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零距离”看美国
27460600000033

第33章 科教卫生奇趣(2)

门铃声,应声开门,邻居家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笑容可掏地站在门前。她的妈妈也跟在后面。聊起来才知道,妈妈是陪着女儿来推销甜饼干的。她家很有钱,为什么还让小孩上门搞推销?她不是替自家卖东西的,她是学校女童军的成员。学校为了筹集学生旅游、演出等活动经费,经常要组织男女童军搞“创收”活动。男孩子们有力气,让他们加工烤制一些食品出去卖,女孩善于交往,由学校或家长会同厂商联系一些饼干点心等让她们向邻居们推销。这推销也不是现货交易,而是签订购买合约,到时候有人把东西送来。有些学生家长也会拿着这些订单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帮助女儿推销,虽然没有什么奖励,但都认为卖得越多,说明自己能耐越大,对社会奉献越大,也越光彩。面对满腔热情为公益事业操劳的小女孩,大多数人都会被感动。

据教育专家称,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此类公益活动,不仅仅为了“创收”,更有益于培养孩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也让孩子早早地接触社会,提高社交活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路旁摆摊卖饮料的孩子们

邻居家三个男孩,最大的也不到10岁。好几个星期天,他们一家都早早起来,把一箱一箱的饮料搬到路旁的大树下,大人在一旁看着,由三个孩子向过往行人出售。三个孩子也有分工:最小的站在路旁向过往行人吆喝,老二负责向买者住处送饮料,老大负责守摊收钱。

星期天是美国人上教堂的时间,过往行人很多,他们个个穿得西装革履,经过这里时,有的向孩子们投以友善的微笑,有的虽然不渴,也慷慨解囊买点什么,为忙得满头大汗的孩子们捧场。从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判断,他们的生意一定做得不错。

我不知道在路旁摆摊是为了赚钱补家用,还是像许多美国人那样为了培养孩子的经商意识和能力,抑或接受了某家慈善机构的义卖任务,但总觉得这样的做法,对于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广泛地接触社会、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等,肯定是大有好处的。

孩子更是打不得

一位朋友去美国工作时儿子已有10岁,在国内时,他偶尔打孩子两下。到美国以后,孩子入乡随俗,全盘西化。有一次,儿子不听话,朋友打了一下,要打第二下时,儿子警告他:再打就报警!朋友举在空中的手就无力地垂下来,以后再没敢打儿子。他知道报警的严重性,一旦儿子报警,他完全可能被抓,家就没法养活了。

体罚孩子以后,即使孩子不报警,周围的美国人也可能报警。纽约皇后区,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家庭有三个6~8岁的小孩,父亲不在时,母亲监督做功课。一日,8岁的儿子没做功课,被母亲用鸡毛掸子打了两下,胳膊打红了。第二天上学后晚上没回家,母亲焦急地到学校找,结果校方说孩子已经被送往寄养家庭,而且警察还会找她。吃惊的母亲回家不久,警察随之而至,两名六七岁的孩子被警察强行带出门,这位可怜的母亲也遭逮捕,在拘留所被关几天后才被律师保释出来。

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有个华人家庭,母亲让六年级的女儿去超市买东西。女儿在市场碰到同学谈笑聊天,忘了时间,两个小时后才回家,母亲气得拿扫把打了她几下,腿部有伤痕。第二天上学,在美国同学的鼓励下,女儿主动报告老师自己被打的事,后来儿童福利局、警察一一出动,将其母亲抓走。

此后,儿童福利局越俎代庖地为无知的儿童申请保护令,不准母亲接近任何子女,该案一拖半年,母女无法团聚,家庭活生生被拆散。

许多中国家庭仍有“不打不成器”,“打是亲、骂是爱”的传统观念。被打过的子女对父母仍然很亲近,他们认为这样是对他们好,并不因此仇恨他们。

孩子都有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时候,父母难免气得打两下,打完了就完了,真正痛打孩子拿孩子出气的家长毕竟占少数。中国人到了国外将这个传统也带了出去,如果是带到欧洲,那里的人不会小题大做,美国人可不一样,他们鼓励孩子告发家长,孩子不告的话,他们就替孩子告,而且不认为拆散你的家庭是不人道的。

不能打且有反抗精神的孩子,是典型的“美国式的好孩子”。美国人认为,这些健康、快乐、活力无穷的孩子,没有东方传统家庭教育下生成的唯唯诺诺,也不会视父母之言为金科玉律,更不会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采取阳奉阴违之法。他们坦诚、直爽、见解独立、热爱自由、崇尚法治,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管道由于双方的善于倾听而畅通无阻,当然,这也跟他们的华裔父母以身作则,总是给他们健康、正确的示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小学生在玩中学,大学生在学中做

