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遍东欧
27404800000013

第13章 走进东欧(5)

据曾先生介绍,麦当劳目前在全世界约有15000家连锁店,且实现了全球化的工业化和标准化。特别是麦当劳的清洁卫生,开放式的操作,使食客在心理上对其质量产生了认可。

2005年6月,时隔5年之后,我在匈牙利再次见到了从事餐饮生意已11年之久的曾耀宁,跟他交谈时,我感到他精神不佳。在欧洲花园曾老板经营的快餐厅里,他放下手头的收摊工作,与我就餐饮话题交流了起来,言谈中不时流露出准备回国的念头。曾老板感到自己年龄大了,再加上快餐店满街都是,已很难生存,准备在租房合同期满后不再经营,打算回国享受生活了。回忆在国外经营餐饮的经历,他体会最深的就是失误太多,诸如盲目扩张、投资失误、管理不到位等。仅久尔不拉杂就投资30万美元,费用高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莫斯科广场购物中心餐馆投资损失了50万美元,当时的经营面积为400多平方米,只经营了3年就由于管理意识不强被迫关闭。从大环境看,匈牙利经济不景气,许多餐馆都关闭了,能生存下来的多为夫妻店。老曾现在回国的意念与日俱增,作出了回国的选择。此举令我感到意外。

天津小吃落户贝尔格莱德

此前,在贝尔格莱德新贝70号商城附近有一家大天津餐馆,主营包括天津包子、大麻花在内的天津特色风味小吃,是由来自中国天津的特二级厨师李荣义先生及家人开办的,大家都亲切地称李荣义先生为李老师。

李荣义出国前曾任天津市烹饪协会服务学校校长,是该市首届烹饪大学毕业生,从事餐饮工作近30年,先后在天津较有名的金钟宾馆、迎宾楼任厨师长,擅长菜肴烹调及天津风味小吃的制作,曾与他人合作出版过《大众菜谱》。2000年年初,他带着传播中华饮食文化,特别是天津风味小吃的梦想,在异国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举家踏出国门,来到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经一番考察,在华人较为集中的新贝70号商城附近开办了大天津餐馆。

开业之初,其困难可想而知,不要说南联盟人,就是许多从我国南方来的华人对天津风味小吃也不甚了解,加之餐馆位置较偏,不占地利,客人稀少。可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由于李荣义技艺精湛,为人热情,经营中薄利多销,生意日渐兴隆,品尝过其风味小吃的客人,许多都成为回头客。餐馆虽规模不大,但经营天地十分宽广,食客中除华人外,还有不少是南联盟人,有的甚至从市中心驾车半小时慕名而来。特别是他利用传统配方制作的酱卤制品在70号商城很受欢迎。大天津餐馆开业不到3个月,已在当地小有名气,除了自身的技艺外,也和李荣义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分不开。常言道“家和万事兴”,李荣义的爱妻刘杰,不仅能干要强,而且在天津时就在小吃部工作,擅长天津包子、大麻花的制作。儿子今年虽才20岁,但出国前就已有3年的饮食工作经历,因此一家人不仅生活和美,而且各有所长,在日常经营中分工协作十分到位。瞧这一家子,夫人刘杰负责小吃制作;李荣义把关烹调及掌握火候;儿子年轻力壮,以跑外销为主,接受电话订餐并送餐上门。尤其是根据华商生意忙离不开摊位的实际,他们还专设了流动车,使华商足不出户即可品尝到丰富的天津风味小吃,每天的订餐电话络绎不绝,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餐馆还根据华商来自祖国各地,口味不一的实际,在保持天津小吃的同时,还增加了烧烤等风味菜肴。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李荣义看到久负盛名的天津风味小吃不仅为旅居国外的华人所喜欢,而且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南联盟朋友所接受,这使他对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充满了信心。采访结束时他向我透露,拟在适时举办一个讲习班,使更多人特别是南联盟人不仅能品尝到中国菜,而且学会制作中国菜。将来如有条件,他还想在市中心选址或与南联盟有关方面合作开办烹饪学校,系统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以圆南斯拉夫之行梦。当时我也常去品尝天津风味特色小吃,感到餐馆很有发展前景,曾以《天津特色风味小吃落户贝尔格莱德》为题,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匈牙利《中华时报》、《联合商报》等国内外报刊作了专题报道。但好景不长,当2001年我再次来到贝尔格莱德时,得知李老师已关门回国了,原因是居留问题解决不了。居留证是所在国允许侨民经商的身份证明,当时他们全家是持1个月的旅游签证来到南联盟的,后办理了学生居留。南联盟当时有一个规定,持旅游签证入境的外国人,参加语言学校学习的,可解决3个月的居留,3个月后还可再延3个月,但学生居留最多只能保半年,半年后必须要注册公司申请长期居留,否则没有居留权无法生存。当时70号商城餐饮生意竞争颇为激烈,只有几百华人的商城,楼上楼下开办了多家中国快餐馆,加上居留问题解决不了,一家人开餐馆除去为店面、住房等交各种税外,辛苦一场的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只好选择关门回国。

