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听到同学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之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学习任务重,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同学有困难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显出你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同学亦是如此,关键时刻拉同学一把,同学会铭记在心的。
请求同事,动之以情事可成
同事之间,关系微妙,个性相差很大;同事之间,只有以诚相交,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帮你忙。
同事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可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了升迁进职,为了得到上司的赏识,与同事争风吃醋抢功劳,看到别人出成绩就嫉妒眼红,私下诽滂诬陷同事,搬弄是非,目的无非是想使自己往上爬。
与同事相处,要有宽广的胸襟,包容功过,褒贬随人,赞不欢喜,骂不气恼,我行我素,来日方长,与同事打成一片。这样有事相求,同事才会帮你。
同事之间相处,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要有一个长远的目光。要懂得为同事创造机会,创造利益。这样,到了求人的关键时刻,同事就会“饮水思源”,愿意尽其所能帮助你。
请求同事办事,要把握好恰当的时机,对方时间宽裕,心情舒畅时,请求他帮忙获得应承的可能性很大;相反,对方心境不佳时,你的请求可能只会令他心烦;对方正忙于某项事情时,你提出请求一般很难得到明确的答复。因此要根据对方的心理需求而提出诚恳的请求,利用情义打动同事,这是求其成事的一个很重要的办法。
求同事办事,必须先让同事了解你。你可以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利害关系说清楚,要说明为什么自己不办或办不了而去找他办。总之,由于同事对你有相应的了解,知根知底,所以帮助你就会水到渠成。
同事之间,关系微妙,个性相差很大;同事之间,只有以诚相交,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帮得上你。你的态度越诚恳,同事就越不可能拒绝你。
另外,托同事办事,一般还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要托同事办一些目的不明确、比较笼统的事,应该托同事办一些难度不大、目标明确、效果显著的事,这样也有利于你向他致谢。
请求同事,还要端正态度,注意语气,虽然请求时无须低声下气,但也绝不能居高临下,态度傲慢,非得别人答应不可,而应当语气诚恳,平等对待。如“我知道这事对您来说不好办,但我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难为您了。”
当有客观原因,你的同事不能答应请求时,你不要抱怨、愤怒甚至恶语相加,你还得礼貌地表示道谢:“谢谢你!”“没关系,我可以找找别人。”
这样,在你以后遇到困难时,同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肯定会鼎力相助。如果你不能体谅对方,甚至对同事施以抱怨,这等于堵死了再次向同事提出请求的通路。
托同事办事时要掌握好事情的轻重,不适合同事办的事最好不要求他去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不要托同事办,如果你请他办这种事,同事认为你在摆架子支使他,这会影响你和同事之间的关系。
同事也要托人的事尽量不要托同事办,同事托人会欠下人情,你托同事又欠下人情,这样费的周折过多,还不如自己另觅途径。
沾亲带故,危难之时见真情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亲戚之间,因亲缘关系决定了彼此间的亲密性。一方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亲戚。
是亲三分向:学会“沾”亲
“是亲三分向”是人们常用的一句话,它说明了求人办事时亲戚的重要作用。因为是亲戚,便可以少了许多求人办事的顾虑,可以开诚布公,明白相告,而对方也可以根据亲情远近以及事情的难易程度,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亲戚之间,因亲缘关系决定了彼此间的亲密性。每个人都有三亲六戚,当一方遇到困难时,大概最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亲戚。
亲戚之间也要经常联系,长时间不联系,即使是亲戚,也会变得冷漠。如果能彼此间经常联系沟通,共续亲情,一方遇到困难时,另一方会无私地出手相助。所以,亲戚常走动,多联系,远亲也会变成近亲。
在互相走动时,还要有点爱“沾”亲的嗜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隐藏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可用之线,然后“顺藤摸瓜”,找出一大串有“道行”的亲戚,便于为自己办事时所用。
沾亲带故,实际上就是攀附亲戚关系,多个亲戚多条路,路多了自然更容易办事。
一旦自己陷入困境,需要求助的话,亲戚就会毫不迟疑地帮你忙。
在战国时代,各诸候国相互联姻,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寻找联合,建立一种关戚关系。
公元前287年,楚国陷入了秦、赵、韩等国的围攻,眼看楚国都城郢就要被攻陷了,楚王焦急万分。
这时一个叫钟和的大臣建议道:“大王何不派人去求助百越族呢?想当初,大王不是嫁了一个女儿给百越王吗?”
