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求人:人生最大的生存和竞争本领
26701600000034

第34章 求人宜送请的8条要诀(2)

一般而言,送礼者经常以社会地位高低为标准,送给上位者高价物品,下位者普通物品,已成为一种风气。例如,送给上司是昂贵的洋酒,给部下却只是一条国产香烟,其间的差距着实不小。

身为上司,应设法打破送礼的程式,在送礼给属下时不妨大方一点,送给对方所需要且期望的礼物,必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同时,如果上下级的差距越大,感觉受重视的程度越高,受到的回报也相对提高。

赠送超出对方想像期望以上的礼品时,不但将使对方觉得受重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别人对他的评价,而没有什么比别人看重自己更令人高兴的事了。这种提升自我意识的感觉,比物品金钱的价格更能满足自我的优越感。

同时,对送礼者也必心存感激,极易产生好感。相反地,若对方为上司,身为下属者一味送高价的礼品,却很难收到这种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若要使上司收到礼品能够高兴,且期望能达到受重视的效果,最好选择与金钱价值无关的东西——如艺术品,或者是“我们乡下自己种的香瓜”、“亲戚家自己养的鸡”等,反而往往能收意外之效。

因为,对上司或社会地位高的人而言,送再贵的东西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并不会产生任何特殊效果。

另外,礼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双方的地位和关系好坏。受到别人的照顾或恩惠时,必定为了表达谢意而送礼。然而,送礼却给许多人造成不少的困扰。

有位朋友非常喜欢帮助别人,但却对那些受惠者送来的礼物深感尴尬,因为许多人的家庭并不富裕,却送来非常昂贵的礼品,自己只是举手之劳,常觉得受之有愧,他常常叹息地说:“其实可以不用勉强送如此大礼。”

送礼金额高低往往决定于对收礼者的印象。在节庆前夕,许多商场的礼品柜台前都会听到许多夫妻低声商讨“是否太失礼了”、“办这点事,不值得送如此昂贵的东西”之类的话。反之,从受礼者的角度来看,若得到的远比预期的低,便会大感不悦,甚至比根本没有送礼来得更为气愤,可能责备对方“不识时务”、“没有礼貌”等,有一种身份地位被贬低的愤怒。

求人办事时,与其送礼物给被求者,还不如送他的家人,这会加强对方对你的好感。

当美国电影《E·T外星人》上演,在社会上造成轰动时,有位先生去求他的朋友办事,就买了一只“E·T”的模型送给对方两个3岁和5岁的孩子,结果小孩子们非常高兴,从那时起就称这位先生为“E·T伯伯”,而且每次去都受到他们一家人的欢迎。

像这种针对家人的送礼方式,有时还能使双方之间的交情产生质的变化。因为,你和对方本人之间可能是因工作所产生的非正式交往,而送礼给其家人的好感,却能挣脱这种形式的交往,进而建立亲近度较高的私人方面的情谊。

但值得留意的是:像这样情形的送礼,其送礼的内容多少应有点意外性,否则效果不会太长。比如过年时去拜访对方,而给对方家人的孩子压岁钱这种情形,就会成为礼仪性的送礼,没有任何的意外性,当然也就不会令对方产生意外的惊喜了。

另外,人在困难和无助时,即使接受少量的资助也会觉得格外感激。

如果被求者正遭遇困顿,你作为求人者,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一些,一旦困顿者时来运转,他自然很爽快地答应你的请求。

有位目前很活跃的油画画家,在年轻时他的日子过得非常困苦,经常三餐不继。

有一次,他把一幅连自己都没信心的画拿到画商那儿,画商看了半天,付给他一笔当时他认为很多的钱。

就画家来说,画商并非买了这幅画,而是给了他前途。此后他终于成功地熬出了头。

那笔金额是否很高呢?其实不然。但直到今日,那位画家对这笔款项还是觉得非常庞大。人在困厄消沉中,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可以使人产生长久的感恩之情。对画家来说,画商的钱的确成就了他的前途。

