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银杏庄的故事
26953200000015

第15章

张大春:“曲涛兄弟,不管怎么说,你刚才做的太不应该了,中强伙计说得对,他是相信党支部,还把我张大春当成当家人。你这一掺和我更亏心了。中强哥,我心里有愧呀!村里多少年一直这么穷,老百姓上哪找个出产钱的地方?就这么下去,还有个什么奔头?光大龄未婚的就有二十七个。”

牟中强:“兄弟,我刚才也是让火撞的,说的不中听的地方你别往心里去!”

张大春:“中强哥,我怎么能不往心里去?再不往心里去还是共产党的支部书记吗?我这个当家的一定要设法让老少爷们早先富起来。党的政策鼓励支持咱们发家致富,我发誓,两年内咱们银杏庄不摘掉三多的帽子,不拔掉穷根,我张大春就不是共产党的支部书记,就不配给老百姓当家,我自动辞职下台。”

画面拉回:

张大春动情地说:“同志们,扪心自问一下吧,解放这么多年了,老百姓还是穷。没钱盖房子的,说不上媳妇的,有病没钱扎箍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让老百姓贫穷、落后吗?老这么贫穷落后下去,咱们共产党不亏心吗?这就是我个人的意见!”说罢掏出手绢转身拭着涌出来的眼泪。

与会人员被张大春的发言震撼了,纷纷议论着。

大队办公室外。

一个三十上下的青壮汉子闯进了办公室的外间。

会计周三洋连忙拦住青壮汉子:“心国,你要干什么?党支部正在开扩大会议,你有什么事也得等一会儿!”

苗心国大声说:“不行啊!三哥,你别拦我,我也不是来无理取闹的,我来找大春叔有点急事。”

周三洋:“什么急事就不能等一会儿?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好散会了。”

会议室里。

传来了苗心国的声音:“三哥,不能等啊!俺妈病的快不行了,上村医院告诉叫往东港医院转,家里一个钱也没有了,可急死我了,要是耽误了俺妈的病,那可怎么办?”

会议室里。

张大春站起身:“大伙议论一下吧,我出去一会儿!”

外间。

苗心国拉住张大春的手:“大春叔!救救俺妈吧!”

张大春:“心国,是不是要支钱?”

苗心国哽咽着点点头。

“支多少?”

“叔,支五百吧,俺妈好了,我打两冬的石头就还上了。”

张大春拍了一下苗心国的肩头:“好,心国,村里还有一千七百块钱,支给你五百块。转向周三洋,道:“三洋快办办手续,让心国早点走!”

周三洋:“嗳!”

张大春踱进会议室,心情沉重地对与会人员说:“我张大春这当家人干的不够格,我对不起银杏庄的老少爷们!”

王组长:“好啦,别自责啦!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这种现象也不光你们银杏庄一个村。刚才会议一致通过了支部办厂决议。你负责做于勇的工作,向他交底,并筹备大会。我立即赶回公社向党委汇报。”

银杏庄村西北的土岭上,上午。

于勇和于猛正在给果树打药水。

于猛边按喷雾器的压杆边跟于勇说:“哥,今年的苹果长得挺好,爸那天来看了看说大约能卖三、四百块钱,说再攒两年就给你盖房。”

于勇:“小猛,搞责任制这两年粮多了,爸喂猪喂的也不错,再加上苹果岚子出产的钱多少也能攒几个啦,可是这样就能脱贫?就能致富?居家过日子谁能敢保没有点大事小情,灾灾难难的,一旦有点麻烦,这几个钱还不是狗尾巴上的露水珠,一拨拉就没啦!”

于猛:“哥,那怎么办,又没地方开金矿,咱又不会印钞票,照你这么说咱还得穷下去?”

于勇“谁说不开金矿,不印钞票就得穷下去?去年选育的银选一号据农技部门来测算,亩产可达八百二十多斤。咱村五百来亩旱薄地,以前的产量听大春叔只有五百上下斤,通过选育新品种,每亩地能增产三百来斤,五百亩地能增产多少斤?你算算。”

于猛认真地算着:“一亩地增三百斤,十亩地增三千斤,一百亩地增三万斤,五百亩地三五一十五万斤。哎呀!不算不知道,这一算帐还真是不老少!“

于勇:“今年秋种时,党支部决定要把我们搞的七千斤提纯复壮的东农十五小麦种安排下去,让土质肥,水浇条件好的地片全部更换成提纯复壮的麦种,这一下,近三百亩地的好地片,每亩最低也能增产二百斤,合计就可以增产六万来斤,全村仅此一项每年就能增产小麦二十多万斤。”

于猛:“哥,你真行,这书没白念!”