楚王突然想起,为了和亲,自己确实将一位公主嫁给了一位少数民族首领。这时候,能够求得一份力量的帮助已经十分不易。于是,他派钟和携礼屋百越族去求助。
百越族首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欣然允诺相助,立即下令调遣各个部落的士兵,组成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前去楚国助战。
最后,在楚国与秦国的交界处,秦、赵、韩三国军队与楚、百越的军队进行了生死决战结果,在百越族的大力支援下,楚国不仅保住了都城郢,还一举击溃了秦、赵、韩三国联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可以这么说,要是没有百越这么一个亲戚救助,楚国就有可能要提前几十年灭亡。可见,在关键时刻,求助于亲戚是很明智的选择,亲情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到社会上人情炎凉冷暖的影响,求助的成功率总是很高的。
怎样求得亲戚的帮助
亲戚之间大都有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关系决定了联系的亲密性。
亲戚关系又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戚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比如经济的、身份的、地域的、性格的等等。这些差异既可能成为彼此交往的原因,也可能成为产生矛盾的原因。
因此,亲戚关系和其他关系一样,在交往中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如果遵循这些规律办事,彼此的关系就会越来越亲密,反之,违背了这些规律,亲戚之间也会互相得罪。
那么,亲戚之间在互相交往、互相求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使彼此关系更融洽、更牢固呢?
第一,经济往来要清楚,不要弄成一笔糊涂账。
求助过程中,为了经济利益而得罪人,在亲戚之间是屡见不鲜的。比如亲戚之间的借钱借物是常有的事,有时是为了救急,有时是为了帮助,有时就是赠送,情况不同,但都体现了亲戚之间的特殊关系,把这种财物往来当成表达自己心意和特殊感情的方式。
作为受益的一方,对亲戚的慷慨行为给予由衷的感谢和赞扬是必要的。如果把这种支持和帮助看得理所应该,不作一点表示的话,对方就会感到不满意,进而影响彼此的关系。
另一方面,对于属于需要归还的钱物,同样不能含糊。这是因为亲戚之间也有各自的利益,一般情况下,应把感情与财物分清楚,不能混为一谈。
只要不是对方明言赠送的,所借的钱物该还的应按时。有的人不注意这个问题,他们以为亲戚的钱物用了就用了,对方是不会计较的。如果等到亲戚表示不满,那会十分尴尬。
对于来自亲戚的帮助要给予回报,这既是加深友谊的需要,也是报答对方帮助的必要表示。如果忽视了这种回报,同样会得罪亲戚。
总之,亲戚之间的钱物往来,既可以成为密切感情的因素,也应当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特别是彼此之间存在地位的差别时,更应如此。
常言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就是说,就亲戚而言,财大位高的人,对于他们的亲戚是很有吸引力的。地位低的人总是希望从地位高的一方得到帮助,同时在他们提出自己的请求时,又怀有极强的自尊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地位高的一方对来求助的亲戚表示出不欢迎的态度,那就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
一般说来,地位低的人对于被小看是很敏感的,只要对方露出一点冷淡的表示都会计较、不满,造成不良的结局。
第二,对于求亲戚办事不成时,千万不可耿耿于怀。
有些人求亲戚办事,特别是办一些有违原则的事,人家拒办或没办成就心怀不满,说人家不讲情谊之类的话,这是很伤感情的。
在有地位差异的亲戚之间,最常见的矛盾是在求与被求之间,是在不能满足对方要求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如遇到这些问题,一方应注意尽量地满足对方的需求,另一方则应考虑对方的难处,尽量不要给人家出难题,即使因客观原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也应给予谅解,不能过多计较。
第三,不要一厢情愿,为所欲为。
亲戚之间由于彼此关系有系统,因此,在相处中要注意把握适当的分寸。
“亲戚越走越亲”是一般原则,但如何走亲戚和利用亲戚关系,这里面有一定的技巧。
走亲戚不可在亲戚家住得过长,亲戚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住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还有的人到亲戚家做客不是客随主便,而是任自己的性子来,这就给主人带来很多麻烦,也容易造成矛盾。
比如,有的人有睡懒觉的习惯,每天要睡到太阳升起来才起床,他们到亲戚家也不改自己的毛病。主人既要照顾他,又要上班,时间长了就会影响主人的工作和生活,进而影响彼此的关系。
还有的人不讲卫生,到了亲戚家里,烟头到处扔,人家收拾不及。如果时间不长,人家还可能忍耐克制,要是日子长了,矛盾就会暴露出来。
因此,在亲戚交往中,应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方式,如果方式不当,同样会得罪亲戚。
绵绵乡情,困厄之际伸援手
同乡是一种难得的人际关系,对于远离故乡的人,这种关系更容易成为加强交流、互相帮助的资源。
