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遍东欧
27404800000006

第6章 认识东欧(5)

早餐后,我们继续驱车前往首都萨拉热窝。轿车沿着山路行驶在波黑境内,眺望窗外,公路两旁战争的创伤仍清晰可见,被烧毁的房屋、被炸的城市基础设施及雷区标志随处可见。昔日美丽的家园居然受到如此创伤,若不是亲眼所见,人们无法想象这里遭受战争破坏的程度。

当地华人孙强告诉我,战争期间各族之间曾埋设了数量惊人的地雷,战后许多地区的地雷都没有排除,现在仍可常听到当地居民触雷身亡的消息。公路旁能见到许多因上山砍柴触雷身亡后就地安葬的人的墓碑,而

且很多地段都标有醒目的红色雷区标志牌,提醒人们不得进入。

战后,曾有2名联合国排雷专家和1名波黑塞族警察在波黑扫雷行动中不幸踩雷身亡。这2名联合国专家分别是瑞典人和波黑塞族人,事件发生在萨拉热窝以东70公里处的罗加蒂察。据不完全统计,在1992年~1995年波黑战争期间,冲突各方共埋下了大约100万枚地雷。自战争结束以来,波黑共发生了1200多起地雷爆炸事件,导致数百人死亡。

在边境到首都萨拉热窝数百公里的行车途中,我们穿过风景秀丽的村庄,越过原野,跨过峡谷,随处可见至今仍留着枪眼的当地居民住宅楼、被战火烧毁的无顶的房屋等战争的遗迹。战后,由于许多居民担心民族之间实施报复或有不测不敢回来,所以很多房屋就荒芜在这里,这是没有及时恢复的重要原因,可见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创伤很难在短期内消除。现在国际维和部队及国际维和警察被派驻在这里,可以保证三个民族的民众自由出入。

经3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波黑首都萨拉热窝。我真的来到了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所在地、二战中令几十万德军重蹈“滑铁卢”覆辙的历史名城!萨拉热窝是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国首府,历史上为罗马、奥匈等帝国的边关要塞,乃兵家必争之地,大军每至此必遭伏击。而每回战事在萨城的惨烈,尤胜其他地方。远的不说,二战时民族英雄瓦尔特率领游击队与纳粹德军周旋保卫萨拉热窝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中国家喻户晓。20余年后的90年代,这里再次沦为战场。南斯拉夫射击队曾有一对异族兄弟,两人师出一门,共住一宿舍,都是神枪手,后在这场战争中,先后沦为狙击杀手。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最后两人曾绕一废墟捉迷藏七昼夜,师弟因一条断腿在行动时发出声音,被师兄击毙。此类人间惨剧,在萨拉热窝历史上并不罕见。

萨拉热窝是穆斯林聚居区,市区内除了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外,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也格外引人注目。这对从小在中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活的我来说,即使是第一次来到这座美丽的山城,也似乎对这里的环境并不陌生,对小时候在国内看过的南斯拉夫著名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至今仍记忆犹新,许多镜头的外景都是在这里摄取的。受电影影响,首都萨拉热窝是我向往已久的城市,但市区内战争的痕迹仍清晰可见,被炸的酒店、烧毁的房屋等随处可见,城市四周的陵墓更是比比皆是,这些都是在波黑战争中故去的亡灵。饱尝战乱之苦的当地人渴望恢复经济,过上安定的生活。

轿车行进在萨拉热窝的大街小巷,与我年龄、经历几乎相同的孙强,边开车边向我介绍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一些重要情节的拍摄地。在诸多景点中,有两个尤为引人注目:一是普林西普桥,另一个是萨拉热窝发电厂门口的一尊白色大理石塑像。前者是为纪念因击毙斐迪南大公夫妇而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塞族热血青年普林西普,后者则是中国人民十分熟悉的瓦尔特。

二战期间,波黑特别是首都萨拉热窝成为南斯拉夫人民反抗德意法西斯最激烈的战场之一。瓦尔特是一位有名的反法西斯英雄,在当年激烈的战斗中,他就牺牲在萨拉热窝发电厂门前。孙强为了让我多看看有关影片的实景拍摄地,还专门路过了影片中瓦尔特接头的地点,触景生情,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看电影的年代。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波黑中国国际维和警察队部,在有荷枪实弹警察把守、停泊着许多有“UN”标志的白色越野车的一个院落,我们见到了队长殷秋林。

