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零距离”看美国
27460600000031

第31章 文化碰撞与融合(5)

在西南部地区还流行一种冰茶,称为太阳茶(SunTea),华人听来匪夷所思。这种茶是用太阳晒放了茶叶的水而制成的。首先将可以放一加仑矿泉水的宽口瓶加满水,放在家门口阳光充足的空地上,再加入一些茶包或是红茶茶叶。通常曝晒的时间是从早晨至中午,到了日正当中,正好喝茶。太阳茶可以加上茶冰块或是柳橙汁冰块相互混合。一小片的薄荷,再加上一些糖,可以让太阳茶产生特别风味。由于传统的太阳茶制作容易造成细菌滋生,全国茶叶协会现在建议人们在冰箱里泡太阳茶,并且在24小时之后就把没有喝完的茶倒掉。

鸡尾茶酒也是一种美国特有的茶饮料。特别是在风景秀丽的夏威夷,普遍有喝鸡尾茶酒的习惯。鸡尾茶酒的制作不难,在鸡尾酒中根据各人的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红茶汁就可以了。但鸡尾酒茶对红茶质量的要求较高,茶必须是汤色浓艳,剌激味强,滋味鲜爽的,认为用这种茶汁泡制而成的鸡尾茶酒,香味更醇,可以提神醒脑。

还有真正用酒制作的“茶”,比如“长岛冰茶”,就是一款不含茶的鸡尾酒,看起来像冰茶,喝起来也像冰茶。

不喝午茶

在美国,茶消耗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咖啡。但是,虽说早期的英国移民造就了这个国家,英伦三岛上那种慢条斯理、带有进餐性质的下午茶(AfternoonTea),却从来没有在美国的主流社会形成气候。只有专门的茶聚(Tea Party)或者到比较高级的酒店饮茶时,才会见到这种英伦遗风。

所谓Tea Party,传统上是一种女士们的正式聚会,有时男士也会获邀参加。流行的说法是,1840年两位英国贵妇贝德芙公爵夫人和安娜女士,在下午时分百无聊赖,让女仆准备了少量烤面包、奶油和红茶。这种简便的饮食很快成为英国人打发下午时光的绝佳方式,并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礼节和习惯。

传统的英式下午茶,专用红茶为产自印度的大吉岭红茶与伯爵茶,或者是锡兰高地红茶,英国人也有在下午茶时喝奶茶的习惯。后来,一些早期上不得台面的加味茶,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正式的下午茶点心,一般被垒成三层架形式,第一层放置各种口味三明治,第二层是英国传统点心司康饼,第三层是小蛋糕和水果塔。牛角面包、葡萄干、鱼子酱等食品也会摆出。

在英格兰的传统中,喝下午茶一般在下午4点左右。而下午茶又有所谓 HighTea和LowTea之分。HighTea是以比较随意的、家庭化的茶点为主,而LowTea则比较正式。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现代英国的职业妇女多视传统的下午茶为过时的习俗,而在美国,下午茶更不流行。基本上,除了在专门化的茶室或者以吸引游客为特色的酒店,有下午茶供人尝新鲜之外,生活中习惯喝下午茶的人不多。新英格兰有些地方,近年推动茶会活动,用作装茶的银器极为名贵,还开设讲座,介绍英国爱德华七世和维多利亚女皇时代的饮茶传统,侍应生也穿上这两个时代的服饰。这种“文化体验”式的喝“下午茶”,正反映出下午茶在生活中的式微。

袋茶复兴

美国人在殖民地和独立战争时代,因为茶叶问题与英国人结怨,连带也抵制茶叶相当长的时间。英国式的下午茶在美国并不流行,恐怕也与美国人对英国式茶文化并不推崇有一定关系。

事实上,让茶文化在美国复兴起来的,不是英国式的慢茶,而是美国人欣赏的袋泡茶,以及在此茶背后的强调快速消费、方便简单的美式茶文化。说到底是美国快速、竞争的社会生活,导致了人们生活习惯的形成。袋泡茶和冰茶一起,成为推动茶文化在美国发扬光大的两大推手。