于勇:“这书没白念是真的,说哥真行没道理。”

于猛:“哥?怎么没道理?”说着话停止了压杆。

喷雾器没了压力,喷雾停止了。

于勇:“小猛快按,说话耽误了卖药!”

于猛:“哥,你说怎么没道理?”

于勇:“这是形势逼的……”

老银杏树上的高音喇叭响了,张大春的声音:“于勇同志,听到广播后请马上到大队办公室来……”

旷野上空传来张大春的声音:“于勇同志,听到广播后请马上到大队办公室来。”

果园里。

于勇、于猛仔细地听着广播。

于勇拧死喷雾器开关:“小猛,你先歇会儿等着我,我去大队看看什么事!”

于猛擦擦汗:“嗳,哥!天要是晌了,你就别回来了,我自己把东西搬回去就行了,省得你还得来回跑!”

于勇:“知道!”遂大步流星往村里赶去

银杏庄大队办公室。

党支部书记张大春在办公室门口看到急匆匆赶来的于勇,说:“到底是年轻人,说到就到。”

于勇脱下打药水的工作服放在桌子上,结实的上身紧绷着一件红背心,接过张大春递过来的一杯水,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抹抹嘴巴说:“大春叔,吆喝我什么事儿?”

张大春指指靠山墙处的大排凳说:“先坐下,歇口气再说!”

于勇坐下来:“大叔,有什么事就说吧,我不累!”

张大春在桌子旁的凳子上坐下来,边卷烟边说:“经党支部研究决定,支部扩大会议通过,咱银杏庄要办一座电器工厂。”张大春点着烟狠吸了一口继续说:“上级反复强调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咱银杏庄自打前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特别是你们几个小年轻的选育了银选一号小麦新品种后,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群众的肚子也鼓起来了。可咱们的经济上不去,老百姓的布兜还是瘪的,还是穷啊!有点果园也是些老残树,老残品种,增值效果不大。所以今天上午支部扩大会决定办电器厂任命你为电器厂的厂长,怎么样?表个态吧!”

于勇一愣:“电器厂?我、我任厂长?大叔,这不是开玩笑吧?”

张大春:“于勇,这是开玩笑的事吗?”

“大叔,怎么能让我干厂长?我、我根本就不懂工业,能行吗?”

于勇说。

“怎么不行?把你们选育银选一号时的劲头拿出来,把搞东农十五提纯复壮的劲头拿出来就没有不能行的事。“张大春吸了口烟,徐徐地吐出了来,说:“你是共产党员,年轻,有文化,有朝气,有魄力,你不行谁行?”

于勇:“大叔,你可别。这开工厂和搞农业是两码事,我不行,我……”

张大春严肃起来:“于勇同志!上电器厂,任命你为厂长,这都是组织决议。既然是组织决议,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无条件服从。我不多做你的工作,你也别再说什么行不行。厂房先在原先大队红炉房里凑合着,技术上我已和县二工局的李工说好了,产品开发,项目引进,技术资料先由他负责,至于设备、材料、资金销路等咱们自己想办法。村里就剩下一千七百块钱,又让苗心国支去了五百,还剩下一千二百块钱,大队留下二百好看着门。行了,就这样,你回去吧,今晚八点半在老银杏树下召开全体群众大会!”

于勇没吱声也没动身。

张大春有些严厉地说:“这是组织决定了的事,我问你,你是不想执行,还是想讨价还价?”

于勇:“大叔,你别上火。我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我也真愿意为改变家乡面貌大干一场,可我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没底。”

张大春面色有些缓和:“这我能理解,我当初接任支部书记那会儿跟你这会儿一样也是心里没底。那时咱公社党委的于书记说我:张大春你是不是共产党员?我说是啊!于书记说:好哇,你去打听打听,哪个共产党员干党的工作还要等到心里有底了再干?哪个不是干中学,学中干进步的?我说:行了于书记,你不用说了,我干就是了。”

于勇站起来:“大叔,我明白了,我干就是!”

张大春:“于勇啊,大叔知道,咱庄稼人办工厂肯定有困难、有压力,说不定还会有人反对,有人泼冷水。可是咱不能不干,咱不能等着穷啊。小伙子你说咱等得起吗?”

于勇:“大叔,您什么也不用说了,我明白。”

张大春:“好,回去多想想,今后的工作怎么开展,准备一下,今晚做个发言。”

于勇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