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医药科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26807100000015

第15章 医药学家(15)

她在产房里度过了50多个春秋,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小生命来到人间,她没有自己的儿女,但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叫林巧稚,是我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人们尊称她为“万婴之母”。

林巧稚1901年出生在福建思明州(现厦门市)鼓浪屿一个教师的家庭里。自幼跟随从事教学和英文翻译的父亲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她5岁时母亲因患子宫颈癌病故,父亲因过度思念母亲,又无力承受繁杂的家务,也病倒了。靠父亲一人薪水支撑的家庭,断绝了经济来源。好在长兄明白事理,为了生计和能让妹妹上学,自己离开还有一年多即将毕业的大学,回鼓浪屿寻求谋生之路。林巧稚是在父亲哺育,兄长的疼爱下长大的。家境困难使她比同龄孩子晚上两年小学,她又比同龄孩子成熟得早,更懂得生活的艰难,养成了刻苦顽强、倔强善良的性格。自己知道用功学习,放学帮助家里干活。她1908年上蒙学堂之后,就读于鼓浪屿“上女学”,3年后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学业品行优良,成为该校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被学校留校任教。厦门是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门户之地。她在校期间,受教会学校“平等、自由、幸福”的思想教育,于1914年随全班同学集体加入基督教。虔诚的信仰促使她强烈寻求一个排除私欲、纯洁无瑕的世界。1921年夏秋,林巧稚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被留在了协和医院当住院医。

关于毕业后搞什么专业,林巧稚曾有过多种选择。开始,她想过搞公共卫生专业,但当听人说女人学医只能搞公共卫生,这使林巧稚感到不平,因而坚决放弃了。她也想过搞儿科,但后来她觉得许多儿童的病痛来自先天,看来妇女的病痛是影响下一代的大问题,加上每每想起母亲死时的惨状她就不能平静,最后终于选择了妇产科。就这样,林巧稚成为协和医院第一位女住院医师。仅仅半年时间,她就以自己出色的表现折服了众多的同行和上司,被破格聘为总住院医师,走完了按常人需要5年才能走完的路。紧接着在第三年她又赢得了去英国深造的机会。到1935年,林巧稚已成为“协和”很有名气的主治医师了。

按中国的传统观念,有没有医生,女人都照样怀孕生孩子。因此,我国妇产科学长期不被人重视而处在很低的水平上。这对我国妇女、儿童,乃至整个民族的体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林巧稚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深感到,妇女的身心是否健康,从怀孕、生产到产后对妇女、婴儿的检查、监护、操作、护理是否科学,是一个关系两代人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大事。因此,她致力于这门科学后,就以自己的全部精力来研究它,探讨它。

在临床上,林巧稚把给妇女接生和护理,变成了一门精湛的艺术,凡经她的手,再难产的产妇,都会化险为夷。她挽回了无数母亲和孩子的生命。她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整套技术、方法和程序,成为我国妇产科学的重要基础。林巧稚发现,许多的妇科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许多婴幼儿的疾病都是来自先天的。因此她极为赞成我国医疗制度中“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她认为单纯的医疗是治标不治本,医院只是治病的第二、第三道防线,真正的第一道防线是在预防上,在对广大正常生活中的妇女进行普查普治上。

20世纪50年代末,林巧稚组织了一次对北京某小区5万人口的普查普治试点。他们克服了思想的、物质的困难,走门串户逐人检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终于初步摸清了诸多妇女疾病,特别是子宫颈癌的发病规律,同时对普查中发现的疾病逐个进行了早期治疗。这一尝试为在妇产科领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奠定了基础,并逐渐使妇科普查成为制度,大大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

林巧稚在对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上作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除上述对子宫颈癌的防治成绩外,在她的指导下,她的学生在治疗“绒毛膜上皮癌”这一高度恶性肿瘤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到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二期绒毛膜上皮癌治愈率几乎达100%;三期病人的治愈率也达到了534%。

1962年初,外地一个女工寄来一封求救信。信中说,她已生了4个孩子,但每个出生后不几天就全身发黄死去。现在是第五个,已怀孕7个月,她抱着一线希望求林巧稚救孩子一命。林巧稚毅然接收了这个孕妇。待孩子生下时,果然出现上述症状。这是典型的“新生儿溶血症”,病因是父母血型不合。林巧稚和她的治疗小组,勇敢地充当了第一个向这种病冲击的集体。他们采取给婴儿换血的方法,把脐静脉切开,抽出病血,注入新鲜血,终于救活了这个孩子。在此之后,他们又先后做成了几十例“新生儿溶血症”病例,填补了我国在这一妇产科学上的空白。