食品史上有很多发明都有阴差阳错的结果。比如,可口可乐的糖浆,原是一种治咳嗽的药水。而袋泡茶的发明,也是具有戏剧性。

1908年,纽约茶叶进口商Thomas Sullivan用小丝袋将茶叶包裹送给客户作为样品,以此降低成本。而顾客们则阴差阳错将全部茶叶连同袋子一起泡到茶壶中,并相信Thomas Sullivan就是这个意思。袋泡茶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

可是当时Thomas Sullivan并没有想到自己完成了一项发明。后来,客户们投诉说,他们收到的茶叶不是像样品那样用丝绸包裹的。但是丝绸太贵了,Thomas Sullivan就开始寻找其他材料。

袋茶在美国商业批量生产是1920年代,而袋子的材质则从丝变成了薄纱布,最后定型为纸制。1960年代,袋茶也逐渐在英国普及。到如今,英国85%的茶叶消耗是以袋装茶形式出现的。而美国的市场上,绝大多数茶叶都是以袋茶形式销售的。

袋茶是将磨碎的茶包入一个滤纸作的小袋中,冲泡后可以很容易地将残袋扔掉。袋茶另一个优越性是可以用多种茶叶调配,以寻找适合的口味。比如英国生产的袋茶,一般都是用从世界各地采购的茶叶调配而成。但是,一包好的袋茶,袋内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沏泡,才能媲美散装的茶叶。而一些劣质的袋茶却因低质的茶叶会在沏泡过程中释放更多的单宁,使得茶味更加苦涩。

1946年,美国雀巢公司NestleUSA在美国市场上推出了速溶茶(Nestea)。这种茶是将红茶通过低温加工以后制造的,用加工速溶咖啡的方式处理茶叶,制成速溶于水没有茶渣的固体饮料,随后出现了往速溶茶中加酸、加糖、加香的固体冰茶。速溶茶的出现,使得美国茶叶销量明显增加。速溶茶虽然便利和廉价,但是通常来说,其口味和质量无法与好的红茶相提并论。

由红转绿

许多人认为,只有散装的茶叶才能泡出更好的茶来,并且相信泡茶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而袋茶很少能提供这些精神享受。自己调和茶叶,沏泡散装茶比袋茶更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但是美国长期以来都是袋茶当道,反映了其茶文化中粗陋的一面。

总的来说,美国人喝茶,长期以来是处于“不甚讲究”的水平。讲究喝冰茶的美国老一辈茶客们,对茶叶质量的主要要求是加了冰以后茶水颜色不能变淡,而茶叶的质量、口味等都可以马马虎虎。美国的红茶主要来自南美的阿根廷,其口味与中国、印度出产的红茶颇为不同。很奇怪的是,在阿根廷,冰红茶却是一种不受欢迎的饮料。不过,1980年以来,美国公众对于高级的热饮茶叶兴趣也在增加,有人称为美国茶文化的真正复兴。

1993年被称为美国茶饮料发展的关键一年,全美有许多品种的茶饮料投向市场,茶饮料的宣传推广力度也非常强劲,全年茶饮料的消费量显著增加,达到700万吨,茶饮料已明显地为消费者所真正接受。随后,在美国茶饮料持续走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选择茶饮料。到1998年,全美茶饮料生产量超过1100万吨,1999年仅Snapple公司的茶饮料销售额就达2.82亿美元,Arizona、Twinings、Sobe等公司也取得骄人成绩。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汽水饮料公司也应对茶饮料的挑战,而纷纷推出各种冰茶饮料。

今日美国市场上的茶叶,品种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红茶、绿茶、乌龙茶之外,更有加料茶、加味茶、叶茶等。比如加料茶Chai,是一种已经流传印度数百年的饮品,在煮茶时加入牛奶、糖及生姜、桂肉、柠檬、薄荷、丁香等香料,配以适量甜味制剂。这种饮料一经推出就很受消费者青睐。加味茶则是以传统的茶为基础,加入天然或合成的香味物质,药茶是用各种有一定药效的植物根茎叶花果干燥后混合制成。源自中国台湾的泡沬茶也逐渐流行起来。