在异国见到中国警察,除亲情外,没有语言障碍,可随心所欲地直接交流,因此心情格外高兴。殷队长非常欢迎我前来采访,但也遗憾地告诉我,中国警察平时分散在波黑各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没办法见到,每3个月才能聚会一次汇总各地情况,他希望最好等大家都到齐再进行采访,这样效果会比较理想。再等一个星期大家就要聚会了,殷队长希望我能在波黑多住几天,分享一下全体维和警察欢聚的乐趣。为了采访到我国首次派到欧洲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警察,我放弃了马上返回贝尔格莱德的计划,并推迟了预定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采访时间,驱车返回当地华人孙强所在的公司,耐心等待中国维和警察的团聚日。

一星期后,我第二次冒雨踏上了前往萨拉热窝的行途。在萨拉热窝市中心一家外国人经营的大酒店内,我终于幸运地见到了所有在波黑执行维和任务的15名中国警察,他们分别来自我国云南、广东、内蒙古、河北、浙江、辽宁等省区公安厅(局)。在团聚的欢乐之中,中国驻波黑李大使也特地赶来并讲了话。他说,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其日益快速增长的综合国力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特别是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其参与国际事务已成为必然。在我国的外交史上,最早派遣中国维和警察的是在亚洲东帝汶。2001年新年开始,中国15名警察首次奔赴欧洲,担负了长期以来只有西方人承担的维和使命。这是我国首次向亚洲以外的国家派遣民事警察参加维和行动,展示了我国为维护世界及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姿态。李大使还介绍说,中国警察的到来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特别是通过和其他国家的警察一起工作,直接宣传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成为我国外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完成维和任务,中国国际警察舍小家,表现出了将国家利益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利益放到首位的姿态。来自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位民警在维和期间,母亲不幸去世,欲报养育之恩,却无法回国尽孝,只能以发电报和打电话的形式表达无限的哀思。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位身材高大、非常英武的中国警察,在维和区执行艰巨任务时,未曾流过一滴泪,但在谈及母亲时却泣不成声。在这15名警察中还有3名英姿飒爽的女警,被称为“开在异国的警花”,在国际警察队伍中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是来自我国内蒙古公安厅行动技术总队任办公室副主任的娜拉、武警指挥学院教导队的高心满、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的黎红。

会后,殷秋林队长在电视话筒前接受了我的专访。他说,中国派出维和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是向亚洲以外国家派出还是首次。2001年1月5日,公安部首先派出了5名维和警察到波黑,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克来因先生对中国警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这是中国作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具体表现,特别是在波黑有40多个国家参加了联合国的维和工作,中国的到来影响非常大。克来因还专门在一家中餐馆为中国警察举行了宴会,以示欢迎,这种形式对于其他国家一般很少。这里有来自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警察,欧洲、南美洲有很多国家也参加了行动。在波黑,不少华人在这里常年做生意,看到中国警察感到很亲切、很欣慰,因为内战后的当地警察很腐败,敲诈中国人的事很多。他对我说,你们来后会看到这个国家有一道很明显的风景,就是一路上能看到很多警察在拦车,其实就是在索取金钱,因为他们的工资非常低。作为联合国的国际警察,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改造当地的司法,特别是警察系统,至于具体怎么改,他们自有相应的一套管理机构,是另外一种管理制度下的办法。按照联合国的要求改造波黑的国际警察,主要任务就是监督当地警察局的执法活动,并且贯彻国际惯例的通行标准,注重人权。他特别讲到,警察以前作为国家专政的工具,现在要使其改造成为人民服务、为大众服务的机构,这个职能就是改造当地警察的宗旨。具体地讲,国际警察分成地区指挥部,简称PTF,我们的警察就在里面工作,有时跟他们的刑侦部门CID一起工作,有时跟交警、治安警一起,主要任务是监督他们的工作,检查他们的情况报告和办案情况。此外,PTF还接受当地老百姓的投诉,当地老百姓如对警察办案不公、有不满可到国际警察这里反映,国际警察可察看当地警察办案的各种资料,对他们进行监督和管理。当地警察的高层如果有联合国警察证明,若投诉太多,且不按国际标准办的,PTF有权予以开除,所以当地警察对国际警察又怕又恨。但自1995年11月21日《代顿协议》签订以来,联合国对当地警察系统进行的一系列改造的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现在警察作风转变较大。然而他们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国家财政经济困难,警察工资很低,警察腐败现象依然很严重。联合国交办的维和任务结束以后,欧盟警察将继续在这里执行3年任务,以改造其警察司法系统。