因此,这位现在已成名的画家若有满意的作品,一定会交给那位画商,并且以普通的价钱成交。

所以说,送礼往往因状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有意义。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担任自民党干事长时,一面忙着主持自民党选举事务,一面不忘派人将慰问金送到落选的议员家中,并且勉励他们不要气馁,下次重新再来。

对落选的议员来说,田中角荣的勉励已经使他们深受感动,而送慰问金,更加深了他们的感激之情。在此之后,拥戴田中的人越来越多,竟形成了一个“田中派”。

如果田中在此时将相同的金额或礼品送至当选的议员家中,情况就不同了,那些礼品、礼金成了锦上添花,一点也不特殊,更不能取得丝毫效果。

只有在别人困顿中伸出援手,才能得到真正的友谊。田中角荣毕竟是真正吃过苦头的人,才能了解人类微妙的心理。

在别人的婚礼上或荣升宴会上大肆破费,不如在人病痛或朋友有难时,伸出援手。那样,一旦你遭受困厄求人帮助时,对方会很爽快地伸出援手。

请客,求人成功的“敲门砖”

请客吃饭可以培养关系,联络感情,为日后的求人办事奠定基础。

“民以食为天”,就连平时见面寒暄,有时也这样打招呼:“吃了吗?”于是,求人办事,请客吃饭,在老百姓中间就变得十分普通和正常。数千年来,中国人一向善于把酒席宴会场所作为交际公关的战场,因为吃饭问题长久以来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大问题。

请客吃饭在求人过程中,至少有三种作用:一是在求人之前可以培养关系,联络感情,为日后的相求奠定基础;二是在酒席宴上,人与人之间较少约束,酒酣耳热之际,提出有事相求,不容易遭到拒绝;三是感谢对方慷慨相助的一种回报,是“礼尚往来”中的一种礼节。

请客吃饭是求人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也是向“贵人”发出邀请的第一个步骤,恰当邀请可以为求人顺利和成功提供条件、奠定基础。一般地,请客吃饭要注意几个事项:

第一,注意请客的对象。

确定邀请对象是邀请前应该解决的问题。而邀请对象的选择,必须根据求人的目的而定。求人办事,邀请的对象自然是能给你带来帮助的人,但有时也需要一些其他朋友作陪,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应当精心安排。

选择邀请对象,要根据求人的性质、需要,及宴会规模的大小等,并遵循先主要后次要,先亲近后疏远的原则,来划定邀请范围,依次确定邀请名单。此外,还要适当考虑邀请对象的学识、年龄、地位、性格的差异和他们相互间的关系等,以防邀不当之人,破坏邀请对象间的关系和谐,给你的求人交际带来不便和麻烦。

第二,注意邀请的方式。

采取何种方式邀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交际的性质、对象而定。学者、专家、领导等,大多工作忙、时间紧,对他们最好提前相约,以便他们做好工作调整、时间安排。

闲暇时间多、工作容易调度的客人,即使临时邀请,一般也能随请随到,早点约定当然更好。

对某团体的要人公开邀请,甚至借助传播媒介,就既能体现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又利于引起关注,促进宣传,扩大影响。

而朋友密谈则宜悄悄地进行,有利于避开旁人的视线,保证交往活动的隐蔽性。

而比较重要的工作联系、业务关系、公关事务等,就必须采用相应的公文格式,如发书信、寄请柬等,或者按照一定的规格派专人传达、亲自登门,以示重视、郑重和尊重。

第三,注意“行”、“明”、“便”、“诚”。

“行”即邀请的可行性。某人办了一家餐馆,开业剪彩,非要请某市长亲临来装点门面,谁知久请不到,一拖再拖,最终也没请来,白白浪费了时间。所以邀请要量力而行,既不强人所难,也不为所不能为。

“明”就是明确、明白。邀请前一定要明确宴会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邀请对象等,以便心中有数,做好邀请。还需将上述事项向邀请对象传达明白,以利其接受邀请,担负相应的角色,准时赴约。

“便”就是尽可能地为邀请对象着想,为其提供来往、交通等方面的便利。王老板想请张教授帮他解决一个科学难题。张教授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原本打算拒绝,没想到王老板竟派了专车接送,专人护理。张教授很感动,便改变了主意。这样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利人利己。

“诚”就是真诚相约,不虚情假意,不违约、不失信。有人曾邀请几位朋友到他家去做客。朋友信以为真,谁知他却是虚意敷衍,让朋友吃了闭门羹。他这种失礼行为,使朋友非常气愤。事隔多年,提及此事,朋友仍然耿耿于怀。这么邀请耍弄了别人,失去了朋友,岂不害人害己!

