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于1902年建校以来,已十易校名。乍看起来,这似乎是社会动荡、体制多变的表现;但深入下去,才发现其实是我国的高教事业开拓者们单路蓝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伍的、受帝国列强欺辱的古老国度里顽强前进留下的足迹。
诸君请看我们的前身--一“南高”与“东大”。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当时的教育当局曾决定在全国划分四个或六个大学区,分区建立大学。后因军阀战乱未及实现。1914年,时局稍定,江苏省立各中学校长深感中学师资缺乏,遂联名向北洋政府请求:以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为基础,开办高等师范学校,培养师资,以供急需。北洋政府教育部根据上述请求,指令江苏省民政长韩国钧委派专人办学。韩对兴办高师极为赞同。1914年8月委任当时的东南国学名家江谦为校长,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南高”)。1915年1月,江谦聘请了远在美国留学一一专攻教育的江苏学者郭秉文和陈容,分任教务和学监。南高筹备处于1915年1月成立,他们首先要求驻军迁出学校,以便整修。几年来学校成了兵营,校舍和设施几乎损失殆尽。经过一番修建,学校于同年8月n日招生考试。第一次录取国文预科学生28名,理化科预科学生48名,国文专修科学生34名,共计110名,于9月10日正式开学上课。
以后,南高不断聘请优秀教师,增设新的专科,如体育、工、农、商、英文、教育专修科,至1916年初具规模。
1918年3月,校长江谦病休,请教务主任郭秉文代行其职。翌年9月,教育部正式委任郭秉文为校长。郭任校长后,首先聘请陶知行(后改为行知)为教务主任;其次,对校内的行政组织、科系设置进行了改造,在学制上采用选课学分制;1919年4月12日,在第十次校务会议上,提出了招收女生案(在高等师范学校提出招收女生这是第一次)。由于以上的变动,校内气氛大为活跃,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南高在专科设置上、师资配备上与国内其他学校也有不同之处,她不仅重视文史哲的研究,而且特别重视科学的研究,这一点也可以说是她独具的风格。为以后扩展为东南大学(以下简称“东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时国内有“北有北大,南有南高”
之说,校誉鹊起。
1920年4月7日南高校务会议上,提出了筹备国立大学的议案,会上一致赞同,从此,校内组织了东大筹委会。校长郭秉文先生等赴教育部多方努力,最后在1920年12月7日国务会议上得到全体通过,并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7月东大正式成立,1923年7月3日,南高正式取消,全部并到东南大学编制之中。从此,我校进人了现代综合大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20年代的东大,是我国第二所国立大学。
东大90多年来,所培养的学生中,有90名被选为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任课教师中,有63名被选为院士,合计153名。这个人数居于国内高校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