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曾以银元作为货币进入市场流通。世界上银元种类繁多,特别在16世纪后随着东西方交往的频繁及各资本主义列强向东方的不断扩张,许多西方国家的银元也流入我国市场。所以,我国的银元大约有400余种不同的版式,其成色、大小、重量也很复杂。这无疑对银元的真伪鉴别,确定成色,带来了一些困难。
一、银元的沿革
最早流入我国的银币是16世纪中叶由西班牙商人带来的西班牙银币,在我国的福州、厦门、台湾、广东沿海地区流通较广,以后墨西哥、美国、越南、日本、香港银元才逐渐流入。我国早期的银元即仿照外国银元铸造。
官铸银元是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开始的,次年流通于市场。此前之银元均系地方及私人所铸,成色重量也不一致,因非政府明令许可,故未广泛流通。
光绪十五年所铸造银元为龙洋,一面铸龙纹,一面为“光绪元宝”四字,系广东省造,此为官银元之始,亦为龙洋的起源。后于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湖北、天津、四川、重庆等地竞相铸造银元,由于各地不受清廷直接管辖,致使龙洋品种繁多,品质优劣不一。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终因各省设局铸造银元,成色重量参差不一,造成流通使用上的困难,乃规定各省使用银元,统一为湖北、广东两省铸造。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又兼铸小银元以便使用。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为再次统一起见,在天津设造币总厂,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落成,并在直隶、江苏、广东、湖北设分厂,由总厂发给模型,规定成色、重量、花纹,以求一致。且从每批铸出之银元中抽出数元,熔化检验,其成色、重量之差异均不得超过1‰,如有不符,即全部熔化重铸。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将银元单位由元改两,曾铸造大清银币,重1两,成色为足银(实际成色为98.5%)。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又改铸大清银币一元、五角、二角五分、一角四种。
龙洋虽然种类繁多,但屡经淘汰,现仅存数种,常见者多系光绪年间在广东、湖北、江南及北洋造币厂所铸之光绪元宝及宣统年间所铸之大清银币。时称民国以来所铸造之银元为新币,清朝所铸者为旧币。
辛亥革命以后又出现了袁币(即刻有袁世凯像者)与孙币(刻有孙中山像者),此外还有诸如共和国纪念币、黎元洪开国纪念币、徐世昌纪念币、段祺瑞纪念币、曹锟纪念币等新币,因种种原因它们均未普遍流通于市场。
1914年所铸袁币,重为库平(见后注一)七钱二分“七钱二分”、“库平两”和“市两”等为非法定计量单位,但银元历来以此为计量习惯,不宜改为法定计量单位,故在后文中凡涉及此计量仍保持习惯表述,特此说明。,成色原定为90%,含银重量为库平0.648两,由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因旧币改新币(龙洋改袁头)损失过大,故将成色由90%降为89%,以补助铸造经费。此后,南京、广东、武昌、杭州、安庆等地分厂先后铸造银元,形式正面为袁世凯像及铸造年代,背面有嘉禾及“一元”字样。
自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改用孙中山开国纪念模型铸造新币。正面为孙中山先生肖像,背则外绕英文,中,间书面值“一元”。
1933年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并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草案》,此后所铸的面孙中山像、背双帆船银币是全国统一的国币。1935年停铸,1949年又恢复银本位,复铸银币,但不久国民党政权溃逃台湾,铸造银币中止。
二、银元的种类
本国银元
我国银元种类繁多,估计有400余种,涉及各个年代,并有各省、市不同特色、暗记、形状等。为使读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根据作者所掌握的资料。
(1)袁世凯银币
袁世凯为清末北洋军阀之鼻祖,以“小站练兵”起家,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朝设练兵处,兵力逐渐集中于袁一人之手。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被资政院选为内阁总理,一面挟制清室,一面与革命军相持于武汉。各派代表议和后,袁被参议院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国币条例》,同时确定铸造袁像新币,并且统一成色,由各省分铸,使它成为铸币最多、流通最广的银元。袁像新币的使用不但抵制了外国银元的侵入,而且使各省自铸银币逐渐淘汰。袁世凯头像银币,正面有袁世凯侧面肖像及制造年代,背面为嘉禾图,中间为“一元”两字。此币有中华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十二年、十五年,大字、小字、签字等版别,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折市两为0.85968两(26.865克)。
①民国三年(1914年)
a.是最常见的一种,留在民间极丰。
b.有意大利聘来之雕刻家在币上署名,表示负责之意,俗称签字版。
c.正面袁世凯半边正面像(俗称七分面)。头像略为偏左,颇少见。
②民国八年(1919年)
仅年代变更,其他如旧。广泛流通,铸额较多。
