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处在叛逆期的少男少女们,逆反心理特别强,越是不让做的事越要做,越是受到惩罚或批评,越是不服,总是以各种叛逆的行为进行反抗。此时,如果你直接对他进行指责或批评,往往得不到你所期望的结果,他的错误反而会越演越烈。不如使用一种“反弹琵琶术”,或许能得到你所要的结果,就是以表扬的方式代替批评的方式,可以使其认识到他所犯下的错误,对逆反心理强的人用这种方式效果更佳。
什么是反弹琵琶?这一术语来自敦煌壁画上的艺术形象。反弹着琵琶,艺术效果是惊人的,远胜于普通的做法。心理学家将这种技巧应用在批评领域内,比通常的严厉批评让人更容易接受,从而更加心悦诚服。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为了推销他的着作,曾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提醒读者切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可是很多读者却一反常态,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第五节的内容。显然,他成功地运用了反弹琵琶术。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想更好地应用此种反弹琵琶术,一定要先了解对方的逆反心理产生的缘由,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反弹琵琶术。
我们来看一个推销员是如何成功推销的故事:
小陈,某家汽车厂的一名汽车推销员。他在客户档案中找到一个客户的资料,这位薛先生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富商,他有个特点——总喜欢与别人抬杠,出了名的倔脾气。他的汽车正面临报废,引起了很多汽车销售员的兴趣,于是大家都踊跃争取这个大客户。
这个说:“我们的车型是最棒的。”那个说:“你的车已经旧成这样了,该换新的了。”还有的说:“以您的身份,用我们的车,才会更加匹配。”他一听到这些话,本想换车的心思立马改变了,还激起了他强烈的反感情绪。所以,这些推销员都铩羽而归。
这一天,小陈来到薛先生家门前,还没等他走进门,薛先生就显得不耐烦了。而出乎薛先生的预料,小陈没有直接推销他的汽车,也没有像别人那样说他的车子不能用了,而是对薛先生诚恳地说:“先生,你的车虽旧了些,但还能用半年。如果您需要更换新车,请与我联系,这是我的电话。”
想不到,一个星期后,薛先生就联系他购买了一辆新车。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小陈的成功之处正是因为他抓住了薛先生爱唱反调的逆反心理弱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反弹琵琶术,对薛先生进行了有效的引导。
像薛先生这类人内心本就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与人合作,更不会听取别人的建议。比如,生活中这类人对别人的观点总是持相反的态度;对一些事无端地猜疑,或是直接采取否定态度等等。
还有一些具有逆反心理的人并不是专门与人唱反调,而是大多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才导致他们对别人的要求加以拒绝。比如,现在很多中学生以“不听话”、“不受教”的态度对“顶撞”父母、老师,跟他们“对着干”。其实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做,大多数是觉得父母或老师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像很多老师或家长逼迫孩子学习,强迫他们服从,做他们不喜欢的事等等。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人有这样的心理:越得不到的东西,便越想得到;越不让接触的事物,就越想接触;越不愿让人知道的事情,人们就越想知道,这些有趣的现象其实是好奇心在作怪。对于这样的人,不妨使用反弹琵琶术,效果会超出你的预期。例如:一个好奇心强的人听你诉说时,你不妨把将要诉说的事,故意遮遮掩掩,吊他的胃口,才能更好地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在逆反心理的操纵下,他会不断地思考你话中的含义,追问事情的结局和真相,而这也正是你开始所期望的。
恋人之间也是可以用“反弹琵琶术”来唤回迷失的伴侣,不妨看一则小故事:
米莉与男友相处一年了,最近她发现男友的手机里有些与其他女生暧昧的短信,她起初很气愤,但很快冷静下来了。她将手机和那几条暧昧短信放到显眼的地方,男友回来看到后还以为她会大发脾气、大吵大闹,内心也做好了“分手”的准备。但是米莉没有愤怒地质问,反而笑嘻嘻地对男友说:“原来你的魅力这么大啊!”说完就去做她自己的事了。而她男友内心则是一阵愧疚,宁愿米莉骂他一顿,于是便收起了自己的“花心”。可见,米莉成功地利用了男友的“愧疚”之感,扞卫了自己的爱情。
我们知道人在犯错后往往会出现“愧疚”心理,在受到别人的批评后,内心这种“愧疚”心理自然就会消除。但是,如果不加以指责,反而肯定他的长处,他就会自己反思,继而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第六节 脾气暴躁之人当以“柔”制之
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莱遇见脾气暴躁的对手是如何应对的呢?
