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了成绩,赢了成长
琦琦今年5岁,由于受棋迷爷爷和爸爸的影响,从3岁多就开始下象棋。可是因为琦琦年龄尚小,自然不是爸爸的对手。
不过,为了逗孩子开心,有时候爸爸会故意“放水”。但更多的时候,爸爸还是“亲兄弟明算账”,从不迁就琦琦。每当这时,琦琦就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大哭不止。
看到琦琦这个样子,爸爸说:“你现在才5岁,还是一个小孩子,能和大人下象棋,并且能下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很厉害了。每当和你下棋时,看到你专心致志的样子,我都感到骄傲呢!如果仅仅为了你高兴,我会假装输给你,可是那有什么意义呢。”
看到琦琦认认真真地听着自己说话,爸爸接着说道:“现在你自己来选择,是要爸爸假装输给你,还是你一直和我挑战,想办法将来赢过我呢?”
经过爸爸的一番鼓励和引导,琦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流露出一个小小男子汉的气概。对此,琦琦的爸爸欣慰不已,庆幸没有向孩子“妥协”,没有假装再输给他。
不得不说,琦琦爸爸“输得起”理论,很值得父母学习和借鉴的。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父母认为让孩子经历挫折太早,当宝贝遭遇挫败时,表现得心疼不已,他们要么为孩子的挫败寻找理由,要么尽力帮孩子弥补或过分地哄骗,并小心呵护避免孩子再次遭受失败。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不但无法让孩子了解到真正成功的意义与失败的价值,而且也不能帮助孩子学习面对失败及成功,而这些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功课。
所有父母都应当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稚嫩的树苗,不经历风雨的洗礼是难以长成参天大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挫折就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最好课堂。不遭遇挫折,孩子就无法认识到现实的世界和真正的生活;不经历挫折,孩子就无法学会镇定、坚强地面对困难;不战胜挫折,孩子就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无法给自己下一个肯定性的评价,也就无法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一步步走向独立。
道理我们已经明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通过实际行动,将“输得起”的心态注入孩子的体内:
1.父母要从自身做起,端正态度
很多父母往往有这样一种误区:喜欢让孩子在别人面前展示“才艺”,并以此作为自己的“门面”。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就夸孩子聪明、能干;如果表现得不好,就指责和埋怨孩子笨。毋庸置疑,这种教育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争强好胜,一定要赢;要么失败了就爬不起来,甘愿就此沉沦。
莹莹对于挫折总是缺乏勇气去面对,在她眼里,赢就是赢,输就是输,如果输了,那么就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之所以她会有这种看法,完全来自于她的父母。莹莹的爸爸妈妈非常看重莹莹的成绩,每次只要莹莹没有得到好成绩,她的父母就会不遗余力的批评她,使得莹莹对输赢的看法形成了习惯,在她的眼里没有成长,只有竞技和输赢。
身为孩子的启蒙教师,想让孩子“输得起”,父母就必须先平衡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孩子的输赢得失。当孩子在学习或者游戏中遭遇失败情感受挫时,父母应该教育他克服沮丧和悲观的思想,然后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使孩子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暂时的挫败。即使他很优秀、很受瞩目,我们也不要一味地称赞,而是应当让他戒骄戒躁,一面走上自负的路子。
2.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
遭遇挫折,这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尽快恢复到快乐积极的状态中来,会刻意地帮孩子排除一些正常环境中遇到的困难,一发现孩子受挫,就伸出手来帮忙。这样做,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自己面对失利的空间的机会。
举例来说,孩子在用积木搭一座高楼大厦,可是就在快要大功告成的时候,“楼”塌了,这时孩子自然会流露出失望的表情。尽管如此,父母也不要直接帮助孩子解决,而应该可以和他一起讨论,引导孩子去思考,然后让他自己去执行解决的办法。这样,他就不会在失落的情绪中不可自拔。
事实上,孩子克服挫折的能力和动机,正是自于遭遇过的挫折。当他们拥有足够的应对经验时,就不会对挫折感到恐惧,就不会因为挫折就一蹶不振。
