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我们自己的身体,很多人是不了解的,甚至是知之甚少的。不是我们不愿了解,而是对于一个人,透彻的了解自己,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了解自己,让自己更好地对待自己,给自己一个明了的答案。这一讲就进一步介绍一下我们自己——身体·生命!
一、五脏六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是人体复杂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五个子系统不是单一的形态结构组织,它涉及多个形态结构组织。五个子系统不仅是解剖概念,更重要的是功能系统概念。它概括了人体某一子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涉及神经、内分泌、血管、淋巴等系统、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例如,肝:对肝阳上亢所致肝病的研究,选用神经系统、内分泌、血管紧张素、分子生物学、血液流变等40项实验指标研究,认为其生理病理基础是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偏亢。揭示肝与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神经一体液调节素有密切关系。
心:对心气虚实质研究,从血液流变学、血浆cAMP(环核苷酸)含量,心肌图等方面与心气虚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心气虚患者淋巴细胞内cAMp含量提高,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理之一。
脾: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锌、铜是脾的物质基础,在脾虚失运(脾主运化)、脾主肌肉模型中,酶分泌下降,活性降低;揭示脾与植物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免疫、消化系统及三大物质代谢有关。
肺:肺气虚患者微循环血液流变量值及微血管传导值有改变,说明肺气是调节微循环物质之一。以上临床实验证明,五脏病变除本脏发生病理变化外,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有密切关系。
肾: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有密切关系,肾阳虚证具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的特征。
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六个脏器。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在古代,腑写作“府”,“府”是中空的,是盛放物品之处,有出有入。六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传化”,有传导变化之意,说明六腑的功能主要是将饮食物受纳、腐熟、消化、传化,处于连续不断的虚实交替之中。六腑不藏精气。
从饮食物进入人体,至排出体外,要通过七个重要关口,《难经》称之为“七冲门”,即口唇、牙齿、会厌、贲门、幽门、阑门、魄门。口唇为飞门,“飞门”指口唇像门扇一样可以自由开合;牙齿为户门,“户门”指牙齿能把守消化道的上端,并能咀嚼食物;会厌为吸门,“吸门”指食道和气道的交会处,是气体出入体内外的门户;胃上口贲门,“贲”与“奔”通,食物由此奔入于胃中;幽门指胃下口,是胃与小肠相接部位;大肠与小肠之会称为阑门,此处能阻止小肠内的精微物质流入大肠;下极又称魄门,下极即消化道的最末端,即肛门,能排泄粪便。因此,七冲门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到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排泄。
(1)胆
胆附于肝,是一中空囊性器官。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
胆汁是在肝内生成,由肝化生分泌。胆汁生成后,则流入胆囊,由胆囊贮存。胆汁又称精汁,故胆又称“中精之府”。
胆汁呈黄绿色,味极苦,有重要消化作用。在进食后,通过肝的疏泄作用,胆汁排入肠道,协助脾胃,维持正常消化。由于肝胆关系密切,肝的功能正常,则胆汁化生有源,胆汁的排泄通畅,消化才能正常。若肝有病,则影响到胆汁的生成、排泄,使消化功能失常。例如,胆气上逆,胆汁上泛,则口苦;胆汁排泄障碍,不能顺利排入肠道,则出现厌食、腹胀、便溏等症状;胆病及胃,又可引起恶心、呕吐;若肝胆疏泄失职,胆汁不循常道,反而溢于肌肤,则可发为黄疸;若胆汁滞留,蕴而化热,湿热蕴结,进一步煎熬胆汁,又可形成砂石。
胆虽为六腑之一,但主藏精汁,为清净之府,又不直接接受水谷糟粕,与其他腑有异,所以胆又属奇恒之腑。
(2)胃
胃位于膈下,其上口名贲门,与食道相接,下口为幽门,通于小肠。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名“中脘”,即胃体部分。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主受纳腐熟水谷。
饮食物从口而入,经过食道,进入胃中,由胃容纳之,故又称胃为“水谷之海”,因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胃又称为“水谷气血之海”。因此,如胃有病变,就容易影响到胃的受纳水谷功能,出现纳呆、厌食等症状。
“腐熟”,有初步加工消化的含义。饮食物在胃内,经过揉磨和消化作用,使之变为食糜,并下移于小肠,为进一步消化打下基础。
胃的受纳、腐熟与脾的运化功能综合,称为“胃气”。“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二)主通降,以降为和。
饮食物入胃,经过胃的腐熟作用后,进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其浊者下移大肠,形成大便,排出体外,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降浊是胃继续受纳的前提。若胃不和降,饮食物滞留于胃,可出现胃脘胀痛、不欲饮食等症。若胃气上逆,则发生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另外,胃气不降,还会影响脾气的升清作用。