凭着爱心和高超医技,林巧稚赢得了千千万万妇女、母亲和儿童的心。在林巧稚保存的接生记录中,有各种与她息息相关的名字:仰林、敬林、思林,不一而足。许多孩子长大后都给她写信,叫她“林妈妈”。

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一名医生医术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病人的态度,林巧稚因为博大的爱心、对生命的尊重,使她的医术发挥到了极致,这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很有启示意义。林巧稚是我们应该永远敬仰和怀念的人。

普鲁辛纳发现“朊病毒”

疾病是一个发展过程,疾病谱也是在不断变化的。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在人们早已熟知的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在内的人类疾病谱中,又增添了一种全新类型的病原体——朊病毒。它是由美国学者普鲁辛纳发现的,普鲁辛纳因此独享了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1968年,普鲁辛纳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普鲁辛纳着手从事朊病毒课题的研究,是在1972年他还当住院医生时收治的一位疯牛病患者死亡后起步的。当时,普鲁辛纳眼睁睁地目睹一位60岁的女患者痛苦地死于疯牛病引起的痴呆症。这种病发病缓慢,开始时出现记忆力减退及头痛,以后迅速表现为计算、理解、判断力减退、精神衰退、人格障碍、定向力障碍,最终变成完全痴呆,并有共济失调和四肢肌肉的震颤抽搐。因此,普鲁辛纳当时称此病为“罕见的痉挛性假性硬化症”。后来,普鲁辛纳深入研究证实,这种疾病会导致神经细胞变性为海绵样物质,此病因而又称为亚急性海绵状脑病。以后,人们又发现了一类中青年人多发的疯牛病,被认为是吃了疯牛肉引起的。

普鲁辛纳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是医学中最后一块坚固的堡垒。为了彻底阐明疯牛病的病因,并寻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他开始查阅大量与该病有关的文献资料,踏上了一条探索疯牛病传染因子的漫长历程。

1974年,普鲁辛纳在医学院建立了一个神经病学基础实验室。他通过实验,将疯牛病患者的脑组织接种于黑猩猩,经过一年多的潜伏期,黑猩猩终于发病,并在两年后病死,尸解发现其脑部病理改变与人相似。疯牛病的传染因子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普鲁辛纳的脑海之中。

后来真正促使普鲁辛纳发现朊病毒的,是因为改用了羊搔痒症作为研究对象而取得突破的。早在300年前,人们就在绵羊和小山羊中发现过一种怪病,因患病的羊奇痒难熬,常在粗糙的树干和石头表面不停摩擦,以致身上的毛都被磨脱,而被称为“羊搔痒症”。该病广泛传播于欧洲和澳洲,潜伏期为18~26个月,患病动物兴奋、搔痒、瘫痪直至死亡。普鲁辛纳在研究中发现,羊搔痒症的致病因子是一种既不同于普通病毒,也不同于“类病毒”的特殊病原体,具有许多独特之处。它是一种蛋白质因子,无核酸成分,具有传染性。

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普鲁辛纳大胆地提出,人类的疯牛病病毒与羊搔痒症类似,同属于海绵状脑病,是同一种病原体所致。这种病原体是蛋白质。为了把它与细菌、病毒、真菌及其他已知病原体区别开来,他将这种蛋白质致病因子定名为朊病毒。

“朊病毒”的发现在生物学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后来的科学家否定了这种病原体是病毒的说法,而将其称为蛋白质性病原,现在通常将朊病毒译为“朊蛋白”。研究证实,朊蛋白对生物体是否有害取决于它的构型。

朊蛋白存在两种不同的构型,两者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如果体内只有正常构型的蛋白,那么它完全取正常构型,如果有部分致病构型的话,它将部分取致病构型,但由于正常构型不稳定,而致病构型非常稳定,所以致病构型所占的比例就越来越高,并且增加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致病构型差不多占了绝对多数,等这种致病蛋白累积到一定程度,脑组织结构就被破坏,产生病症,导致病人死亡。这种致病机制使得朊蛋白引起的病症具有很长的潜伏期,因为它一开始的累积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但当累积到一定量时,就变得势不可挡了。

朊蛋白与常规病毒一样,有可滤过性、传染性、致病性、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但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小得多,且不呈现免疫效应,不诱发干扰素产生,也不受干扰作用。它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可以导致人类和家畜患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病变,最终不治而亡。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朊蛋白病和艾滋病并立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顽疾。

朊蛋白引发的疾病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属“不治之症”。人们只能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如消灭染病牲畜,对病人进行适当隔离;禁止食用可能传染的食物,禁止使用可能污染的药物;对神经外科的操作器械进行严格处理,对角膜及硬脑膜的移植应排除供者带朊病毒的可能;家族性疾病的未患病成员更应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