“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好。”一个人纵使走遍天涯海角,对乡音乡情、乡风乡俗也不会忘记。任何时候,他都会说自己的故乡如何美丽,民风人情多么淳朴,土产风味何等奇妙,这些都是离乡者一生中永远难忘的记忆。
拨动记忆中那根思念之弦的就是那份绵绵的乡情。乡情也是一种难得的人际关系,对于远离故乡的人,这种关系更容易成为加强交流、互相帮助的资源。
一个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离开家乡,离开生他的土地,时间一久,他就会感到家乡的亲切,家乡的美好。也许只有这个时候,他才会深深地感到,自己对家乡有割不断、丢不掉的感情寄托,那是支持着游子出外闯世界的精神依靠。
因此,在游子的记忆深处,有一块属于家乡的领地,而一旦触及到了这块领地,那一股思乡潮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泄出来,如闪电一般,充满游子的大脑,触及其记忆的神经。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乡土观念,其表现之一就是对同乡人有种天生的热情,尤其是到外地谋生时,这种同乡感情就愈发强烈。
在世界各地,都有规模不等的同乡会组织,这并不是思想狭隘的表现,同乡会确实给大多数同乡解决了不少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
乡情最突出的体现便是在乡音上。在私下的场合见老乡时,操着一口乡音,会勾起老乡对家乡的回忆,这样,对方极易答应你托办的事。
用家乡话作为见面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运用乡音求老乡的场合只能在异乡,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份乡音就愈深愈浓。
中国的乡土观念是同乡可信,由此而来,同乡人的情份就格外重要。如有一人“得道”,同乡也会“近水楼台先得月”,跟着沾光。但如果乡土观念过重,同乡关系也有过火的时候。
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当时山西就流传出一句话:“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挂。”韩德勤是江苏洋河人,他当江苏省主席时,那里的百姓则说:“会说洋河话,就把洋刀挂。”
阎锡山重用五台同乡,山西省政府的重要位置大多被五台人占据。陈炯明是广东海丰人,他做了广东都督后,大用海丰人,省政府里到处都听到海丰话。孔祥熙是山西人,他在金融系统重用山西人,理由则是“只有山西人会理财”。“乡党政治”自然有其种种害处,借乡情观念拉帮结派的行为值得批判。但既然同乡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足以影响了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人际关系态度,那么在日常交往中就不可忽视它。
最起码,乡情可以为你在有求于人时提供一条“跑关系”的线索。对于同乡关系,只要不搞歪门邪道,没有到“结党营私”的程度,则完全是可以用的。
托同乡办事,利用土特产是一条较好的途径。土特产也许并不很贵,但那是故乡的特产,外地买不到。这样,土特产中便饱含了浓浓的乡情乡意,在这种感情支配下,老乡会答应你托他办的事。
战国时期,卫子期在一个小国蔡当上大夫,身受国君器重。但蔡国在当时地小人少,经常受其他大国欺负,为此,卫子期深感不安,与国君商量要找个大国作为庇护,最后,他们挑中了毗邻的楚国。
可是怎样才能将这种意思传达给楚王并获得庇护呢?怎样做才能做得既顾及国家体面,又可达到目的呢?
这困扰了卫子期很长一段时间,他为此日思夜想。终于,他找到了一条路:那就是找楚王身边的侍从公羊独。公羊独是蔡国山齐郡人,与卫子期刚好是同乡。
于是,卫子期在通过其他人与公羊独接过头后,就化装成一个商贾,前往楚国都城郢。
到了公羊独的府第,卫子期托仆人将一盒东西送呈公羊独,不一会儿,只见公羊独亲自带领家人,前来迎接卫子期。
是何物竟使得公羊独如此看重呢?原来,卫子期知道公羊独家产庞大,富可敌国,如送黄金白银他定然不会稀罕,于是他出奇制胜,特叫人准备蔡国山齐郡的特产咸鱼干20马车,一路浩浩荡荡开往楚国。
公羊独在楚国什么都有,什么也不缺,但他有一个癖好,就是爱吃自己家乡生产的咸鱼干,可一直苦于吃不到正宗的咸鱼干,这次,卫子期以如此大“礼”相赠,他焉能不喜,焉能不帮助家乡人呢?
相安互助,邻里和睦办事顺
远亲不如近邻。建立一种和睦加朋友式的邻里关系,会使自己在家在外,办起事来既顺手又方便。
邻里和睦,相安互助;邻里交恶,屡起风波。只有邻里关系和睦,才能在日常的相处中互相帮助;如果邻里之间矛盾重重,那么,你有事向邻居求助,很难想像他会帮你。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建立一种和睦加朋友式的邻里关系,会使自己在家在外,办起事来既顺手又方便。
邻里关系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关系。邻里近在咫尺,他们的适时照顾和帮助,能解决燃眉之急,婚丧嫁娶,大事小事,离不开邻居。哪怕你的邻居能力很小,有些日常琐事可能还是要求助于他们。
如果和邻居处不好关系,或者有事时不知道去找邻居帮忙,在生活中就会出现很大的纰漏,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做法实不可取。
那么,怎样利用邻里关系呢?
邻居尽在咫尺,可以找邻居帮忙解决家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