(3)小肠
小肠位于腹中,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接阑门,与大肠相接。
小肠的生理功能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受盛和化物。
受盛就是以器盛物,即接受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故小肠是接受胃内容物的盛器。饮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以利于进一步的消化,从而使水谷化为精微,以营养全身。如果小肠受盛饮食功能失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化物,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的化物功能是将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
(二)泌别清浊。
所谓“清”,即指各种精微物质;所谓“浊”,即指饮食物经消化后剩余的残渣部分。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两部分,即精微物质和糟粕;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三是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并将无用水液泌渗进入膀胱而为尿。
由此可见,小肠的生理功能在饮食物的消化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小肠这一功能正常,清浊各走其道,精微物质输布全身,糟粕下归大肠,无用水液渗入膀胱。若小肠有病,不仅引起消化功能失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还会影响到二便的排泄,例如,小便短少,大便稀溏。对此,常采用分利之法,即所谓“利小便以实大便”。
(4)大肠
大肠亦居腹中,上接小肠,其交接处为“阑门”,大肠之末端为肛门,又称魄门。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糟粕。
大肠接受小肠泌别清浊后下传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糟粕的传导通利,一方面依赖于大肠本身功能正常,另外又和胃的降浊、肺气肃降及肾的气化功能有关。因此,大肠有病,主要在粪便的排泄方面出现异常,如泄泻或便秘等。另外,大肠病变可影响及胃、肺等脏腑,使之功能失常。
(5)膀胱
膀胱位于下腹腔内,为囊性器官,居肾之下,大肠之前。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通,其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在人体五脏六腑之中,膀胱位置最低,是水液代谢之后多余水液汇聚之处。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人体饮入的水液通过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化为津液,分布于周身,发挥润泽营养作用。津液代谢后剩余之液,经三焦之道路,下达于肾和膀胱,变成尿液,贮存于膀胱内,当膀胱内尿液达一定量时,在肾的气化作用下,膀胱开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
膀胱的贮存和排泄尿液,全赖肾的气化功能。所谓膀胱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是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是遗尿、甚则小便失禁等。
(6)三焦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词,它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其经脉与心包经相表里。对其形态和实质,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完全定论。但对其生理功能的认识还是一致的。在形态方面,一般认为三焦是包罗人体所有内脏的一个大腑,所以又称“孤府。”三焦的生理功能可以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来理解。从总体来说,三焦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化和运行水液等。
(一)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诸气”,即全身所有之气,例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呼吸之气、营卫之气等。三焦主持诸气,是指三焦和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都有密切关系。三焦之所以能主持诸气,主要是源于元气。元气根源于下焦,发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但元气运行,只有借助于三焦之道路,方能布散、通达全身,从而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因而三焦起到了主持诸气的作用。
“气机”,即气的运动,表现为气的升降出入。三焦是气升降出入的通道。
“气化”,是指各种物质的复杂变化,尤其是饮食水谷的受纳、消化,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布散和代谢后糟粕的传导和排泄等。气化过程是在多个脏腑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而三焦在气化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三焦是运化水谷、排泄糟粕的通路,为全身精气运行的始终。
此外,三焦通行元气,为气化功能的动力源泉,促进了人体的新陈代谢。
(二)为水液运行之通道。