一个趋势是,美国的茶叶市场正在由“红”转“绿”,超市、大型商店和药店售卖的传统红茶茶包销量增长缓慢,绿茶销量增长迅速,绿茶在整个进口中所占比重也相应繁荣昌盛。1915年以前,红茶占美国茶叶消费额的近50%,19世纪60年代降至低谷,不足茶叶总消费额的2%。过去的十年间,绿茶消费由过去的6%增加到12%。

2001年美国绿茶进口比1991年增加55%,比重由8%上升到11%。同期红茶增加11%,比重则由92%下降到89%。绿茶销量的增长,源于以下两个因素:媒体大量宣传绿茶的健康功效;创新性地加入多种果味更加适合美国消费者口味。美国茶叶协会一项消费调査显示,75%的美国消费者明白茶叶的健康功效,随着其作用的不断显著,大部分人表示会饮用更多的茶。50%的美国家庭有饮茶的习惯。近年来,对茶叶营养价值的科学研究项目大增,由1990年3项增加至如今的300项。媒体对其的关注引起了美国消费者极大的兴趣。

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06年美国茶叶进口108997吨,比上年增长7.33%,其中,红茶进口90660吨,比上年增长3.72%,美国主要从阿根廷进口红茶40706吨,比上年增长9.59%,其次为中国10832吨,比上年下降11.12%;印度8239吨,比上年增长12.65%;印度尼西亚6343吨,比上年增长6.85%;德国4607吨,比上年增长19.26%;斯里兰卡3953吨,比上年增长15.38%,上述六国占2006年美国红茶进口总量的82.37%。

中国茶叶

美国从所有的茶叶生产国进口茶叶,主要供应国依次为阿根廷、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马拉维和印度尼西亚。近年来,美国茶叶市场持续稳定发展,茶叶消费品种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茶叶消费由红转绿,为中国绿茶更多进入美国市场提供了机会。在美国茶叶市场总的消费趋势是绿茶消费增加,特种茶市场前景看好。而中国的绿茶生产在全世界都有明显的优势,特种茶更是一枝独秀。

国际茶叶委员会年度统计表明,200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茶叶约1.8万吨,占美国茶叶市场份额的18%。2005年美国在中国茶叶出口国别中位居第四,同时,美国也是中国红茶出口第一大市场。中国对美国茶叶出口从1995年的5.043万吨增至2005年的7.545万吨,11年间增幅达49.61%。2006年中国对美国茶叶出口量1.08万吨,金额3538万美元。其中,绿茶出口1万吨,金额177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4%和52.7%;红茶出口7461吨,同比下降11.5%,金额966万美元,同比上升15.2%;花茶出口842吨,金额603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8.2%和29.5%;乌龙茶出口303吨,金额149万美元,同比分别上升54.6%和134.8%。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进口茶叶有较严格的标准。在1987年制定的茶叶标准法案中规定,所有进入美国的茶叶,不得低于美国茶叶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最低标准。茶叶的最低标准是通过不同方式和评茶师的感官审评建立起来的。根据《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管理规定》,进口茶叶要经卫生部、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抽样检验,对品质低于法定标准的产品和污染、变质或纯度不符消费要求的,茶叶检验官有权禁止进口,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量除非经出口国环境保护部门许可,或按法定证明残留量在范围内,否则为不合法产品。

而制约中国茶叶输美的一大因素,便是农药超标问题。据中国媒体报道,自美国、欧盟、日本加强对进口食品、农产品检疫检验力度后,中国茶叶出口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今年4月19日,欧盟茶叶委员会公布了欧盟茶叶农药残留的新标准,对2007年2月26日欧盟颁布的2007/12/EC指令进行了大量更改,涉及的项目共有227项,其中207项的限量为目前仪器能够监测到的最低标准,再次提高了中国茶叶出口的门槛。中国浙江是最主要的产茶区之一,年出口茶叶20万吨,其中绿茶出口量占全国的70%,是全球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但是去年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全省口岸一共査处不合格出口茶叶1250多吨,主要原因是农药残留超标。福建茶叶的出口也因农药残留超标呈现下降趋势。福建茶叶出口从2001年起就呈波浪式下降,2001年出口2.04万吨,2004年降至1.39万吨,经过2005和2006年恢复性增长,2006年出口量仍仅为1.74万吨,不及2001年的水平。(根据《星岛周刊》2007年6月3日辛舟文《话说美国茶文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