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说说开皇之治那些事儿
27358300000007

第7章 临危受命,政变夺权(2)

二十四日这天,宣帝等不及五王到来,他令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和小御正刘昉俱入卧内,起草遗诏。刘昉一看,宣帝已经不济,而静帝幼小,不能亲理朝政,大权必然旁落,便在心里打起小算盘来。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宣帝过世,他们这班先帝宠臣必将失势,如果能趁机做手脚,让自家同伙掌权,必然对自己感恩不尽,永保荣华富贵。于是,刘昉出来与其同伙内史上大夫郑译、御饰大夫柳裘、内史大夫韦谟及御正下士皇甫绩密谋。刘昉和郑译主张由杨坚入主朝政,理由很清楚,杨坚早有野心,内外都已部署了党羽,和他们早就串通一气,而且,从道理上说,杨坚是皇后的父亲,名重天下,最为合适。此议敲定,他们马上派人去把杨坚请来。此时的杨坚是国丈,是皇亲国戚,四辅之首。

刘昉生性狡诈,没什么才学,却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吹拉弹唱,无有不会,宣帝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他在太子身边当“陪读”。宣帝即位后,刘昉成了宣帝的宠儿,每天穿梭于皇宫内外,把宣帝哄得乐颠颠的。刘昉一路飙升,一个无赖,最后竟然做到大都督、小御正等官位。

郑译的情况也是如此,此人的爷爷、父亲都做过北魏、西魏太常、司空等大官。郑译本人学识不错,擅长音律、写得一手好字、又是一名优秀的骑手。可是,此人唯一不具备的就是道德,一肚子全是坏水,是一个有才无德的坏人兼小人。早前曾在宫中撺掇还是太子的宣帝欢歌狎饮,被武帝罢除。后来,宣帝立即把这位“志同道合”、臭味相投的“知已”召回宫中,委以朝政。历经两朝,郑译的恶习丝毫没有收敛,本事也设长进。这次重新得以重用,充其量再当当皇帝的眼线。总之,刘、郑两人没什么真正的本事,对宣帝能瞒就瞒,能骗就骗,整日里忙乎着帮宣帝清除身边的绊脚石。

杨坚正不知道宣帝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心里很不踏实,这时见到里面有人来请,尽管满腹狐疑,也只好硬着头皮跟了进去,在宫中永巷东门碰巧见到术士来和,他如同遇着救星,连忙问道:“我无灾障不?”来和报功似地抢着向杨坚祝贺道:“公骨法气色相应,天命已有付属。”把杨坚一颗悬着的心给说定了。进到里面,郑译和刘昉把情况对他明说了。杨坚内心大喜,表面上却故作谦让。刘昉见时机紧迫,没时间与他装模作样,便下脆利落地对杨坚说道:“公若为,当速为之;如不为,昉自为也。”柳裘也在一旁劝道:“时不可再,机不可失,今事已然,宜早定大计。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如更迁延,恐贻后悔。”话说到这个份上,杨坚也不好继续作态,便答应了下来,托称受诏,坐镇内里。

郑译和刘昉封锁了宣帝死亡的消息,立即矫诏下令杨坚入朝辅政,掌管朝廷内外大事。同受宣帝遗命的颜之仪一看就知道诏书是假的。颜之仪是大学者颜之推的弟弟,忠于皇室,他义正辞严地说:“皇上升天,嗣帝年幼,辅政应该由宗室精英担任。如今贵戚之内,数赵王最长,德高望重,应该召回辅佐幼帝。你们受国家之恩,不思报国尽忠,却将权柄让外人掌管。之仪誓死忠于王室,不能对不起先帝。”

颜之仪派心腹火速召大将军宇文仲入宫辅政,郑译得知消息,立即通知杨坚,并带着杨坚的堂侄杨雄(即杨惠)、刘昉、皇甫绩和柳袭等人冲入大殿。这时候,宇文仲已经抢先了一步,已经到达了大殿,正要奔向皇帝的宝座,郑译等人急中生智,令人抓住宇文仲就绑了起来。之后,刘、郑代颜之仪署名,将诏书发出,杨坚辅政。杨坚向颜之仪索要天子之玺和兵符,颜之仪愤而拒绝。杨坚本想杀死颜之仪,但虑及政局未稳,加之颜之仪在民间的威望,只好将其派往西部边郡当郡守。

控制了朝廷,杨坚等人才公布宣帝驾崩的消息。在这场政局的变动中,宣帝的皇后杨丽华功不可没。宣帝虽然有5位皇后,但杨丽华毕竟是主宰后宫的正宫娘娘,国难当头,她自然成了后宫的主心骨。在重大局势变化之际,她毅然决然地站在了父亲这边。

杨坚等人能够迅速控制宫内,杨皇后的支持十分重要。宣帝虽然立了五位皇后,但杨皇后终究是正宫,猝临国丧,她就成了后宫的主宰,以外戚辅政,在道理上说得过去,这就给了杨坚在政治斗争中十分重要的名分。《周书·宣帝杨皇后》记载:初,宣帝不豫,诏后父入禁中侍疾。及大渐,刘昉、郑译等矫诏以后父受遗辅政。后初虽不预谋,然以嗣主幼冲,恐权在他族,不利于己,闻昉、译已行此诏,心甚悦之。