麦金莱总统指派某人为收税经纪人,这件事引起了几个议会代表的不满,随后向他提出了抗议。带头抗议的议员长得人高马大,脾气也是相当的火爆,他愤怒地责骂麦金莱,言语间带有强烈的侮辱性。而麦金莱却一言不发,沉默地看着这名议员尽情地表演。
那名议员发泄完他的愤怒,麦金莱却平和地说:“你的愤怒发泄完了吗?觉得痛快了吗?”接着又说:“凭你说话的口吻和水平,指责我指派某人的理由,你觉得你有资格了解缘由吗?不过,我可以告诉你。”
听完这话,那名议员的脸“刷”地一下红了,他有些尴尬地向麦金莱道了歉,麦金莱笑着向他解释了指派某人为收税经纪人的原因,最后说:“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丧失理智是非常可怕的,切记!”
这名议员回去向其他议员汇报说:“朋友们,总统说什么我忘了,但我知道总统是对的。”
怒火是一种激烈的情绪,人一旦处于这种激烈情绪下很容易丧失理智,因而也常常作出不理智的行为。“愤怒从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这样说。
对于脾气暴躁的人,如果以硬碰硬的心态与他们相处,他们的暴躁脾气就会发作。因为,此种性格的人本身就具有冲动的倾向,当你用强硬的说话方式与这样的人交流时,必然会引爆对方的情绪,继而开始发脾气。对你就不会像刚开始那样友好了,你再想说服他,就真的难如登天了。
和脾气暴躁的人如何更好地相处呢?心理学家认为,脾气暴躁的人最受不了以硬碰硬,他们并不惧怕强硬。相反,对于温柔的东西往往显得无所适从,“以柔克刚”是对付此种性格的人的最好办法。
大家来看这样一则小故事:
一家茶社里,一名顾客扭曲着脸大喊着:“小姐!你过来,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的一杯红茶都糟蹋了,你们是这样服务的吗?早该关门了。”
服务小姐走过来,温柔地说:“对不起,是我的过错,我立马给您换一杯新茶。”
新红茶很快端了上来,旁边的小碟上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
服务小姐轻轻地将这些放到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您好,先生!我建议您,如果放了柠檬,就不要再放牛乳了,因为柠檬能让牛乳结成块。”
顾客的脸一下红了,匆匆喝完茶,便走了。
旁边的顾客看到这一幕,便说道:“小姐,这明明是他自己的错,你为什么不直接说呢?”
服务小姐笑着答道:“他处在愤怒的情绪中,行为又粗鲁,只有以冷静的方式对待他,道理一说,他便明白了,用不着大声。”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总难免会遇见三句话说不上来便脸红脖子粗的脾气暴躁者,也会碰到性格比较急躁的人。事实上,这一类人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吃软不吃硬。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是难以避免与人的意见相左,或是需要向别人解释一些事情的时候。假如对方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你在与他交谈时就要格外用心了。因为你的语气过硬或说话声过大,都能引起他们的暴躁情绪,这样的结果只能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局面也就脱离了你的掌控,当然更谈不上说服他按你的意愿做事了。
但是,如果你耐心地将你的观点和分析,温和地为他们讲解,即使他们对你的讲解感到不耐烦,想要发脾气,也会碍于你好言好语的态度,控制一下自己,对你自然也就礼让三分了。
很多人在生活中与脾气暴躁的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不会躲避风头,反而会直接顶撞回去,甚至还会表现出与他对着干的意思。
假设你这样做了,只能说明你还不够聪明,不够成熟。对于这些脾气暴躁的人,当他们怒气升起的时候,最恰当的方式是想办法控制你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的大脑已经被怒火所控制,如果你还不能控制自身,就会致使矛盾升级,你们的交谈必定以一种最糟糕的情形为结局。
这样,你只能等你们彼此都冷静下来后,你再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流。可以想象,即使再暴躁的人,对于你诚恳包容的态度,也会有愧疚心理的。因此,你就能在再一次的交流中说服对方了。
还有另一种情况,对方是故意发怒,激起你的怒火,使你作出不理智的行为,让你为此感到后悔。
先看一则这样的小故事:
法庭上,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被一起案件所牵连,对方的辩护律师故意用激烈的口吻质问他,希望洛克菲勒为此勃然大怒,陷入他预设的陷阱。
“洛克菲勒先生,希望你将我写给你的那封信拿出来。”对方辩护律师用很粗暴的口气说道。
这封信的内容是关于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些事情,严格来说,这名律师是无权在法庭上质问的。
法官:“洛克菲勒先生,这封信是你接收的吗?”
洛克菲勒:“我想是的,法官大人。”
法官:“你回复那封信了吗?”
洛克菲勒:“我想我没有。”
然后,法官拿出许多别的信,当众读了出来。
法官:“洛克菲勒先生,刚才我读的这些信是你接收的吗?”
洛克菲勒:“不,我没有,法官大人。”
对方律师接口说:“你为什么不回复这些信呢?你认识我,不是吗?”
洛克菲勒:“啊,当然,我从前是认识你的。”
回答得如此巧妙,把这名愤怒的律师气得快要发狂了。法庭安静了下来,而洛克菲勒静静地坐在那里,默默地看着这场法庭辩论结束。
因此,不要因为别人的发怒,你也跟着恼火不已,而是要平心静气地控制局面,将局面转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