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共和国36位军事家(上册)
26719700000035

第35章 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2)

1973年2日,在“文革”中惨遭迫害而被下放劳动已近4年之久的“资产阶级走资派”的第二号人物邓小平突然接到通知要他近期返回北京。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

1973年12月中旬,一次特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军委会议在毛泽东住处召开。毛泽东指示既不是政治局委员,也不是军委委员的邓小平来参加会议。

在这次气氛紧张的会议上,毛泽东严厉批评了军队的混乱现象,提出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决策。随后,他还亲自指挥在场的元帅将军们又唱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唱罢,毛泽东出人意料地宣布了一项重要的决定,他说:现在,我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个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政治局管全局的,我想政治局添个秘书长吧。你不要这个名义,那就当个参谋长吧,讲到这里,毛泽东环视四周,高声说道:我们现在请了一个参谋长。他呢,有些人怕他,但办事比较果断。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是中央政治局请回来的,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接着毛泽东送给邓小平八个字:柔中有刚,棉里藏针。

毛泽东一言九鼎,邓小平又重新回到了阔别数年之久的军队。

毛泽东重新召回邓小平,委以重任,正是应了“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一句。“文革”中,军队被林彪搞乱,谁能扭转这一危局?这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叶剑英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邓小平。在毛泽东眼里,邓小平一直被认为是中共党内难得的帅才。1972年毛泽东指示,应该恢复邓小平的工作,列举的三条理由中的一条就是“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因此由邓小平掌管军队理所应当。

然而这个决定还是受到了江青、张春桥等“四人帮”之流的阻挡。一年后,在四届人大即将召开之时,身患绝症的周恩来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飞赴长沙与毛泽东商讨军队领导的人事安排问题。在任用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工作问题上,两位巨人又取得了一致共识,而且毛泽东又一次高度评价邓小平,说“他(指邓)政治思想强”。而后又艰难地在纸上写下了“人才难”三个字,周恩来深解其意,脱口说道“人才难得”,毛泽东含笑搁笔。

1975年1月5日,经毛泽东圈阅,中共中央发出第1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两个职务,在中共党内,只有周恩来一个人在解放战争时期兼任过。

邓小平临危受命,不负重托。1月25日,上任不到20天的邓小平在总参谋部召开的该部机关团以上干部会上发表了军队要整顿的动员讲话。

1975年,邓小平同许世友在一起。7月14日,邓小平又在中央军委扩大军议上,详细讲了军队整顿的任务。在这两次会上,邓小平针对林彪、江青一伙对军队建设的严重破坏,提出了军队整顿,强调要抓编制,抓装备,还要抓战略、训练、指挥水平和管理水平,这些措施对扭转军队混乱状况起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邓小平以军队整顿为契机,在1975年掀起了一场全面整顿的旋风,在短时间内收到显着成效,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然而由于江青一伙的诬陷,邓小平1976年4月又被错误地撤去党内外的一切领导职务,第二次被打倒了。然而也许正是邓小平“人才难得”,毛泽东笔下留情,在指示中加上了“保留党籍,以观后效”。这为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埋下了伏笔。

三落三起,再次复出,担任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他以巨大的气魄明确指出军队要现代化,要正规化,领导了百万大裁军,使人民解放军走上了精兵之路和科技强军之路。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7年邓小平再次兼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重新领导军队工作。他再次强调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并且要求从加强部队训练和办学校这个方面加以具体化,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部队训练的指导思提,进一步规定了院校建设的方针和任务。

1978年4月27日至6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6月2日,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有力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念,鲜明地公开地支持了正在全国开展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同时,邓小平着重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的政治工作最重要的是恢复和发挥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我军战斗力,这些论断为新时期军队的全面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1981年随着华国锋的辞职,中共领导层发生重大人事变更。众望所归理应担任党的最高领导职务的邓小平鼎力举荐胡耀邦担任中共中央主席。而他,虽经一再推辞,最终还是服从了全党的决定,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五十多年前的军校教员成为了人民军队的最高统帅。

邓小平上任伊始,集中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领导人民军队实现现代化。1981年6月,刚当选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毅然决定在华北某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9月邓小平检阅了军事演习部队,高度评价这次演习,并发表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重要讲话,提出新时期军队建设总任务,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1981年9月,邓小平在华北某地检阅演习部队。中国的军队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要问题便是处理好军队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邓小平认为,我们军队要一切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部队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条件下,军队的现代化只能走精兵之路,通过军队体制改革,精减整编,提高整体能力。

1983年6月,邓小平当选为中华人民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4年10月6日,80岁高龄的邓小平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身份,检阅了新中国建立以来规模最大的阅兵式。

邓小平在阅兵式上看到了我军的壮大发展,但同时他也思考着我军建设上意义重大的策略转变。从1981年到1984年,军队虽经过几次整编,但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我们一直强调战争不可避免。

经过多年观察,作为最高统帅的邓小平审时度势,振聋发聩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大战可以避免或延缓”。

全新的论断带来了全新的决策,1985年6月4日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邓小平伸出了一个指头,郑重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要裁军一百万。

他指出:大家很关心军队的建设,关心军队装备的现代化,这个问题也涉及大局,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

百万大裁军的消息传出,举世为之震惊,各国为之瞩目。百万大裁军是一次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立体振荡”,“全方位移动”,这是对一个庞大机构进行的脱胎换骨的“大手术”。因此一些外国舆论认为,一年完成百万大裁军是一种梦幻的奇迹。

然而邓小平却是一个敢于、善于创造奇迹的统帅。在他领导下,中国军队干净、利落、稳妥地完成了这个“脱胎换骨”性的大手术。这一年里人民解放军三总部机关的人员编制精简了近一半,原先的11大军区精简合并成7个,军级以上单位减掉31个,师团级单位撤销4054个,机关、部队的76种职务由军官改为士兵担任,官兵比例达到1∶33,从这年起3年内将有60万干部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

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在这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完成了裁军百万的行动。一时世界舆论对邓小平大加赞场,中国军队赢得了信誉和全世界的尊敬,整个人民解放军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89年11月9日,对于邓小平这位戎马一生,立下赫赫战功的最高统帅来说,是一个极其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进行表决,正式通过邓小平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委员会主席的请求,这是他的最后一个职务。

1989年11月12日,邓小平以一个老兵的身份在人民会堂会见了参加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全体代表,正式向他领导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告别,向他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告别。在告别中,他最后深情地说到“我虽然离开了军队,并且退休,但是我还是关注我们党的事业,关注国家的事业,关注军队的前景。”全场听之,无不为之动容,这就是一位为了新中国的创立和建设而献出毕生精力的老人对与他一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人民军队所做的最后告别。

在邓小平叱咤风云的革命生涯中,他身经百战,战功赫赫,一个个历史紧要关头,一个个惊魂动魄的关键时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进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发展,与此同时也锻造出了中国“人才难得”的伟大军事家——邓小平。

斯人已去,伟业不朽。邓小平这个光辉的名字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董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