从当时关乎生死的政治形势以及杨家同宣帝及宗室的矛盾来看,杨皇后不可能对未占优势的父亲不伸出援手。日后,杨坚在追忆这段往事时说:“公主(即杨皇后)有大功于我,”可见杨皇后曾经积极介入这场宫内斗争,并在关键时刻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杨坚所谓的“大功”,透露于《隋书·天文下》:宣帝崩,杨后令其父隋公为大丞相,总军国事。

控制宫中,完成了掌权的第一步,紧接着,就是控制朝廷。次日,静帝入居天台大会百官,宣布以汉王赞为右大丞相;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节制百官。这一任命不无奇怪之处,杨坚既要主政,又要掩人耳目,所以抬出宣帝的弟弟汉王赞,位于自己之上,外示尊崇,却无实权。杨坚也料到会有不服者出现,所以早就密令担任宿卫的老部下卢贲领兵在外伺候。会后,杨坚前往东富,百官不知所从,这时,卢贲站了出来,招呼道:“欲求富贵者,当相随来。”公卿百官三三两两,窃窃私议,有些人并不想跟随杨坚,掉头就要往外走,可眼前布满了严整以待的士兵,令人不寒而栗。就这样,公卿们在卫兵的“护送”下,以卢贲为先导,喝退企图阻拦的门卫,来到东宫向杨坚俯首效忠。

杨坚当上丞相,第一件事就是对定策有功人员加官进爵,以满足其欲望。刘、郑二人打算让杨坚当大冢宰,郑译当大司马,刘昉当小冢宰。大冢宰虽然地位高,但是个虚职,没有实权。而大司马掌握军队,小冢宰管理司法,后两者虽然比前者地位低,却是一个具有实权的肥差。刘、郑二人意图很明确,自己把国家的军政大权牢牢把握住,把杨坚架空。杨坚一时不知如何处理是好,便私下找御正下大夫李德林商议。

深谙政治规则的李德林忙说:“随公万万不可就任大冢宰,这样的安排,早晚对你是不利的。”杨坚拱手向李德林请教。李德林精心为杨坚设计了这样一套任命方案:“随公您应该为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大丞相”即可以向朝廷内外所有官员发号施令;“假黄钺”则持有皇帝发放号令的专用黄金大斧,想杀谁就杀谁;“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当于大将军,掌管全国兵权。于是,杨坚位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后,安排郑译为丞相府长史(秘书长)、刘昉为丞相府军司马(军政官)。这项任命,说明杨坚上台靠脚是这两个人的阴谋,故当时人形象地戏称为“刘昉牵前,郑译推后”。当然,杨坚曾经为夺取政权作了大量的工作。宣帝暴死,无疑是其最大的机遇;而宣帝猜忌成性,把宗室亲王都打发到封国,造成中央空虚,使得杨坚成为滞留京城中唯一能撑持场面的皇亲国戚,有可乘之机,实是又一机遇。

郑、刘二人未能得到预想的权力,知道这是李德林的谋划,从此对李德林十分怨恨。杨坚进入东宫,改东宫为丞相府,任命丞相府的属官,从此开府办公,处理北周军国大事,杨坚的大丞相一职由遗诏上的敕令而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

内史大夫、渤海人高颎,明察敏捷,熟习军事,富有谋略,杨坚想把他调入丞相府任职,派杨惠向高颎说明这意图。高颎欣然接受这一旨意,高兴地说道:“甘愿接受大丞相的调遣,即使是国公的大事不能成功,我高颎一家遭受灭族的祸患也在所不辞。”

于是,杨坚任命高颎为丞相府司录,总录相府一府之事。当时,汉王宇文赞居于宫禁之中,每每与周静帝同帐而坐,以防备静帝有不测之祸。刘昉把一个美貌的歌伎打扮得很漂亮,然后进献给汉王宇文赞,宇文赞十分喜悦。刘昉借此向宇文赞说:“大王是先王的弟弟,如今是众望所归。孺子(指周静帝)年纪幼小,怎能胜任国家大事。现在是先帝刚刚驾崩,人心尚未安定。大王暂回归自己的府第,待到形势平静下来,再入宫做天子,这才是万全之计。”宇文赞年轻,才能平庸,对刘昉说的话信以为真,从宫禁回到自己的王府之中。

杨坚任大丞相后,首先革除周宣帝的苛政,以宽大为怀,对旧律删繁就简,作《刑书要制》,奏请皇上后颁布施行。杨坚躬行节约,朝廷内外都对他心悦而城服。

一次,杨坚在夜间召见太史中大夫庾季才,向他询问道:“我以平庸的才能和虚弱的地位,接受顾命嘱托,据现在的天时和人事的形势来看,卿以为应当如何是好?”“天道精诚微妙,难以用人意去体察。私下用人事来预料,符命征兆已经确定。我季才即使说不可如此,你难道能像尧舜时代的许由那样,辞让天下而不受,逃往箕山并洗耳于颍水吗?”

“确实像您听说的那样”,杨坚沉默了好久,才做出回管。当时,杨坚的夫人独孤氏也对他说:“大事已成为既成事实,今日的形势犹如骑虎难下,好自为之吧。”听了庾季才和夫人独孤氏的一番议论,杨坚这才从接受顾命前前后后的左思右虑中定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