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是参与水液代谢调节的脏腑之一。正如《素问》所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这说明三焦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人体津液气化过程,保证水道通畅。若三焦有病,气机阻塞,则气停水停,可见水肿、腹水等症状。对此,常采用通利三焦之法治之。
(三)表明人体的三个部位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三焦也是划分躯体部位的一个概念,即膈以上部位为上焦,包括心、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为中焦,主要包括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为中焦,但中医学认为,肝肾同源,生理病理关系密切,故将肝肾同划为下焦。由于上焦、中焦、下焦包括不同脏腑,所以其生理功能也各不相同。
(1)上焦如雾
“雾”,是指水谷精微物质的一种弥漫蒸腾状态。上焦如雾指上焦有宣发卫气,以雾露弥漫的状态营养于肌肤、毛发及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故上焦的功能,实际体现为心肺的气化输布作用,关系到营卫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输布。故上焦功能的变异,也主要反映为心肺功能之异常,治则以调理心肺为主。
(2)中焦如沤
“沤”,在这里是指饮食物经腐熟和发酵状态的形象。中焦如沤是指中焦脾胃对水谷精微的运化。中焦的功能主要是指脾胃的生理功能,例如水谷的受纳、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体液的蒸化,化生精微为血液等。实际上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血生化之源。所以,中焦的功能被形容为“如沤”。中焦功能的变异,主要反映为脾胃功能的异常,治则以调理脾胃为主。
(3)下焦如渎
“渎”,即水沟,为排水渠道之意。下焦主泌别清浊,排泄二便,这个过程实际上包括了肾、小肠、大肠、膀胱的功能。故下焦功能的变异,主要反映为肾与膀胱功能的异常,治则以调理肾与膀胱为主。
五个子系统除具有本脏的生理功能外,还包括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子系统之间通过经络通道传递和交换“能量信息”,以达到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五个子系统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在生理上相互促和制约,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五个子系统在人体复杂巨系统的调控下成为人体的有机整体。
二、肌肉系统
人体有639块骨骼肌,总重量随年龄而有所不同:新生儿还不到体重的1/4;成年后一般约占人体体重的40豫;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肌肉比较发达,可以占到体重的一半左右;到了老年肌肉萎缩,水分减少,肌肉重量就可能减少到体重的25豫。肌肉重量的增减,并不是数量上有了变化,而是肌肉纤维粗细不同的缘故。
体肌肉组织可分为三种,分别是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而心肌及平滑肌可称为不随意肌;骨骼肌可称为随意肌。
肌肉组织例子——
随意肌(骨骼肌):胸大肌、股直肌、股三头肌。
不随意肌:心肌(心脏的构成);平滑肌内脏:肾、胃、肺。
1.肌肉的解剖结构
2.肌肉的结缔组织
a)肌腱——肌肉的末端,与骨骼相连接的组织。
b)肌外膜——骨骼肌的最外层组织。
c)肌束膜——有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所组成而包着每束肌束的衣膜。
d)肌内膜——肌束内所包着每个细胞的衣膜。
3.肌肉的形状(骨骼肌)
4.肌肉纤维的种类
骨骼肌主要可分为两类肌肉纤维。
a、慢肌纤维,长时期运动、慢收缩,有氧能量高,简称“红肌”;
b、快肌纤维,速度快的运动,易疲倦、无氧能量高,简称“白肌”。
肌肉附着于骨骼上,相对的肌肉收缩及放松配合时,关节便能活动。
6.产生各种运动的肌肉群
a)屈肌群:屈曲——于关节处产生弯曲运动的肌肉群。
b)伸肌群:伸展——于关节处产生伸直运动的肌肉群。
c)外展肌群:外展——将肢体移离身体正中线的肌肉群。
d)内收肌群:内收——将肢体靠拢身体正中线的肌肉群。
三、血液系统
机体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和溶解在水里的各种物质总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
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的组织间液(包括淋巴液和脑脊液),约占体重的16%;另一类是血液的血浆,约占体重的4%。
血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血液是结缔组织的一种,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中溶解有多种化学物质。按容积计算,血浆占55%,其中包括:水(91%)、蛋白质(7%)、脂质(1%)、糖类(0.1%)、无机盐类(0.9%)、代谢产物(尿素、肌酐、尿酸)等。
血浆中蛋白质有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三类。白蛋白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中有重要作用。球蛋白与抗体产生有关,纤维蛋白原参与血液凝固。
在血浆中由无机盐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总值为两者之和。0.9%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红细胞在此溶液中大小、形状不变,故称为生理盐水。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会胀大,破裂,发生溶血,故低渗溶液不能用作静脉输液。血浆胶体渗透压在保持血液与组织液间的水平衡中有重要意义。血浆蛋白减少时,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吸水力减少,水分潴留于组织间隙,会引起水肿。
