阶段,就可以推断,在这以前一定已有一个创始的时期。根据商、周鼎彝铸造的宏伟、图画文字的精深典奥和殷墟甲骨锲刻的工致谨严,不难推想出当时的人们已知道铸刻玺印了。所以图章的起源是很早的,约始于三代。

“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玺节”(玺节者,即今之印章)。这是玺字最早见于经书的地方。秦以前,统治者和人民使用的印章全可以称玺;汉以后,只有皇帝的印称玺,别人不敢用了。又相传秦始皇赢政忌讳玺的声音与死相近,就改称作宝,或称印、称章。现在流传最多的古玺印属秦、汉两代,篆刻最有名的要算秦“受命玺"。这相传是李斯写文,孙寿刻的。

图章的体制方面有官印、私印的分别。官印形式较大,多系自文(即阴文);私印形式较小,多系朱文(即阳文)。六朝以后,官印也渐用朱文。而唐代的官印,更篆作曲屈褶叠的体势,叫作“上方大篆”,即所谓“九叠文”。这是官印的变化和发展。私印在用途上的发展就更多了。由“名号章”、“别字”、“斋馆”、“图书赏鉴”、“花押”,而流衍至于“词句”、“闲章”,无所不有,真是洋洋大观。而治印的派别、风格,不但摩秦仿汉,接受优秀的传统,且自元、明、清直到现在,出现了赵孟兆页、哥丘衍、王冕、文彭、何震、程邃、巴慰祖、邓石如、丁敬、蒋仁、黄易、赵之谦、吴昌硕、齐璜等独创风格的名家。

近数百年间,篆刻艺术能够发扬光大,不能不归功于元末明初的王冕。他始创用青田石、花乳石治印,以代替从前用银、铜、牙、角、晶、玉等宝贵印材进行雕刻,为篆刻家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百戏·散乐·杂技

我国的杂技(马戏)艺术,已具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据史料记载,远在秦汉时代,杂技就在我国流传,它产生的时间最迟不会晚于春秋时期。

杂技,在汉代称为“百戏”;隋唐叫“散乐”。而“杂技”这个名词,最早见于唐太宗时所编撰的《晋书》。

《汉书》上有这样的记载,汉武帝刘彻在元丰三年春,曾举行过盛大的宴会,用丰富多彩的百戏表演,招待外来客人。

百戏中有走索、倒立、扛鼎、缘竿、戴竿、跳丸、跳剑、武术、剑术,也有幻术、马术、歌舞、器乐演奏等节目。汉代的“百戏”,为后来的杂技艺术奠定了基础。

两晋和南北朝时,幻术、马戏和猴戏开始盛行,跳刀、掷刀、戴竿等杂技节目也有所发展。

到了隋朝,隋炀帝曾集中很多乐工,成立了一个名为“太常寺”的机构,并招收了许多学生,传授技艺。

唐朝把隋的乐舞百戏全部继承下来了。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杂技马戏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节目花样也更加丰富。不少着名诗人的着作和《明皇杂录》、《杜阳杂篇》、《唐语林》、《朝野佥载》等文字史料记载中,以及闻名于世的敦煌壁画中,对于唐代的杂技与马戏的表演,均有生动精彩的描绘。

宋代继承了唐的乐舞,有所发展,也有新的创造,有武术、索上担水、过刀门、过圈子、踢瓶、弄碗、踢缸、耍熊等四十多个节目。表演场地是用栏杆围起来,称之为“戏棚”或“勾栏”。

元明两朝,杂技艺术也有发展。元朝时,北京地区流行一种叫做“倒喇”的杂技表演。明朝比较流行的节目有爬竿、跟斗、倒喇、筒子、马弹解数等。

清朝时,随着庙会的盛行,杂技表演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蹬技、坛技、飞叉、杠子、爬竽、巾幡、舞狮,猴戏、戏法、走索、驯兽、马术等。民间艺人的表演,不仅形象优美,难度较高,技巧熟练;而且注意了服装和道具的设计。到了清朝末叶,有些表演形式发展为“十样杂耍”,并在光绪年间出现了“杂耍馆”,开始在舞台上表演杂技。这在《清稗类抄》、《明斋小识》、《增补都门记略》和《娥幻汇编》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马戏的历史

马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礼》一书中就有记载。其中提出了驾驶马车配合音乐节奏行进时要注意的事项。到了汉代,桓宽着的《盐铁论》中,便正式有了“马戏”这个名称。

汉代文学家张衡的《西京赋》里,提到了“百马同辔,骋足并驰”的马戏表演场面。在山东省沂南出土的汉墓石刻《百戏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位女艺人在两匹飞奔的马上,做“大站”、“倒立”动作,手里还挥舞着大刀、钩连枪等兵器,下面一匹装扮成龙的马驮着一个图卷,顶端有个小演员正在舞弄长竿。这说明我国的马戏艺术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技巧了。