3.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孩子在和同学朋友一起玩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大惊小怪,一味地训斥或者安慰。因为集体活动就是如此,不可能人人都会完美。而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审视,孩子就会更好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意识到“天外有天”的道理。这样一来,他自然能够“输得起”,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下一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要用一个长远的眼光去衡量。美国有一句谚语:“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自私的爱,导致孩子不敢接受挫折。让孩子直面挫折,让他体验和克服困难,建立积极进取的自信心,这才是家庭教育的精髓。所以,对孩子“狠下心”来吧,让他敢于面对挫折,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教育孩子。
挫折面前,让孩子树立摔不碎的意志
爸爸和女儿做了一个交换:女儿捏冰块15分钟,爸爸送给她一本好书。
爸爸从冰箱的冷冻柜里取出一块大大的冰块,第给女儿,让女儿一直握着它。女儿刚握了两分钟,就感到骨头钻心的疼。但不肯服输的女儿为了赢得这场比赛,她用另一只手拿起旁边的药瓶,认真看上面的详细说明,借用这种办法来转移注意力。
坚持到第五分钟后,女孩感觉手部的骨头都要冻裂了。但是离15分钟还有很长时间,于是她继续坚持着。
又过了两分钟,她的手已经被冻得麻木了。直到坚持到第15分钟,女儿发现自己的手已经变成了紫红色,火辣辣地感觉,这时候她把所剩不多的冰块放下,再摸其他的东西,感觉都很烫。心疼女儿的爸爸赶紧帮她用水冲手。
为了表示对女儿战胜冰块的奖励,爸爸送给她一本好书。女儿为此欢呼雀跃,丝毫没有顾及手的疼痛。
正是由于这种训练,让这个女孩练就了坚强的品格,并感受了勇敢带来的乐趣,最终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
或许,你会感到这位父亲的残酷,为了让孩子拥有坚强的意志,居然给她这么残酷的训练。当然,这种做法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够接受,但我们要感受的,是孩子从中被训练出来的顽强意志力。
很多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父母,都会对书中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印象深刻,对保尔而言,无论是贫困、失恋、坐牢、战争,还是重伤和失明,都没有打垮他,反而成为他更加顽强战斗的动力和支撑,他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并塑造了完美的个性和意志,这种意志就是坚强。
尽管在和平年代出生和成长的孩子,已经没有机会再一次经历这些枪林弹雨,但拥有坚强的性格,还是生命中十分重要的特质,它不仅会让孩子拒绝成为生活中的弱者,而且还会让他奔着成功的方向百折不挠,最终取得胜利。
不仅如此,相关研究还证实,智力的发展大致与三种性格品质有关,除自信外,还包括坚持力,以及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耐心。
由此可见,孩子若想成功,持之以恒是十分重要的,纵观古今中外,几乎每一位成功者都拥有一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克服一点儿困难对任何人来说也许并不难,难的是能够始终如一地做下去,克服重重困境,直到最后的成功。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丧失了坚强的品格,往往表现出胆怯懦弱,腼腆害羞,在遇到麻烦和困难的时候,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克服挫折,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实际上,坚强的品格是可以培养的,只要从小重视培养他坚强的习惯,那么他此后的人生之路将会走得顺顺利利,进而更好的迈向成功。
1.不要把孩子当做弱者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坚强,就不要将他当成弱者来看待,有位孩子的妈妈带着五岁的儿子坐公交,有人为他让座,孩子的妈妈却说:“让他站着吧,他已经到了应该自己站立的年龄了。”妈妈做得很好,因为只有让孩子自己站立,他的双腿才会坚强,意志才会更加坚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居里夫人为了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将大女儿带到了战争前线救护伤员,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历练,1918年,她再一次将两个女儿留在了正在遭受德军炮轰的巴黎,并告诉孩子们,轰炸的时候不要躲在地窖里发抖,这种态度让孩子们始终将自己当做强者,并练就了坚强的品格,这对孩子的一生起到了巨大作用,她们果真没有令母亲失望,都拥有了很好的未来。
2.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