血浆中所含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简称血糖。其含量与糖代谢密切有关,正常人血糖含量比较稳定,血糖过高称高血糖,或过低称低血糖,都可导致机体功能障碍。
血浆中所含脂肪类物质,统称血脂。包括磷脂、三酸甘油酯和胆固醇等。这些物质是构成细胞成分和合成激素等物质的原料。血脂含量与脂肪代谢有关,也受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血脂过高对机体有害。
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球当中最多的一种,是边缘较厚,中央略凹的扁圆形细胞,直径7—8um(微米)。细胞质中含有大量血红蛋白而显红色。
红细胞是在骨髓中制造的,发育成熟后进入血液,衰老的红血球被脾、肝、骨髓等处的风状内皮系统细胞吞噬和破坏,平均寿命120天。
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氧及二氧化碳,这主要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实现的。
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及二氧化碳能力。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称为氧合血红蛋白,色鲜红。动脉血所含的血红蛋白大部分为氧合血红蛋白,所以呈鲜红颜色;与二氧化碳结合的血红蛋白称为碳酸血红蛋白。氧及二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都不牢固,很易分离。
在氧分压较高肺内,静脉血中的碳酸血红蛋白解离,并与氧结合转变为氧合血红蛋白;而在氧分压较低的组织内,动脉血中的氧合血红蛋白解离,并与二氧化碳结合转变为碳酸血红蛋白,红血球依靠其血红蛋白的这种特殊性而完成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的任务。
白细胞:
无色呈球形,直径在7—20um(微米)之间。经复合染料染色后,可根据其形态差异和细胞质内有无特有的颗粒分为两大类五处细胞。
1.粒细胞,根据颗粒的着色性质不同又分为:(1)中性粒细胞;(2)嗜酸性粒细胞;(3)嗜碱性粒细胞三种。
2.无粒细胞,又分为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两种。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性很强,它们可以通过毛细血管的内皮间隙,从血管内渗出,在组织间隙中游走,吞噬侵入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和一些坏死的组织碎片。
中性粒细胞内的颗粒为溶酶体,能消化其所摄取的病原体或其他异物。
单核细胞由骨髓生成,在血液内仅生活3—4天,即进入肝、脾、肺和淋巴等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变为巨噬细胞后,体积加大,溶酶体增多,吞噬和消化能力也增强。但其吞噬对象主要为进入细胞内的致病物,如病毒、疟原虫和细菌等。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免疫功能。此外,它还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清除衰老与损伤细胞的作用。
淋巴细胞。血液中淋巴细胞按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又可分为栽淋巴细胞和月淋巴细胞两类。
细胞免疫主要是由栽细胞来实现的。这种细胞在血液中占淋巴细胞总数的80%—90%。T细胞受抗原刺激变成致敏细胞后,直接接触并攻击具有特异抗原性的异物,如肿瘤细胞,异体移植细胞;分泌多种淋巴因子,破坏含有病原体的细胞或抑制病毒繁殖;并同B细胞协同来杀灭病原微生物。
身体免疫主要是通过B细胞来实现的。当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变成具有免疫活性的浆细胞后,产生并分泌多处抗体,抗体通过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中和、沉淀、凝集或溶解抗原,消除其对抗体的有害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内含有组织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组织胺可改就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过敏性慢反应物质是一种脂类分子,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机体发生过敏反应与这些物质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平时只占白细胞总数的3%,但在患有过敏反应及寄生虫病时其数量明显增加,这类细胞吞噬细菌能力较弱,但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能力较强。此外,这类细胞尚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血小板直径为2—4um(微米),厚1um(微米),正常时呈圆盘状,有时可伸出伪足。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血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淋巴细胞的生存期长短不等,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
血细胞及血小板的产生来自造血器官,红血细胞、有粒白血细胞及血小板由红骨髓产生,无粒白血细胞则由淋巴结和脾脏产生。
血液具有很重要的功能,完成这些功能,需要有足够的血量。人体内究竟有多少血液呢?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8%,即每公斤体重约有80毫升血。在此数上下10%左右,都为正常。在人体安静状况下,并非全部血液都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着,有一小部分常储存在肝、脾、肺及紧张劳动时,这些血液就释放到循环血液中,从而增加了循环血量,以适应当时人体的需要。
