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命好不如习惯好: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20件事
2748000000034

第34章 第五个价值观:幸福比完美重要(1)

设定一个方向,让孩子自己找寻爱

小夏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希望给孩子的一切都是最好的。这就让孩子有了一种错误的认知,就是一切都应该完美,最好的生活就是一种完美。

这种错误认知,让小夏越来越任性,最后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尊重了。又一次,小夏的妈妈买回来一些大虾,大虾很贵,所以她妈妈没有买很多,只买了十几个,够做一道菜的量。

晚上开饭的时候,妈妈将做好的大虾端上了桌,小夏看到大虾后非常兴奋,没开饭就吃了起来。妈妈没有太在意,觉得孩子嘴馋是正常的,不用去管,但没想到的是,在开饭前满满一盘子大虾只剩下一只了,其余的意境全部进了女儿的肚子。看到这样小夏的妈妈觉得有点无奈,不过也没说什么,就剩了一只,也不值得剩了,就干脆自己吃掉了。

没想到,自己吃掉了一个虾却引起了女儿的不满,小夏大哭起来:“那只是我留着明天吃的,你怎么给吃掉了啊?你明明就知道我喜欢吃,却还这样,你怎么做妈妈的啊?”

听到女儿这样控诉自己,妈妈又生气又失望,同时她也意识到,自己太过骄纵孩子,让孩子走上了一条错误的认知路。

现在生活条件都提高了,每个孩子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有好看的衣服,有好玩的玩具。家长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各种各样的要求,让孩子过得更好一些,但有时家长的错误观念会让孩子的认知出现偏差。

孩子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当中,对一切的认知都还不够客观,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强,可以接受正确的观点,同样,错误的认知他们接受的也非常快。这就要求家长给予孩子及时的纠正,否则孩子的认知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定式。就像小夏一样,她自私的认知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其实现实当中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大多数家里都非常宠爱,这也就造成了孩子的娇生惯养,在她们眼中,符合自己要求的就是完美,稍有一点不如意就觉得不幸福,受不得委屈,甚至责备自己的父母。

而孩子之所以会形成这种观念,家长是脱不了干系的,所以家长应该在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阶段,多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让孩子不要偏离方向,找到真正的幸福。

那么家长应该要怎么做呢?估计这是很多家长的疑问。首先我们要分析孩子这样的原因,显然,孩子表现出的种种是因为爱心的缺失,因为现在家长的生活也很忙碌,很难时刻陪在孩子身边,另一方面,现在周围有很多负面信息,这些也无法避免孩子接触,所以导致了孩子爱心的缺失,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冷漠。这样的孩子看待周围不会很积极,更不用说热爱生活了。所以家长应该要针对爱来进行教育。

只有爱的教育才可以让孩子感知别人的困难,并唤醒他们的良知与感情。孩子才会变得宽容而富有同情心,才能理解别人的需要,才会伸出双手去帮助那些受到伤害和需要帮助的人。一个不会爱的孩子是可怕的,他的感情生活也将是一片荒漠。所以,请父母给孩子一个方向,让他们勇敢地去寻爱,让他们在爱的指引下走向成功。

1.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爱

爱是阳光,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父母不渴望拥有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当然,爱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是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定义,爱都是远离了自私,与名利无关的。爱是需要去学习的,就如同学习语言、学习如何工作一样。只有拥有爱,学会爱的人,才是最幸福、最快乐、最美的人,父母理应让孩子成为幸福快乐的人。

请父母以身作则,对待自己的长辈及家里的老人真诚、有爱心,要与邻里和睦,对社会有爱心。父母应该多带孩子回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家,与亲人在一起,让孩子体验到爱的温暖。还可以在节假日带孩子到福利院或者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会到爱心的温暖与力量。

