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地理
27354300000011

第11章 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1)

【本章提要】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本章介绍了旅游交通的概念、特点、重要性、主要的旅游交通方式以及中国旅游交通网分布。旅游路线是旅游经营者经营的重要旅游产品,本章介绍了旅游路线的概念,类型,阐述了旅游路线的设计原则,列举了中国主要的旅游路线。

(第一节)旅游交通概述

一、旅游交通的概念与特点

(一)旅游交通的概念

旅游交通是指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进行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旅游交通的任务是要解决旅游者在定居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往返,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以及在一个目的地内的各地区间便利往来的问题,即“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

(二)旅游交通的特点

1.公共性

旅游交通是国民经济整体交通运输系统的有机组织部分。从宏观上看,旅游交通与公共交通难以明确划分,旅游者使用最广泛、最频繁、最常见的运输形式还是公共交通。旅游交通在基本硬件构成、运行路线和终始港站上都没有明显的区别。

2.特殊性

旅游交通的服务对象毕竟是旅游者,由于旅游行为的特殊性,使其旅游交通又有别于公共交通。首先,在功能上,旅游交通除了运载旅游者实现空间位移的基本功能外,在不同程度上还要具备满足旅游者娱乐、享受的需求,一些特殊旅游交通工具更具有旅游资源的功能,使旅游交通本身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其次,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专用旅游客运设施如旅游列车、旅游轮船开始出现,这些旅游交通在运行规律和线路上均有别于公共交通。旅游交通在运行中通常不停留或中间站较少,发车时间与班次通常因旅游业的淡旺季而波动;而公共交通通常的有较多的中间站以作停留,发车的时间与班次相对固定。旅游交通主要在旅游热点地区之间运行,其线路呈线状分布,而公共交通致力于国民经济发展,各地区间都有运行,其线路呈面状分布。

3.层次性

旅游交通从其涉及的空间尺度和旅游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外部交通,这是指从旅游客源地到目的地或目的地内各旅游中心城市间的交通,居于中、远距离的空间位移,主要交通方式是航空和铁路交通;第二层次是中间交通,是指从旅游中心城市到各景区的交通,属于中、短距离的空间位移,交通方式以铁路、公路或水路交通为主;第三层次是内部交通,即景区内的交通,主要完成短距离空间位移。交通方式依赖于特殊交通工具如滑竿、索道等,规模较大的景区内也有汽车、小火车、游船等交通方式。旅游者完成一次旅游活动通常要同时涉及这三个层次,因此,便利通达的旅游交通网络不仅各层次内部而且各层次之间也应畅通无阻。

4.旅游交通产品的不可贮存性

旅游交通部门既不产生具体的商品,也不出售具体的商品,它所生产的只是动力和服务。因此,旅游交通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消费过程,即旅行开始生产和消费同时开始;旅行结束,生产和消费一起结束。不像一般商品如苹果、面包,今天卖不出去,可以贮存起来明天再卖。这就要求旅游交通部门充分利用现有运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客座利用率,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特殊重要性

旅游交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性:

1.旅游交通是区域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

旅游活动首先是一种空间位移活动。一次完整的旅游行为,其空间移动分三个阶段:从常住地到旅游地,在旅游地各景区游览,从旅游地返回常住地,即为“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没有便利的交通,即使两地之间存在互补性,也不可能发生旅游客流,交通条件与客流量不适应,可能出现交通环节上的“瓶颈效应”,所以,旅游交通是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

2.旅游交通是旅游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旅游活动中,吃、住、行3项费用是旅游者最基本的旅游消费,旅游者难以节省这笔费用;现代旅游交通通常还包括了吃、住、娱乐、购物等服务,使旅游者在旅游交通方面的综合消费更高。旅游交通费用的收入因而成为旅游业总收入的重要来源。旅游地距离越远,旅游交通的这一优势表现得越明显。

3.旅游交通可以构成富有吸引力的特殊旅游活动

旅游交通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各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方式,如骑马、乘竹筏、坐滑竿等,又有各种现代交通方式,包括游艇、气垫船、索道、直升机等。这些存在于旅游地,以特种旅游交通方式为主的交通方式,或给人以新奇、惊险的娱乐性,刺激性享受,或给人以豪华、优雅、宽松的舒适性休闲观光享受,都可能对旅游者产生特殊的吸引力。

(第二节)中国主要旅游交通方式与交通网分布

一、主要旅游交通方式

(一)铁路旅游交通

从世界范围看,铁路曾经是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对旅游的发展有过里程碑式的影响。在我国,铁路至今仍是国内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铁路发展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