人类最基本的血型为A、B、O血型。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所含的凝集原而划分的。根据A和B两种凝集原组合,有四种类型:(1)含有A凝集原的称为A型;(2)含有B凝集原的称为B型;(3)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的称为AB型;(4)既无A,也无B凝集原的称为O型。
应当指出的是,除A、B、O血型之上,还有Rh血型阳性和阴性之分。我国汉族人Rh阳性率达99%,塔塔尔族人为84.2%;苗族人为87.7%。因此输血时,还需注意Rh血型的鉴定。
Rh血型抗体是一种免疫抗体,输入Rh抗原后才在体内产生。Rh阴性的人,如接受Rh阳性的血液后,即产生Rh抗体。当他第二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时,输入血液中的红细胞即出现凝集反应,造成严重后果。另外Rh阴性的母亲,如怀的胎儿为Rh阳性血型,胎儿的红细胞可因胎盘绒毛脱落等原因而进入母体循环,使母亲产生Rh抗体。她再次妊娠时,Rh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如胎儿仍为Rh阳性血型,则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而死亡,成为死胎。
各类血细胞发生经历从原始、幼年到成熟等各个阶段。各类细胞发生过程的一般规律是:
(一)细胞由大变小。
(二)细胞质的嗜碱性逐渐减退。
(三)细胞核由大变小,最后消失(红细胞)或分叶(颗粒白细胞),核染色变深。
各类血细胞通常在成熟后才进入血液循环,所以我们在正常血涂片中只能见到各类成熟的红血细胞。只有网织红血细胞例外,正常时占红血细胞总数的0.3—2%,当骨髓内细胞生成加快时,血液中网织红血细胞数随之升高,反之则降低。临床上常检查血液中的网织红血细胞数,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指标之一。
如抽取红骨髓作涂片染色检查,便可观察到红血细胞、颗粒白血细胞和血小板发生的各个原始和幼年阶段的细胞。
四、骨骼系统
人体解剖学-骨骼系统
成人有206块骨,骨经连接形成骨骼。人体骨骼两侧对称,中轴部位为躯干骨(51块),其顶端是颅骨(29块),两侧为上肢骨(64块)和下肢骨(62块)
五、筋膜系统
筋膜功能系统的支持说,人体凡存在运动结果的机能组织,都具有筋膜网系的保护,包括传导、传递、传输等对运动能力的互补作用。人体筋膜组织形态一直属于废弃或待开发的真空地带范围,医学界对人体筋膜组织内运动元作用,还是了解得比较粗糙,几乎一无所知。因为神经系统与经络系统的不兼容性,各自无法替代的组织结果形态学范围,长期争执背后隐藏着或掩盖了筋膜网系存在特殊智慧运动能作用。这种筋膜物的质存在揭开了人体活性物质始量的动态秘密。从而结束了经络与神经间漫长的狐距与认识程度“盲点”。
筋膜物质形态在人体内部结构性分布,具有许多有声有色或形形色色的介质传递的显隐性循经感传作用。这种筋膜组织结构形态,其“微”不足道的生命体系影响力,传导性,穿透作用,甚是与众不同的,主要与神经系统功能不同,亦与经络系统孤零几条线图谱位置大有区别,它局限在肌肉束与肌肉束之间,每一截面筋膜位置不仅仅只是起到肌肉运动缓冲保护作用,而是隐蔽着更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作用。甚至因为筋膜网状功能的结构造型,在一定程度上,还担负经络功能形态的传递与布散的信息场效应作用,起着人体内烽火台的连锁介质传递的关键作用。由于不同体部筋膜组织结构拥有不同受理区域,其强有力的生命信息传递的感传又具有唯一性。人体腔膜、内脏色膜的网膜系统作用,运用筋膜自己具有控制行气行血,气行则血行,气至病所,行之有效的谬治学原理,远端取穴,上病下取、左病右治、内病外治等。
筋膜形态的具体功能,通常用以解释人体内部充满活力的生理系统,保护筋膜与筋膜网的微妙联系,负责防止人体肌肉束运动摩擦,释放肌肉弱电与酸性物质,自然修复人体的运动肌肉功能平衡,并能进行自我机能补充能量和积极修复的作用。
六、经络系统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经,又称经脉,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故曰:“经者,径也。”经脉大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络,又称络脉,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故曰:“支而横出者为络。”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经络相贯,遍布全身,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复杂的联络交会,组成了经络系统,把人体五脏六腑、肢体官窍及皮肉筋骨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
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构成的。经脉和络脉是它的主体。
(一)经脉系统。
1.十二经脉正经:正经有十二,即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共四组,每组三条经脉,合称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它们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内,联系脏腑,上出颈项浅部。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上达头面后,仍回到本经;阴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上达头面后,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为此,十二经别不仅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了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从而补充了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是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于筋肉系统的总称,它有连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部位上的反应区。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称为“十二皮部”。