2.让书籍向孩子传播爱的种子

让孩子多阅读些有爱心的经典故事,从而启发孩子的爱心意识。父母可以向孩子讲一些爱心的故事,例如美国的比尔·盖茨,用自己一半以上的资产来资助慈善事业;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创造“乡村银行”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帮助穷人脱贫致富等故事。

3.让孩子与小动物相亲相爱

试着在家里养些小宠物,比如温驯的小狗,可爱的小猫,让孩子在与宠物相处、照顾宠物的同时学会关爱。还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带孩子到动物园或者乡下,让孩子在与动物和平相处的时候,学会尊重生命,体验爱心。

4.告诉孩子要热爱生命

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热爱生命。列夫·托尔斯泰告诉我们人生并非游戏,因此,一个人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自己的生命。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要热爱生命,要热爱生活。

5.尊重——爱的最高境界

让孩子了解父母爱他的方式,比如说爸爸曾经想成为一名空军,很遗憾的是因为诸多原因没能实现,所以希望孩子帮他实现这个愿望,可孩子却告诉爸爸,自己爱钢琴上那些调皮的符号。这位爸爸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带孩子去报了钢琴兴趣班,让孩子天天在喜爱的钢琴面前舞蹈。这位爸爸表达了自己的期望,但更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这就是对孩子的一种爱。

小卫养了一只小金鱼,这只小金鱼是妈妈买给他的,但是最近小金鱼不吃食。小卫上网查了之后发现,这种小鱼极其难养,它们在自然环境当中才能很好的生活。知道了这点之后,小卫犹豫了几天,最终还是将金鱼放生了,因为他觉得他喜欢金鱼,但更重要的是想看到它们活着。

爱一个人,并不是要强让对方过上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是以自己想当然的方式给予对方,而应该是尊重对方的想法。爱的最高境界,不是只给予而不求回报,而是彼此间相互的给予,相互间的索取。这样,才能让对方感到这份爱不会造成负担,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这一点。

让孩子相信自己很美

芳芳是一名体育委员,个头高高的,身体素质又好,所以刚升入新的班级时,就被体育老师“盯上”了。就这样,芳芳成为男生“当道”的体育委员中不多见的一名女生体委。

可是女生毕竟是女生,一些重体力活还是不如男生做得好。比如,前段时间,芳芳所在的班级正在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因为有急事需要离开,就跟芳芳交代了一下,让她下课后负责把铅球、哑铃、体操垫等器材搬到老师办公室。芳芳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当她按照老师的吩咐去搬那些体育器材的时候,却力不从心。而这时候,其他同学都已经离开操场了。

一时间,芳芳不知道如何是好。她一个人费力地搬走几样后,实在搬不动了。蹲在地上直想哭。

正在这时,体育老师从远处急匆匆走过来,看到芳芳的样子,老师就问她怎么了?为什么哭?芳芳说,老师交代的任务自己完不成了,所以感觉自己很笨,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

体育老师听了,哈哈笑出了声,说道:“看你平时高高大大,性格也很爽朗的一个女孩子,居然因为这么点小事儿哭。你为什么不叫别的男孩一起帮你呢?我当时可没说让你一个人搬运这些东西的。好了,别哭了,老师来搬好了。”说完,体育老师动手搬了起来。

虽然体育器械最终都被安置妥当,但是芳芳心里却始终放不下,她总觉得自己的做事方法存在问题。真的像老师所说,自己为什么不提前找几个男孩子,让他们帮着搬呢?还有,自己一个女生,没有男孩子那么大的力气,还不如把体育委员的位置让给别人呢!

回到家后,妈妈发现了芳芳情绪不对,就问为什么不开心呀?