美国教育行政的最大特色是公立学校及地方主持教育事宜。联邦教育部及州教育厅只是辅助各市的教育局(BoardofEducation)。

美国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正规学校教育一到五年级是小学,六到八年级是初中,九到十二年级是高中。美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发达和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设施先进。但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与中国大不相同。教育方法的最大特色是鼓励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出奇创新,同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没有填鸭式的教育。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小学生好似在玩中学习,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首先不像中国小学生上课时一本正经坐好,手背后面,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而美国小学上课,学生往往坐成一圈,像做游戏似的,老师站或坐在中间,或在一侧,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教育方法像朋友聊天,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问,老师与其一起讨论,一问一答在讨论中解答问题。这样易引起学生兴趣,在谈谈笑笑中让学生增长了知识。有的学生上课时,把脚放在桌子上,咀嚼口香糖,老师也坐在桌子上讲课。老师说,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其次,低年级学生对玩具有兴趣,老师教学生怎么玩,结合传授知识。

第三,老师带学生出去参观、旅游。第四,时常举行一些小节目活动,如班级Pizza节,就是大家一起买 Pizza吃,一起玩。第五,小学生在校时间短。一般只有6至7小时,其中有一天只有4个小时。这给家长带来麻烦。平常上午8点多上学,中饭在学校吃,下午3点放学,家长必须去接,否则家长得花钱,把孩子送入课后班。第六,家庭作业少,放学后学生压力小,低年级基本无作业,三年级以上有些作业,学生可以很快做完。之后即可自由玩耍或看书、玩电脑。所以,有的中国孩子在国内读过小学,随父母到美国上学,怎么也不愿回中国学习,孩子们一想起在国内学习的压力,每天的作业要写到晚上10点到11点,真是头皮发麻,心灰意冷,再回去学习就是“受二茬罪”,谁愿意去找罪受呢?这也不能责怪孩子,而且是应该改改中国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反过来想,美国基础教育,轻松愉快,不是照样培养出那么多世界知名的学者、教授和政治家吗?

《波士顿新闻》2005年1月21日发表了一位留学生的文章《天哪,美国人竟然是这样教育小学生》,叙述他对美国小学教育的担心、忧心、惊心和放心的过程。这样的感受在华人中是很有代表性,现转述他的故事:

我把九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进公寓不远的小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啊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

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

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给我一句美国英语:“自由!”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到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

于是我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袓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过了几天,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成,也没批评,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愣,一是因为我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三十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做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十页,又有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是不是?”儿子问我。

我无言以对,我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做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敢断言的事吗?

儿子六年级快结束时,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里是作业,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已经能平心静气地寻思其中的道理了。

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一个个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看着十二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査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样子,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

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査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两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作欲望和尝试。

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中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能力。死记硬背,就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美国小学有一项鼓励孩子读书的办法是好的。叫AR测试。所谓测试,京尤是AcceleratedReaderTest的缩写。一、二年级开始练习,不正式记分,三年级起列入成绩。每一位小朋友要自己从图书馆借书来念,念完后去学校教室的电脑上考试。书籍本身会依种类,以及难易还有生字的多寡分等级,分数的计算则是简单的Picturebook(有图片的那种)编分只有0.5分;初级的Chapterbook是1分,难一点的2分,像哈利?波特那种书大概是level6~8,分数是12分至20分(因为不同册有不同的等级分数)。

若是看一分的书籍,问题10个答对10个就得1分,对9题得0.9分,以此类推,60%以上及格才算分。

老师规定每周要2.5分以上,看似不多,但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也有点小压力,因为这必须是课余时间来念书及测试,上课时间只能做课内的事。为了督促学生多念书,老师每周一会将学生的AR成绩写在联络本上,本周依进度该是几分,而现在是几分,让家长知道协助督促。

从小培养的读书习惯,影响了美国人的一生。走遍美国都会发现美国人随时随地手不释卷,孜孜以读。在巴士上、地铁上、飞机上,刚刚坐好,马上拿书阅读。等车、等船、等飞机,或是坐在公园凉椅上陪孩子玩,甚至到了度假的海滩,观光饭店的游泳池畔,都可以看到美国人手捧书本,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勤奋好学,这也是美国人追求上进,不断创新的源泉与动力。除了1?12年级的正规教育外,还有特殊教育(Alternative School),特殊学校也有小学、初中和高中。以旧金山市来说,特殊学校有:

一、新移民高中New High School

专收从外国移民到美国的学生。不但加强英文训练,同时用双语教学。哪个国家来的就用哪个国家语言教。

二、语文专校Interna tional Academy Instiute

这个学校完全是配合学生学习外国语文而设,除一般课程外,加强学生外国语文的训练。

三、电脑高职 PhilipBurton High School

从九到十二年级,除了一般高中课程外,以学电脑为主。

四、商职School For Business

一般高中课程外,加强会计、打字、档案、银行、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