2.奇经:奇经有八,即督脉、任脉、带脉、阴骄脉、阳骄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全身气血盛衰的作用。
(二)络脉系统。
络脉有别络、孙络、浮络之分。
十五别络:别络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共有十五支,包括十二经脉在四肢各分出的络,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及脾之大络。十五别络的功能是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作用。
孙络:孙络是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浮络:浮络是浮行于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七、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与人体其他各个器官、系统发生极其广泛复杂的联系。神经系统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持机体完整统一性及其与外环境的协调平衡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社会劳动中,人类的大脑皮层得到了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产生了语言、思维、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活动,使人不仅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能认识和主动改造环境。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的。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直接或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之下,神经系统是整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系统主要就是神经系统,属于结缔组织。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
1.神经元(神经细胞)
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胞体的中央有细胞核,核的周围为细胞质,胞质内除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外,还含有特有的神经原纤维及尼氏体。神经元的突起根据形状和机能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较短但分支较多,它接受冲动,并将冲动传至细胞体,各类神经元树突的数目多少不等,形态各异。每个神经元只发出一条轴突,长短不一,胞体发生出的冲动则沿轴突传出。
根据突起的数目,可将神经元从形态上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三大类。
(1)假单极神经元:胞体在脑神经节或脊神经节内。由胞体发出一个突起,不远处分两支,一支至皮肤、运动系统或内脏等处的感受器,称周围突;另一支进入脑或脊髓,称中枢突。
(2)双极神经元:由胞体的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其中一个为树突,另一个为轴突。
(3)多极神经元:有多个树突和一个轴突,胞体主要存在于脑和脊髓内,部分存在于内脏神经节。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一般位于外周的感觉神经节内,为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接受内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经胞体和中枢突将冲动传至中枢;运动神经元又名传出神经元,一般位于脑、脊髓的运动核内或周围的植物神经节内,为多极神经元,它将冲动从中枢传至肌肉或腺体等效应器;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是位于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神经元,起联络、整合等作用,为多极神经元。
2.神经纤维
神经元较长的突起(主要由轴突)及套在外面的鞘状结构,称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鞘状结构由少突胶质细胞构成,在周围神经系统的鞘状结构则是由神经膜细胞(也称施万细胞)构成。
3.突触
神经元间联系方式是互相接触,而不是细胞质的互相沟通。该接触部位的结构特化称为突触,通常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借突触发生机能上的联系,神经冲动由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4.神经胶质
神经胶质数目是神经元的10—50倍,突起无树突、轴突之分,胞体较小,胞浆中无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不具有传导冲动的功能。神经胶质对神经元起着支持、绝缘、营养和保护等作用,并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其他各系统的共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例如,当参加体育运动时,随着骨骼肌的收缩,出现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速、出汗等一系列变化。
2.神经系统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使机体适应不断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如气温低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使周围小血管收缩,减少体内热量散发;气温高时,周围小血管扩张,增加体内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体温在正常水平。