芳芳就把搬体育机械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不但没有指责她的粗心大意,反而安慰他道:“别难受,咱们认真吸取这次的教训,下次掌握做事的技巧和方法就是了。”

“我真没用,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芳芳非常沮丧,没了一点自信。

“傻孩子,谁都会有做事不妥的时候,妈妈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呢。”妈妈表示对女儿的理解。

“真的吗?”芳芳对妈妈的话将信将疑。

“嗯,只要你知错就改就是个好孩子!”妈妈鼓励着女儿。

听了妈妈的话,芳芳终于露出了放心的笑容:“那我以后一定注意,争取再也不犯傻了。”

追求完美是人的一种本能,芳芳太过追求完美,反而将自己定格在了“超人”的范畴内,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非常鲜明的说明了这一点,你这方面比别人强,说不定其他方面就不如别人,这也是造物主的公平。芳芳虽然大个子,但她始终是个女孩子,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很正常,但是如果将事态看得过重,那么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从而变得不自信,一个自卑的人自然无法感知生活的美好。

另一方面,成长当中的孩子会越来越在意自己的样貌,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要求是件好事,但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家长应该要帮助孩子正确而客观的看待自己,这样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

1.给孩子正确的审美引导

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反映到其气质上来,往往气质高雅的人,他的审美能力也高。这样的人知道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

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他们最初对于美的追求可以是从模仿一些成年人开始,穿一些看起来流行时尚的衣服,笨拙地学着别人化妆。这样可能会因为盲目追求美而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父母若是发现了,不要讽刺和打击孩子,否则会导致孩子自卑,并抹杀其对美的追求,阻碍孩子正确审美观的形成。

有一天可可扬言要给父母一个惊喜,结果她出来后把妈妈吓坏了。可可的嘴唇涂得红红的,眉毛画得又粗又黑,头发也弄得像个鸡窝似的。妈妈不禁摇起头来:“天哪,妈妈还以为我们家出现什么怪物了呢,你可真是瞎胡闹,才这么大,就弄得跟个妖精似的,难看极了,快洗掉!”没想到妈妈的这句话让可可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学校演节目的时候她死活都不肯化妆。

由此可见,父母对于孩子的态度将直接迎向他对于美的追求。诚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穿衣打扮,拥有不俗的气质,可是这些都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

2.让孩子尽情施展创造美丽的才能

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毛绒玩具,父母可以让孩子为玩具穿衣服,换衣服,并且告诉他:“孩子,你试一下,怎么给娃娃穿衣服才最美丽呢?”这时候孩子就会很乐意地为玩具换衣服。此外,父母可以让孩子动手给娃娃制作衣服及小装饰,比如给孩子一块漂亮的布,让他给娃娃穿上一条花裙子,或者让孩子往娃娃的头上戴一下,看怎么弄会更美丽。这些都是让孩子施展创造美丽才能的表现,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会打扮自己了,也变得更加漂亮可爱了。

3.带孩子走出攀比的误区

孩子的自我意识会让他们产生希望成为别人注目的焦点的愿望。因此,他们会努力让自己漂亮帅气,当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时,往往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自己也想拥有的心理。

之所以如此,其实不一定是孩子真的感觉别人的东西好,而是他的攀比心理在作怪,在他们看来,别人之所以比自己漂亮帅气,是因为他穿的衣服是名牌,戴的手表是名牌。在这种心理指导下,他就会要求父母给自己也买名牌服饰,并认为自己穿上也会形象不俗。如果这种想法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孩子的审美自然会出现偏差。

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攀比心理,父母一定要及时帮助纠正,把孩子引导到正确的审美取向上来。

攀比心是毁灭孩子幸福的“杀手”

晓梦是某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她的妈妈是从今年明显感受到女儿的攀比心理的。一天早晨,妈妈准备送晓梦上学,结果一直很喜欢上学的她吵闹着不去学校。妈妈很奇怪地问她,她哭着说:“人家苗苗穿得那么漂亮,我的衣服太难看了,人家会笑话我!”无奈的妈妈只好答应买新衣服给她。

过了几天,晓梦又不愿意去学校了,经过仔细询问,原来是另一个小朋友买了一双很好的鞋子,自己却没有,为了让女儿乖乖地去学校,妈妈只好又顺从了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