红火的“神经病之家”

在贝尔格莱德老城区有一家当地人开的中餐馆,冠名为“神经病餐厅”,服务员穿着印有中塞两国文字“神经病”字样的上衣,来回穿梭于食客之间,中国人看到后觉得幽默。因为在中国,提起神经病,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精神不正常的患者,往往含有某种贬义。而这家餐馆反其道而行之,有别于其他餐馆,给客人的印象很深。

这家餐馆的老板是塞尔维亚人,此前曾在新贝尔格莱德开了一家咖啡馆,由于常受黑道的干扰被迫关门。在国外,黑道属于一个特殊的阶层,靠收保护费吃饭,每当一家饭店或商店开业,这些人就会主动找上门来收“保护费”。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外国人,大都为了赚钱保平安,不得不向这些人交钱,而这些黑道上的人往往都是当地非常有势力的人,加之国外允许个人持有枪支,常听到黑势力真刀真枪骚扰或火拼的新闻。不过这些人也讲究“道”上的规矩,收了保护费,一旦店老板遇到麻烦事了,黑道上的人很容易就能帮你摆平。这位开咖啡店的塞尔维亚族老板仗着自己是当地人,不买黑道的账,始终不付保护费。结果这些人经常来咖啡店蓄意滋事,客人见到这阵势后,谁还敢到这家店来高枕无忧地喝咖啡?生意无法经营下去后,这位老板只好到老贝尔格莱德市中心选了一套门面房(贝尔格莱德市区由新贝和老贝组成),所处位置正好在一家精神病治疗所旁边,餐厅也就由此而得名。

这位老板当时自有资金较少,东凑西借仍无法支撑开业,没办法,最后只好不情愿地跟别人合资,他占51%的股份,包括请中国厨师、装修店面等,按中国话说就是准备背水一战。没想到开业后生意非常火,到吃饭的时间食客几乎应接不暇。我在餐厅看到,大的桌子只有五张。当地税务局规定,如果有大桌子五张以上,就要按饭店的标准交税,五张以下则按快餐收税,所以这家餐厅无论生意再好大桌子也不超过五张,其他有几排喝咖啡的吧台,这样税就交得少。生意人常说,人的财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就这么小的一个餐厅,每天的营业额居然达到3000马克,有时甚至更多。

该餐馆聘请了两名中国厨师,作者通过与他们交谈了解到,该餐厅之所以火爆,主要是餐饮的味道比较接近当地人的口味。往往纯中餐不太对他们的胃口,加之餐厅装修中不中,西不西,你来喝咖啡也行,吃中餐也行,总之比较符合他们的心理,而且周围很多国家使馆的午餐也都由该餐厅分送。应该说,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它符合当地人的消费标准,因为南联盟经过了战争和经济制裁后,当地人的生活还是比较困难的,目前普通人每月只有二三百马克的收入(现马克已停止流通,改为欧元),物价比我国国内至少高两倍。一般来说,这些收入即便维持最低的生活费用还不一定够。此外还有很多人下岗后,很难找到工作。这种经济状况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上饭店去消费,特别是到高档饭店消费,就显得很困难了。这些都是外部大环境对饭店经营造成的不利因素。

一位来南联盟经商已5年的华商告诉我,战前,南斯拉夫人到商店买东西,你报价后,他会很爽快地掏钱,而且不会跟你讲价,从他们的钱包里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有钱。现在他们来买东西,讨价还价就不说了,拿出钱包来,里面根本没有多少钱,而且基本要把所有商店转完,价格也了解清楚了,才会决定买。有时商店需一个当地雇员,只要在商店门口贴上一张两指宽的小纸条,尽管工资只有80~150马克,劳动力比国内还要便宜,但很快就会有许多年轻姑娘上门供你选择。做老板的也真为难,当面实在不好决定,一是怕伤了年轻姑娘的自尊心;二是如果不用中间的某一个,没准这个姑娘的亲戚恰好在税务局,整你一下受不了。在通常情况下,这位华商为了解除这种担心,只好说你们都把电话留下,需要的话,我们会与你联系。这些都足以说明南联盟目前的经济现状,这对饭店经营的不良影响是直接的。

当然,饭店是一个经营实体,管理和经营的因素相当重要。在上述停业的饭店中,除了外部环境外,也有属于管理方面的问题,包括老板的自身素质和人、财、物方面的管理水平都非常重要。在上海百鲜楼大酒店从事餐饮业多年的名厨、现任南联盟中国大酒楼厨师长的丁荣源先生认为,饭店办得成功与否,除外部因素外,就内部来说,主要取决于三要素:一是菜肴的质量,二是服务质量,三是卫生。三者缺一不可,哪一个环节跟不上都不会成功。当然,南斯拉夫的情况比较特殊,尤其战后的经济形势对中餐馆的发展影响极大,前面提到的众多饭店在战前经营也都不错,但到战后就很难维持了,特别是资金实力不够的人,明显不堪重负。