中国警察到波黑后,所起的作用应该说相当大,既宣传了中国又配合了国家的外交工作。过去这里一直没有中国警察,虽然有中国人来,但当地人并不了解中国,中国警察通过和外国警察一起工作,可以说从事的是最直接的一种外交工作。比如外国朋友都知道中国经济的发展,但具体发展到什么程度,印象非常模糊,通过我们的警察和他们的警察实实在在地接触,澄清了对方很多模糊的认识。比如像法轮功,有的外国人研究得比较深,有时他会提问,法轮功是宗教吗?为什么那么多人参加?我们的警察都会很策略且实事求是地告诉他们,这不是宗教,纯粹是一种邪教,并通过一系列事实告诉他们,开始是锻炼身体,后来有了政治目的,性质就变了,这打消了很多外国人的疑虑。

还有外国人对西藏问题、台湾问题都有各种各样的看法,西方的宣传有很多不透彻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维和警察可以说是做好了这项工作。通过警察自身的言行,展示了中国警察的风貌,更配合了国家的外交工作,其作用不可低估。外国警察、外国朋友也希望中国多派些警察来,现在的人数还不太够,很多小国都派100多人来,我们才15个人。但他们在波黑所起的作用已非常明显,一些老华侨看到中国警察都很高兴,感到心里踏实多了。

用爱筑成的城市——华沙

在中欧,乘坐夕发朝至的旅客列车出行非常便捷。我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乘国际列车只12个小时的行程就抵达波兰首都华沙。

波兰是欧盟成员国10个国家中最大的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素有“十字路口”之称,在斯拉夫语中意为“平原”。华沙,在波兰文中为“瓦尔沙娃”,其名称来历还有一段典故。相传这里住有一对恋人,男的叫瓦尔西,女的叫沙娃,因国王反对他们相爱,在经历了一番奋力斗争后,他们最终走到一起长相厮守。后人为纪念他们勇敢斗争的精神,就以他俩的名字来命名这座城市。

旅波华人

深秋的一个傍晚,当我从布达佩斯登上开往华沙的国际列车后,遇到了一位与我同行的华人,异国相遇倍感亲切,我俩相约到一个软卧包厢后聊了起来。经交谈得知,他是中国一家跨国公司驻华沙办事处的代表。当列车开动后,车长到我们的包厢为我办理补软卧票手续(东欧各国车站只发售往返客票,卧铺票款几乎都在车上补收)。因车上收的是波兰货币兹罗提,而我是第一次去波兰,只带了美元,没有波币,王先生毫不犹豫地帮我垫付了105兹罗提。次日早晨9点,列车准时抵达华沙车站,由于报社领导安排的接站者因故未到,我又一次得到了王先生的帮助,用他的手机和对方取得了联系,直到接我的车到来后他才放心地离去。这虽是件小事,但对初到异国的人来说,无疑减少了许多麻烦,特别在银行兑换波币时又耽误了对方许多时间,现在回忆起来仍感到不安。

波兰是世界十大旅游国之一。气候宜人的波罗的海港湾,风景旖旎的喀尔巴阡山区,巧夺天工的维利奇卡盐矿,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初到波兰的人,常会被这诗情画意般的绿色世界所陶醉。提起波兰,人们自然会想到肖邦和居里夫人。

肖邦是波兰人引以为荣的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华沙每五年举办一届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吸引着全世界的高手角逐,是国际音乐界的顶级盛事。出生于华沙的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为人类揭开原子的奥秘作出了巨大贡献。早在孩童时期,我就了解他们的动人故事,20世纪70年代还在我生活工作的大西北见过从波兰进口的“华沙牌”小轿车。当时感到华沙与我的距离是那么遥远,没想到如今真来到了这里,心情自然格外激动。另外,我没想到当地还有数千华人在这里办公司、做贸易、开餐馆、经营房地产等,充分显示了华商在东欧这片土地上创业的能力。在东欧诸多国家,波兰华商普遍投资起点较高,令波兰人刮目相看,使初来乍到的我并不感觉孤单。

中国是波兰在中东欧较大的贸易伙伴国之一,其中当地的华商是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经营的场地大都选择档次较高的商城,很多商人都在前面提到的“基地”租房,条件自然要比匈牙利四虎市场简陋的经商设施好得多,当然租金也高出许多倍,实力不够的人很难生存。波兰华联会副会长何京生先生带我采访了波兰明鸿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由当地华人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自主经营的公司,自1991年注册以来,先后在波兰投资约2500万美元开发华沙“花园小区”房地产项目及波罗的海旅游避暑胜地索伯特市的中华饭店项目,并在希维挪乌依希切保税区内投资近500万美元建成明鸿卷烟厂,还收购了伦博尔克木材加工厂。这些项目的投资与开发,不仅使公司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中国公司形象和信誉。其中,索伯特市的中华饭店被波兰政府评为最佳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