在酒桌上喝出交情

请客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朋友聚会,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出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奥妙”,有助于求人交际的成功。

请客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朋友聚会,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奥妙”,有助于您求人交际的成功。

人们有一种错觉,就是在酒桌上可以无话不谈,无所顾虑,其实不然。如果你的这次请客吃饭仅仅是迎宾送客,朋友聚会,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倒也不妨。如果你是在为求人办事铺路,就万万不可无所顾虑,应该比平时更加小心谨慎。

第一,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惟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第二,千万不要忘记主题,要分清宾主,把握大局。

大多数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第三,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学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别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第四,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可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第五,要按顺序敬酒,主次分明,不可乱了礼数。

中国人最讲究礼仪,如果在酒宴上失礼,求人办事就会遇到麻烦。在酒宴上,最大的礼数就表现在敬酒上。

敬酒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即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

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席上的某位客人,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第六,察颜观色,了解人心。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颜观色,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第七,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

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给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请客不可厚此薄彼

在求人请客时,既不讨好位尊者,也不歧视冷落位卑者,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造作,充分显示出你的诚挚内心。

为了求人而请客,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仅仅请对方一个人,而且还会请很多人作陪。这时,对于有求的人当然不能冷落,这是请客的主要目的所在。

但是,对于作陪的其他人该如何对待呢?中国人最好面子,如果你主请的人的确是一位有头有脸的人物,作陪的人一般也会感到很有面子,对你自然也会多一分敬重。

但是,你如果在酒桌上过份厚此薄彼,好面子的心理就会使他们对你产生很大的怨恨,这时还不如不请他们了。应该想到,这些人很有可能是你下一个要求的人,如果能做到“宾主尽欢”,不仅为此次要办的事打下基础,还对将来可能的求人大有帮助。

因此,聪明的人在保证重点的时候,绝不忽略一般。比如,迎面来了三个人,好久未见了,其中一位正是自己急于寻找求助办事的,你怎么对待呢?是抓住一人,不计其余,还是逐个关照,热情寒暄一番,然后和其他人说明情况,保证重点?这就是一个技巧。

再如单位的同事、领导到你家聚会,你是眼睛只盯着领导呢?还是在不得不首先给领导倒茶、斟酒之后,在给同事们服务时能表示出热情的态度,说一两句亲切的话?这里,除了要掌握必需的技巧之外,一定要一视同仁。

第一,请客不可以地位的尊卑来定冷热。

所谓领导是工作职务,当官的与一般平民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也是平等的。

在一般的宴桌上,只要不是什么特殊需要,尽可以随意一点,那样有好处,甚至可以调节“官”、“民”关系。而如果把“官”和“民”的关系延伸到宴会桌上来,那不仅不会使上司提高威信,让上司脸上有光,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第二,请客不可以关系亲疏来定冷热。

在宴席上,来的客人之中,有与主人关系比较亲密的,也有与主人关系一般的人。在这种场合,特别要注意不能亲亲疏疏、冷冷热热。在待人的态度问题上,要既不讨好位尊者,也不歧视冷落位卑者,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造作,充分显示出你的诚挚内心。

常常会听到周围有这样的评价:某某人做事真周到。这样的话,肯定就是对那些善于在日常应酬中做得圆满者的赞赏。

其实要做到上述两点并不难,只要你常常向作陪者微笑,并不时地向他或她询问一些平常的问题,常常示意其喝茶或吃点心,同时,让他们也能有机会参与到你们的谈话之中,这样就足够了。

人都有求与被求的时候,当别人求你时,你该怎样应付呢?是答应别人的请求,还是将他拒于心门之外?这里头藏有很深的技巧和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