③民国九年(1920年)
同民国八年。
④民国十年(1921年)
同民国八年。
⑤民国十二年(1923年)
a.袁世凯背叛民国,妄图称帝,举国舆论力主废铸袁像银币,故改用龙凤图案,但最终仍以图案极重帝王色彩而弃之未用。此币为天津造币厂所铸,据传说是为纪念溥仪结婚而作,未正式发行,俗称龙凤纪念币。该币雕刻精细,为中国近代铸币之杰作。近有专家研究认为,该币正面的龙凤图案实际上是民国元年鲁迅、许寿裳、钱稻孙等人共同设计的国徽图案,人称十二章图。图案中含日、月、星辰、山、龙、凤、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种吉祥物,象征国运长久美好。因图案过于复杂,当时未被采纳。因“一元”两字较大,故俗称“大字”。铸数甚少。
b.因“一元”两字较小,故俗称“小字”。铸数亦少,但较前种稍多。
(2)孙中山像银币
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后,将大总统位让于袁世凯,因袁世凯复辟称帝,遂领导“二次革命”。1916年袁卒于北京,由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为总理。1917年,孙中山先生以“护法”为名,重组临时政府于广东,并于1922年率军北伐,1925年卒于北京。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自1927年后,中央铸币均用孙中山像,铸量之多几与袁像币相当。
孙中山像银币分两大类别:一种是孙中山头像银币。正面刻有孙中山半身像(俗称小头),上有“中华民国××年”,背面麦穗围绕“一元”两字,四周为英文字母。有民国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及陵墓、地球、无年号、嘉禾等版别。另一种是北伐战争结束后,新币形式尚未议定,1929年由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奥地利五国造币公司根据同一设计草图试造了一批孙中山侧面像银币。该币正面为孙中山大头像,上署铸造年代,背面图案为三帆帆船,船形、水纹有诸种版别,铸成后大同小异,或船上有小鸟三只,船旁有太阳;或“壹圆”之“圆”字为“元”;或背面上部有“金本位币一元”字样;或下面水波纹中,有小鸟三只等,均未被正式采用。制造年代有民国十八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等种。
①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
此币为孙中山像银币试样第一种,“一元”两字围以嘉禾,发现极少,据说全国发现不超过3枚。
②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
a.孙中山陵墓币。此币铸于公元1927年。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病逝于北京,停柩香山碧云寺。南京国民政府决定筹建中山陵,并铸有陵墓纪念银币和纪念铜牌。据传该银币仅铸480枚,分赠党政要员及护送灵柩人员。此币为意大利造币公司雕模制作,精细人微。银币正面为孙中山正面像,上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八字;背面有面值“一元”,下书“十六年造”,左为旭日青松,右为中山陵寝殿。中间大字“一元”。
b.正面仅孙中山正面像;背面中间为“一元”,两旁为麦穗和花卉,点圈外围绕英文。此币系试样之另一种,因人像太大,上端无纪年位置而未被采用。
③民国十八年(1929年)
a.正面孙中山侧面头像,上书“中华民国十八年”;背面为三帆船,下部为水面,波浪粗大,船两旁有“一元”字样。该币为意大利版。另外还有头像肩后有雕刻人署名的,也有右下角有一“R”字母的,但均不多见。
b.正面字、像同上,但均略小于上版,背面船及“一元”字样均略小,唯水面较大,波浪平静。该币为日本版。
c.正面头像为孙中山正面像,字迹与上述相仿,背面与上述各版基本相同,唯波浪居中。该币为澳大利亚版。
④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a.正面为“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及孙中山侧面头像,背面为二帆船,右下侧有太阳,下部三鸟飞翔于水上,上部“金本位币一元”,有光边、齿边和梅花边数种。俗称“金本位币”。
b.正面与上相同;背面为二帆船,上部有飞鸟三只,俗称“三鸟币”,两旁为“一元”,右下侧有太阳光线放射。后因当局认为太阳在右下侧有落日之嫌,认为不宜,乃停铸封存,故流出不多。
⑤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无飞鸟,其余与前者完全相同。
⑥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除年代更易外,其余同上述二十二年币完全相同。
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除年代变更外,其余同二十二年币,唯直径小约2毫米。相传此币试铸时,值政府宣布法币政策推行成功,白银收归国有,全部银元收回销毁,故存世极少。
⑧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1936年前中国白银流出甚巨,通货减少,物价暴跌。英国人李滋罗斯建议,实行通货管理。但国人用银习惯已久,故折衷改铸小重量之“一元”及中国银币。该币正面头像较小,周边有宽花回型纹饰,上有“中华民国二十五年”;背面四周纹饰同正面一样,中间为一布币,两旁“一元”两字,齿边。此币重量为20克,直径较二十二年币约小4毫米,系向美国旧金山造币厂定制试样,未曾流通于市。
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正面和反面的字、像、纹饰均同二十五年币,但厚度较之薄0.25毫米,直径、重量一致。