3.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产生了语言和思维,人类不仅能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这是人类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特点。
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按部位可分为: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
(2)周围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
外周神经系统又可分为
(1)躯体神经系统:又称为动物神经系统,含有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神经,主要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骨、骨联结和骨骼肌),管理皮肤的感觉和运动器的感觉及运动。
(2)内脏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含有内脏感觉(传入)神经和内脏运动(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根据其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十分复杂,但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基本组成:感受器寅传入神经寅反射中枢寅传出神经寅效应器。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反射活动将减弱或消失。
神经系统的构成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和脊髓位于人体的中轴位,它们的周围有头颅骨和脊椎骨包绕。这些骨头质地很硬,在人年龄小时还富有弹性,因此可以使脑和脊髓得到很好的保护。脑分为端脑、间脑、小脑和脑干四部分。大脑还分为脊左右两个半球,分别管理人体不同的部位。髓主要是传导通路,能把外界的刺激及时传送到脑,然后再把脑发出的命令及时传送到周围器官,起到了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脑神经共有12对,主要支配头面部器官的感觉和运动。人能看到周围事物,听见声音,闻出香臭,尝出滋味,以及有喜怒哀乐的表情等,都必须依靠这12对脑神经的功能。脊神经共有31对,其中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主要支配身体和四肢的感觉、运动和反射。植物神经也称为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心跳、呼吸和消化活动都受它的调节。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两者之间相互拮抗又相互协调,组成一个配合默契的有机整体,使内脏活动能适应内外环境的需要。脑是按对侧支配的原则来发挥功能的。此外,左、右侧脑还有各自侧重的分工,如左脑主要负责语言和逻辑思维,右脑负责艺术思维,等等。
八、大脑
大脑,又称端脑,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是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脊椎动物的端脑在胚胎时是神经管头端薄壁的膨起部分,以后发展成大脑两半球,主要包括大脑皮层和基底核两部分。大脑皮层是被覆在端脑表面的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皮层的深部由神经纤维形成的髓质或白质构成。髓质中又有灰质团块即基底核,纹状体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广义的大脑指小脑幕以上的全部脑结构,即端脑、间脑和部分中脑。
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据估计脑细胞每天要死亡约10万个(越不用脑,脑细胞死亡越多)。一个人的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1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的图书馆,最善于用脑的人,一生中也仅使用掉脑能力的10%。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占80%。它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为2000升。大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功率表示大约相当于25瓦。
因为有80%是水,所以它就有些像豆腐。但是它不是方的,而是圆的;不是白的,而是淡粉色的。
大脑构造
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人类的大脑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思维和意识的器官。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左、右大脑半球由胼胝体相连。半球内的腔隙称为侧脑室,它们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每个半球有三个面,即膨隆的背外侧面,垂直的内侧面和凹凸不平的底面。背外侧面与内侧面以上缘为界,背外侧面与底面以下缘为界。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之间的隆起称为脑回。背外侧面的主要沟裂有:中央沟从上缘近中点斜向前下方;大脑外侧裂起自半球底面,转至外侧面由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在半球的内侧面有顶枕裂从后上方斜向前下方;距状裂由后部向前连顶枕裂,向后达枕极附近。这些沟裂将大脑半球分为五个叶:即中央沟以前、外侧裂以上的额叶;外侧裂以下的颞叶;顶枕裂后方的枕叶以及外侧裂上方、中央沟与顶枕裂之间的顶叶;以及深藏在外侧裂里的脑岛。另外,以中央沟为界,在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