到了魏晋南北朝,马戏的技巧更加复杂了。当时北方流行一种称为“猿骑”的节目,演员化装成猿猴在马上表演种种技巧。唐代的马戏技巧则更加丰富多彩。它们会口衔酒杯起舞,能作跳高台、穿刀剑等惊险表演。此外,还有专门为马戏伴奏的乐曲《倾杯乐曲》等。又据《旧唐书》记载,唐明皇每年过生日时,常常表演马戏,花样百出。在历史画卷《便桥会盟图》

中,可以看到,演员不仅在马上奏乐,而且倒立在马上,脚上蹬竿,竿上又有一人倒立。这样的表演技巧在今天看来也属高难动作。

宋代的马戏发展到成套节目的表演,除“大站”、“倒立”之外,还有“攀鞍上马”,“跳马”、“跨蹬”、“飞伽缚马”、“蹬里藏身”以及马上耍大刀、举重等。有个叫“巧射”的节目,更为精彩。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叙,骑士把一个彩绳拴连着红绣球抛在地上让马拖着跑,许多骑马的射手,追赶滚动的球体射击,十分热闹。又有一种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用“弓驽”射插在地上的柳枝,技巧更加精密准确。

元代以后,北方骑术在全国广泛传播,促进了马戏技艺的提高,表演的规模也更大了。如明代彭时的笔记所载:“驰骑呈艺于马上……腾掷、矫捷……人马相得,如此者数百骑”。

以后,马戏也更普遍,并且出现了民间马戏艺人的跑马卖艺。

从庾词到灯谜

灯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那时群雄崛起,列国纷争。一些游说之士为了说劝君王,往往不把本意说出而借用别的语言来暗示,使之得到启发。这种隐语就是灯谜的前身,在当时叫作“庾词”。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应用范围亦日益扩大。直到宋代,才正式有了灯谜这个词。《武林旧事》上说:“有以绢灯翦写诗词,时寓讥笑,乃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就是指灯谜而言。此外,在《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书中也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是一位善于作谜和猜谜的能手。有一次,一位朋友请他为名园题字,他随手写了“虫二”两字,众人皆不解其意,后终于被人猜中,原来是“风月无边”的意思。由于谜语创作设想曲折,寓意广泛,一时不易被人猜中,好像跟射虎一样那么难,故而灯谜又有“灯虎”的别称,猜灯谜也叫“射灯虎”。明清两代,猜灯谜活动颇为流行。《红楼梦》里就生动描写过贾宝玉和姐妹们打灯谜的热闹场面。《镜花缘》“姊妹陶情”和“畅游智佳国”两回,几乎是专为猜谜而作。我国历代有不少名人和学者对谜语有浓厚兴趣,曾编写了许多谜语选集,如《文戏》、《俞曲园灯谜大观》、《春灯谜》、《灯谜品括》、《拙园灯谜草》等不下几十部。民国时,有个姓李的文人所写的《谜海》一书,收集了两万多条谜语。灯谜源远流长,所以名目繁多,形式多样。按类别论,可分物谜和字谜两大类。就体式讲,大约有扣字、离合、会意、象形、谐意、别解、外意、假借等八种谜体。至于法格,则有卷帘、秋千、系铃、解铃、求凤、齐飞、脱帽、脱靴、加冠、纳履、粉底、遥对、折腰等二十多种,其中有些格式至今仍被沿用。

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艺形式,内容丰富,变化多端,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猜谜活动是一项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它既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锻炼机敏的分析思维能力,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又可以活跃文娱生活,因此一直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元宵节话灯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是南宋着名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一词中,描写正月十五夜繁华熙攘的赏灯景象。

我国习称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名“灯节”。元宵赏灯的习俗由来已久。有书可查的,可以上溯到二千年以前的汉朝。据记载,汉代都城长安,平日“有执金吾(注:一种武士的职称)晓暝传呼”,只有正月十五才“弛禁前后各一日”。可见当时元宵夜已经很热闹了。唐宋以后,元宵行灯的风俗越发盛行。宋代汴京的灯会是有名的。有记载说:“灯山上采,金碧相射,锦绣交辉……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南宋都城临安的灯景更是繁盛,有“南自龙山、北至北新桥,四十里灯火不绝”

的记载。从历代所描写的灯市风俗之盛,灯采制作之精,既可以看出封建统治阶级利用来点缀升平,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灯采艺人出色的智慧和才能。灯采历来品种繁多,有宫灯、壁灯、走马灯、台灯、棚灯、动物灯等等。

“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的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