(3)团龙银币
团龙银币俗称龙洋。一种是光绪银币,有江南、广东造币厂及北洋、吉林、安徽、四川、奉天等省(厂)多种。各省大同小异,正面“光绪元宝”四字,字上有铸造省(厂)名,字下有“库乎七钱二分”字样。背面为盘龙,有阔嘴、大头、珍珠、长须等式样,龙身四周为英文省名、重量等内容。另一种是大清银币。正面为“大清银币”四字,中间为满文点圈,上部为年代及省名,下部为重量;背面团龙围绕“一两”二字,上下部各为英文省名及重量。
①广东省造
中国未铸银元时,外国银元充斥市井,较多的有西班牙、墨西哥、美国及日本贸易银元。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张之洞总督两广时,奏请自铸银币(当时吉林、新疆均已自铸银币),并在广州筹备建厂,因种种原因,迟至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方始开铸,所铸为库平七钱三分重量的银币。因其重量较普通银元多出一分,有利可图,民间及官方所持该币大部回炉,改版为七钱二分。改版后因版面图案设计不妥,被当局收回重铸。次年,再改版后之银元方为各省仿铸的标准版式。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奉造币总厂命令,铸造库平一两银币,以祝贺慈禧太后七旬万寿。但试铸极少,民间罕见。
a.光绪(无纪年)反版(七钱三分)银币。原铸此币时,其重量规定为库平七钱三分,各种辅币亦按此比例。其意含银略重,使人乐意使用,用以抵制外国银币的流入。此币为我国机制银元之初创,因制作精细,图案美观,含银标准略高,大受百姓欢迎,反被世人收藏或私毁,以图薄利。此币图案正面“光绪元宝”,中间满文,点圈外英文省名及重量;背面团龙,上下为中文省名和重量,与各省新铸银元版式中西文的位置正好相反,故俗称七钱三分“番版”或“反版”。
b.光绪(无纪年)反版(七钱二分)银币。上述七钱三分反版减重后所铸银元,格式不变。据传该币设计稿送呈皇上审阅时,皇上认为币面四周有一圈洋文包围了自己,极为不妥,不予批准。故七钱二分反版尚未发行即换模改铸,用中文在面、洋文在背之格式。以后各省所铸之龙洋均按此格局开铸。
c.广东寿字一两银币。该币为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中的珍品,史籍无考,迄今仅发现十余枚实物,又未见配套的辅币,可见并非一般流通币。前人曾认定为慈禧太后的寿辰纪念币,可能铸于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太后70寿辰之时。面文“光绪元宝”,两侧为蝙蝠图案(因汉语“蝠”与“福”谐音);背面中央为篆书“寿”字,四周饰以祥云及双龙戏珠图案,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气氛。中国前期的机制银元主币重七钱二分,与外国银元相同。为与中国传统的税金单位相一致,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起改为库平重一两,该币即注明“库平重一两”。原币直径为42毫米。
②湖北省造
地方自铸银币继广东省之后即为湖北。张之洞由两广转督两湖于光绪十九年(公元1903年),奏准设厂于武昌。其采用图案与广东相仿,所铸银币在全国流通甚广。初铸时,在银元背面龙之两侧加“本省”两字,后觉不妥,收回重铸。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张之洞奏准铸有“库平重一两”的大清银币,重量准确,成色亦佳,当时曾试行流通。
a.湖北本省银币。正面“光绪元宝”,中间满文,上部“湖北省造”,下为“库平七钱二分”;背面团龙二侧加“本省”二字。存世极少。
b.湖北大清银币。正面“大清银币”,中间满文,上部“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下为“库平一两”;背面为双龙抢珠,上部为英文“湖北省”,下为“一两”。因“大清银币”几字略小,俗称“小字一两”。
c.湖北大清银币。文字、图案均与上述同,唯“大清银币”四字略大,俗称“大字一两”。
d.宣统元宝。除年号为宣统外,其图案同一般团龙银币。
③安徽省造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安徽造币厂在安庆铸有“二十三年安徽省造”银币,次年大量铸造“二十四年安徽省造”银币上市,至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旧厂拆除,筹建新厂。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始正式奏准,成立安徽省造币厂,专铸铜元,时开时停。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受军阀指使,私制成色减低之袁像银币,混杂于市,厂誉大受影响。
a.二十三年安徽省造。正面上部“二十三年安徽省造”,下为“库平七钱二分”,中间小圈内汉、满文“光绪元宝”;背面团龙,四周为英文“安徽省”、“七钱二分”等字。
b.二十四年安徽省造。除纪年为二十四年外,其余图案、文字正背面”。此年份铸币还有“大星”、“方四”、“小星”、“扁四”及“六辫大长花”等种类,不另附图。
c.戊戌安徽省造。此币是安徽省唯一的干支纪年银币。正面上部为“戊戌安徽省造”,其余均同(1)、(2)。
④江南省造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曾设置江南省,治所在江宁府(今南京市)。康熙六年(1667年)分置江苏、安徽两省。因为当时在苏州有一家专司铸造铜元的工厂,铸造银币厂名为避免与江苏省铸铜元厂名重复,故采用“江南省造”。江南省造银币全系南京造币厂所造,但现在大多数人均不知江南省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