铁路旅游交通具有客运量大、票价低、受气候变化影响小、时间保证率较高、环境污染较小等优点,符合旅游交通经济、舒适、安全的要求和环境对交通的要求。但是,由于火车需要沿轨道行驶,铁路难以形成较细的线路网络,而选择与火车站相连接的汽车线路时则会使游客感觉不便而且耗费时间,此外,加上航空公司和汽车客运公司的竞争,因而,从世界范围看,铁路在旅游客运交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二)航空旅游交通

航空交通的出现,特别是大型喷气式客机的使用,不仅缩短了空间距离,更缩短了旅途耗费的时间,为进行远距离的国际旅游和国内大尺度的旅游行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因此,有无航空交通条件是能否大规模开展国际旅游的先决条件,航空运输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航空旅游交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快捷、舒适、灵活,航线的开辟不受沿线地面各种天然或人为障碍的限制。但航空交通条件也存在一些弱点,比如受天气条件的制约明显、空港占地面积大,用地条件高,飞机起落时噪音污染严重,存在着最小飞行距离的限制等等。

(三)公路旅游交通

公路旅游交通是最重要、最普遍的短途运输方式。它不仅可以独立完成运送游客的任务,更是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不可缺少的联运伙伴。其突出优点是灵活、方便、能深入到景区内部,实现从家门直接到旅游点的“门到门”的运送服务,途中可以随时停留、任意选择旅游点,把旅游活动从点扩大到面。其次,短程旅行速度快;再次,公路建设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此外,汽车的自然条件适应性强,一般的道路都能行驶。所以,许多地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都将公路建设放在旅游开发的首位。公路旅游交通的缺点主要集中于交通工具上,如运载量小,安全性能较差,排出的尾汽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

(四)水路旅游交通

水路客运业务可划分为四种,即远程定期班轮服务、短程渡轮服务、游船服务和内河客运服务。

水路旅游交通的优点是:从交通运输角度看,其具有经济(不包括豪华游轮)舒适等特点;从旅游的角度看,沿河、沿海地区往往是旅游资源丰富而集中的地区,人们可以边航行边游览,这种融旅与游于一体的突出特点是其他交通方式难以比拟的。但是,水路旅游交通在准时性、连续性、灵活性和运输速度方向,难以和铁路、公路相比。

(五)特种旅游交通

特种旅游交通工具既具满足旅游者空间移动的需求,更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参与性甚至观赏性,能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地域特色,增添旅游情趣。

旅游业的特种工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特种旅游交通,另一类是现代型的特种旅游交通,前者包括平地旅游交通,如“黄包车”、自行车、马车、牦牛车,山地旅游交通如轿车、滑竿、溜索,沙漠旅游交通如骆驼、勒勒车,水上旅游交通如游船、竹筏、羊皮筏等;后者如缆车、索道、气垫船等。

索道是目前我国旅游景区较为常见的现代特种旅游交通方式。世界上最早的索道于1894年建于意大利,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中国的客运索道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最早的现代索道建于1979年,是辽宁铁岭矿区为职工上下班专用的索道。1983年从国外引进全套技术设备的第一条现代大型往复式客运索道——泰山索道投入运行,此后,在名山大河、名胜景点、旅游城市陆续修建了游览索道。

但索道的修建引起正、反两方的长期激烈争论。索道建设的支持者认为索道不仅为景区增添了新景而且可以方便游客,缩短游览时间,这对年老体弱及时间有限的游客尤其重要;乘坐索道观景也是旅游的另一情趣;索道可以改善景区交通条件,索道由于对自然地形的适应性强,能缩短运输距离等。反对方则认为修建索道会破坏自然界观的原貌;索道建成后,自然风景区的环境容量可能增大,加剧人满为患的矛盾,进而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索道自身的存在还会破坏“贵在自然、美在自然”的审美原则。

二、中国旅游交通线网分布

(一)铁路线网分布

我国铁路网基本上以北京为中心,由多条南北干线与东西干线交叉组成,再通过无数支线、专用线等,把全国各地联成一个整体,构成全国铁路运输系统。

1.南北方向的铁路干线

(1)哈大线北起哈尔滨,南到大连,是纵贯东北三省的南北主干线,它与滨洲线,滨绥线共同构成东北“T”字形铁路网的骨架,并通过京沈、京通线进入关内。

(2)京哈—京广线北起哈尔滨,经长春、沈阳至北京,再经郑州、武汉、长沙至广州,这是我国南北交通的中枢。该线不仅经过许多省会城市,还联接保定、邯郸、安阳、岳阳、韶关等历史文化名城。该线向西南接湘桂、湘黔、汉丹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