关于外部大环境给中餐馆带来的影响,中国大酒楼总经理杨战军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作为饭店来说,无论规模大小,首先要有一个定位。换句话说就是,你这个饭店是给什么阶层的人服务。他说,像我的饭店属于高档饭店,很多人都觉得价格贵,但从饭店的日常开销来说,确实比较高,特别是饭店建在水上,许多开支都是不可预见的。比如2002年3月中旬,由于多瑙河上风浪大,加之船底浮筒年久失修,致使船体下沉,导致酒楼大厅及厨房大面积进水,造成停业数天。后请来潜水员下水全面检修焊接,加上全体中外员工的积极努力,酒楼才很快恢复了营业。记得刚恢复营业时,我看到有位常客就餐时画了一张沉船的画面交给服务员,表达了对沉船期间没能享受中华美食的遗憾。说到酒楼进水,杨老板动情地说,当时看到几乎倾其所有经营的饭店“水漫金山”,特别是许多设施和酒水泡在水里时,心里真不是滋味。此事虽给饭店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通过这件事,我又一次感到了员工的可爱和塞尔维亚族朋友的友情。当船沉下去时,因浮筒进水,需下水作业,年轻的张厨师、孙厨师、服务员和农场的老吕等员工不顾天气寒冷,毫不犹豫地跳下水去,承担了这一最艰巨的重任,为保证浮筒抽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还有塞尔维亚族朋友告诉我怎样使浮筒浮起来的有效办法,这些都令人难忘。这是说到酒楼的价格问题时,随便讲的一个插曲。实际上对于价格我们经常研究,也曾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我们自己有农场,自产新鲜蔬菜相对便宜,有时也适当为食客着想,但价格仍很难降下来。从开业后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南联盟副总理、国防部部长,或是塞尔维亚总理、黑山共和国总理等政要,还是各界的名流以及普通食客,对我们饭菜的色、香、味、形以及服务,还是比较认可的。

中国大酒楼毁于火灾

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谁能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悄然降临。就在撰写本书过程中,惊悉闻名欧洲的中国大酒楼不幸突遇火灾烧毁,令我非常震惊。

有关失火原因,目前塞尔维亚警方正在全力调查之中,相信不久就会真相大白。酒楼不仅凝聚了战军出国以来的积蓄和心血,而且担负着海外华人传播中华饮食文化的重任,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如今,我已回到祖国工作。回忆出国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特别是在贝尔格莱德作为中国北京电视台驻外特约记者期间,常与好客的战军及其家人在酒楼里一起用餐,欣赏多瑙河两岸美丽的风光,探讨人生及相互关心的各种问题……许多情景至今难忘,包括本书很多章节都是在酒楼优雅的环境里写出来的。作为昔日的挚友,我曾多次打国际长途向杨战军及其家人询问情况。在安慰之余,更多的还是希望战军能重新振作起来,相信在国外打拼多年的他,不会为暂时的困难所束缚,终会克服眼前的一切困难,在美丽的多瑙河河畔再打造一个更加壮观的中国大酒楼,使这颗多瑙河明珠更加绚丽多彩。我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打造梦幻多瑙河休闲餐厅

2004年新年前夕,我一直期待的于多瑙河上再造中国大酒楼终于有了消息,但它没有落户欧洲,而是将欧洲餐饮文化搬到了中国的国际大都市——上海。

一天,我意外地接到了战军的电话,他欣喜地告知我,经过多方考察权衡,夫妻俩决定回国在上海投资创办一家集欧洲名师现场烧烤、名典咖啡、点心及现代网上冲浪、休闲和外国文艺表演于一体的体现古老欧洲饮食文化的复合式餐厅。得此信息我非常激动,立即飞赴上海,为一直牵挂并挺过这场劫难的朋友进行广告策划并表示祝贺。

该餐厅坐落于上海市瑞金南路1号繁华的海兴广场上,面积800多平方米,特邀台湾、欧洲著名设计师精心设计打造,同时聘请了两名塞尔维亚族名厨现场为客人制作炭烤、铁板烧等源于古老欧洲的传统肉制品,还设计有专供外国文艺团体演出的专用舞台。新年前夕,餐厅如期隆重开业,当日高朋满座,包括匈牙利、塞尔维亚及国内各地专程赶来祝贺的许多朋友,大家除品尝欧洲名厨制作的特色佳肴外,还盛赞战军夫妇的投资信心和勇气。餐厅正门口高悬着一幅匈牙利多瑙河国会大厦的大幅灯箱广告招牌,使客人对欧洲风情一目了然。踏进店门,欧式壁炉旁一幅寓意“一帆风顺”的油画引起了我的联想,作为与主人有过深交的朋友,其含义不局限于画面本身,更象征着夫妻俩克服重重困难,从多瑙河的大风大浪中挺过来的意境。大厅两边两幅巨大的展现欧洲风情的油画格外引人注目。据战军介绍,此画历时一个多月才完成。美食加名画,把上海首家欧式餐厅的文化气氛点缀得多姿多彩。可以想象,这位曾在前南联盟成功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